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苦行?菩萨戒受持什么威仪?

如何对待苦行?菩萨戒受持什么威仪?

00:00
06:44

你比如说,在我们民国初年,这些大德们直正都是有成就的。我学佛很晚,到台湾来才学佛,大陆上这些大法师都没有亲近过。但是听别人老居士、老法师们常讲。虚云老和尚,一生都是修苦行的。那个衣服啊,一个洞一个洞补了十多处,这个大概是真的,为什么呢?我们没见到老法师啊,看到照片。你看这个年谱里头那些照片,确确实实都补了很多洞。修苦行的。


这个太虚大师跟圆瑛法师啊,他们穿着很考究的。不但说破的衣服他不穿啦,稍微脏一点的衣服他都不穿。我们现在出家人里面穿的都是染色衣啊,灰色的衣服啊。圆瑛法师,这个小褂做的是白色的,干干净净。在台湾白圣老法师这一个系统,都是圆瑛老法师这一派的。圆瑛老法师穿着很讲究,不但这个裁缝的样子要裁得好的时候,质料也讲究。给诸位说,各种这个接引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成就威仪”不要把它看呆了,它都有它的道理。


本来这个袈裟是染色的。袈裟,我们搭的衣,五衣、七衣、二十五条衣,这都叫袈裟。袈裟梵语就是染色,不是正色。那么诸位现在能常常看到的,法师或者是上堂,或者主持这个法会、讲经,穿的是黄海青,红的袈裟,那个红色已经不是袈裟了。“袈裟”的意思是染色啊,那个不是袈裟啊。


为什么要这个式样呢?随心应量啊。不是法师自已要打扮得那么庄严啊,不是的!为了接引众生。那个法师要穿得破破烂烂的,在这个讲台上,人家一看到,哼,这个穷和尚他有什么学问啊,算了算了,不要听他胡扯什么。掉头而去啦,他就不来了。穿着很庄严,一看,这个和尚还不错,他不想听经,走到门口啊,他也站在那里听一会。所以这是为了接引众生的。所以在教下,讲经的法师接众呢,那么对于仪表、穿着,跟宗门不一样。宗门禅和子是苦行,衣服是染得是肮肮脏脏的,那是那一个法门,教下是另外一个法门,你不能说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所以这个“成就威仪”,“成就”两个字范围非常地广大,尤其是菩萨,菩萨是具足各种不同的身份。


你看看《华严经》里面,五十三位善知识,那就是代表五十三位菩萨: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有男女老少,有各行各业。他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要具足什么样的威仪,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引哪一类的众生,所以是活活泼泼的啊,而不是死的啊。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您才晓得那个大乘的戒律,才晓得怎么个用法,才不至于死在那个戒条文字里头。它是活的,因为菩萨戒是出家在家共同受持的。


后来有人说,梵网戒是出家人受的菩萨戒,璎珞戒是在家人受的菩萨戒。实在讲的时候,经文里头没有这个拣别,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居士所受的菩萨戒通通是梵网戒。所以我受戒的时候,海会寺第一次传戒,在家菩萨戒就是用的梵网戒。那么还有那些老居士在大陆上受的在家戒律,他们也是受的梵网戒。所以说菩萨戒既然通四众(在家、出家四众弟子所受持),四众弟子身份不一样,行业不相同,所以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怎样配合我们自已的生活,怎样契合于我们自已的事业。


那么这个如果要会呢,必须要读《华严经》,因为《华严经》有榜样。你看现在我们所讲到的“遍行外道”,那是示现一个外道的身份,他行的是菩萨戒。前面一章我们刚刚念过,“不动优婆夷”,那是在家的女居士,你看看人家怎么样受持菩萨戒。再前面我们念过的“大光王”,那是以国王的身份,是从政的,从政治这个身份,他怎样去行菩萨戒。戒是一样的,你看看,每一种不同的身份的人,他怎样去做,他怎样去受持。所以不是死的,不是呆呆板板的,这个是千千万万要记住的。


明了这个道理,晓得修行的方法,才真正是自在圆融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啊。那么这个地方讲“成就威仪”,是表现在外面啊。本经啊,这是赞叹这些大比丘们,赞叹他们,我们从赞叹他们引申的意思,在家菩萨的时候也要成就威仪,要【能于国土,成就威仪】,因为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普度众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