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豆神大语文老师王云翔。今天,我继续带你来读部编版教材必读书目《论语》。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孔子思想中“仁”的含义,从“仁者爱人”说到了“仁”和饱满的情感的关系;从“克己复礼”和“为仁由己”说到了“仁”和自主自由的关系。这两个角度,都指向了幸福。有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叫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似乎是在说幸福是完全依靠物质利益得来的。这就和我们讲的“仁”与幸福的关系,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我们这一讲就来谈谈,仁人是怎么对待物质利益的。
在正式开讲之前,如果我问你,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什么?
我想,很多人一定是脱口而出,儒家思想就是要安贫乐道、克制欲望,直白一点地说就是儒家思想倡导要过苦日子。其实,这是巨大的曲解。
儒家思想是非常注重幸福的,它关注的是具体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受苦吗?当然不是。儒家思想是不讲彼岸、不讲来世的,所以也不可能把幸福的期望寄托到一个宗教化的世界中去,儒家真正关注的就是现实,换句话说就是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幸福。
比如,前面讲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是“悦”和“乐”。再想想,“孔颜乐处”,“一箪食[dān sì],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些都是“乐”,也就是指向幸福。那为什么,很多人对儒家思想会有刚才说的那种误解呢?这是因为儒家对幸福的理解,与那些肤浅、庸俗的理解有一些细微而深刻的差异。
你可能会问,这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你可不要小瞧这个态度的问题,如果完全不谈物质利益,人不能生存和发展。但是,要是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你就会成了见利忘义的人,这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去实践“仁”这种品质,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自己和物质利益的关系。
说到对物质利益的态度,我们就得先看看颜回是怎么做的了。之前,讲过“孔颜乐处”,“箪瓢陋巷”也好,“疏食饮水”也好,都不是很富足的生活,但是颜回“不改其乐”,孔子“乐在其中”。
你看,最符合“仁人”修养的,孔子自然不必说了。在他的弟子中,最符合这个标准的恐怕就是颜回了。孔子曾评价颜回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颜回的心可以长久地不离开仁德,而其他人则只是短时间偶尔想起来仁德罢了。这也就是说,孔子和弟子颜回对于物质的要求并不高。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想一想,当下社会的某些人,过于重视物质利益,把拥有巨大的财富当成幸福。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事实会狠狠地打你一个大耳光了。就比如,你有十万块钱的时候,你一定想,有了一百万就幸福了,当有了一百万的时候就真的幸福吗?不,还有一千万、一个亿的目标呢。这是人类的通病,因为欲望是很难填平的,这样一来,你就永远感受不到幸福,只能永远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当然啦,你可能会反驳说,这不是人上进心的表现吗?那我要告诉你,上进心可不是以实现巨大财富为目标的,而是对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执着和追求。
说完了对待物质的态度,我们再从“仁者爱人”的这个“爱”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刚才说过,如果一个人过度重视外在的物质,就会成为一个见利忘义的人了,时间一久,拜金主义就会成了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你的情感会更加淡漠,这时候,物质比情感更重要,你也就不可能去爱人、关怀他人了。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志于道”就是立志于真理,“恶衣恶食”就是不好的衣服、不好的食物。我们希望穿得好、吃得好,但因为种种原因做不到,也用不着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如果因为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就感到羞耻,那这个人是不值得和他谈论真正的道理的。
接着,再从“自由”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特别重视外在的物质,他是自由的吗?肯定是不自由的。我们说过,自由是可以做得了自己的主。有一句话说“掉进了钱眼儿里”,这就是对于那些眼睛里只有金钱的人的讽刺,还有一句话叫“有奶便是娘”,谁给他好处,他就听谁的。一个人的人生受金钱支配,这怎么能是自由的呢?
当然,财富并不是实现自由的阻碍,孔子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财富是可以用正道求得的,哪怕是拿着鞭子这样的工作,我也去做。但是如果不能用正道获得财富呢?“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那我宁愿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你看,孔子一点都不矫情,而是非常的真实、豁达。我们当然要追求正当的物质财富,追求幸福生活,只是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要让自己堕落到,成为物质的奴隶而已。物质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反过来,人就成了物质的奴隶。奴隶是不自由的,而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一定是自由的。
讲了这么多,你会发现,很多人以为孔子号召我们去追求恶衣恶食。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儒家虽然讲究安贫乐道,但却不是要去追求贫困。孔子说,如果可以用符合道义的方式获得富贵,那么富贵当然是很好的。只不过,如果不能以符合道义的方式获得富贵,那么即使在贫困的生活当中,也可以获得快乐的道理,这才是安贫乐道。
你还记得孔子“饭疏食饮水”那段话,最后一句说的是什么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价值意义。如果没有这种对待物质的超然态度,那么“孔颜乐处”就不存在了。由此可知,正确处理好自己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关系到自己是否真的幸福。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聊聊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话题“义利之辨”了。什么是“义利之辨”呢?顾名思义,就是分辨道义和利益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道义和利益,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必然对立、黑白分明的吗?其实,道义和利益本来并不冲突的,让所有人都得到应得的利益,这就实现了道义。
比如,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有了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让更多学生通过读书来实现远大的理想,这种利益就是最大的道义。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利益是违背道义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占便宜”。比如,很多学生都和父母亲去市场买过菜,也会遇到有的商家会趁买主不注意时,短斤少两,甚至有的用很隐蔽的手段给你调换成残次品。这看起来商家占了小便宜,虽然很小,但这也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义利之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说完了义利之辨的关系,再来看看它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就是明白、懂得的意思,一个君子懂得的是道义,而小人懂得的都是利益。什么是“君子喻于义”呢?我们从小就学“周恩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周恩来读书奋斗的目的,在于救国救民,他想的更多是道义,这就是“喻于义”。那什么是“喻于利”呢?我们知道,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走向仕途,就连李白、杜甫、王安石这些后世留名的文人墨客也摆脱不了为仕途而读书,只是有的人是为升官发财,满脑子想的是利益,这就是“喻于利”。
其实,孔子这句话揭示了“义利之辨”是一个人思考的逻辑起点,就是你平时心里想的是道义,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会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你心里思考的是利益,那么你也就会,在面临考验的时候站在利益的一边。
你知道,孔子认为什么是最大的勇敢吗?《孟子》中是这么说的,孔子认为最大的勇敢,是反躬自问,正义是否的确在我这里?如果正义在我这里,那么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儒家所追求的真正的勇敢,不是用来冒犯别人的血气之勇,而是坚持正道而不屈服,坚守底线而不妥协,自我反省没有愧怍不安之感,这才是可以自立于天地之间的铮铮铁骨,是一股刚毅之气。我们常常以为儒家要教人温良恭俭让,做一个谦谦君子,却很少注意到儒家骨子里有一股刚毅之气。人只有问心无愧才能有刚毅之气,也必须要有这种刚毅之气,才能在诱惑和危险面前坚持道义。
对于个人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生命了,但是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在道义面前,即使是生命都可以舍弃,一般的利益又怎么能够改变他们的心志呢?
我们中国从来不缺乏这样的仁人志士,比如钱学森,他本来在美国有非常优渥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美国人知道钱学森的能力,用尽办法阻挠他回国,吊销户照、没收行李、甚至无故拘留钱学森,一直到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钱学森才回到祖国。中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人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从“仁”的内涵中知道,做到了“仁”可以带给我们爱和幸福、自由,也会让我们在利益和道义面前做出正确选择。那么我们想知道,孔子是怎样选择的呢?在孔子的一生中,又是怎样实践“仁道”的呢?下一讲,我将继续为你解读。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再见。我是王云翔,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啊巴巴巴巴巴巴巴巴
好
sea3680 回复 @话唠故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