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为什么表达悲伤反而容易获得达人帮助

悲伤:为什么表达悲伤反而容易获得达人帮助

00:00
12:50

书友们,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彭凯平教授,今天咱们探讨一下悲伤这种情绪。


有位网友的母亲去世了,丧葬期间他没流过一次泪,心中也没有太悲伤的情绪。


他很困惑,是不是自己骨子里头是个冷血的人。于是,他上微博发帖说了这个事。没想到,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很多人在至亲离世时,不哭也不悲。


这其实是将悲伤隐藏了。心理学家把悲伤定义为一种情绪上的苦痛,造成悲伤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失去我们重视的人或物,如被朋友或爱人拒绝、生离死别或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说的就是人类的这种普遍状况。一个人处在悲伤的状态,他的肢体通常是低垂向下的,也就是“垂头丧气”的样子,同时,眼睛的瞳孔缩小,越悲伤的人瞳孔变得越小。还有,声音变得低沉,缓慢。整个人都没有了生机和力量。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将悲伤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祈求、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我们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因为无法接受甚至意识到“失去”,人们会逃避事实,假装那个人还在,拒绝悲伤。悲伤的人拒绝相信或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他们试图告诉自己,生活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他们甚至通过重演一些过去和爱人一起进行的仪式来使自己确信生活没有变化,例如给已经不在的人倒一杯茶、脑海中不断闪回过去的对话或时光,仿佛他们不曾离开。现实残酷得让他们难以承受,为了让日子过下去,他们都选择了回避。 


中国人常说的“大悲无声”就是如此。在中国文化里,葬礼上大哭,已经成为生者对死者尊敬的最低标准。而如果有人在他父母葬礼上,没有一滴眼泪,就会被认为是不孝顺。心理研究发现,一个人没有表现出悲伤情绪,并不能说明他对死者不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最痛苦的时候,机体会自动启动一种保护机制,把这种极端痛苦的情绪隐藏起来,以免人们因承担不了这种痛苦而崩溃。


在悲伤的愤怒阶段, 现实的痛苦会慢慢浮现,人们可能会觉得命运不公平,也可能会对他们感到愤怒,指责他们狠心离开你。甚至对自己感到愤怒,恨自己无能为力。 


“愤怒”过后,人们会想努力挽救,希望一切如旧,人们会想:如果能回到从前,该有多少。通常人们会希望讨价还价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例如,人们企图通过达成某项协议,来换回离去的爱人,回到悲剧发生以前。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和命运讨价还价。


悲伤的第四个阶段,是最难的一关,严重的甚至可能想自杀。人们知道做什么都无力回天了,痛苦会加倍地袭来,再也没有任何理由逃避。会变得非常脆弱、消沉、失控,自暴自弃,就像所有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全部毁灭了。 


最后一个阶段,人们终于接受了“丧失”的事实,学会放下,重新开始生活。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我们不要轻易批评或指责一个人面对悲伤的方式。我们了解这五个阶段,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目前经历的处境,以便更好地帮助自己或亲友处理悲伤。


谈到悲伤时,人们很容易把它和抑郁搞混淆。悲伤和抑郁有一些相似,比如都会情绪低落、对人和事缺乏兴趣、反应迟钝、意志消沉。 但抑郁和悲伤又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讲,悲伤是有原因的,人在悲伤时,也知道造成悲伤的原因是什么;但人在抑郁的时候是不知道为什么抑郁的; 悲伤中的人对未来有希望,甚至会想办法让自己摆脱悲伤的困扰,但抑郁的人往往是绝望,走不出心理的黑暗。悲伤中含有正面的回忆,亲人去世,你感到很悲伤,但回忆往昔,经常浮现到脑海中的还是你们那些甜蜜的、愉悦的往事。而抑郁是持续很长时间,是一种恒定的不愉快的体验,没有悲伤那种波浪式的情绪起伏。总体来讲,抑郁是比悲伤更复杂的情绪反应。


尽管悲伤是一种人们通常希望回避的消极情绪,但根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Jenny Tsai提出的情绪价值理论,我们有理由相信悲伤也具有很多积极的情绪价值,人应该允许自己有的时候感到悲伤。


相比较而言,心情不好的人更不易出现判断错误,更易提出高质量的、有说服力的看法。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负面情绪可改善判断力,提高记忆力,使人们更不易上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数次试验,他们让研究对象先通过看电影以及回忆高兴或悲伤的事情来产生积极或悲伤的情绪。在其中一次试验中,他们要求高兴和难过的参与者判断流言的真实性。研究结果显示,带有负面情绪的人更不容易相信这些说法,悲伤的人更善于陈述自己的情况,这说明温和的负面情绪实际上可能会带来更随和、更成功的交流方式。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厄伦·哈桑通过研究认为:人们落泪,其实是向他人宣布自己降低防卫水平。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进化心理学》月刊上。哈桑认为,泪眼朦胧可以阻碍他人针对自己的攻击行为。他说,人落泪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脆弱,而这种“脆弱”信息往往令人信任,可以成为拉近与他人距离的“情感战略”。  


从哈桑教授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容易对悲伤流泪的人,给予出自己最柔软的一面,也会向这个人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也就是说,一个哭泣的人,更容易让人亲近。想象一下,当一个异性在你面前悲伤哭泣,那么你会忍不住释放自己的柔软一面,甚至忍不住想要轻声安慰对方;对于男人来说,这种心理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对于女人来说,男人的哭泣,更容易激发她们展现母性的光辉。因此,悲伤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沟通的信号,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同情,关怀和帮助。


所以,适当的表示悲伤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产生亲近的感受,但过度的伤心却可能会使人退避三舍。因此,悲伤的情绪需要调节和控制,长期处于悲伤状态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创伤,其中一个可能的后果就是抑郁症。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减少悲伤呢?


悲伤时听听伤感的音乐,很大程度上,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


2014年出版的网络科学杂志“PLOS ONE”发表了塔鲁夫(Taruffi)和凯尔奇(Koelsch)(2014)所写的一篇很有趣的文章,题目是《伤感音乐的矛盾效应:一篇网络调查研究》


这两位学者试图破解伤感音乐的悖论,目的是想看一看,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伤感音乐?他们做了一个网络调查,询问了772个实验参与者。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主要是想了解他们对伤感音乐的体会。


他们根据被试者的反应,总结出来76个原因,并根据该报告总结出76条体验,然后,再根据这些体验编制了一个调查量表,让被试者在一个没有任何音乐的环境里,安静地回答这76个问题。结果发现,在听伤感音乐的时候最频繁出现的不是忧郁和悲伤的情绪,而是怀旧的情绪。


换句话说,人们通常以为伤感音乐激发的一定是伤感的情绪。但很多时候发现,伤感音乐激发的是人们情绪的回忆,最鲜明的是怀旧的情绪。因此,伤感音乐能触发人们的同理心、同情心,以及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的社会心理。


以前,很多人认为伤感音乐的主要作用是让人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伤心人。因为音乐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工具,让人可以分担其他人同时感到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的《风中的蜡烛》在全世界都有传播,因为它是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发表的,能够让全世界很多戴安娜的粉丝分担这份痛苦,而不是一个人独自承受那份伤痛。


但这个研究基本否定了以前伤感音乐的心理效应,并且该研究也发现,伤感音乐激发的情绪反应,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受到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伤感音乐也会有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就是能够对我们的负面情绪起到一种调节和安慰的作用。这些正面的情绪反应,可能就是伤感音乐受到很多人喜欢的原因,让我们对自己美好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积极体验。


当然,这个研究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毕竟只是一个网络研究,很多的结论也只是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没有实验控制和操纵,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还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生活基本快乐的人建议多听一些欢快的音乐;但时运不济、人生坎坷的人似乎听一些伤感的音乐,反而更有可能起到一些正面的调节作用。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这节课我们主要谈了悲伤的情绪,悲伤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借助音乐帮我们调节悲伤的情绪。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