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为什么远程办公无法完全取代线下办公?

3-15、为什么远程办公无法完全取代线下办公?

00:00
03:32

在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线上办公”“远程办公”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事件”。为了避免病毒传播,不少企业允许员工“在家工作”,一台电脑,一部电话,让不少企业在“不聚集”的前提下实现了复工。

事实上,这样的“远程办公”并不是新鲜事物。据统计,早在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经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一些互联网企业,例如谷歌,也早把“办公室以外的工作”纳入考核。

随着“远程办公”模式覆盖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不少人惊异地发现:原来不用去公司,也可以上班,而且无论对老板,还是对自己,是一场“双赢”——对老板来说,节省了场地的租金、对应的水电费用;对员工来说,减少了上下班路上的通勤时间,有了更多的“自由”。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远程办公”作为一种主流的办公模式呢?为什么在疫情缓解后,不少企业还是会要求员工“来单位”呢?这是不是一种“守旧”呢?

当有些人看到远程办公的比例还不到10%时,会认为这个市场依然“潜力巨大”,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如果仔细去分析不愿意转型“远程办公”的90%,就会发现,它的“潜力”远远不及预期。

首先是商业性质。对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而言,工作需要的设备、材料很难拆分到每个员工的家里。例如,生产服装的,无法把整个生产线都搬到家里;开餐厅的,不可能让顾客都到家里吃饭。大量产业的本身,必须通过“聚集”才能维系正常的运转。即便是一些轻量化的文化产业,复印机、录音棚等一系列设施,也需要通过“集中一地”来实现有效利用。因此,真正能在家庭环境中实现“生产闭环”的行业并不多。

其次是沟通效率。虽然远程办公在形式上能解决沟通问题,但和面对面沟通相比,效率依然有显著差别。尽管视频会议在形式上实现了大家在虚拟空间的汇合,但很难真正让人感受到紧张和秩序。就像我们上学时候在寝室里学不进去,一定要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一样,不同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

在工作态度上,不同的环境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举个例子,老师当面批评你,和在微信上批评你,效果肯定不一样。当面批评,你可能坐立不安,就算坐下来也如坐针毡;微信批评,你可能看到之后,就打开别的APP自己玩去了。这倒无关自律,更是人性使然。

你看,至少在目前来说,对大多数工种而言,如果全部采用远程线上的模式进行办公,商业行为本身就不成立,最多只能“部分部门部分人”;而对这部分人来说,如果始终维持远程线上的模式,工作效率又难免受到影响。两个因素叠加,“远程办公”自然也就显得没那么有魅力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