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有何用意?何谓十行、十回向?十地何成就?

布施有何用意?何谓十行、十回向?十地何成就?

00:00
05:11

布施里面有财、法、无畏,所以在四摄法里布施,布施的形象是一样,用意不相同。四摄法里的布施是与众生结恩,目的在此,是劝勉他学佛的第一个阶段,跟这个六度里面布施不相同。六度里面的布施,度自己的贪悭烦恼,四摄里面的布施是劝他学佛,不一样啊!不要看到说,哎,四摄法里有布施,六度里也有布施,那不重复了吗?不重复。那么这个我们也不必细讲。

在菩萨的行门里,从大的纲领上来说,“十信位”这是初学,奠定佛学的基础。诸位要晓得,佛学是智慧之学、觉悟之学,奠定我们觉悟、智慧的基础。你看我们在三十七道品里面讲“五根五力”,“五根五力”里面第一个就是信。信、进、念、定、慧。

第二个阶段是“十住”,心定了,有了住处了。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如来之道中。换句话说,真正得到大乘佛法的受用了,你已经体会到了,心住在大乘法里头不摇动了,不会退转了。

第三层功夫就是“十行”。有行为、有行动。行的什么呢?就是刚才所讲的“四摄六度”。自行化他,教学相长啊,是在这个阶段。

再进一步,第四个阶段叫“十回向”。“十回向”是修什么呢?把“自行化他”所有的功德通通在心地里面离开,贡献给一切众生。自己所修的功德送给别人,所修的福报也给别人。我的福报叫大家来享,而不是自己来享受啊。换句话说,十行位的菩萨是在那里认真地造福啊。十住是培福啊,十行是造福啊,那么十回向应该是享福了,他自己不享,他把福报送给别人去享,这个是真正的难得了。

再上去呢,就是十地,十地才算真正的成就。你要是有福自己享,不让别人享,你不能登地啊,你不会成就的。

那么在本经里面,菩萨这个位次说得更详细。那就是说,在十回向之后,十地之前有“四加行”。到后来讲到经文里,这个“四加行”要细说。为什么“四加行”?不一定是说十回向的菩萨要登地的时候,运用这个方法了,实在来讲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位次上都要用这个方法。那么这通常讲的时候是把它省略掉了,因为从三贤到十圣,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关头,在这个里面细说“四加行”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五十一”加上“四”,这就是五十五个位次了,那么这是《楞严经》里面常讲的五十五位诸菩萨。如果再加上“三渐次”,后面再加上个金刚位,一共有六十个位次之多,这就是《楞严经》跟一切经里面所讲的菩萨这个位次啊,说得特别地详细。但有的经里面说五十一,有的经里面说四十一,诸位要晓得,并不是佛经里面说的前后不相应,不是的,他是开合不同,有的时候哪一部分归纳在一起,有的地方那一部分展开来细说,所以是一样的。四十一就是五十一,五十一就是六十,开合不同。

拿《华严》里面讲,六度就是十度,十度就是六度。展开来,说十度,归纳起来,说六度。是开合不同而已,当中没有矛盾之处,这是我们要把它记住的.

这个是说的“诸菩萨万行”啊,“行”读去声,读hèng啊,当作动词讲,行动。今天时间到了,这个题目还没讲得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04508261

    请问有播经机可以结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