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如何让失望变成希望?

失望:如何让失望变成希望?

00:00
13:55

失望: 如何让失望变成希望?


书友们,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今天咱们探讨一下失望情绪,如何让失望变成希望。


当你发现事实跟你想的不一样,你会感到失望。“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就是失望情绪的真实写照,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解释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很失望。


荷兰心理学家Marcel Zeelenberg研究失望时,让人们回忆一件令他们非常失望的事情。结果发现,失望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无奈、无助,什么也不想做,想逃避现实。


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负面情绪的频率后发现,失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频繁出现的负面情绪之中,紧跟在焦虑和愤怒的后面,位列第三。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失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失望情绪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失望,一种是对别人的失望。

对自己的失望,与个人成就息息相关,心理学者称之为outcome-related disappointment。打个比方,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般刻苦学习,依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会对自己很失望,甚至恨自己无能。


表面看,对自己失望是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实际上是走进了幸存者偏差的误区,也就是幸存偏误,有“幸存偏误”的人数量极其庞大。具有“幸存偏误”的人认为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只要优秀,就一定会被认可。


这个概念来源于二战时的一个故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在沃德教授的坚持下,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故事被后人用一个词语概括——幸存者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因此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不了解现实的我们很快会陷入过度自信效应中,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因此失败是在所难免的。率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马克·阿尔佩特和霍华·德雷法,他们认为过度自信会令我们忽视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与我们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我们对自己失望,是因为我们高估了自己,因此,当我们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现实地判断当前的形势,更有机会获得成功,重新焕发信心。


研究表明,相较于对自己的失望,我们更容易对别人失望,心理学者称为person-related disappointment。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对你太失望了。”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时,我们是把情绪的掌控权交给了别人。亲密关系中,我们最容易说出这句话。


你和眼前的这位男士结了婚,你发现他对你越来越敷衍,结婚前对你百般讨好和殷勤,婚后好像没那么在乎你,甚至是惜字如金,话都不想和你多说一句。婚前的那些小浪漫到哪去了?于是,你认为他变了,不爱你了,越想越失望,委屈得直掉眼泪。


若你因此对丈夫失望,也许是你没有看到男女的差异。男女脑回路实在太不一样了,最近科学家证实,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确实有性别差异,而且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出现。中国台湾心理学者洪兰教授在《男女大脑的生理构造为何不同》的演讲中提到,男生每天讲七千个字,女生每天讲两万个字,女人天生就是情绪化的产物,如果满腔热血得不到回应,简直比凌迟还难受。


无独有偶,英国首席神经精神病学家罗安·布里曾丹指出男人爱独处,女人爱倾诉。当压力增大时,人体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会被激活。男性杏仁核右侧部位活性更强,他们会用出去跑步、用各种方式发泄怒气或一个人独处等方式解压;而女性左侧部位活性更强,她们会通过与朋友聊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这些差异,让女性经常觉得另一半“不可理喻”,品尝着大小不同的失望。失望一天一天累积,女性会希望他有所改变,期待他有所改变。接着,一些很普遍的现象出现了。小王嫁给了与自己两情相悦的老公,生活中总有摩擦,每当小林感到委屈时,她总喜欢给老公转发一些自己认为好的文章,一般都是讲如何经营好家庭婚姻的,如何处理婆媳矛盾的,这位老公刚开始还会回应一两个字“好”,“嗯”,可是慢慢的,小王觉得醍醐灌顶的那些好文章,别说回应了,对方直接忽视。女人想做的事总有办法做成,小王发现这个事情之后,干脆当面念给他听,但换来的只是他一脸的嫌弃,躲在卫生间两三个小时不出来更是常有的事。 


相信很多学了一些心理学的太太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我学的是正确的方法,告诉老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老公对此不以为然,还很抵触?他难道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吗?我明明是为他好,为这个家好啊!


更有甚者,为了让老公改变,逼着他去学习心理学,去上昂贵的课程,期待他能够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男士们往往对此很抵触,矛盾一触即发。


这一切,没有让女性更幸福,反而更加烦恼:希望时时在,失望天天有;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希望越多,失望也会越多。当攒够了足够的失望之后,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


如果因为“失望”而分手,确实令人遗憾。不对另一半有过高的要求,其实是对他的一种尊重,尊重他就是接受他。我觉得夫妻或者爱情关系是一种互相接受,甚至是一种互相欣赏的关系。婚姻与爱情永远是一个互相修炼的过程,让双方的关系不断成熟不断成长,这种成长应当是主动的积极的,不该是简单的被迫的改变。


我们永远不要强迫自己去改变别人。强迫另一半改变,某种程度上,说明你认为他有缺陷有不足,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这是对另一半的隐形指责,言外之意,现在的我在你眼里,是不够好的?你因为喜欢我爱我才嫁给我,我以前就是这样,我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你突然对我不满意了,你是不是因为别的目的才跟我结婚?你想改变我,让我变得更好——我做得好,你接纳。我做得不好,我不改变,你是不是就不接纳我了?


每个人都很排斥、抗拒被这样对待,你最终会发现,改变别人是注定失败并且失望痛苦的事。改变是互动的过程,你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你改变了,周围的一切就会改变来适应你。


尽管失望会给我们自己、给我们所处的关系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我也要为失望说说好话。


人们往往会夸大失望带来的负面作用。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Gilbert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询问一些大学教授如果没有评上终身教职会有什么感觉。多数人的回答都是非常失望,但是,当评选结果出来后,研究者再次询问那些没有如愿得到终身教职的大学教授有什么感受。结果发现他们并没有自己先前预期的那样失望。这说明人们往往过大预估失望的危害,忽略了自己的心理能量和弹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心理能量将失望转化为希望呢?


当你失望了,首先要积极地看待失望。 


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所有的失望都在亲密关系或者良好的关系基础上发生的,如果你对关系毫不在乎,你就不会有失望,说明所有的失望都可以改变,因为它是建立在好的基础之上。


所有的失望其实都有变好的动机,换句话说,“我对你太失望了”,是希望我们还可以和好,我们还可以变好。如果一个人连这句话都不愿意说了,基本上表明他对你已经绝望死心。听起来是一个特别负面消极的表述,其实是一个积极的表述,因为这代表了一种和好的愿望、行动的动机和自己认为清晰的一个标准。


如何不用“我很失望”这句话来表达埋怨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技巧,这也是我们积极心理学可以给出建议的地方,我们建议要使用合理的埋怨方法,老公做错事让你失望,你忍着不表达,是最具伤害性的方法,结果就是他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你会更加失望。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就是沟通交流,妥协合作,“我很失望”,要说为什么失望,你做错什么了,双方坦诚地讨论这个问题。


讨论的过程就是自省与成长的机会。在自我审视和重新评估失望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产生深刻且有益的智慧,并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经验。


如果发现自己总是遭遇令人失望的事情,可能是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模式了。可能是你不当的行为模式让事情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比如,在沟通的过程中,自己是否有清楚明确的向他人表达过自己预期,自己是否听清楚他人的反馈等等。除了注意沟通过程中的细节,还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实现期望的方式方法是否过于局限。“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发现自己的预期总是实现不了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真的发现并探索了所有可以帮助实现预期的可能性了吗?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讲了失望情绪的正面与侧面,以及如何变失望为希望,咱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