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谁说了算——性别

第五讲 谁说了算——性别

00:00
10:15

在19世纪的西方,普遍的观点认为,怀孕的女子如果营养好会生女儿;如果营养不好,会生儿子——这或许可以总结为“穷养儿子富养女”吧。

听课的男同学们,要不要和爸爸妈妈核实一下:“当时是不是亏待我啊?”——这是开玩笑啦。

决定生男还是生女的关键是什么,这一直是个谜。直到20世纪初,有一位女科学家才揭开秘密。而又因为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不高,她的成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被承认——有关性别的道路,真是崎岖而坎坷。

这位女科学家叫内蒂·史蒂文斯。

史蒂文斯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从小喜欢学习和生物科学。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高中老师。在攒到了足够的学费之后,以35岁“高龄”进入加州一所没有名气的新大学——斯坦福大学。

四年后,史蒂文斯获得了生物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时年39岁。从斯坦福毕业后,史蒂文斯申请攻读宾州布林茅尔学院的博士学位,导师就是摩尔根,而她比摩尔根年长5岁。她对于科学的执着以及受到的科学训练,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20世纪初,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仍是一个新理论。孟德尔工作的内容在1900年才刚刚被人们“重新发现”。

史蒂文斯想要弄清楚性别是否也是通过染色体遗传的,又是如何遗传的。

1905年,她用一台显微镜观察甲虫的染色体,发现了秘密。

她发现雌性甲虫的细胞有20条大的染色体,而雄性虽然也有20条,但是其中有一条明显比另外19条小很多。她认为,这个有差异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决定了生物体的性别。

* 如果甲虫的性染色体两条都是大的,那么甲虫是雌性。

* 如果性染色体有一条大的、一条小的,那么甲虫是雄性。

后来科学家把大的性染色体称为X,小的性染色体称为Y。性染色体XX是雌性,XY是雄性。

史蒂文斯名气小,又是女性,在当时性别歧视的环境下,她的成果被忽视了。

在史蒂文斯之后又过了20年,研究者们才证实史蒂文斯的发现对许多更加高级的动物也同样适用。

科学家通过大量不同的实验发现,

* 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和携带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最终会孕育出女孩。

* 而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和携带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最终会孕育出男孩。

所以,对于人类而言,生男生女是由爸爸的基因决定的,爸爸说了算。

euc_i31xgaaoleo.jpg

Y染色体是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的,因此,顺着Y染色体,就能找出一个家族的整个父系遗传链条。

Y染色体基因检测显示,现存所有人类有共同的父系祖先,最近的那个共同祖先是24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名男子,这是人类“Y染色体亚当”。要是没有基因突变,全球所有男子的Y染色体应该都是相同的。

200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约有1600万名男子的Y染色体非常相似,都源自12世纪的一名东亚男子,最有可能的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家族。

而鸟类的性别遗传和哺乳动物正好相反,是由雌鸟的染色体决定的,妈妈说了算。

鸟类的性染色体记作W和Z,以便和人类区别。鸟爸爸携带的性别染色体是ZZ,两条一样长。鸟妈妈携带的性别染色体是ZW,两条一长一短。

* 携带Z染色体的精子和携带W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最终会孵化出雌鸟。

* 而携带Z染色体的精子和携带Z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最终会孵化出雄鸟。

所以,雄孔雀有美丽的羽屏,孔雀娃能不能开屏,“花枝招展”的孔雀爸爸说了不算。

决定生物性别的因素,除了染色体之外,还有环境。

有一种海龟,在32℃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孵化出来的小海龟都是雌性的,而在28℃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孵出的小海龟都是雄性的。在28℃和32℃之间,雌雄各半。

220px-different_case_of_temperature_dependent_sex_determination.png

生男生女不是爸爸说了算,也不是妈妈说了算,是由产床说了算,找谁说理去?产床也冤呐——只是因为一朵乌云飞过,沙滩冷了一些些。

由温度决定性别的动物还有鳄鱼。在鳄鱼孵化期间的第二周,如果孵化温度低于30℃,卵就会孵化成雌性鳄鱼,如果温度高于34℃,就会孵化成雄性鳄鱼。

性别除了由环境温度决定之外,还可以由社会行为决定。

《海底总动员》中的尼莫是一种小丑鱼。小丑鱼有一个神奇的特征,就是它们可以改变性别。在每个小丑鱼群落中,都有一条占据家族主导地位的雌鱼。如果具有统治地位的雌性死亡,会有一条成年雄性小丑鱼产生荷尔蒙变化,在几周内转变为雌鱼,并且完全具备雌鱼的生理机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丑鱼的变性也有一定限制,只能从雄性变为雌性,而不能从雌性变为雄性。所以,如果你要写小丑鱼的童话,当心主角儿出场时是叔叔,剧中突然变成了阿姨——哦,应该是小丑鱼部落的“女酋长”。

是男还是女,难道要靠选举么?会不会发生舞弊啊?这个“女酋长”的角色是大家抢着当,还是争着躲? 位置越高,责任压力也越大啊。

下面再回到人类的性别染色体。

女性拥有两个完全正常的X染色体,而男性则拥有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和一个“萎缩”的Y染色体。

科学家发现,从早期的哺乳动物到灵长动物,Y染色体一直在缩小。有科学家提出理论称,人类的Y染色体或许将继续萎缩,迟早要凉凉。这个理论曾经在公众间和八卦坊引起过一阵不小的恐慌。Y在变短,男生怎么办?

如果Y染色体可以表达心情,它或许会唱:“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喔,你也可能不相信。”

不过,在“男性将会灭绝”悲观理论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乐观的观点——毕竟生物学家中男性还是多数嘛。

第一种观点认为,大概在三千万年前,恒河猴就和人类发生了分化,但是,恒河猴Y染色体上的基因却和人类的差不多。这意味着人类的Y染色体在过去三千万年里基本保持了稳定。人体内的一些重要基因阻止了Y染色体的进一步变小。Y染色体正在试图启动“自保”功能,来减缓萎缩退化的速度,甚至可能让其停滞。总之一句话,没变小,能自保。

第二种观点认为,Y染色体虽然在缩短,但是,它保留了对人类功能必要的核心基因。人类Y染色体的萎缩只是为了抛弃有缺陷的基因,这或许是某种自然选择在起作用。Y染色体是在有选择地净化自己,更加“精减”了。总之一句话,浓缩出精华。

第三种观点认为,就算Y染色体有一天真的消失了,男人也不一定消失。因为生物在性别决定机制上是非常灵活的,我们不必为男性的将来担忧。总之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对于未来,对于科学,我们应该抱有完全开放的心态。

我们还不能确切地肯定Y染色体真的会消失,即便最终“消失派”的论调应验了,生物还会选择其他方式来延续生命。

这一点,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时间说了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