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讲:起二战烽火,绥靖政策(十.15)

第248讲:起二战烽火,绥靖政策(十.15)

00:00
29:06

今天我们学习《乡党第十》的第十五章。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升车”,上车的意思。“必正立”,孔子上车,一定先端正地站好;“执绥”,然后抓住由驾车人递过来的“绥”,也就是登车时用的扶手带,用力一拉,登上车来。


我们在第43讲中讲过,古代的车,和现在我们常坐的车,是不一样的。所以,上车的方法也不一样。现在我们上车,比如上小轿车,拉开车门,进去坐好,关上车门,就行了。开关车门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特别是电动车、自行车,不然,猛得一开门,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打到行人身上,或者别的车辆上;或者电动车、自行车没注意,一下撞上来,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我们要慢慢地开车门,而且晚辈和长辈,男生和女生一起坐车的时候,晚辈要帮助长辈、男生要帮助女生开车门,等他们坐好了,我们再上车。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为了安全的考虑。


当年孔子上车的时候,一定先在车后站好,然后拉住拴在车右侧栏杆上的一根叫“绥”的绳子,再抬脚上车。当时的车,主要是马车,马随时可能受到惊吓,你要是没有站好,没有抓稳了,马突然一跑,你可能就摔下来了,或者被车撞到。孔子这么做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并且符合当时乘车的礼仪。


礼,当然有维护上下尊卑、社会秩序的内容,也有其他一些涵盖很广的内容。比如,保护自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比如,维护健康,“色恶不食,嗅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比如,保护人身安全,今天这句“升车,必正立执绥”。所以,礼,是贯穿于人的生活之中很重要的东西。


那么,孔子为什么从车后面上车,还要抓住一根绳子呢?这和古代车的结构有关。我们再详细说一说古代的车。古时候的车,主要是马车和牛车,所谓“服牛乘马”。牛车是大车,一般只用来运载货物;马车是小车,主要供贵族出行和上战场打仗时用。而且战国以前,车马并举、车马相连,一般说到车,都是有马拉的车;说到马,都是拉车的马。没有无马之车,也没有无车之马。


古代驾二马的车,叫骈(pián);驾三马的车,叫骖(cān);驾四马的车,叫驷(sì)。“齐景公有马千驷”,并不是说齐景公有四千匹马,而是强调说他有一千辆战车。这里也是车马连用的。


古时候的马车,车厢,也就是载人的地方,叫“舆”;造车的工匠,也叫舆人。后来,舆也泛指车。舆的前面和两旁,用木板做屏蔽,乘车的人要从舆的后面上车。


古人乘车,都是站立在车厢之内的,叫“立乘”。因为当时的车轮,都是木头做的,很硬,没有弹性,如果你坐在车里,马跑快了,有急事,或者要去作战,非把你颠死不可,而且也不利于对敌作战。


古时候有没有坐着的车呢?也有,叫“安车”。一般,大臣老了,退休,告老还乡了,或者,政府要请德高望重的人出山,或者是贵妇人出门,是可以做安车的。车要矮一些,一般是一匹马拉着,如果是特别尊贵的人,就用四匹马拉。反正,是慢慢走,不着急,也不会感到那么颠。 


平时呢,包括国君在内,办公用车,作战用车,都是站在车里的。车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輢(yǐ)”;车前面有个横木,可以扶着,叫“式”或“轼”;一般车厢上装有可拆卸的车盖,用来遮阳挡雨,像是一把大伞。


车轮外边的一圈,叫“辋(wǎng)”;里边包着车轴的一圈,叫“毂(gǔ)”;连接辋和毂的,是一根一根的木条,叫“辐”,一般一个轮子有三十条辅;一个车子有两个轮子,车轴穿着两个轮子,露在车轮外面的部分,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辖”,也就是管辖的辖,不让车子跑的时候,轮子飞掉了。管辖这个词,也正是从车上这个非常重要的零件引申出来的。


露在车轮外的车轴末端,还有一个特定的名词,叫“軎(wèi)”,又叫“轨”。《诗经》中说,“济迎不濡轨。”[1]说的是古人乘车渡河的时候,济水上涨了,但是还没有湿到车轴头。意思是,水位还没有达到轮子的一半高。轨,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个轮子在泥道中前行的时候,辗压出来的痕迹,又叫轨道,或者车辙。


还有一个词,叫“轫”。它不是车子上的组成部分,而是停车的时候,放在轮子前面,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的时候,要先把这个“轫”给移开,所以启程也叫“发轫”。引申开来,把一件事情的开始、发端,也叫发轫。所以我们看,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词语,都是有出处的,都是从古代的某个词上引申出来的。


还比如,今天这句话中的“绥”字,本意是帮助登车的一根绳子,后来引申出安定、安抚的意思,和“靖”放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新的词,叫“绥靖”。“靖”,本义是四海安定的意思。“绥靖”,就是用安抚的“绥”的手段,达到使局势安定的“靖”的目的。


绥靖,本义就是维持稳定、保持一方平静的意思。后来,又常常用来形容一种外交政策,指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情上,一再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对手。这种政策,往往会导致自食苦果,敌人不但没有被安抚住,反而会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吞掉你、干掉你。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法国、苏联等大国,对德、意、日侵略者,一再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别国的领土主权,甚至自己国家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一时的平安,结果战火最终还是烧到了自己头上,为了收拾残局,还不得不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因此,“绥靖政策”也成了一个贬义词,是姑息纵容的代名词。一会儿,这一讲的最后,我们会说一说绥靖政策是如何引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的。


我们先把今天《论语》这句话讲完。关于“升车、执绥”,上车一定要抓住一根绳子,借力登上去,在《礼记》中还有一些描述。比如《曲礼》篇中记载:


“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


意思是,国君的车,驾驶人要先套好马,手执马鞭站在马前。要出发了,驾驶人先检查一下车身,看看马是不是套好了,然后抖抖自己身上的灰尘,从车的右后方上车。一般的车只有一根绥,国君的车上有两根绥,也就是帮助上车的绳子,一根叫“良绥”,专供国君自己使用,在左侧,另外一根叫“散绥”,或者“贰绥”,供驾驶人或者陪同人员使用。驾驶人抓住散绥,上车以后,跪坐在车上,拿着马鞭,两手控制着马的缰绳,向前先行驶三四丈远,大概十多米,确保车马没有问题,然后停住。


“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车驱而驺(zōu)。”


这时候国君才走过,来到车厢后面,驾驶人把缰绳都放在右手,左手把良绥,也就是专供国君使用的登车绳,递给他。国君牵着绳子,上车来,车外左右侍者退避,两旁驾车人扬起马鞭,赶马疾行。


“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沟渠必步。”[2]


从王宫中出来,到了宫门,陪同国君出行的车右,相当于护卫,就在这里等着。国君按住驾驶人的手,示意他停车,并回头命令陪同的车右上车。在车上,国君站在左边,因为车上以左为贵;驾车人站在中间,护卫站在右边。每当经过一些大门、沟坎的时候,护卫一定要下车,防止车倾倒,保证车辆的安全。


如果是作战时的兵车,那大家站的位置有所不同。主帅的车上,主帅会站在中间,摇旗击鼓,发号施令;驾车人在左边,车右,也就是陪同的卫士,站在右边。一般的战车,驾车人站在中间,左边是弓箭手,负责远攻;右边是持长戈的战士,负责近击。


这是古代车辆大概的情况。接着我们再看看孔子乘车之后,在车上的讲究。《论语》中接着说: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孔子站在车上,不内顾,不向后回头看。按照古礼,向后看,目光不能超过两侧的车轮,也就是左右看看还可以,但是不能够一百八十度大回头,去看后面。


一个是这样做不安全,如果车辆一颠簸,可能啊会扭了你的脖子,甚至摔倒。另外,常常是几辆车前后同行的,你突然大回头,好像是偷看后车上的人,这也不礼貌。你往后一看,陪同人员、驾驶人员,以为后面出了什么大事呢,也往后看,一走神,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不疾言,一个说法是,在车上不要很快地讲话。另外一个解释是,不要大声地讲话。车辆在快速的行进中,噪音很大,马蹄声、车轮声、驾车人的鞭声吆喝声,周边的声音,都混杂在一起,很嘈杂。你说得太快了,别人听不清;你说得太大声了,容易惊到马,很不安全。即使有话要对驾车人或者陪同人员说,也应该沉稳地说,或者等停车了再说。


现在也是一样的,你开着车呢,副驾、车里其他的人,突然说了一声,“小心!”你不明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紧张,突然来个急刹车,或者急打方向盘,反而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别人开车的时候,有话,我们也应该沉稳地讲,千万不能一惊一乍。


不亲指。《礼记》中说:“车上不广欬(kài),不妄指。”[3]意思是,在车上,不要大声咳嗽,咳也捂着点儿嘴,小点儿声,别惊到马;另外,不要伸着胳膊,到处指指点点,以免扰人惑众。车上的人不知道你在干嘛,容易打扰驾车人安心驾驶,车下的人也不知道你什么意思,容易产生误解。


比如,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路过匡这个地方,就被匡人给盯上了,拘留了五天才把他们放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驾车的孔子弟子,拿着马鞭,对着匡城,指指点点,说当年,我就是跟着阳货从这个缺口过去的,引起了匡人的注意。据说,匡人走近一看,孔子和阳货长得又很像,而阳货以前危害过匡这个地方,所以他们就把孔子师徒给软禁起来了。


现在也一样,小朋友们坐在车里,不要把头啊、手啊,伸出车窗外,对外面指指点点,这样很不安全,也很容易让开车的人走神,可能转头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旁边车辆的驾驶员以为,你说他的车出了什么问题,产生误会,一走神儿,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总之,孔子不会这样。他很端正、很安静、很专注地站在车上,既是对自己和同车人的安全负责,也不乱回头、大喊大叫、东指西点,影响、迷惑周围的人。可见,孔子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严守一套规矩,这是他自己的道德,也是对身边人的教育,体现出他一贯对生活、对人生的严肃、认真、敬畏的态度。


好了,最后我们来讲故事,讲一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由来,和“绥靖政策”的关系。对侵略不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你打他,我不管,只要你别打我就行,以牺牲别人、别的国家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妥协的政策,就是绥靖政策。实行绥靖政策的,往往没有好下场。打别人,你不管,最终,你也会挨揍。


战国时,六国就常常对秦国采取绥靖政策,结果,被秦国一个一个全部干掉了。以至于西汉的贾谊感叹地说道:“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当然,当时还没有“绥靖”这个说法。在《三国志》中,才第一次出现了“绥靖”这个词。


但历史往往会重演。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又是这一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主要表现就是,扶植、支持德国、日本等法西斯侵略,特别是英、法、德、意四国共同签署的“慕尼黑协定”,把另外一国的领土,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国普遍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实力衰退,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三十年代,又发生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很多国家政局不稳,传统强国英国、法国,为了尽快摆脱颓势,不愿意找事,而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一心摆脱一战战败国的各种束缚,急于闹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加上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互相对立和斗争。英国、法国又希望把祸水引向东方,借助德国的力量,阻止苏联的影响。美国自己的本土远离欧洲、亚洲这些火药桶,乐得坐山观虎斗。于是,德、意、日三国,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也使得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1931年,一直亡中国之心不死的日本法西斯,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转移国内的注意力,妄想把中国吃掉,成为自己的殖民地,于是率先把战争的灾难强加给了中国人民。这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当时,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军阀就采取了绥靖政策,估计打不过日本人,那你占东北我忍了,你别继续入关南下就行了。结果,六年之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在欧洲,1933年,希特勒上台,做了德国总理,并掌握大权,推行独裁统治。1935年,德国就打破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公然扩军备战。同一年,意大利法西斯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


这里我们说说,为什么管日本、德国、意大利叫法西斯。法西斯,原本是古罗马执法官行使权力的一个标志,也就是一束用红带子捆绑的木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头。奉行独裁统治的意大利法西斯党,率先用这个图案作为自己的标志,所以后来,法西斯就被用来代指所有对内专制独裁、强权暴力,对外侵略掠夺的恐怖统治。所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这几个侵略者都被称为法西斯。


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德、意、日三国已经建立了法西斯军事同盟,如果一国遭到攻击,另外两国要施以援手,三国侵略世界的魔爪已经伸出。


而在这时,英国的财政大臣张伯伦就任首相,却成为绥靖政策最有利的推行者。他的如意算盘是,让德国法西斯去和苏联干,遏制苏联,从而维持欧洲的和平。而要利用德国,就必须满足德国的一些要求。因此,当德国暗杀了奥地利总统,并在1938年出兵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张伯伦认为,既然事情已成定局,不如保持沉默,以换取德国的满意。


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马上把矛头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的中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是希特勒眼中的一块肥肉。而且,捷克斯洛伐克是多民族国家,说德语的人有三百多万,大部分居住在苏台德区。


法西斯德国就企图,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名,占领苏台德区,在边境大举陈兵,以武力相威胁。而一战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英国、法国两国的保护下才恢复主权的,法国和它还有互助协议,它如果挨揍,法国是要出手帮忙的。那现在怎么办?


德国决定,请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调停,做做工作,怎么着也不能打仗啊。张伯伦呢,也拿定了主意,即使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也要避免发生战争。于是,他给希特勒发出紧急电报,希望双方通过会面谈判,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两天之后,张伯伦就飞到德国,经过三个小时的会谈,他从希特勒那得到了一个口头承诺,双方再次会谈之前,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张伯伦连夜赶回伦敦,和法国一起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说是支持民族自决,实际上同意把苏台德区划给德国。


不料,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拒绝了这一要求。希特勒马上下令,大军开赴德捷边境前沿阵地,战争一触即发。


张伯伦又急忙在半个月内第三次飞往德国,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一起,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四国首脑会议,会议从第一天中午开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半,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不在场的情况下,正式签署协议,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英、德两国还发表共同宣言,表示“永远不再投入彼此之间的战争”。协议签订之后,张伯伦回到伦敦,在机场,他挥舞着协定,得意洋洋地宣称:“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这是1938年的9月。很快,张伯伦就被无情的现实狠狠地打了耳光。仅仅半年之后,希特勒就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死抱着“绥靖政策”不放的张伯伦,不但没有给一代人带来和平,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半年后,193991日,法西斯德国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动闪电进攻。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和和平幻想彻底破产,遭到举国上下的猛烈谴责。几个月后,张伯伦在一片责骂声中狼狈下台,一向主战的丘吉尔声望大振,出任英国首相和国防大臣。


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后,193993日,英国、法国被迫向德国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人类再次陷入到战争的深渊之中。


而这时,美国宣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又是一个绥靖政策。之后,德国入侵挪威、丹麦、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罗马尼亚;意大利对英法宣战,入侵希腊;德国大规模空袭英国;日本侵入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菲律宾;苏联入侵芬兰;德国正式进攻苏联。等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烧到美国本土,美国终于坐不住了,宣布对日宣战,加入战局。


到这时,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成了火药桶,战火几乎蔓延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全世界有56个国家先后参战,共投入9000多万兵力,至少导了致5000多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是人类自我毁灭的一场预演。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四年后,19439月,意大利投降,两年后,墨索里尼被枪决;


1944年8月,列宁格勒保卫战结束,德国濒临崩溃边缘。19454月,希特勒饮弹自尽;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沉重的一页。战后,人们面对满目疮痍,开始反思,如何建立一个超越于民族和国家的国际性组织,让人类和平得到保障。194510月,联合国成立。


其实,如何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从孔子的大同理想起,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有了完美的答案,但是无论如何,“绥靖政策”是带不来和平的,世界永久和平的问题仍然需要全人类继续反思。



[1]见《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2]见《礼记·曲礼上》。

[3]见《礼记·曲礼上》。

希特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乐爱学习

    好听

    可乐爱学习 回复 @可乐爱学习: 好听

  • 喜马绘圈隔空喊话_bot

    📱💰💉💽💎🚽💿🔫🔑

    魏钧王 回复 @喜马绘圈隔空喊话_bot: 怕热就怕阿狸

  • 张平钰

    前两年已付过费了,怎么不能听了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张平钰: 您可退出再登录试试。或可联系喜马拉雅客服。

  • 休勾文猫

    嘿,加油6

  • 甘某人不慌啊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