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 做一个有效的决策,需要哪五个要素?

第17讲 | 做一个有效的决策,需要哪五个要素?

00:00
14:13

各位学友好。上一讲讲了如何判断要事,这一讲开始呢,讲决策。


决策是管理者的必修课,可能也是最难的一课。无论是管理整个企业、管理管理者团队还是在管理员工(包括自己)和工作,都会涉及到决策。这三方面的决策都比较困难,然而都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德鲁克认为决策就是把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的行动。这个观点显示出,企业通常理解和操作的决策,存在两个明显的致命的错误。正是这两个错误,导致企业决策无效。


第一个致命错误是,“现在做的决策决定未来采取什么行动”。典型的做法是制定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并分解为企业每年的目标和行动是什么,还分细化到每个部门,甚至还配套制定相关考核政策。但是行动方案必须基于当时的环境条件来制定,才能确保有效。所以企业在明年或后年的行动,只能基于明年或后年的环境条件来确定,才能确保有效。


第二个致命错误是,把“决策”和“行动”(或叫执行)分割开来。其实,决策如果没有确定行动方案,便根本不能称为“做了决策”。决策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引导整个组织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创造未来。至于“高层决策,基层执行”的观念和做法,更是错上加错。




要做好决策,思维训练是必须的。心理学家叫卡尼曼,研究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他发现,每个人都有两套思维系统,一套是快思考系统,主要是运用经验、直觉、喜好,快速做出判断。另一套是慢思考系统,需要用原理、原则、逻辑,做出判断比较慢。企业界一般擅长快思考,尤其是创业型的老板和高层。他们对市场、对行业都比较熟悉和敏感,而且市场确实也需要很快作出判断。快思考的问题是没有进行深度思考,经常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搞明白,就迅速做出决策,立即付诸行动。扣了扳机才想到要瞄准是常事。企业还经常认为救火式行动是团队执行力强、队伍能打硬仗的表现。如此快速的决策,通常还会省略一个过程,那就是对不同意见的收集、讨论和共识。结果就是老大说了算。


慢思考恰恰相反,通过原理、原则、逻辑,每个人都进行深度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收集这些经过深度思考的意见,并进行充分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当然,也正是因为每个人进行了深度思考,个人的意见才值得收集和讨论;相反,如果每个人只是快速的浅层思考得出的看法,通常都不值得收集和讨论。


如果一个人长期使用快思考而不启动慢思考,那么慢思考系统就会被压抑。特别是快思考通常能够马上见效,更加深了快思考才“有用”的印象。人们就会陷入到自己的经验、直觉和习惯思维之中,走不出来。


做决策需要一定的程序、要素、步骤,不能依赖经验和喜好做决策。要知道什么时候根据原则做决策,而原则就是过去已经实行过的有效原则,这样会比较快速。也要知道什么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做决策,新出现的情况,可能与原来原则已经不吻合了,所以必须重新认识新情况,找出根本问题来,也许是一个全新的机会或风险。做决策首先要以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为基础,要站在企业整体和未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意义。然后,决策的执行却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工作层面,力求简单,也就是要有操作性,容易出效果。决策的五个要素形成一个整体的决策。




第一个要素是界定问题。企业遇到问题,可分为普遍性问题和例外问题。


普遍性问题可能以不同的现象出现,但根本原因是普遍性的。也可能只是在本企业第一次出现,但在行业里已经是普遍性的。所以普遍性问题,可以形成某些原则。只要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原则,普通员工都可以做决策了。


而真正的例外问题,是全新的,没有经验参考,没有原则遵循,风险也非常之大,必须单独做出决策。




第二个要素是寻找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决策的最低需要,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寻找边界条件。一是产出(包括收益、风险),二是投入,三是遵循的原则。




首先确定收益边界,通常是最低收益。如营收、利润、市场地位、顾客满意度等。


其次寻找风险。通常有两步,一是尽可能穷尽所有风险,二是在关键风险上确定最大风险边界。


在投入方面的边界有两类。一是最大投入,超出就不投了,防止形成投入黑洞。二是最小投入,再低可能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规范方面的边界条件,是企业遵循的做事规范、条件、原则,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格,以及组织遵循的各种价值观。比如企业坚持不欺骗顾客。




确定了边界条件,有什么作用呢?第一个作用,是我们必须对边界条件保持清醒的认识,提醒我们一项决策什么时候应该放弃。如果边界条件突破了,我们就要果断的放弃,这也是我们放弃的勇气的来源,也是理性的来源。每个人就有办法判断这项决策还要不要执行,要不要调整。


第二个作用,边界条件是最低需要,这就等于约定了组织可以接受的底线。不管从产出的角度,有最低收入和最大风险,企业都是可以接受的。还有从投入的角度,有最大投入或最小投入,企业都是可以做得到,并且能够接受的。只要符合边界条件,企业都不应该去责怪执行团队,说他们执行不力、责任心不强等。


界定问题和边界条件的确定是最难的两个要素。特别需要每个决策者的思维水平,也需要参与决策的所有人的集体决策水平。




决策的后三项要素,即寻找正确方案、化决策为行动和信息反馈机制,更多地进入到了行动层面,执行层面的人员就需要逐步参与进来。




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寻找正确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必须能够应对界定的真正问题。还必须能够达到边界条件的要求。相反,行动方案是不能“为人所接受”的方案,特别是照顾领导能够接受的方案。


寻找行动方案,必须以执行人员为主。高层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让下属去执行,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最多只适合非常时期。执行人员在他熟悉的专业领域、工作领域里,再结合他的专业经验,就有足够的智慧找到和提出行动方案来。


由于是自己找到的方案,员工就容易在工作培养起责任感来。谁会愿意用自己的不负责任来证明自己是错误的呢?自我管理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步实现。


行动方案必须有多种选择。最终的正确方案一定是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才能够找到。




决策的第四项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这是最费时的一项,包括行动四问。


行动一问,“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参与本次决策和行动的所有人都应该了解问题的性质、边界条件和正确方案。


行动二问,“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行动当然要跟正确方案直接相关。还跟此次决策的时机相关。当决策很危急的时候,行动就应该采用夸张的形式,以引起整个组织的注意。于是大家都知道,重要的事情将要发生了,必须拿出战斗精神,激发大家的战斗力。


行动三问,“谁采取行动?”对执行团队和成员有什么要求?如何组成?这主要跟有利于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长处相关。


行动四问,“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能够做得好?”行动方案是普通人能操作的。还要设计和配备最适合的工具。如果行动方案还需要改变团队和成员的习惯和态度,那就更需要一些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决策的第五项要素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团队就可以通过信息,不断地对前四个要素,由下而上地进行一层一层的检验。首先检验第四项,化决策为行动是否落实到每个人每天的工作中?然后检验第三项,目前采取的方案是否仍然是多种方案中最合适的?再检验第二项,边界条件是否仍然符合现实情况?最后检验第一项,当时界定问题的性质是否仍然正确?


反馈机制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检验、改善整个决策,以及提升团队的决策水平。




前两个要素偏重于“知”,后三个要素偏重于“行”,合起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真知便没有笃行,反之亦然,没有笃行也没有真知。决策五个要素构成了决策的整体。


这一讲讲了决策的五个要素,下一讲个人和集体的见解。学友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