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悔眠但与十善容俱02欲界的寻伺

449悔眠但与十善容俱02欲界的寻伺

00:00
15:52

“有义”,另一派说。“初二。唯生得善。行相粗鄙。及昧略故。”“初二”,就是第一两种“悔”跟“眠”,“唯生得善”,只要一切众生善于应用在善法上,它属于善。因为这个“行相”啊,爱睡眠、太爱睡眠了,自己就会觉察得到,这个相状很粗,也很鄙粗。那么,睡眠这个境界是“昧略”,使我们越睡越糊涂,眠悔这种心理。 “后二亦通加行善摄。闻所成等。有寻伺故。”后面两种不定法,有寻有伺,那么,在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不管小乘大乘,我们一切修行做工夫,老实讲,在佛学的范围,都在修加行,都在加工。诵经、守戒,培养一切功德,念佛、打坐、修定都是加行,都是加工。因为你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加行,修行的目的是证果的,小乘最高的是证到罗汉果,得无心位;大乘证到菩提成佛。没有证果位以前,一切方法都属于加行。所以,寻伺是加行中的善法。没有寻伺,你修加行、修一切善,你用什么修啊?用你思想去修。所谓“闻、思、修”。“闻”就是多听、多看,多研究教理。佛菩萨前辈的经典、经验,多理解了是多闻。你多理解了佛学经典有什么用?要“思”啊,要研究,自己要寻思,就是寻伺。你看我常常讲有些年轻同学,我说你听了那么多年,何必来上课?不是我拒绝你来上课,你光听,听完了呢,听归听,听了就没有了。下面不好意思了——“春风过耳”嘛,少一个字,风一样“吹”过这个耳朵,那边就出去了。那个佛学下一次又听,又抄笔记,抄了无数笔记,一句都记不得,回去对这个道理有没有去研究、想过呢?没有想。所以,你做工夫也用不上路,不是白听了嘛!有些同学问,我说你为什么呢?说“老师讲话好听”,我说我比歌星还唱得好啊?“就是很好听哦”,你为了好听来听的,多可惜呀。所以,修行要“闻、思”,“思”很重要,研究、寻思。研究清楚了修,“修”就是实行了,我要去试验。“慧”,就开悟了。你要去试验,定慧证到了。所以,“闻思修慧”就是“教理行果”,“闻”,闻什么?闻佛的教,经教。“思”,思个什么?“闻思修慧”,“教理行果”,也就是“信解行证”,听到了能够相信,相信了没有用啊,要思啊,“思”要理解它,最后要修行,“行”就是要做到——证果啊。“闻思修慧”、“教理行果”、“信解行证”,这是基本的哦。 所以“(有义初二。)亦加行善。闻思位中。有悔眠故。”在我们多“闻思”这个阶段,这也是修持的“位”哦,也有后悔,也需要补充精神,也有睡眠。 “后三皆通染净无记。恶作非染。解粗猛故。”后面三种,就是“悔”、“寻”、“伺”,通于“染”法——世间法,“净”法——修行法,也通于一般的无记性,所以“恶(wù)作”的心理——讨厌,讨厌这个行为同后悔差不多?差别得很大。譬如,“恶作”的心理,有时候接近于放逸、接近于懈怠。所以,这种心态自己要研究1788的很清楚,这就叫作修行。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心理的行为。所以“恶作非染”,讨厌,有时候不一定属于染污哦,不属于染污法,譬如忏悔、恶作有时候是好的。“解粗猛故”,恶作心理,在理解上,我们很容易了解的,这个心理现状使自己看得很清楚,有讨厌的心理,所以它是很粗很猛。 “四无记中。悔唯中二。行相粗猛。非定果故。”这四种不定法,在无记性里头(“三性”的无记性里头),悔呢,这个为中性,对于“二”,这个“二”是什么?两种行为:威仪、工巧。威仪,威仪我们现在讲就是礼貌、态度。 礼貌、态度,譬如说,我今天出来不洗脸,或者去看一个朋友,穿一件衣服啊,马马虎虎,想换一下,来不及了,讨厌,懒得换了。结果见到朋友以后,回来很难过,当场已经难过了,心里觉得后悔,这就是叫失去了威仪。工巧,工巧譬如说写字啊,本来想规矩一点,可是临时啊,慌张,或者是马虎、恶作,管它呢,乱七八糟写下来,写完了,自己才后悔,讨厌,这是对于工巧方面,所以呀,“悔唯中二行相粗猛”,对于“中烦恼”——无惭无愧——威仪、工巧这一方面的行相,它的行相啊——心理状态,很粗很猛,“非定果故”,也不是一定,也不是呆定的。 “眠除第四。非定引生异熟生心。亦得眠故。”这个睡眠啊,除了“第四”,第四,以“寻伺”本身来讲,乃至到达“无寻无伺”第四禅的境界,除了寻伺,无寻(无伺)不是无心地,“非定引生”, 睡眠不是定境界所引出来的,“异熟生心”呢,睡眠,有些人爱睡,有些人不爱睡,异熟就是果报,生出来这种现状。当然同生理头脑神经的健全不健全也有关系,“亦得眠故”,他也会爱睡眠。换一句话说,有人在专修这种定境的人,我上次讲到睡眠,讲到很多例子,我过去有一个朋友(现在也有),特别爱睡,像猪一样地爱睡,上课也爱睡,你跟他谈话也睡,我们很熟的朋友知道哦,一见面,“你睡你的啊,我讲给你听”,实际上他每句话都听清楚的,他就是这样。 过去北洋时代陕西不是有一位大督军,叫什么名字的,在前方作战指挥,他作个首领带兵打仗的时候,躺在滑竿上睡觉,这个兵就抬着到处跑,哪个地方打了败仗,哪个地方……他都清楚,哪个地方有问题了,你看看他在睡觉,“诶,不行!那一边什么……”他就会叫起来,你以为他是真睡啊,假睡。可是,他真爱睡。有些人还研究过,就是前生修来的,百千三昧,这也是一种定境哦。所以你真会睡也不错了,看你睡睡看,我想大家一定希望有人传这个功夫,睡觉定,好不好?这个功夫最好了。 “寻伺除初。彼解微劣。不能寻察名等义故。”所以有寻有伺,除了开始初禅境界,“彼解微劣”,人在初初用功修行,自己的理解性,智慧悟性不高,对自己心里在起寻伺的作用,自己还看不清楚。“不能寻察名等义故”,所以自己还不能够找到观察自己,“名”就是一切的理论,佛讲的理论,或者学佛的理论,自己还搞不清楚,因此自己现在到了什么境界还不懂。 “恶作睡眠。唯欲界有。寻伺在欲。及初静虑。余界地法。皆妙静故。”这个“恶作”,什么事情自己有点讨厌,懒,讨厌的心理,同睡眠这种心理啊,我们欲界的众生特别多。欲界的众生经过修持,跳出欲界,跳出欲界只跳了一层哦,并没有跳出三界外哦,不要吹了,跳出三界外谈何容易啊,人能修到跳出欲界,已经是很高了,太阳月亮这个系统还在欲界中,四大天王、玉皇大帝还在欲界中,同我们人一样,有1789五欲之乐,不过福报比我们大,他的享受比我们更厉害,所以还在欲界中。但是我们要上生、死后能够生天道,不要说生到色界去,能够生到欲界的高层天,我们还做不到。苏曼殊这个假和尚别的不谈,这两句诗,我觉得他作得很好,“生天成佛我何能”,不要说成佛做不到,生天都做不到,要想生到天人的境界,要十善道哦,要百善哦,要一切做好事做到了,才能生天哦,所以,“生天成佛我何能”,下一句呢,“幽梦无凭恨不胜”,自己的理想都在做梦,没有证据,不实际的,自己都恨自己。你看他下面一句“幽梦无凭恨不胜”,苏曼殊又在悔、又在恶作,这就是恶作的心理,所以这两句,后面还有两句啊,“多谢刘三问消息”,他的朋友是刘三,写信给他,“尚留微命作诗僧”。会写写诗的一个和尚,讲的老实话。我们现在选他的诗句,修行谈何容易啊。 真能够生天道很不容易啊,你说,“那个天堂我不愿意去,”你不愿意?你爬爬看呢,很不容易哦。所以,“恶作”、“睡眠”欲界有,寻伺的境界在欲界。 “及初静虑”,如果初静虑——初禅境界,初禅有一半、开始还在欲里头哦。到达了色界的初禅,(实际上严格地讲,三界里头都有四禅的不同。凡夫也有四禅,欲界有欲界的四禅,色界有色界的四禅,无色界还有无色界的四禅。一般的教理呢,不分别那么细。)所以说,在初静虑,色界天中,“余界”二禅地法。在初静虑的“余界”,就是已经到了色界了,初禅以后,超过了欲界到色界了,“余界”是二禅三禅的境界。“余界地法,皆妙静故”,在二禅三禅这种境界里,自然很微妙、清静,自然在定中,自然微妙的清静、微妙的定中,不需要思想,没有寻、也没有伺,没有寻伺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