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后传】66.观天地星系的运行、背后的气

【黄帝内经后传】66.观天地星系的运行、背后的气

00:00
06:49

皇甫谧拿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这本书后,“甘露中,吾病风加苦聋”。“甘露中”是甘露年间,也就是他四十二岁的时候(公元 256 年),得了风病—我们理解为中风,就是偏瘫,而且耳朵也听不太清楚。
他花了一百天的时间“
方治,要皆浅近”,用了很多方法给自己治疗,包括服药、针刺、艾灸等,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就是没有接触它的核心,不知道根本。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皇甫谧是带病延年的,拖着病躯一直在工作,整理书籍。他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
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为十二卷”。也就是说,他最后把《素问》《九卷》《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编成了十二卷。
最后,他感慨了一句:“
《易》曰:观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见矣。况物理乎。
《易经》是一本观察星象的书,观天地星系的运行、背后的气,就能理解人物、事物、植物、动物的道理。

事类相从,聚之义也”,然后我们就能理解它背后的道。
其实,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序言的最后说完,但为什么我不那么做呢?因为古人确实落笔到最后都是精彩的、含义很深的,跳过去有点儿可惜。
《易》曰:观其所聚,则天地之情事见矣。况物理乎。
古人认识问题是透过质(有形有质的东西) 去观察背后操纵它的能量、信息和方向。
怎么理解这件事呢?如果你了解中医哲学,记住一句话就能剖析很多事—“阳化气,阴成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聚在一起的东西,背后有核心的东西在操纵或吸引它。而且,凡是能聚在一起的东西,都偏阴寒;凡是散成无形的东西,背后都有阳气的鼓动。
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易经》是研究天文、星象、历法的一本书,从伏羲、神农传到黄帝,再往下传到文王,它经历了几次演变。
历法的演变是从十月历到十二月历,然后到五运六气的历,都在不停地改变,而且每次改变都伴随着革命,伴随着皇权的更迭。现在看来,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传说的背后,都是对历法的改变。

中国人从来都崇尚天道,也就是说,我们很渺小,在天地之间,日月星辰都对我们有影响,我们是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去观察人。所以,不懂天文历法,基本上就不要谈中医,因为你的格局太小、视野太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符合天道。
因此,皇甫谧前面讲的是《针灸甲乙经》的编撰,后面马上就谈到了天文和历法。
我个人猜想,皇甫谧是觉得他讲的针灸知识,背后要有一个更大的理论作为依托,希望大家能懂《易经》,懂天文历法,然后在观测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中去感应巫觋的传承。
作为一位医生,应该有这种修为、修炼。在这种情况下,再看天地间发生的事,你就能释然。
为什么我会发出这种感慨?你想想皇甫谧生活的年代,他出生时,是汉献帝在位;等他成名时,已经变成了曹魏的天下,曹丕已经称帝了;等他快死的时候,又赶上了西晋,司马炎自立为晋武帝。
因此,面对这种世间的纷乱,作为一个文人、历史学家,内心得有答案、解释,不然的话,太让人把握不定了。
因此,这句话是引喻。就是说了解一下天象、天道,要知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更何况是人物、动物、植物。
在这里,我强调一点。前文讲郭玉的时候,说到郭玉的老师叫程高,程高的老师是涪翁,涪翁要过饭,在江边钓过鱼,程高就学涪翁不入世。
为什么不入世?当时王莽篡权后天下大乱,如果有人入世,就会被卷入更大的旋涡中。所以,作为一个研究道家学问的人,没必要跟时局搅和。

皇甫谧一辈子也是这样的,二十岁前吃喝玩乐,打架斗殴,二十岁后发奋读书,四十岁成名,当时曹魏派宰相征召他入朝当官,他就不去。后来,等司马炎篡位夺权,成立西晋以后,屡次征召他,他还是不去。最后,司马炎派人送了一车书给皇甫谧,干脆大家都体面地有台阶下。
在自己写的书、写的文章中,皇甫谧一直表述自己是草莽之人,说自己虽然好读书,但没有那种心理素质跟朝廷的人周旋;而司马炎送书给他也是给自己台阶下,表明自己高风亮节,这么做是在敬慕高贤,礼贤下士。
皇甫谧一辈子都在躲事,躲在书屋里整理典籍。谁都想当皇帝,但这种中华的文脉,这种经典得传承下去,还得有人来做。所以,皇甫谧最后很悲凉地说了这些话,其意义在于揭示看病、治国也是如此,背后都有一
种天道、地理、人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美名

    讲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