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彭玉平。上一节我和大家讲到:杜牧非常动情地作诗感谢牛僧孺昔日提携之恩,今天我们继续讲:早年在扬州,他们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
在扬州的时候,牛僧孺担任淮南节度使,而杜牧才华出众、个性放荡,此时也在江湖上很有名声。牛僧孺很是器重杜牧,让他当了掌书记。掌书记的官阶不高,但位置重要,节度使府上一些重要的文字都由掌书记来写,没有一点思想、眼界和才华的人是无法胜任这个工作的。
唐代的扬州繁华富庶,是很多人神往的地方。因为位居长江与运河的交错地,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交易的发达,当时的扬州商家云集,货物充沛,国际贸易也很红火。你说一个地方人口众多,物质丰富,商业繁荣,自然就带来了娱乐业的发达。
所以杜牧来到扬州,这就好像是一个对的人来到了对的地方。他本来就是个富贵公子,长得帅,“风情颇张”(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声色歌舞、纸醉金迷都是他喜欢的。白天上班必须着正装,但每当夜幕降临,杜牧就换了便衣到灯火迷离的青楼楚馆冶游,跟歌伎们交往密切。而这些场所也不乏寻衅滋事之徒,杜牧这身板,估计碰到这些事情,肯定要吃亏。这牛僧孺觉得杜牧可是一个好苗子,万一惹出什么祸来就毁掉了前程。但他也不好直接阻止。怎么办呢?就让几十个军人化了妆悄悄跟在后面,如果杜牧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就突然出现帮他解围。杜牧大概玩得很投入,也幸好没出现什么事情,所以居然一直不知道后面有跟踪盯梢的人在。
后来杜牧应召去做监察御史,牛僧孺没办法跟着去了,他专门摆了宴席为杜牧饯行。杜牧按时而至,牛僧孺对他说:“你才华横溢,性格豪迈,若好自珍惜,自然鹏程万里。你在扬州如果有什么行为不检点,我还有能力帮你把事情平了,现在你去京城任职了,如果再放浪自己,身体亏了不说,还可能酿成很严重的后果了,千万千万引以为戒。若实在有看中的,可以想办法娶回来,你这样天天晚上在外面放荡不羁,万一出事了,你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杜牧一听,虽然脸唰地一下红了,但还是强自辩解说:“我,我平时很检点!没有给您惹什么麻烦啊!”
牛僧孺笑了笑说:“我还是请你看些东西吧。”说完,让丫环从里面取出一个竹框,往地上兜底倒下里面的东西,哗啦哗啦都是一些小纸条。杜牧随手拿起一张来看,只见上面写着“某夜,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夜,杜书记无事”“某夜,杜书记平安”,等等。这都是当年杜牧外出时在后面跟踪的人写下的,都是在看到杜牧平安返回后写给牛僧孺以报平安的。
杜牧读得既感动,又羞愧。他紧紧握着牛僧孺的手说:“晚生年少无知,多亏大人细心监管,才没有出大事。如今去京城,我一定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牛僧孺见自己费心关注的人终于走上正道,也深感安慰。连声说:“没事没事,谁都有年轻无知的时候,现在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相信你一定会前程远大。”(参见《唐语林》七、《太平广记》卷二七三“杜牧”篇引《唐阙文》)
2
杜牧在扬州的故事差不多家喻户晓了。但杜牧第一次拜见牛僧孺是什么时候呢?要说清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但扬州肯定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了。
现在最早的杜牧寄赠牛僧孺的诗是作于大和四年(830)的《寄牛相公》一诗。牛僧孺因为李宗闵的屡次推荐,李宗闵是他当初以贤良方正对策时候的同门生。终于由武昌节度使入京拜相,当时杜牧在江西幕中寄诗贺之。这说明至少在此之前,两人就已经认识。我觉得杜牧在江西幕中去鄂州——鄂州是武昌军节度使的治所拜访的可能性居多。否则分居两个地方,此前没有交往,写这个赠诗就令人费解了。《寄牛相公》诗歌如下:
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
六年仁政讴歌去,柳绕春堤处处闻。
牛僧孺是这年正月进京的,从最后一句“柳绕春堤处处闻”来看,这诗应该是写于三四月份,那时牛僧孺应该已经离开鄂州了,所以这诗不是寄到鄂州,而应该是寄到武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首诗还有一个标题是《寄牛相公赴黄鹤楼崔侍御宴》,从鄂州去京城要从武昌走,而在武昌则有一个姓崔的朋友在黄鹤楼设宴为牛僧孺接风。所以这诗并不是写的鄂州的景象,而是武昌的景象。
前两句写武昌的景色,宏阔而有气势。汉江与长江在汉口交汇,汉江的水流也非常汹涌,与长江形成一定的角度,所以杜牧用“横冲”来形容两江交汇的壮观景象,“蜀浪”也是写长江,所谓“蜀浪分”,就是汉江与长江交汇后,长江的浊流与汉江的清流,形成了分流的景象。江边的危楼当然是指黄鹤楼了,古代的“危”字就是“高”的意思。什么叫“点的”呢?古代把女子脸上点缀的红点叫“的”。这句诗的意思是黄鹤楼高高的楼顶点缀在空中,非常夺目,好像要碰到天上正在飘过的孤云。因为黄鹤楼比较高,所以这两句写景非常开阔高远,应该就是为了突出牛僧孺即将到来的高远前程的意思了。
第三句是说牛僧孺在武昌军的六年,以仁政管理一方,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美。牛僧孺从宝历元年(825)到大和四年(830),前后正好六年。最后一句看上去是直接写景,写春日江堤上之间杨柳环绕,到处传颂着牛僧孺的美名,但其实暗中是用了典故:
东晋大将陶侃,也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在镇武昌时曾下令植柳,《晋书•陶侃传》记载说,陶侃要求在各个营地都种植杨柳,大概这杨柳特别美,特别有味道,当时的一个叫夏施的都尉,趁着没人的时候,悄悄挖了一些官柳,把他们移植到自己门口,后来陶侃有次经过夏施,看到这柳似曾相识,就停下车问夏施:“这是我们种在武昌西门前的柳树,怎么被偷偷移植到了这里?”夏施可能万万没想到这陶侃居然认得自己种的柳树,赶紧叩头谢罪。当时的人都认为这陶侃不得了,真是明察秋毫。
杜牧在这里特别说到“柳绕春堤处处闻”,一方面说牛僧孺在武昌的美政被广为传播,津津乐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牛僧孺是一个眼光精准,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隐瞒住他。其实更重要的是相信牛僧孺出任宰相后也必然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气象,包含着祝福的意思。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从三个方面说出了牛僧孺非常突出的政治能力:
第一,目光高远,不甘平庸。
第二,施行仁政,美名远扬。
第三,泾渭分明,明察秋毫。
前两点应该不用在分析,刚才说得已经比较明确了,这第三点要再补充说明一点,第一句说“汉水横冲蜀浪分”,就包含着清流与浊流的明确区分。
杜牧称牛僧孺是当时政坛上的一股清流,其实也真是得到历史上的证实的。在中晚唐的时候,宦官势力比较大,基本上掌控了官员升迁等命脉,所以有许多想入朝做官的人,就纷纷行贿给宦官或权贵。据说有个叫韩弘的人入朝为官时,他的儿子曾经带着一大笔钱去贿赂宦官和其他权贵。这其实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秘密而已。后来呢,韩弘父子都去世了,皇帝派人去他家去清理财产。结果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本子,上面详细记载了历次行贿和受贿的记录。里面几乎把当朝宦官、权贵都涉及到了,但在牛僧孺的名字之下,记录的是什么呢?“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参见《新唐书》牛僧孺传)这种光明磊落、正派正直的清气在当时显得非常可贵。据说当时的皇帝唐穆宗看了以后大受感动,在讨论宰相候选人时,第一个就把牛僧孺的名字圈了出来。
这是现存杜牧写给牛僧孺的第一首诗。其实这个时候,他与牛僧孺的个人交情还谈不上深厚,但因为了解牛僧孺的为人,也听闻了他许多政治上的作为,非常钦佩。所以虽然这时候的杜牧并不在牛僧孺身边,还是专门写了这首诗去赞美牛僧孺的政治品德和政治才干。
这也为三年后,杜牧来到牛僧孺幕府奠定了条件。
3
因为他对牛僧孺的这一层崇拜,而这层崇拜在扬州他们共事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杜牧后来的政治发展,其实也与牛僧孺在政坛上的沉浮有了比较直接的关系。
我前面说过,中晚唐时候的牛李党争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的,两个党魁各持立场,又互相对立。牛党重视的是科举,李党重视的是门第。所以牛李党争说到底就是一场主张科举的新权贵与维持旧的世族官僚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具体的斗争过程一浪接着一浪,我们就不去细说了。
杜牧因为在扬州与牛僧孺的这一段情分,自然属于“牛党”了。但杜牧这人是有自己立场的人,他在政治主张上其实更认同李德裕,譬如他认为本朝进士而成为权贵的,很多就是出自世族家庭,所以他对牛党主张科举要特别对寒门子弟多开放的主张就不赞同。李德裕当政的时候,曾经很重视杜牧过人的才华。李德裕主张坚决镇压藩镇叛乱,他是支持的,但因此大力排挤牛党,他又不同意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杜牧很可能两边不讨好,要在夹缝中生存了。这有点像宋代的苏轼,虽然总体属于“旧党”,但他对旧党的一些做法也不满,也要反对,结果新党上台,他被贬;旧党上台,他也难获得重用。这样的人其实本质上是在政治集团之外的人,他们追求的是政治上的合理性。并不是毫无原则的维护集团的利益。我觉得像这样以国事和公平为原则的人非常值得敬重。《新唐书》杜牧传说他“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历史学家的眼光真是精准的。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牛僧孺去世。大中六年(852年),杜牧也因重病中去世。其间不过差了四年。记忆中的友情毕竟比不过现实中的友情,更何况当现实中的友情因为牛僧孺的去世而告终之后,当政治上的挫折接连到来时,便再难有温暖的声音响在耳旁。他即便是想“拜尘先洒泪”,也不知到哪里去拜了。哪里再能找到如在扬州在牛僧孺照顾下拿温暖无比的“厦”和“巢”呢?
我一直觉得,牛僧孺去世后,杜牧的心便基本枯萎了,只是他的身体又多活了四年而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