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如何让嫉妒产生爱而不是恨

嫉妒:如何让嫉妒产生爱而不是恨

00:00
11:53

书友们,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今天咱们探讨一下嫉妒情绪,如何让嫉妒产生爱而不是恨。


心理学者戴维·巴斯曾经在密歇根大学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分别请密西根大学的男同学、女同学想象自己的情侣出轨。他发现让男同学最嫉妒的是女性的肉体出轨,而女性更容易因为伴侣的精神出轨而产生嫉妒。


嫉妒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它是多种强烈情绪的混合体,当人感到嫉妒时,会体验到愤怒、沮丧、自卑、怨恨或钦佩等多种复杂的情感。


嫉妒这种心理由来已久,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多有提及。莎士比亚在他的著作《奥赛罗》中,把嫉妒形容为绿色眼睛的猫 (green-eyed monster)。作品中,邪恶的伊阿古提醒奥赛罗:“当心你会嫉妒,那可是一只绿眼的猫,它惯于耍弄爪下的猎物。” 伊阿古怀疑奥赛罗和自己的妻子出轨,又认为奥赛罗把原本属于他的职位晋升机会给了他人,便产生了爱恨交加的嫉妒心理,设计制造了奥赛罗妻子不忠的假象。最后奥赛罗也被嫉妒蒙蔽了双眼,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奥赛罗情杀是嫉妒造成的,相比较而言,男人对嫉妒的情绪反应是最强烈的,因为嫉妒,男人杀女人、杀情敌的概率至少是女性的三倍以上。


嫉妒对伴侣关系往往是具有破坏性的。嫉妒能引发猜忌、不确定感和背叛感,使人感到痛苦和担忧。一个容易嫉妒的伴侣会对关系中对方产生更强的控制欲,希望通过这种控制降低这段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但是我们都知道,一段良好的关系必须是建立在充分信任对方的基础上的,如果一味地纵容自己的嫉妒心,只会变得越来越疯狂。


当然,亲密关系中的嫉妒并非总是坏事。戴维·巴斯与他的同事在顶尖的《心理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这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中,巴斯明确提出:嫉妒作为一种古老的进化心理,功能在于促使人们采取措施看好自己的另一半,否则就有可能招致巨大损失而后悔不迭。


适当的嫉妒感会有维系感情促进关系的效果。有时候,嫉妒心会给人造成一种“危机感”,激励人们去反省和改进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比如看到丈夫很喜欢某位女明星,就会暗暗地也想向她学习打扮和穿搭,或者更加注重身材管理,提升自己的魅力。或者男性看到妻子对闺蜜的男友大加赞赏,也会偷偷地学习一些浪漫的技巧,在巩固两人的关系上更加用心。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男性在其伴侣接近或处于排卵期的阶段似乎更容易做出一些配偶监护行为,例如悉心照料,而这些行为是与嫉妒感相关联的。或许这是从进化的角度验证了嫉妒心对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


在情感中,吃醋是普遍的一种嫉妒感受,即使两情相悦,也会因为某个事件,其中一方还是会吃醋。理性的嫉妒不会让人采取极端的手法,在遇到情感问题的时候,人们会用爱来应对,也就是说反思自己的不足,用更加美好温暖的爱去牢牢拴住对方。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长期实验,在9年间采访了18000位成年人,采用了严格的心理健康测试(SF-36)研究嫉妒情绪的影响。实验证明,嫉妒心理大大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心理健康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带来更多的焦虑和愤怒情绪,存在越多嫉妒心理的成年人,在三年后的心理健康测试中显示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有一些人对感情产生某种不安的感觉后,就会采用非常极端的手法,比如像福尔摩斯一样找出对方的蛛丝马迹,或者窃听对方的电话,或者偷看对方的短信,甚至去派人跟踪对方。心理学家John Todd 在1955年发现了病理性嫉妒综合征(Pathological Jealousy),也称奥赛罗综合征 (Othello Syndrome),它是以怀疑伴侣对自己不忠的一种以嫉妒妄想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具体症状为反复产生伴侣不忠的幻想,出现有时为了寻找证据而跟踪伴侣的行为 (MedicineNet)。这种症状可持续数年,严重的可有强烈的攻击行为,甚至杀害配偶。 


这些属于“非理性的嫉妒”。产生非理性嫉妒的思维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我在夫妻关系里,一定得获得忠诚,对方只对我动心,只爱我。”
2.“如果我不是爱人的唯一,我就糟糕透顶,这种事情我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3.“如果爱人对别的人动了心,就说明我不好。”


生活,包括感情,从根本上讲没有什么保证,爱不是婚姻的全部,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人会一生一世地爱着你。用语言和情绪去交换彼此的忠诚,是没有实际效用的。那该如何获得婚姻的忠诚呢?你要全心全意地努力着,和伴侣创造一个仅仅能容纳你们双方的亲密关系,并且将这段亲密关系经营得很好。


在亲密关系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嫉妒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嫉妒的本质是为了生存。


简单来说,当我们看到他人在成绩,才能,相貌,或性格特点等方面比自己优秀或者超过自己时,最普遍的嫉妒情绪便会产生:我们渴望得到他人拥有的东西,或者希望他人本来也能缺乏这些特征。心理学家们发现,低自尊、高权谋性、高竞争性、高神经质的人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


在一些文化心理研究中,嫉妒在美国文化中是更被认为需要隐藏的情绪,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嫉妒是一种需要个人不断觉察并不动声色地隐藏好,以此来避免表现出嫉妒情绪或者做出不适宜的行为。


在中国文化中,嫉妒虽然也是一个会被认定为负面的情绪体验,可是对于此类情感,很少会被论述。我们的文化更多去谴责和鄙弃嫉妒这一内心体验。总而言之,社会对于嫉妒这种情绪体验是不赞赏的态度,更多将它与“心胸狭窄”,“缺乏涵养”等描述相关联。


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嫉妒可以分为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两种。善意嫉妒的人能够接受和认可别人比自己更好,并希望自己也变得和别人一样好;而恶意嫉妒的人则希望把别人的优势去掉,甚至为之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换句话说,善意的嫉妒能激励人们提升自我,做更好的自己;而恶意的嫉妒则会促使人们做出破坏性的行为。


我们要知道,在这样一种资源稀缺、优胜劣汰的环境下,个体难免对周边的同事产生敌意和嫉妒。知晓这些影响因素对我们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嫉妒心是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知道了嫉妒并不总是坏事,但是如果一个人经常对他人感到嫉妒,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和正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减少自己的嫉妒心,以及如何消除嫉妒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积极心理学倡导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发现自己的优势,用积极的行动、运动、转移、替代、升华,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要改变自己的看法,改变自己的这个性格很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优势消除嫉妒之心。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解释了嫉妒这个情绪体验。如果你真的嫉妒一个人,很好用的策略是去帮助他。我们往往会喜欢我们帮过的人。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产生了一种自信,而这种优越和自信恰恰是对方没有的。帮他的小忙,帮与你嫉妒这个事情无关的忙,就是:我不是帮他做生意更成功,我是帮他找个女朋友,或者帮他做别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间,你会发现你对他的嫉妒之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好感。


这是美国总统林肯的一个策略。有位参议员很嫉妒林肯,经常对他无理谩骂。林肯想了好多办法和解,都没能成功。有一天,林肯对这位参议员说:“我很想看你的某本书。”参议员很高兴地把书借给了林肯。从此,再也没有骂过林肯。这位参议员本来把林肯当做假想敌,但是因为林肯让他把那本书借给自己看,让他帮自己一个小忙,这位参议员的优越感被激发出来了,嫉妒心随之消散。


总的来说,嫉妒本身是有一定的进化价值。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嫉妒并不都是祸害,它是一种保护机制,让我们打起精神来重新夺回我爱的人;嫉妒让我们有竞争优势,如果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事业成功,你不嫉妒,说明你没有成功的动力。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谈了亲密关系和职场中的嫉妒,以及如何让嫉妒产生爱而不是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