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迁移思考法解决问题(上)

如何用迁移思考法解决问题(上)

00:00
13:40

如何用迁移思考法解决问题

樊登读书的书友,你好,我是艾菲,欢迎来到《高效思考力提升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思考方法,是第一模块里的最后一种思考方法,迁移思考法。我将用两节课来讲这种思考方法,因为它包含了对两类东西的迁移思考。一类是对底层逻辑的迁移思考,我将在下一节为你详细讲解。还有一类,就是我这一节要讲的,对方法论的迁移思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每天都疲于奔命的学习各种各样的方法论和道理,原本想着可以越学越少,但实际却是越学越多,越学就越觉得自己无知,于是就想找到更多的方法论和道理去学,否则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这样,最后陷入到了“学习的焦虑”中。

这就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学习的焦虑”,因为有太多信息、知识、方法论在等着我们去学习和掌握,同时,还有大量工作和家庭事务等着我们去处理,时间很少,要学的很多,所以就会愈发焦虑。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对方法论的迁移思考,就正好可以破除这个循环内卷的魔咒,通过对一个方法论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那些没那么熟悉的问题。

什么是迁移思考法?

在讲解对方法论的迁移思考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迁移思考法,说白了,其实就是举一反三的思考方法。

一说到“举一反三”,很多书友可能会觉得,这有啥难的,我平时就常这么做。

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做的举一反三其实都是错误的,它不但无法帮你解决问题,可能还会将你带入误区。

在这里,我想考考大家,以下两个故事里的“举一反三”是正确的举一反三吗?如果不是,它又错在了哪里?

第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到灾荒,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很懒,胆子又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声此起彼伏,受惊的兔子没命奔跑。忽然,一只兔子撞到了田边的树根上,竟然死了。于是他就美美饱餐了一顿。从此之后,他便不再耕种,一天到晚,就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再有兔子撞到树上来。

第二个故事:

以前每次我喉咙疼,就去看医生,医生都会给我查血常规,就会发现我的白血球比较高,也就是说这是扁桃体发炎了,引起的喉咙疼,于是医生就会给我开头孢让我去吃,之后疼痛就会消退。

后来有一次,我又喉咙疼,我想这又是扁桃体炎发作了。这时我发现家里刚好剩下些头孢,于是我想干脆直接吃点头孢,就不用去看医生了。谁知吃药几天后,喉咙还是疼痛难忍。我只好去了医院,结果被医生批评“乱吃药”。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我这次喉咙疼的原因并不是扁桃体炎,而是急性咽炎,急性咽炎的治疗方式与扁桃体炎不一样,所以这次吃头孢就当然不会起效。

你觉得,这两个故事里的“举一反三”是正确的举一反三吗?如果不是,它又错在了哪里?

第一个是“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听过。这个故事讲的是当一个战国农民看到兔子撞死到树干上一次后,就认定这种现象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于是就天天坐在那里等。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你肯定会觉得这个农民非常傻,但其实很多人都正是在用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在思考。而这种“举一反三”的错误就在于,它是对表象所做的举一反三。

第二个故事是我的真实故事,相信很多书友都有过非常类似的经历。在这里,你能看出我犯的思维错误是什么吗?

在喉咙疼的时候,就该吃头孢,你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方法论。也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我要做**事。

然后,在我又一次喉咙疼的时候,我又吃了头孢,结果却没有用。

为什么没用?

原因就是:我没有去看这个方法论的使用条件,就进行了盲目的“举一反三”。这个方法论只有在因为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喉咙疼时,才是有效的。但是,它对于不是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喉咙疼,就是没有效果的。

这就是第二种典型的、错误的举一反三。它说的是在对方法论进行举一反三的时候,没有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也没有思考这个方法论在这种情境下之所以有用的根本原因,于是就有了错误的举一反三。

虽然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时常用到“举一反三”的思考方式,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举一反三”都是错误的。主要错误就是以上两种:一种是对表象的举一反三,就像“守株待兔”里的农民那样,一种是在没有理解使用条件和根本原因后,对方法论的举一反三,就像喉咙疼吃头孢的案例那样。

所以,要想避免这些思维错误,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正确的举一反三。

开头的时候我说过,迁移思考法有两种,那对应的正确的举一反三的方法自然也是有两种,这一节我先讲如何对方法论进行正确的举一反三。

如何对方法论进行正确的举一反三?

对方法论进行正确的举一反三遵循三个步骤,像之前的课程一样,这次我也把这三个步骤总结成了一个简单的口诀:一抽象,二比较,三迁移。

一抽象,说的是要对问题涉及的具体场景以及方法论,进行抽象概括。

二比较,说的是你要找到这个方法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与眼前问题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可以迁移。

三迁移,说的是在确定可以迁移后,你就可以将解决前一个问题的方法论迁移运用到解决眼前问题上。

接下来,我们就用一个具体例子来详细了解如何通过这三步,完成对方法论的举一反三。

熟悉樊登老师《可复制的领导力》的书友,可能还记得他在讲“倾听”的时候,说过一个非常棒的方法论:在跟团队成员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团队成员情绪失控,那么这时不要安慰他,比如说“别难过”;也不要劝导他,比如说“冷静点”;而要用“反应情绪”的方法进行沟通。

什么是“反应情绪”的方法?

“反应情绪”说的是在对方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询问让对方认识到自身的情绪状态。

比如,管理者可以问员工“这件事让你很心烦,对吗?”“这件事让你很难过,对吗?”“这件事让你很悲伤,对吗?”等类似的问题。

当对方说“否”时,就说明他的情绪并非我们描述的那样,这时就需要转换方向继续调整;当对方说“是”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因为被看到而变得好一些。

对于这个方法论,可以做出怎样的举一反三呢?

樊老师将这个方法论用在了与小孩子的沟通上。他讲了一个案例,有一回,他朋友带着孩子到他家里玩,樊老师的孩子和他朋友的孩子相处得十分愉快。到了晚上9点半,朋友要带孩子回家时,那孩子却忽然开始大哭大闹,说他还没有玩够,无论如何也不肯跟他妈妈回家。

朋友哄了一会儿见没有什么效果,就生气了,说:“今天就不给你面子了!”说罢便卷起袖子,准备动手打孩子。可那孩子还是执拗得很。

眼见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樊老师赶紧将朋友劝服,然后把孩子叫到一边,问他:“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还没有玩够?”

孩子回答:“对,我们刚才的游戏还没有玩完呢!”

于是樊老师又问:“是不是妈妈现在着急让你走,你觉得特别难受?你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孩子道出了原委:“对啊,因为我在家里很少能这么开心地玩。”然后他跟樊老师说了很多他的日常生活情况。

听完孩子说的话,樊老师接着问:“妈妈刚才跟你说话的语气让你感觉不被尊重,对吗?”

孩子点了点头,说:“对,你不知道她在家里是怎么对待我的,她可厉害了!”

在樊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开始跟他说妈妈在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在倾诉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在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后,樊老师对他说:“你们今天玩得很开心,你一定也希望有一个开心的结尾,对吗?说好下次我还让你们在一起玩。但是,你们今天玩了一整天,大家都很累了,咱们再玩十分钟,十分钟之后你就跟妈妈回家,好吗?”

孩子说:“好。”

你看,就是通过这么几个提问,小孩的情绪马上就平静了下来,而这个结束游戏的目的也轻松达到,从而避免了整个家庭都陷入情绪风暴的漩涡。

从领导力沟通到亲子沟通,这就是一个对方法论正确的“举一反三”。

现在,就让我们对照这个例子,看一下对方法论做出正确的举一反三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对问题涉及的具体场景以及方法论,进行抽象概括。

在员工情绪失控的案例中,具体场景是跟员工的一场对话,方法论是当员工情绪失控时,运用“反应情绪”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时如果要对这个具体场景和方法论进行一定的抽象概括,我们就可以说:在对话的过程中,当对方情绪失控时,可以用“反应情绪”的方法解决。

第二步,比较,说的是要找到这个方法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把它与眼前问题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可以迁移。

在员工情绪失控这个案例中,“反应情绪”的方法论之所以有效,主要是因为,情绪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每一次的情绪都像一个信使,想要告诉你所面临的东西是什么,以及在你身上正在发生着什么。比如:悲伤是在告诉你重要的东西失去了。恐惧是在告诉你,危险正在来临。

所以,如果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情绪,你就相当于是接受到了这个信使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这时信使就可以回去了。相反,如果你始终对自己的情绪视而不见,那你就等于是拒绝了这个信使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这样它就会继续不断地“敲门”,让你陷入情绪的漩涡。

作为领导,如果你看到了员工正在发生的情绪,并通过“反应情绪”的方式传递给对方,让对方看到自己正在发生的情绪,那么他的情绪就会消减,甚至彻底消失,因为信使已经完成了把信息传递给他的任务。哪怕这个任务的达成,是借由你作为中介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起到了一个“镜子”的作用,让对方看到了自己的情绪。

再到孩子情绪失控的例子,孩子的情绪跟大人的情绪一样,都是信息传递的信使,传达到了就消减,甚至彻底消失,传达不到就继续。所以,这个方法论就是可以迁移的。

第三步,迁移,就是具体要去行动的阶段了。

在员工情绪失控的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运用“反应情绪”的方法对员工进行提问。如果把这个方法论迁移到孩子情绪失控的问题上,那就是运用“反应情绪”的方法对正在哭闹的孩子进行提问。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于方法论的举一反三。

你看,这就是对于方法论举一反三的使用步骤。

当你学会这三个步骤后,就能对很多方法论进行正确且有效的举一反三了。

好了,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到的内容:

首先,我们一起学习了两种典型的错误的“举一反三”,一种是对表象的举一反三,一种是没有对使用条件以及根本原因进行思考,就对方法论进行的盲目的举一反三。

然后,我们学习了对方法论进行正确举一反三的具体三步骤:一抽象,二比较,三迁移。并通过“反应情绪”的案例进行了一次演练。

最后,又到了留作业、写作业的环节了。这次的作业是:假如你的另一半下班回到家情绪很不好,你们没说几句话对方就发起了脾气,这时,请你用刚才讲到的《可复制的领导力》里提到的“反应情绪”的方法论,迁移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帮助对方平复情绪。

你可以把你的答案发到评论区,我会看到,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或困惑,也可以发到评论区,我会在课程结束之后,收集提问最多的问题,专门加餐答疑。

让我们一起通过提升思考力,获得更满意的人生。我是艾菲,我在樊登读书《高效思考力提升课》里等你,下一节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