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解读:如何“从佛转轮”?如何活着往生?怎样极乐现前?

寻道解读:如何“从佛转轮”?如何活着往生?怎样极乐现前?

00:00
06:39

如何从佛转转轮?怎样极乐现前?楞严经上讲从佛转轮。佛在哪?怎么从佛转?佛者,觉也!也就是从觉性上转。再说白一点,从知见上转,现代我们通常说成“改变观念”。以前的观念,什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包括在内。实质上讲,三观就是一观。哪一观?“我”的观啊,自己的观念。因为角度的变换、站位的不同,才分说成为三观。为什么观念重要?观念就是方向与目标的合一。方向对了,早晚能到达目的地。方向错了,越努力越背离目标。譬如说,修行者苦于不能解脱老、病、死之苦。无数大德说过,生死是幻,本无生死,生死是表象的两头。假设我们对此话深信不疑,甚至已经证到生死一如的境界,那么当下就解脱了嘛!怎么解脱了呢?我看到了,没有生过,也不会有什么死,不过是换个躯壳而已。我们以前不知道,所以痛苦烦恼。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生死就是身体的聚散。所以没有生死,哪还有什么痛苦烦恼!心经也说到——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可见,观念上彻底明了生死幻象之后,没有怕死心了,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挂碍的呢?当下就断除烦恼得自在,所以说观念重要。从佛转,就是依从佛所说的观念而修正我们以前的错误知见。这是把从佛转理解为从觉性转而讲。从另一方面说,佛说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从佛转,就是从我们自己转,转什么?转凡性为圣性,转迷惑为不惑,孔夫子讲,四十不惑。怎么个转法呢?大家坐过转盘,好比我们凡夫坐在这一头,对面坐者圣人。我们每个人同时具有佛性有魔性,有凡心有佛心,我们常以凡夫心现相,别人看窗口只看到我的凡夫相。佛说,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本是一体。现在把转盘转一下,凡夫相转走了,那么我们的佛相转到窗口示现给别人看。也可说佛性现前了,就这么转。当然这是比喻,比喻有相同点,有诸多不同点,仔细体会其中意思就行了。我们现在时时处处执着我,自私自利心严重。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圣人面对同样境缘会怎么做,他会什么样心态对待。那么,我们就以圣人这个心态为榜样去做,这就是转,转我们凡心为圣心。转得多了,转得久了以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就“从佛转轮”的一点小提示。为什么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呢?简单说,正法、像法时期的人类观念很单纯,大多数人的精神层面还维持在比较高的道德水准。虽然近现代以前的人类在物质层面贫穷落后,但孔夫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代经济飞速发展,贫富距离拉大,所以比起古人来,我们有更多的不安情绪,有更不平的心态。由此,我们常做发财梦而不得实现,世界的经济、政治竞争剧烈,个人学习、工作、生活内卷严重。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劝人看破放下能行吗?已经疯魔的众生有着共同的妄想、执着,圣人来了也难度,没人相信他的道,只会引来嘲笑。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因此,被污染至偏邪的三观难以转变,所以就道心难发。怎么办?净土啊。到了净土就极乐,要钱有钱,要房有房,要健康有健康,往生到那就没问题了,可以安心证道去了。所以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可是我们活着能往生净土吗?当然也可以。俗话说,知足常乐。心里常知足,不就是极乐境界吗!弥乐菩萨现在就住兜率天,翻成白话就叫知足天,天就是境界。我们也保持知足的心境,烦恼自不会现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浮生零落

    有的人说是南师的,但内卷,高富帅这些词,这两年才出现,南师不会这个吧?不过,佛理知见还是正,点赞

    寻道有声 回复 @浮生零落: 这一段非南师讲,是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