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第三集:修辞手法有哪些?

《批判性思维》第三集:修辞手法有哪些?

00:00
10:15

4.用于说服

那么定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于说服。就是一个好的定义更有利于说服别人,比如如果有一个医保方案需要得到民众的理解,那么这个医保方案背后,可能是政府在出资的,那这件事该怎么说呢?你如果说是一个由政府掌控的医保方案,可能就有一种感觉,让民众觉得自己的人身自由被控制了;但是你如果换一个讲法,说由政府支持的医保方案,听上去就让人觉得,政府都在支撑着我们,使得我们生活过得更好,这样一种说法,就可以使得一个方案更容易被通过。


也就是说,恰当的定义能够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情感体验,有时候是有利于你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三、错误的论证形式:修辞泛滥

那么说完了定义,我们就要说修辞了。那为什么要说修辞呢,刚才我已经说过在定义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定义的情感色彩,你就可以使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那么这就牵涉到修辞的作用了。


那么修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修辞的真正含义就是指,你不但要把道理讲通,而且要把道理讲漂亮,你要让道理讲得别人听着舒心,这就叫修辞。


那么《批判性思维》这本书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它花了一定的篇幅来讨论修辞,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修辞该怎么做,那么由此,作者就提到了这样的一些知识点。


1.委婉语和粗鄙语

第一点就是委婉语和粗鄙语的使用,也就是说很多词的使用,只要你说得更加委婉,而不是那样直接,就能够起到提高用户的心理体验的目的。


比如你如果是个卖旧车的汽车经销商,你如果要在网站上经销自己的车,你的网站最好不要叫旧车网。我就有几个主意了:一个主意就叫二手车网;那么如果你卖到网上的这些车,不是一般的旧车,而是旧到很旧很旧的车,那我再给你个建议,叫经典古董收藏网,放几辆经典的古车,这样就有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了。


当然我也不得不指出这种婉转语在历史上,也起到了一些很坏的作用。比如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计划就被称之为“最后解决计划”,他没有提到屠杀这些词,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中性化,这也是很多文件为了掩盖一些罪行的时候所使用的行政用语,那么历史文件的解读者在遇到这些文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2.闪烁其词

那么第二个修辞技巧就是闪烁其词,它也是一种修辞技巧,我们使用这种修辞技巧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使得我们的论证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闪烁其词”的运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为了掩盖一个比较的参照系,比如我们在使用很多形容词的时候,实际上都是有个比较的参照系的,当我说乌鸦是一种聪明的鸟的时候,我十有八九不会把乌鸦和诸葛亮比,诸葛亮的智慧乌鸦永远都比不上,那么我是拿什么和乌鸦比的呢?显然是麻雀一类的动物,我是指和它同段位的鸟类里面,乌鸦是个聪明的鸟类,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把这样一个隐蔽的参照系说出来。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些人故意闪烁其词的话,他就会把隐蔽的这个参照系给去掉。


比如举一个例子,有些人会说,这个公司的业绩最近增长了百分之四十,这个话是很含混其词的,百分之四十是指和哪一个时间段相比?最近又是什么含义?有些人认为最近五年是最近,最近五个月也是最近,这个差别可就大了去了,那么通过含混其词,有些人就可以做到把有一些关键的信息加以隐蔽,使得你能够绕着他的思路走,所以我们在看别人的论证的时候,心里也要小心。


3.贬低语

那么另外一种就是贬低语,贬低语也是一种修辞的方法,它的一个要点就是通过侮辱性的语言,或者是暗示性的侮辱性语言来贬低对方的成就,但这完全是一种修辞的力量,它本身并没有基于事实的根据。比如说有一个人他专门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那么你可以用中性的语言来表述这件事实——他是一个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专家;但是你可以用一种侮辱性和贬低性的语言说——他不就是一个只会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所谓的专家吗?同样一件事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出来,就能够起到带节奏的作用。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书面语当中,贬低性的语言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就是加上引号。比如我是一个要嘲笑《围城》里的主人公方鸿渐的人,我就说方鸿渐在英国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当我说“博士学位”做一个双引号的时候,就表示了我对于这个“博士学位”本身的含金量的怀疑和贬低。这也是对别人的身份加以悬置或者攻击的一种修辞手段。


4.嘲讽

那么第四种修辞性的手段,就是嘲讽了。嘲讽就是通过某些比较直接和粗鲁的方式,来贬低对方的地位,比如说“如果你的话都能信,那母猪都能上树了”,这就是一种非常粗鲁的攻击方式。


5.修辞性类比

那么下面我想稍微谈一下的是另外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叫修辞性的类比,也就是通过比较来体现自己的某种优势地位,或者是指出自己的对手的某一些劣势性,这样的一种比较,实际上是具有修辞性的,正因为是修辞性的,所以它有时候在理据上是不足的。为什么是理据上是不足呢?


举一个例子有人说,你看隔壁的那个小张,这次考试他的成绩排名在年级中提高了四十名,你为什么就提高了一名呢?但是他忘了这两个同学之间的基本起点,那位提高了四十名的同学,他本来是年级组倒数第八名,所以他提高四十名是很容易的,而这位只提高一名的同学,他本来就是年级组前十名,提高一名实际上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种修辞性的表达,能够给一个好同学一种不必要的压力,相反却给予那个后进的同学很大的精神动力,但后面这种比较的原则其实是不合理的。


另外一种体现就是平均数,有些人经常被平均数这个概念所迷惑,总觉得平均数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如果有两个人的工资,一个人的工资是一百块,一个人的工资是一块,那么它的平均数大致是五十块稍微超过一点点的水平,但实际上,在真实世界中,没有一个人是拿到五十块的,要么就是拿得多,要么就是拿得少,但是如果你拿这个平均数作为一个参照系的话,就可能使得大家产生一种错觉,就是很多人都是聚集在这个平均数上,但这个错觉仅仅是一种错觉而已,所以很多的修辞性的话语都是建立在这种错觉上的。


6.李代桃僵

我们再讲讲下面一种修辞,这就是所谓的李代桃僵。

当有人在论证当中,他没有一个好的论证,但是他找了另外一个替代性的论证,来替代论证匮乏的空位,但这个替代性的论证的质量也是很差的,只不过有一些吓人的名头,把人暂时吓住了,这就叫李代桃僵。


比如有人就说某某药有很好的药效,人家就问依据是什么呢?他说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报告,这药就是有很好的药效。但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报告到底是谁写的呢?它的根据是什么呢?它到底是出现在哪一本医学论文的杂志期刊上呢?或者说这篇文章是不是在很多年前发表的,现在已经被推翻了?他都没有给予更加详细的情况说明,这种情况就是叫李代桃僵。


7.重复

那么第七种修辞的手段,就是重复了,重复是什么意思呢?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俗语,就是“重要的话要说三遍”。重复本身就会带来一种力量,很多人就是不停地重复相同的信息,会让受众得到一种所谓的错觉,就是一个信息重复很多遍,就意味着这个信息被很多人持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误以为这个信息就是对的,所以重复本身是一种修辞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