No.1 托德解读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海姆·G·吉诺特

No.1 托德解读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海姆·G·吉诺特

00:00
41:38

  入专属会员群请加大管家微信:17132194878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书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海姆G 吉诺特(Haim G. Ginott),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
主讲人:郭锐博士



01听前思考

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亲子之间,怎样做到“好好说话”?

如何用好责任感和纪律这两个教育工具?


02精华笔记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主题一:好好说话的秘诀

 

 Point 1:如何与孩子共情

    “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行为只是外在表现,而内心感受才是推动行为的真正动力。当孩子感到被理解的时候,他们本来的孤独感和伤痛就会开始减少。很多时候,孩子被理解的需求被满足以后,就会寻找自我安慰的理由。吉诺特教授强调:“当孩子处于强烈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建议或者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只需要你能够理解他们心里想什么,明白他们的心情。”“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对孩子来说都是真实的感觉,父母需要先承认它,而不是去评论情绪的正确性。”做到这些,可以免去很多无效的啰嗦和建议,而且孩子今后会更加尊重你的看法,这就是理解和共情的力量。

      理解感受是建立关系的秘诀,但是,除了建立关系,我们每个父母都会希望去激励和指导孩子,追求进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希望孩子把我们希望的行为保留下来,而不希望的行为给去除掉。


Point 2.1:如何表扬

  我们常用的方法无非两种:赞扬或者批评。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如何表扬,如何批评呢?有的父母经常喜欢用“你很棒”、“你很聪明”、“你真优秀”来赞扬孩子,但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样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因为这种话,不但没有激励效果,而且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依赖性,而会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因为,如果你的赞扬总是评价性的,会让一个孩子总是需要更好的评价才能满足。她可能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自信可能都会来自于别人的肯定,而不是来源于自己。

       大多数父母可能都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不恰当的夸奖越多,孩子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孩子觉得你的夸奖自己不配,反而想要不断的展现真我。历史上也有非常经典的心理实验发现,如果孩子被称赞聪明,他们就很有可能不愿意接受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因为他们不想冒险失去高分,而让自己的评价变得不够好。所以,如果你一定要夸奖孩子的话,就去夸奖他们的努力,这样会让他们对那些艰难的任务保持热情。

  其实,称赞就像是青霉素一样,决不能随意用药。而称赞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真实的情况,而不需要别人进行夸张和演绎。


Point 2.2 如何批评

     吉诺特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孩子根本不需要批评,而只是需要你的引导。既然是指导,我们在遇到孩子的违规行为的时候就只需要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了,不需要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

      如果你采用辱骂的方式,会让孩子自然的内疚感消失,而把这种感觉变为厌恶、愤怒和憎恨。从此,你就失去了这一次教育机会,而孩子记住的是你的语言暴力,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错误还会再犯。更糟糕的是,孩子会把你的贬损当真,他们可能真的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差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要走向失败了。


Point 3 如何发脾气

       如果你真的想发脾气的话,先要把孩子带到一个单独的场景,然后执行发怒的三个步骤。

  第一,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为开头:“我觉得很讨厌”、“我觉得被激怒了!”如果这样的陈述句和你的严肃表情没有起作用的话,你可以执行第二步,表达时加强愤怒的强度:“我真的生气了”、“我非常非常生气”。有时候,仅仅是表达我们的感受,就可以让孩子停止他们的违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对我们生气表现得很疑惑的话,我们需要继续的执行第三步,解释我们的生气的原因,并且说出我们希望看到的行为。

      吉诺特教授总结:要改变孩子,需要在赞扬的时候肯定孩子具体的过程和努力,而要发脾气的时候,不带有指责、定性的评价,描述我们自己的心情和孩子的行为的事实,是比指责更好的技巧。


主题二:如何用好责任感和纪律这两个教育工具?  

  能够掌握如何与孩子对话,了解正确的表扬与批评方式,就算是父母功力入门啦!不过有一个问题,以上我们所讲的技巧保证的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候的交流。但父母毕竟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守在孩子身边,那当我们在忙工作、看不到孩子的时候,自然也希望宝贝们能够自动的遵守规则,追求上进。这可能才是儿童教育最终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拿出另外两件武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这两点搞定了,父母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自动化管理。

   怎么做呢?


Point 1:如何培养责任感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责任感。简单的说,责任感就是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完成一件事情的欲望和动力。那怎么样培养责任感呢?

      吉诺特教授告诉我们,责任感是没有办法强加的。这种力量只能从内心产生,从家庭中和社会环境里面吸取到价值观,然后慢慢养成。而价值观又不能直接传授,在于孩子在生活中能够吸收多少我们崇尚的价值观。比方说,你希望孩子讲诚信、不撒谎,那就需要孩子在父母身上或者是环境当中看到那些讲诚信的行为得到了现实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回报,他们才可能去认同。而如果,讲诚信的人都吃了亏或者被贬低,那就很难去认同这种价值观(排队的案例)。要做到让孩子认同价值观、负起责任,我们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帮助孩子建立起正面的形象;

  第二,理解和关心孩子们的情绪和想法;

  第三,给他们发言和选择的权利。

  建立正面形象,也意味着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正面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行为,而不是负面的。指出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批评。而被批评的孩子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学会了找别人的缺点,以及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这样就根本没有办法负起自己的责任。所以,让孩子负起责任的首要方法是:传递没有贬损的信息,不批评。

       同样,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还要先理解他们自身的情绪和需求。我们越理解孩子,他们其实也会越通情达理。而如果你喜欢用压制和强迫的方式,其实他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反抗我们。

      培养责任感的最后一点,就是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有发言权和自己选择的机会。这一点需要区分来讲,孩子毕竟还小,很多事情没办法把决定权和选择权交给他们。所以你可以把完全在孩子责任范围内的事情,让他们决定和选择。而在他们选择不了的事情上,保留发言权,而决定由父母来做。


Point 2:如何培养纪律感 

       既然有责任感了,干嘛还要纪律呢?毕竟责任感属于孩子的自觉,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松懈和偷懒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建立纪律来弥补。

      吉诺特教授说:纪律的关键在于寻找惩罚有效的替代手段。心理学家所说的“纪律”里面并没有包含惩罚手段。

       所以,要执行纪律,应该明确三个领域:鼓励、允许和禁止。

  第一个领域是我们希望并且认可的行为,在这里我们会非常乐意的对孩子说:好!第二个领域是中间地带,这包括了不认可但是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可以接受的行为。比如说,孩子初次学习,或者在生病、搬家、朋友分离的特殊时刻,因为情绪低落所犯的错误。第三个领域,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必须制止的行为。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对第三个领域的处理方法。

       要强调的是,对不能容忍范围的禁止,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掌握“限制的技巧”,一共分为两步。

  清楚的告诉孩子,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二,什么替代行为是可接受的。在你表达界限的时候,记得你所要展示的是权威,但绝不是侮辱。限制一定要严格保持在对事情本身上面,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当孩子要求什么东西,我们必须拒绝的时候,至少需要承认他们的这个愿望,然后再告诉孩子,我现在不能满足你。之后再给出别的选择。


主题三:养育过程中需要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

      全书的第三大重点,讲到了我们父母应该处理好孩子的三种心理感受:快乐,嫉妒和焦虑。


Point 1:如何营造快乐的氛围

       第一个我们应该要照顾到的儿童心态就是快乐,其实就是说,别人为的把和孩子相处的过程搞得很痛苦。


Point 2:如何处理嫉妒情绪

  书中提到我们要重视的第二种情绪叫做:嫉妒。

       吉诺特教授提出了三点方法,第一,允许表达。允许抱怨之后,我们还要做到第二点,理解和共情。最后一点,爱不要平均主义。

       用一句话来总结改变嫉妒的方法就是,允许和理解嫉妒,然后把每个孩子看成唯一而不是1/2。


Point 3:如何处理焦虑

  最后一种需要重视的儿童心理,叫做焦虑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用抛弃作为理由来威胁孩子。为了保证生存,婴儿出生就非常害怕被父母抛弃,只有我们通过拥抱、爱抚和温暖的话语才能慢慢让孩子相信,他们是安全的。


 全书总结:

   1. 要与孩子良好的沟通,就像对待自己一样来对待他们;

        2. 对孩子的训练就像做手术,越谨慎和精确越容易成功;

        3. 教好孩子,也无需压抑自己的情绪,只要方法对了就能做到双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羞羞的羽毛

    老师讲得太好了,有文字吗?真想好好回顾反复学习

    托德老师 回复 @羞羞的羽毛: 会有精华笔记

  • 萝卜兔lyc

    我买了书然后没看下去就来听 听的时候会想看书;然后就跑去啃了书,啃完又听了老师讲解,收获满满不断在班级里面实验;现在跟我班里的小家伙们更和谐了感谢老师

    托德老师 回复 @萝卜兔lyc: 真希望象你这么有方法的爱孩子的老师越来越多才好啊

  • wennuan2012

    感受:老师讲的很好,能感觉到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最精华的东西给大家,但时间长,技巧类总结多,需要大脑时刻不停运转,觉得有点累,需要人为地暂停讲课内容,吸收一会才能继续。 希望:多一些生动的案例,这样有助我们记忆更深刻

    托德老师 回复 @wennuan2012: 感谢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正在将后期的节目拆分成十分钟左右的小段节目呈现给大家,谢谢你!

  • Chris加国总有新鲜事

    这个课程买的值了!

    托德老师 回复 @Chris加国总有新鲜事: 感谢支持!

  • 壹米滴答长江浪潮肖蓉

    喜欢

  • 1395430uhyl

    真的很好,感谢

  • 勿忘勿别

    听了一遍,做了笔记,整理了跟孩子相处的准则,还要再听一遍加深印象,今天如果换成平常早就对孩子吼了,可是今天一点没有吼他,孩子正处于近两岁的时候,又有了二宝,学习这些知识真得很好,老师的儿童心理课我也买了。想做一个不那么糟糕的妈妈,想和孩子一起成长。 …

  • hk泡泡龙

    请问托德老师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是哪一个出版社的,网上版本太多了,谢谢。

  • 旋子0310

    很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