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悔眠寻伺02正思维寻伺

451悔眠寻伺02正思维寻伺

00:00
13:55

   寻伺虽非真无漏道。而能引彼从彼引生。故通见修。非所断摄。”所谓“寻伺”的境界,就是自己正思维,思想正思维,想一下。寻与伺,思维的境界,“虽非真无漏道”,此道,所谓参究、正思维,并非得无漏果的证道果位。“而能引彼从彼引生”,但是,正思维是可以引生定慧得解脱道。因为正思维能引生解脱果位。所以,寻伺两种心态,通于见道与修道,“非所断摄”,并非是故意加上,有意加上这个范围,就是说证到某一种最高境界,还有见处不透的,还要加以寻思,加以寻伺。那么,这是总讨论,差不多要结束了。 “有义。”这是另一派的意见,“寻伺非所断者。于五法中。唯分别摄。”他说“寻伺”的境界,并非讲有意断、无意断的境界,它是什么道理呢?在唯识所谓五位心法里头,“寻伺”还属于意识分别境界的范围。“瑜伽说彼是分别故。”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说到,寻伺心理的作用,也是分别心。 “有义此二。亦正智摄。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另一派所说的道理:寻伺这个心态,它并不是完全是妄想,也属于正智的境界,不是妄念的境界。因为正思惟,思惟这里加一个名称正思惟,正修正定,思考这个佛理,参透这个佛理,为之“无漏故”,正思惟的正念,不是普通的思想,不是妄想。譬如见道以后,他知道念念体性自空,但是他能够用思维,不被思维之所用。那么,这就变成正思惟了。正思惟所谓说是“无漏”道,它能使这个心,寻求道体的业。 “又说”,另外又说,“彼是言说因故。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能遍知。”另一个道理解释,他说“寻伺”的境界,是我们讲话的思想根本。譬如诸佛菩萨大阿罗汉,在解脱道证得性空,念念清净,勉强叫它无念,他会不会说法?无念就不会说法了,那么诸佛菩萨说法的时候,是不是思惟?是起正思惟。没有正思惟,他何以能够说一切法?所以,正思惟的道理,寻伺境界是言说之因。 “未究竟位”,没有得到道、证果的,要你断除妄想,去掉思维心。为什么呢?因为凡夫境界没有修证,等于是病是药他不知道,不知道所以不能说“遍知”。譬如说我们常常说,怎么样叫作定?举个例子说,要空一切妄念才能得定。真的妄想空了,这个空法只对妄想来讲,它是对治妄想的药。如果真正妄念空了,再一味地空下去,老是吃药吃下去,药又变成病(因)了——空的境界就变成昏沉。因为昏沉,就叫你不空,或者你要提起正念,老是提起正念,念念太专一了,就变成散乱,乃至还变成精神病的状态,因此,又叫你空。所以得了道,悟道、见道能够修道,他一切应用自在。没有到(见)道位,哪个是药?哪个是病?譬如说饭是药,饭医什么病?我们大家知道吗?这个白米饭会医病,和馒头一样,当然医饿病。但是,你多吃一点看,加倍试试看,马上就出毛病了,饭也会出毛病,一切法都是如此。 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它就是对治的药,对治的法门,没有定法。所以,佛说一切法,大小乘法,并无定法,有了定法就错了,“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怎么到达“无一切心”呢?修到了无学位,那一切心本自空寂,那个叫万法皆空,法也不需要,那就是《金刚经》般若的道理。所以,一切修行的法门都是过河的交通工具,都是度过苦海的交通工具,所以“过河须用筏”,过河须用船了,就用木筏了,“到岸就不需舟”了,真的成道了,一切法都没有用了。所以,禅宗祖师就经常讲,参话头等等一切法门,对于成就了的人来说那是1795闲家伙——空设的东西,把那些闲家伙留给后人去用吧,后人还没有过度的人,留给他们去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修行要知道药与病的道理。没有得到无漏果的人,还未能遍知病与药的道理。 “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证得了根本智,就证得了自性,就明心见性。得了“根本智”,还要修一切的“差别智”。所以,有些讲后得智,是最后证得的空性。但是,也可以说“后得智”也就是“根本智”,这个名词中间有几派的论辩。换句话说,得了后得智,要悟到最后性空的道理,证得了境界,必须要出来说法,度一切众生。当得了道、悟了道以后,还度不度人?要度一切众生,为人家说法。说法就是用思想来说,必须要寻伺分别来的,不分别怎么能说法?都在空性中——不可说,是无法可说的。 “非如佛地”,或者到菩萨地境界,真的成佛证得涅槃,一切本无需要用功“无功用地”,无功用地就不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无功用地在不在说法?要不要寻伺?那个本身就是寻伺的体,用不着再谈这个问题。“故此二种。亦通无漏。”“故此二种”,所以寻伺心态这两种,“亦通无漏”,通于无漏道,无漏道就是证果,证得空性了。 “虽说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所以说寻跟伺,会思想、还要思想。应该说,以凡夫境界讲,也属于分别心。但是寻伺为什么不归进“意地”的普通心所?而说它为“不定”呢?寻伺是另外属于一位,“唯属第三”是这个道理。所以,五位心所法里头归纳起来,属于第三。 “后得正智中。亦有分别故。”譬如我们得后得智,后得智得了、证得空性得了道,在“后得正智”里头,实际上是有分别心的。“余门准上。如理应思。”其他的各个法门,同上面的原理一样,都要我们好好去研究,所以修行对于心态,自己要搞清楚。 现在总的结论:“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从上面到这里,六种(六大部分)心所法。“为离心体有别自性。为即是心分位差别”,现在假设,又提出了问题,上面讲到这里,一共六大部分的心所法,他说“离心体”,离我们心之外,“有别自性”,每一个心态,有个别自性的存在么?有他个别的性质不同么?譬如喜欢跟忧愁、喜欢的心理同忧愁的心理,这两个绝对是两样,是不是一个心变出来的呢?还是另外,喜欢有喜欢的心性自体,忧愁有忧愁的心性自体呢?就是问这个问题。 “为即是心分位差别”,或者说,喜怒哀乐等等即是一心,因为用处不同而变态(能变、所变),此心有能变所变的作用,变相不同。所以我们现在的讲心理学,往往说某个人是变态心理,我说假使以佛眼看人,一切众生的心都是变态的心理。只有一味清净,念念在道行中的心,才是正位,不算变态心理。 现在这里提出来这六位心所,有离开心体有单独存在的自性吗?好,还是说整个就是心的作用,是它的变化、分位的差别。 那么,“设尔何失。二俱有过”,他说你问的啊,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上面讲了那么多,你还不懂,有什么问题?你问的这两个观念,本身在逻辑上、思想上搞不清楚。  “若离心体有别自性。如何圣教说唯有识。”一切心行喜怒哀乐乃至贪嗔痴慢,全体是心的作用。离心以外,说它单独有存在一个力量 “有别自性”的话,他说,那么佛经佛说的“圣教”(就是圣教量)佛说的经典,佛这么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离心以外,心外无法。离心以外没有一切法 “心外无法”。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他说,你用不着怀疑,佛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落纸为誓

    🌹🌹🌹

  • 听友120628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