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悔眠寻伺01睡功

451悔眠寻伺01睡功

00:00
12:46

 我们现在《成唯识论》还是卷七第 264 页,还在讨论四种不定的心态。“有义”,就是另一派的意见,“悔眠。不能缘上。行相粗近。极昧略故。”他说有一派菩萨大师们的修证观念:后悔的心理同睡眠的这个习气心境,在上地,色界天二禅以上,没有这个事了,他没有后悔的心理,也没有睡眠的情形。认为这两种现象,“行相”就是心行,他自己的心行方面,习气太粗了,到二禅以上,已经进入色界的定境,不会有这种事了。所以,这两种心境是非常昧略、非常粗浅的,当然是属于欲界的,这是一派的意见。 那么“有义”,有一派的意见,“此二。亦缘上境。有邪见者。悔修定故。梦能普缘所更事故。”另一派的大师们批驳这一派,他说这样讲法是不对的。悔同睡眠,这两种心行境界,对于上地,即使到二禅以上,禅天境界的人,有时候还是有的,“亦缘上境”。因为到了禅天,还没有跳出三界以外,一切的习气还没有断除,尤其在知见上,所知所见有邪见的习气。所以有人修道,到这一种境界,他会后悔自己修定,或者认为所修的过程都是错的。那么,因此也有堕落的现象,“悔修定”,这是一。第二,睡眠境界是上地中也有,上地可能有细昏沉,一有细昏沉啊,人就进入定中,进入一种境界,觉得自己没有睡很清醒,事实是在梦境中,在梦境里头,这个梦境独影意识等等起的作用,能够“普缘所更事故”,就根据过去经验过的事,回忆得起来,在上地还回忆得起来了。这个是两派的意见。 “悔非无学。离欲舍故。”因为“悔”,后悔的心理,这种心性,并没有到达无学位的境界。到了无学位就不需要再学了,最高到阿罗汉等等,到达了无学位,到了最高处。这一种有后悔的心理,并非是无学位。“离欲舍故”,那么,只是离开了欲界。普通做工夫修定的,没有到最高无学位境界,跳出欲界之外,偶然觉得自己已经很对了,离开了后悔的心理。 “睡眠寻伺。皆通三种。”这三种,哪三种?“有学位”,普通的一般人,我们正在修持中人;“无学位”,无学位就是到了果位;还有“非有学非无学位”,那就更高了,大阿罗汉、菩萨境界。其实他说,这四种不定的心理,睡眠同寻伺,这三种人,没有到成佛境界还有存在。所以这样一听,我们贪睡的人很喜欢,原来普通的大阿罗汉境界有时候还喜欢睡一睡的,没有关系了。 “求解脱者。有为善法。皆名学故。”譬如我们现在开始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求得解脱,虽然在求解脱路上修,修一切修定,戒定慧的有为法都属于善法,还在修持中,还要不断的再经过努力的修学,这样的情形,不管你到哪一种程度,或者到了哪一种地位,都叫作有学位。 “学究竟者。有为善法。皆无学故。”所以,佛法的目的最高的是求得解脱!千万要注意,身心解脱,身心不管你戒定慧,困在一法上,或者是法见,或者是我见,都是没有得解脱。所谓什么叫无学位呢?他说修学的过程,已经得究竟了,一切有为善法不需要再努力,这叫纯善,自然在善中。比方,我们儒家曾子所著的《大学》,“止于至善”,《大学》讲的“止于至善”并不是讲这个境界哦,我们借用这一句话,1793是说完全达到“纯善”境界。实际上不修恶,当然不会作恶,也不为善,得无学位境界。 “悔眠唯通见修所断。亦邪见等势力起故。非无漏道。亲所引生故。”他说,我们这个后悔的心理,乃至昏沉睡眠的心理,见道以后,不一定能够断除得了这个习气,就是见道以后、悟道以后不能断除。见道以后要修道,还要加功力来修。所以,见道以后修道、悟后起修,才能够断。还因为这些心态的习气,“亦(是)邪见等势力起故”。所以,我们这个睡眠是无始以来的习气。 甚至于说,认为非睡眠人身体会吃亏,活得不久。我也常说笑话,有一位朋友失眠三十年,活了六七十岁,他还在担心呢,以前来看我,还是个大学教授啊,他病治不好,我说你现在多大年纪,他说有六十岁了,我说,哎呀,三十年失眠,现在活了六十岁了,你比我们活得好啊,普通人活六十岁,而你等于是活了九十岁了。普通人有三十年在床上过了,你不要睡觉多好啊!可是他会担心。人也蛮健康嘛,这就是观念问题。 所以有许多修道,到达了去掉睡眠的习气,会真到了两三天不睡了,他的观念里担心起来,糟糕了,得了失眠症,尽量的吃药啊,想办法使自己睡着,他是观点错误的问题。但是勉强去断除睡眠,没有见道而后修道,普通人硬练习自己不睡眠,那很有问题,会出毛病的。所以,我们多一个了解,这里再三告诉你,通见修所断,见道以后、再悟后起修,加以这个定慧之力,才能够断除悔眠。因为“悔、眠”这两方面心态,“非无漏道。亲所引生故”,“无漏道”是得阿罗汉果的。所谓得“无漏”,一切没有渗漏,没有染污了,一切清净,念念至善,在这个境界里。因为“悔、眠”不是无漏道的境界,不是无漏道的亲因缘的道理。 “亦非如忧。深求解脱故。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非所断摄。”他说后悔心理与睡眠心理,也不像我们普通凡夫欲界中忧愁烦恼的心态。忧愁烦恼的心态,譬如我们有学位的,正在求学,求解脱道、求菩提道。求解脱道、求菩提干什么?悟也。为什么悟?求得解脱。那么,这是求解脱道。我们自己觉得自己修了半天还不得解脱,当然有忧闷的心理。所以,忧闷的心理在有学位也是一样。 “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非所断摄”,忧的心理在修行当中会有的,除非到了无学位境界,明白了,见道以后,修道了,没有担忧也没有后悔,已经断除了这些心理。那么,这些心理呀,叫“非所断”,不是我有心勉强做到的断除睡眠,是很自然的。换句话说,罗汉境界到达无学位的时候,有时候故意可以去睡眠,那他不是习气的问题,他能作主。甚至我们讲道家的,引用道家举一个例子,陈抟,我们中国人称他“陈抟老祖”,在宋代的时候,在华山常卧,高卧华山,我们普通小孩子都晓得,彭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据说在道家神仙神话里头讲,彭祖跟陈抟还是师兄弟呢,彭祖早早就过去了,彭祖战国时期就过去了,陈抟因为都在睡,修这个睡功,到了宋朝他才成道了,他睡醒了问,那个彭祖呢,(人家)说彭祖早死掉了。陈抟一睡一千年,就是这个道理,“名非所断”。 “则无学眠。非所断摄”,无学境界的睡眠,并非是有意去做到。他是有意作主,要睡就睡,睡就是一种功夫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