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四海齐名的诗歌界“国手”——白居易与刘禹锡(下)

第22课:四海齐名的诗歌界“国手”——白居易与刘禹锡(下)

00:00
19:35

大家好!我是彭玉平。上一节我和大家讲到:白居易与刘禹锡在扬州互赠诗作一吐衷肠,今天我们继续讲:如此惺惺相惜的两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


1

我们看这两个大诗人的诗歌唱和,一点也不像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倒像是认识很久了。按说他们确实此前应该就认识,但现在居然找不到直接证据,再加上刘禹锡诗歌特地用了这个“初逢”两个字,似乎是这时候才刚刚认识。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永贞元年(805),在唐顺宗支持下进行的永贞革新,刘禹锡是其中核心成员之一,而当时的白居易也在京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白居易虽然不是永贞革新的成员,但他对永贞革新也基本持赞成态度,这么说来,他与刘禹锡在这个时候相识甚至结交当然是非常有可能的。


两个大诗人在扬州遇上,当然不会只是一顿饭两首诗歌的事情,他们结伴在扬州畅游了半个月,当然又写了好多诗,然后再一起从扬州向洛阳出发,一路的快乐,我就不再说了。


抵达洛阳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了。但刚到洛阳,他们就听说下诏让他们回洛阳待诏的唐敬宗居然已经在年前离奇去世了了,据说还是被谋杀的。这意味着他们回到洛阳后的命运可能再次发生变化。果然,白居易还算好,朝廷任命他担任秘书监这一职务,白居易也就只能从洛阳启程去长安履职了。刘禹锡一直等到夏天来临,才被任命为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这个职务名有点长,关键是这个职务其实是个闲职,没有什么具体事情可干。此前刘禹锡在扬州还对白居易说“暂凭杯酒长精神”,现在看来,还是有点盲目乐观了。


此后的经历我就不细说了,他们在洛阳、长安等地多次见面,诗酒唱和不断,在失意的日子里,相聚和诗歌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特别是大和三年(829),白居易就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此后就开始长达17年的洛阳晚年生活。而这一时期的刘禹锡虽然先后就任过苏州刺史、汝州刺史等职务,但主要也是在洛阳度过的,何况汝州离洛阳也不远,并不影响他们的交往。譬如他们在洛阳时期创制的《竹枝词》就差不多传遍天下。


在他们年届古稀的这一年,白居易邀请刘禹锡来家小饮,朝廷上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关心,其实也无力去关心了。与当年在扬州,刘禹锡一杯一杯为白居易斟酒不同,这一次是白居易为刘禹锡频频加酒。酒酣耳热,白居易先开口了:“梦得老兄,我们虽然这一生政治上磕磕碰碰,好像不能算成功,但能活到今天,还在诗坛上有点名声。人生能这样,也算是另外一种成功了吧!”


刘禹锡听了连连点头说:“那是那是,我们都垂垂老矣,老兄的身体比我好,更是一种成功。羡慕老兄啊!”


白居易说:“人生到了老境,诗歌就是最好的安慰。我前几天写给你的《咏老赠梦得》,算是开唱,老兄你得和一首。”


白居易这么说,刘禹锡当然不能推辞,何况年届七十,他本来就有话要说。刘禹锡连忙说:“没问题没问题。”很快刘禹锡就写了一首《酬乐天咏老见示》,我们看诗: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白居易一看到结尾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连连赞叹说:“上次在扬州,老兄和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神来之句,我以为只是妙手偶得,没想到老兄又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两句,老兄诗才真是天下无双啊!”


刘禹锡其实也听多了白居易类似的赞美,只是浅浅地笑了笑。


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歌,首先便说了如何面对老年的问题。他认为每个人都会随着年龄越来越老而生出种种顾虑,那么老了谁能真正地同情你呢?刘禹锡虽然是用问句的方式来表述,其实意思就是说:我们以前就是知己,现在年纪大了,更要互相安慰了。


接着刘禹锡就是讲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近年越来越瘦,连裤带也越来松了,头发稀稀拉拉,也所剩无几了,连帽子也带不正了。视力也老花严重,已经很久看不了书了。经常请医生来调理一些中药,希望能调整好身体,延年益寿。刘禹锡一连写了自己消瘦、头发稀疏、视力差,来证明自己确实老得厉害了。


但接下来笔锋就转了,他认为老也有老的好处:


第一,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事情的判断力就准了,不会再犯幼稚的错误了。


第二,你遇见的人多了,就好像许多细流汇成江河,你的眼界就高了。


刘禹锡说,你仔细想想过往的一切,无论顺利还是坎坷,都是人生的财富,一切的经历既是命运,也是幸运,都值得收藏。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从对年老的担忧中解脱出来,而变得自由、畅快,开启新的人生旅程。用现在的话来说:过往的一切皆是序幕,人生可以从今天重新开始。不要认为太阳照到桑树、榆树顶端的时候,一天就快结束了,你没有看到晚霞满天同样是一种迷人的景象吗?刘禹锡的意思当然是说人到了晚年,一样有精彩的老年篇章可以写的。很显然,刘禹锡心态是积极乐观的。


我读了这首诗,我觉得刘禹锡说自己的老年身体状况和心态只是表面现象,主要是出于对白居易的安慰之意,这才是这首诗歌中的故人心。我估计是白居易《咏老呈梦得》中的一句“情于故人重”感动了刘禹锡,所以他要用朋友的口吻来改变白居易对老境的忧虑之心。


2

也许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刘禹锡在诗歌中对自己身体消瘦、双目昏昏、头发稀少的描写,他自己虽然能坦然接受,并能放下忧虑,看淡一切。但身体的病弱终究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


会昌二年(842),刘禹锡已经71岁了,入夏以后,他整夜整夜地失眠,白天也开始神思恍惚起来,他感觉生命好像正在加速走向终点。一天,他强自撑起病体,他觉得他要对自己、对朋友、对历史有个交待,用颤巍巍的手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子刘子自传》,也就是他自己的自传。他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写到了永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他认为那场在安史之乱后希望重振国家秩序的改革是没有错的。他肯定永贞革新的正确,其实是对自己遭遇20多年被贬谪生涯的一种不满,他得明明白白对历史表个态。也许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几天以后,这位当代最伟大的诗人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白居易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刘禹锡去世的消息,其实在几天前他探望刘禹锡的时候就已经有预感了。但真的面对老友的离去,还是悲痛不已,11年前他最好的朋友之一元稹去世,11年后,他另外一个最好的朋友刘禹锡去世。他顿时感到在这个世界上,他是如此孤独。他泪流满面,眼泪染满了一个颤巍巍的71岁老人的白胡须。他很快就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刘禹锡晚年曾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所以白居易称他为“刘尚书”。我们看其中的第一首: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之一)


第一、二句说在当时全国人民都知道“刘白”这个并称,在诗歌领域我们是携手跑在最前面的两个人,而我们两人这一生的交情、缘分也最为深厚,终生不渝。


接着白居易说,青壮年时我们同怀壮志,同样致力于振兴中唐的政治局面,但结果呢?同样命运坎坷,备受打击。而年纪大了,我们都身患重病,都退居在洛阳,生命是如此相似。而今只能面对一死一生的局面。


“杯酒英雄君与操”用了曹操的典故,曹操曾经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思是当今天下能成就大事的英雄也只有你刘备和我曹操两人,其他人都不算数的。白居易写这一句当然是呼应前面的“四海齐名白与刘”,意思说他们两个人齐名,但不是一般的并称,而是当代最顶尖的两个人。白居易在当时当然有这个自负的资本的。


白居易在这首诗歌中当然可以并提自己与刘禹锡,但毕竟不好意思来说自己的诗文特点,而对刘禹锡则可以放开说。“文章微婉我知丘”,他在这里也用了典故。据说孔子担心自己的思想不为后人所知,所以用尽心力写了一部著作,叫《春秋》,这书的主导风格就是“微婉”两个字,就是语言婉转但意思丰厚的意思。孔子曾说:“要读懂我,就先读懂《春秋》。”白居易在这里要说的意思是刘禹锡的思想、经历和性情都在他的诗文中了,而我是深刻地理解他的诗文的。说明自己不仅是刘禹锡为人的知音,也是他诗文的知音。


最后,白居易说,作为一代“诗豪”的刘禹锡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风采会随着他的诗文流传千古。他去了阴曹地府应该也不会寂寞,因为他又可以与元稹在一起畅游了。这当然是强做安慰的话了。其实在第二首诗歌里,白居易也说,我也垂垂老矣,我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相见的时间应该也不久了。


白居易这深情一哭,其实不仅为刘禹锡一哭,也是为这个时代一哭,也同样是自己一哭。曾经“杯酒英雄君与操”的白居易与刘禹锡两个人,论能力,论人品,论才华,都应该是那个时代大放光彩的两个人,结果呢?他们的人生也就是“同贫同病退闲日”七个字,其中包含的委屈与不平之意,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能感受得到。



3

老朋友一个一个离世,让独自生活在人世的白居易倍感孤单。他在后来写的《感旧》一首诗歌中表露得淋漓尽致。《感旧》的最后四句是: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

人生莫羡苦长命,命长感旧多悲辛。


白居易在诗歌中说我这人交朋友特别苛刻,一生交的朋友也就是四五个人,而今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人世了。并不是没有新认识的人,但也只是客客气气的关系而已,心里也很难再走进别的朋友了。朋友如老酒,年代越久,味道越醇。所以不要羡慕获得寿命长的人,如果他活得很辛苦,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而是感怀老友凋零,自己的老境更有凄凉之感了。


这首诗也写于会昌二年(842),看上去感怀了四个已故的朋友,但在刘禹锡去世的这一年写下这样的诗歌,显然刘禹锡的去世给了白居易非常沉重的打击。


四年之后,白居易也溘然去世,在另外一个世界与刘禹锡重逢,他们应该还有当年一样的“杯酒英雄君与操”的豪情与快乐吧?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