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为什么星巴克只有中杯、大杯、特大杯?

4-1、为什么星巴克只有中杯、大杯、特大杯?

00:00
03:54

说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经典的“罗永浩买咖啡”短片。

在这个短片里,曾经的新东方老师、锤子科技创始人、带货网红罗永浩指着三个杯子的中间一个说,“我要个中杯”。

结果星巴克服务员认真地回答,“先生,这个是大杯。”

罗永浩认认真真地从左往右点,“你看,小杯、中杯、大杯,这个是中杯啊?”

服务员更认认真真地说,“先生,中杯、大杯、特大杯,这个是大杯。”

罗永浩:“我就要这叫中杯。”

服务员:“先生,这个是大杯。”

“中杯。”

“大杯。”

“啪!”

“罗老师,别这样!罗老师,别这样!”

……

为了让罗老师不再自扇耳光,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84年。在这一年,美国人霍华德·舒尔茨在意大利看到了带给他生意灵感的浓缩咖啡,回国后他创立了本土化的美国咖啡厅——星巴克,并且定下了三种杯型:8盎司(约236ml)的“Short”,12盎司(约354ml)的“Tall”和16盎司(约473ml)的“Grande”。Grande是意大利语“巨大的”意思。随后又根据美国人的大胃口,推出了20盎司(约591ml)的“Venti”(20在意大利语中就是Venti)。这些外来品和新鲜的词勾起了美国人的好奇心,星巴克迅速扩张。后来在实际销售中,“Short”实在满足不了美国人的胃口,于是在星巴克门店的菜单下架了这个杯型。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星巴克杯型只有三种:Tall、Grande、Venti。它们所对应的中文名为:中杯、大杯、超大杯。

说这段历史,是要正一个视听:星巴克并不是没有过大中小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策略,而是美国人喝咖啡的分量实在太重,导致原来的小杯被下线了。

那为什么不干脆调整一下翻译,把原来的中变成小,大变成中,特大变成大呢?

有一个“实物线索”,还有一个“心理线索”。

“实物线索”:其实,在一些门店,Short小杯并没有真正下架,如果有懂行的消费者提出要Short,店员并不会拒绝。简单说,“我有,但不说”。它的目的,是一点点过渡到“大家都不知道”,最后“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从而使咖啡变成“中杯起步”。

“心理线索”:在食物饮品这个领域,只有少数人追求“小分量细品”,大部分人依然喜欢“大分量的满足感”。如果这个小杯的名字叫中杯,中杯的名字叫大杯,心里就会舒服些。

从营销层面来看,“大杯”也是星巴克赋予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在星巴克,点单就是一次社交表演,当消费者熟练地向店员说出“大杯拿铁,再加一份shot”或“大杯低卡美式”,并不需要店员费心解释大杯其实没多大,超大杯才是大杯,他要的就是——

你看,我是一个点大杯的人。

这种奇妙的感觉就跟当初大家买苹果产品时是一样的。所以当有人拿着苹果电脑在星巴克喝咖啡时,尽管会被说成在“装”,但对于那位顾客来说,虚荣感就得到了满足。

当然,还有一个诱惑:当我们在选择中杯或者大杯的时候,很可能听到店员询问:“只要加3元就能升更大的杯,您需要吗?”,潜台词就是“差价才3元,超级划算!”——在这种蛊惑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忍住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