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讲:再谈:半部论语治天下(尾声)

第250讲:再谈:半部论语治天下(尾声)

00:00
28:35

上一讲,我们学完了《论语》上半部,也就是全部二十篇的前十篇。今天,我们对上半部《论语》作一个总结。


先围绕一些朋友在喜马拉雅的留言和评论,我们谈谈关于《论语》的几个问题。


第一,《论语》的“论”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中说,论,议也,也就是讨论、议论的意思。比如,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但大鱼老师略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如果“论”,作讨论、议论的解释,那《论语》,应该读作《论(lùn)语》,但我们却读作《论(lún)语》。读不同的音,表示不同的意思,这在《论语》中是很常见的。


另外,我们看《论语》的内容,很多篇章都并非是孔子和弟子们在讨论什么,而是孔子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弟子们记录孔子的行为。比如《乡党第十》,根本就没有讨论、议论可言。


所以,我们在第二讲中,追根溯源,看“论”字甲骨文的写法。字根,是右侧的“仑”字,像一个房子里,用绳子穿起的一排竹简,本义就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意思。因此大鱼老师倾向于认为,《论语》并非是指孔子和弟子们讨论的话语,而是由编写者,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次序,编排的孔子弟子们所记录的孔子言行,像是一本语录体的文献汇编。也就是说,《论语》中的“论”字,不是讨论、议论的意思,而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意思。


那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论语》到底是东一句、西一句,胡乱编在一起的,还是有内在的主题和编辑逻辑呢?


从古至今,很多人认为,《论语》没有逻辑,是瞎编的,前言不搭后语。也因此,常常把《论语》中某一句话拿出来,孤零零的,没有上下文的背景,没有语境,妄自揣测。不注意从全书结构出发,不结合其他的资料记载,于是,就人云亦云,莫衷一是了。反过来,还会认为《论语》前后重复,错字漏字很多,编排很随意,不严谨,看低了这部经典。很多人还主张,《论语》应该打乱了,重新编排,重新梳理一系列的主题来读。


但是我们经过上半部两百多讲的学习,一句一句,一篇一篇,按照顺序读下来,实际上证明,《论语》是有内在的严密逻辑的。


《论语》首篇,《学而第一》,围绕什么是学,怎么学展开;之后《为政第二》,讲为政;《八佾第三》,讲礼;《里仁第四》,讲仁,等等,是层层剥离,依次展开的。


而联系上下文,结合每一篇的主题,也使我们对一些难以解读的篇章,可以豁然开朗,有更合理的认识。比如,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就认为,要正确解读《论语》,必须把握全书的整体结构,理解论语要表现的真正的孔子。[1]《论语》是有它内在严密逻辑的。


第三个问题,《论语》到底是谁写的?是什么时候编辑成书的呢?


从《论语·学而第一》第二句就是有子的话,第四句就是曾子的话来推测,很可能是有子和曾子,以及他们的弟子们所编写的。所以弟子们会把自己的老师往前放。而有子在孔子去世后,没做几天大家的老师,就被赶下台了,曾子实际上成了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传承人。曾子又传给了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这就使得,曾子以及他的弟子们,成为《论语》主要编撰者的可能性增大了。


孔子去世后,弟子中已经出现不同的学派。大家一同为孔子老师守丧三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不如大家共同编一本书,记录下老师生前的言行,以免今后大家各奔东西,学说分散,互不认可,就太不利于传播夫子之道了。可以说,这个时候来着手编辑整理《论语》,时机最成熟,汇集资料最方便。


可大家的观点又有分歧,资料又很庞杂,这本书怎么编呢?合理的推论只能是,先把材料汇集到一起,最后由一个在孔门之中地位最无可争议的人,主持进行整理、编辑、选择工作。


谁才是可胜任的人呢?可以想见,孔子的孙子子思,既是曾子的弟子,又被孔子临终前向曾子托孤,是最符合这个条件的人选。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在自己去世之前就已经死了,只剩下孙子子思这根独苗。让子思作最后的编订者,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而且,子思是曾子的弟子,在《泰伯第八》中,连续铺排了五句曾子的话,如果编辑者不是曾子的弟子,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汉代的郑玄、王肃认为,仲弓、子游、子夏,是《论语》的编辑者,但是康有为曾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仲弓、子游、子夏,都比曾子年长,而曾子很长寿,活了九十多岁,大家都是同学,如果前几位年长,却称曾子为子,把他的话大量选编在《论语》中,不太合情理。


所以由有子、曾子,组织孔子弟子们共同汇集资料,最后统一交由子思来编撰成书,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由于《论语》中记录了曾子之死,而曾子死于公元前428年,子思大概死于公元前400年,所以杨朝明先生提出,《论语》初步成书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428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间,这二十几年之中,也就是孔子去世后五十到七十多年间,这个可能性比较大的。而没有收录进《论语》中的一些关于孔子的材料,很可能被另外编辑成了《孔子家语》等书。


另外,《论语》的前十篇,和后十篇,也就是上下半部之间,似乎还有隐约的分界。比如,上部十篇,以孔子本人和早期弟子的言行为主;而下部,分了先进、后进,讲子张、子夏、子游,这些孔子晚期的弟子多一些。因此,钱穆先生就认为,可能《论语》不是一次性成书的,也许分了两次,后十篇是续编。这些问题并没有最后的定论,也许随着新的考古发掘,有了新的材料,才会有更加明确的说法。


接下来,我们对《论语》前十篇,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第一篇,《学而第一》,非常重要。围绕什么是学、怎么学展开。特别是一上来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蕴深长。学,绝不仅仅是学知识和技能,更着重在于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任何际遇、任何场合、任何复杂的局面下,都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学和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自身能力和时势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则独善其身可内圣,兼济天下可外王,进退从容,何事不成啊。


同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光有自己,闭门造车,这是不行的。成就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团队,要广结善缘,所以行走江湖,施展才能和抱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时哉时哉,成就任何事情,光有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还要有外在时势条件的配合,所谓时势造英雄。有时,还要尽人事,听天命,不可强求。那么,我有了很好的学问修养,该努力的都努力了,事情不成功,功名没有建立,人不知我,不理解我,不认可我,我也能做到不愠,不恼怒、不怨恨,彻底想开了,用行舍藏而已,拿得起也放得下,这才是真正的活明白了,是人生的大学问、大修养。


后面我们会说,别提“半部论语治天下”了,就是这《论语》第一段话,我们真正透彻明白了,治天下,又有何不可呢?


而且,《学而第一》第七章中,用子夏的话讲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懂得向优秀的人学习,在家把家里的事情办好,对最亲近的人怀有浓浓的感情,和最长期相依相伴的家人处理好关系,在社会上,对待任何一项工作,都能够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来办,用心用力,尽职尽责,对任何人都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以诚相待,急人之困,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帮助,广结善缘,那你说,这不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学问吗?识不识字,上没上过学,有没有学历和文凭,那都是其次的事情啊。


这一篇中,“温、良、恭、俭、让”,也给了我们一把尺子,时时对照一下,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就是圣贤了,就会远离无妄之灾、飞来横祸,就会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低调、平和地走向人生正途。


这一篇中,“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有礼”,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可以说,细细去品味的话,每一章都是金句,比现到处都是的心灵鸡汤,深刻隽永多了。


第二篇,《为政第二》,讲学之后的致用。


真正有学养的人,善于向历史学习,“温故而知新”,“虽百世可知也”;他们善于察人用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举直错诸枉”;他们可以在任何岗位上发挥价值,而不是只会做某一方面事物的工具,因为“君子不器”;


他们不会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验,“学而不思则罔”,而是懂得因地制宜,注意政策制定的长期性、稳定性、科学性,如“诗三百”之“思无邪”;他们知道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要正直谨慎,“多闻阙疑,多见阙”,慎言慎行;他们知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不结党营私,不搞团团伙伙;


他们懂得在执政、治国中,道德力量的重要性,推行“以孝治天下”;他们重视道德礼仪甚于政治手段、严刑峻法,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们知道,从政要不得教条,要深知人性的复杂,要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如孔子的现身说法,“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政治不是做事的科学,更像是人性的艺术,从政者必须要有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后面我们会说,何必“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正读懂、悟透了这《为政第二》一篇,就足以治天下了啊。


第三篇,《八佾第三》,讲礼的重要。


礼仪,是一种社会秩序,用来约束、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具有繁杂细节的文化积累。我们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有没有文化,往往看他们有没有自己的礼仪规范,就可以得出结论。


而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是礼崩乐坏的乱世,“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礼,有时候徒有形式,有时候连形式都没有了。祭祀时,人在心不在,人在礼不在,“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告朔之礼,徒有其羊;事君尽礼,人以为谄。


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重建,必须从重振礼乐开始,而且比礼乐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人内心中的态度,要有仁义仁爱之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个仁,就是礼的本。诸夏如无礼,不如夷狄;明白了礼的实质和意义,则治天下如同置于手掌心。


礼的精神,在射礼中最能体现。射不中,是自己没练好,怪不得对手。一切要反求诸己。求自己心中之仁,内有仁,则外有礼。


乐的精神,在韶乐中最能体现。《武》,尽美未尽善;《韶》,则尽善又尽美。形式和内容都要好,不可偏废。


往大了说,西周初期,周公制礼的出发点最值得学习,就是如何让一个多诸侯的大国家长治久安,文化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而周代,在夏商的基础上,文化最繁盛,礼乐最昌隆,一定要借鉴吸收其中好的内容。孔子自己也愿意“为天下之木铎”,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重振礼乐、重建社会秩序的重任。


第四篇,《里仁第四》。


孔子生于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他早期思想关注最多的是礼,也就是周礼。孔子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名望,也是因为,他对周代礼乐有很深的造诣。但是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深化,以及虽然他一心想出仕,但是处处碰壁,他也不得不进一步思考,礼仪不能够实行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人内心中没有了态度,缺乏了仁义仁爱的精神。于是他更多地提到“仁”,讲“仁”和“礼”的关系。“仁”,也是《里仁第四》的核心主题。


而且,孔子很少空谈理论,不会形而上地空谈仁的概念,讲仁是什么,他更多的是讲,我们怎么做才能达到仁。


比如,仁者,会“久处约,长处乐”,困顿也好,安乐也罢,都可以安住身心;仁者,眼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会促人离恶向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志于道,但不会“耻恶衣恶食”,吃的、穿的,根本不重要,富贵贫贱都是浮云;


仁者,重道不重利,关注自己的忠恕之心,警惕自己的过失,一切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仁者,又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不会死心眼,一根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仁者,也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我未见力不足者”,关键是你是否真的用力于仁了吗?


仁,是孔子儒家学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是人的一种终极境界。人,应该始终把心安放于仁之上,“里仁为美”;能够始终安心于仁之上的人,就是得道成就的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接着,《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孔子品评弟子以及古今知名人士的长短得失,更不是空谈理论了,而是谈一个又一个具体、实在的人。


我们学做人,自然要以人为目标,以人为榜样,以人为鉴戒。正如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看大量的人物传记,了解别人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就更容易确立我们自己的人生坐标,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仁义仁爱的仁,也在这两篇中一个一个人的身上,呈现出丰富的侧面。恭、宽、敏、惠、忠、信、孝、悌、智、勇,等等,或“闻一知十”;或“无欲则刚”;或“与人交久而敬之”;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或“三思而行”;或“愚不可及”;或“不念旧恶”;或“敏而好学”;或“不迁怒,不贰过”;或“箪食瓢饮,安贫乐道”;或“居敬行简”;或“不居功自傲”;或“文质彬彬”;或“博施济众”;或“好之乐之”;或“乐山乐水”;或“博文约礼”;或“为中庸之德”,等等等等,简直是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的百科全书。


《述而第七》,专讲孔子,讲他学问修养的境界,树立后来者学习的楷模。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发愤启悱,用行舍藏”;他“饭疏食饮水”,又“乐而忘忧”;他“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以周公为偶像,“志于道,依于德,据于仁,游于艺”;他又不是老古板、死教条,他也钓鱼射鸟,为音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别人唱歌唱得好,“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求仁而得仁”,一生坦坦荡荡。到了晚年,他醉心于《周易》,人生境界更为提升,哲学思想、对中庸的认识更加成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


《泰伯第八》,讲“斯为美”的先王之道。


讲泰伯,讲尧、舜、禹,讲周文王、周武王,讲这些从前的政治榜样。并且,编入了五组曾子的话,借以讲从政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之重要;讲“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担当和气节的重要;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的重要。


《子罕第九》,在先王之后,又讲到孔子之德。


孔子博学而不重声名,自认为无知,而“空空如也”;他“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身上没有臭毛病;他“不惑、不忧、不惧”,智、仁、勇兼备;他修诗书、正礼乐,肩负起“斯文在兹”的历史责任。


第十章,《乡党第十》,我们刚刚讲完,讲道在伦常日用中,讲孔子的生活细节,讲礼仪在孔子身上的表现。最后一章,又意味深长地提到,“时哉时哉”,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定时间、空间中的人,对时势的判断和把握,对于人的一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学孔子,要学一个活孔子。我们读《论语》,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好了,这又是一个回应。如果我们真的读懂、读通、读透了这半部《论语》,那为什么不能定天下、平天下、治天下呢?可以说,是完全可以的。学好这半部《论语》,某种意义上讲,就够了,只怕我们是没有真正读懂罢了。


我们在第一讲中,就讲到了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有人说,赵普本人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表达这个意思的话,是到了南宋的时候,朱熹去世之后,林駧(dòng)在《儒史》中最先提及的,说,“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另外和林駧同时代的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赵普对宋太宗赵光义讲,“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即《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平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到了元代,才有高文秀的元杂剧《遇山皇》,正式讲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原话。


据此,有人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没有可信史料佐证的。这么说,无非是有人借此神化《论语》,神化孔子,神化儒家思想,是后人用以兜售、鼓吹自己的思想罢了。

结合刚才我们对论语前十篇的回顾,以及整个250讲中我们讲过的内容,大鱼老师认为,这种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全是无稽之谈,是小丑跳梁的道具,是妖言惑众的观点,失之武断了。


毕竟,正史《宋史·赵普传》中,明明白白讲过,赵普为相之后,“太祖常劝以读书”,他“晚年手不释卷”,拿的、读的,正是《论语》二十篇。


可见,第一,赵普是读《论语》的;第二,赵普是从《论语》中受到了启发的;第三,对于他以宰相之位平治天下,《论语》是起到了帮助作用的。


总之,我们要表达的是,尊重经典,学习经典,有所学,有所悟,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读懂了《论语》,完全可以内圣外王,岂止是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大鱼老师认为,很多人都是把传统经典的智慧看低了。


好了,至此,我们上部《论语》的250讲就画上句号了。休整一下,我们继续《论语》下半部的学习。  




[1] 参见《论语诠解》,杨朝明主编,序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uranus_NR

    屡建奇功

    魏钧王 回复 @uranus_NR: 加油!

  • 舒吟_i9

    我是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国大妈,从前年退休后开始学习国学。很有幸发现了大鱼老师讲的论语,深入浅出,犹如谆谆教诲,使我受益匪浅。 为了诠释一部论语,大鱼老师回顾追溯了中国及世界发展历史、文化名人、芸芸众生,为听众打开了一幅巨大的人类发展历史画卷!用心良苦! 我们听半部论语,了解今古天下事!含金量太好了! 感谢大鱼老师,小洁老师! 已买下半部分,跟着大鱼老师继续学习!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舒吟_i9: 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和坚持!五百讲,讲下来不易,说实话,跟着完全听下来也不易。学者为己,您有感悟和收获就好啦!给您加油!

  • 子勤学

    开小朋友学《论语》之先河,树现代人学《论语》之标扛!《大鱼讲论语》熠熠生辉!

    魏钧王 回复 @子勤学: 人以好为语,加油!

  • 疯狂的仓鼠_

    大鱼老师讲论语讲的可真好听啊。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疯狂的仓鼠_:

  • 13988691iwy

    听大鱼老师讲论语,让我们在学习路上拨云见日,蓄势待发,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目的,也提供了前行的动力。感谢大鱼老师!

    魏钧王 回复 @13988691iwy: 人以学为聪,加油!

  • 安安_d1z

    曾子活了九十多岁?

    听友96243504 回复 @听友96243504: 应该不可能。

  • 听友96243504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一起加油吧!

  • 听友96243504

    谁知道曾子最后活了多少岁?

  • 听友96243504

    大于老师,我给你提个建议。你能不能不要像以前那样先读一句诗,读完那一句诗,再去读它的意思。要不然我适合意思混在一起就不理解。

  • 听友96243504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