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7|礼是恰当的生活方式|王云翔

《论语》7|礼是恰当的生活方式|王云翔

00:00
15:0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豆神大语文老师王云翔。今天,我继续带你来读部编版教材必读书目《论语》。

在第三讲,我们讲过,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由此,我们也了解了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以及态度,说了这么多,我想,你也很想知道,孔子所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所以,这一讲,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孔子学习的内容。

我们知道,孔子以“好学”著称,其实,他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局限。如果说,必须要找一个学习主干的话,或者说是最重要的部分,我认为很可能就是礼。那这样说,有没有证据呢?有的。

你看,孔子从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那他要达到什么效果呢?第一个效果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三十而立。之前讲过,《论语》中多次把“立”和“礼”放在一起。比如,孔子的儿子孔鲤转述孔子的话说,“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自己也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还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说的这些话都带有一个字“礼”。

所以,你就会明白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很可能就是“立于礼”。如果说“好学”是孔子思想生命的起点,那么“立于礼”就是孔子思想生命的第一站。

你可能会问,孔子为什么把“学礼”看得这么重要?为什么说“礼”是孔子及弟子学习的重要内容呢?有一句话,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里的勇就是勇敢,乱就是犯上、闯祸,绞是急切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勇敢的胆气,却不知道礼,就会犯上闯祸,说话做事太直、不考虑场合、不考虑对方感受的人,就容易伤到别人。”孔子直接点出了不学“礼”的后果。

而在另一处,孔子又说,“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在这里,孔子认为“礼”和“好学”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礼”在“学”的内容中,一定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其实揭示了礼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范了人的行为分寸。“直”和“勇”,通常都是被看做比较好的品德,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分寸感,这些好的品德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也就形成了“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囧境。而“礼”的作用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

讲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来了,学礼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那么“礼”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你和我小时候的想法是一样的,认为“礼”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机械地做一些符合礼节规定的事情吗?学礼,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其实,学礼,并不能这样简单地去理解。

在孔子那个时代,“礼”和“仪”不是一回事。比如,《左传》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鲁昭公有一次去晋国见晋平公,从两个国君见面,到馈赠礼物等一切外交仪式,鲁昭公都做得非常好。事后,晋平公对自己的大臣说,鲁国的国君很知礼啊。可是,晋国的大臣却说,他只是知道仪,不算知道礼;礼是治理国家的,现在鲁国政治有很大的问题,三家大夫独大架空了鲁昭公,他的灾祸马上就要降临了,鲁国国君不想办法赶紧解决问题,却把心思放在琐碎的仪节上面,这怎么算是知礼呢?

这也就是说,我们平常做出一些优雅的、符合礼节的动作,那绝对不是礼。我们可以把“礼”分为内外两个层次。首先要有内在的精神,礼的精神是“敬”,尊敬的“敬”,这一点一定要记住。然后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让内在的敬意得到恰当的表达。这么说可能太抽象,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孔子是怎么做的?

我们知道,《论语·乡党篇》是记录孔子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它里面讲了孔子的一件事,说他“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这里我们先来普及一个知识点,这里的齐衰[zī cuī],写作“齐衰”,整齐的齐,读[zī],衰败的衰,读做[cuī]。齐衰就是一种丧服,它是古代丧事“五服”中较高的一个等级。

比如,母亲去世,子女要为母亲服丧,服丧的时候要穿粗麻布做的衣服,这就属于齐衰。这里是讲,孔子见到服丧的人,即使孔子和他关系非常亲近,神态语言上也不能太过随意,要表现出对对方的同情。还有一件事更能说明孔子的礼,“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说的是孔子在有丧事的人身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为什么?因为他感受到对方的哀痛,自己心中也有同感,不可能没心没肺地胡吃海塞。

你看,这几件事都说明了孔子的行为是符合“礼”的,那么,从孔子的行为中,你就会发现“礼”的精神是“敬”,对别人是尊敬,对自己其实就是自重,自重的人必定尊重别人。

《礼记·曲礼》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就是要自己谦卑,但要尊重他人,即使是挑着担子的小商贩,也要尊重他。尊重他人,你也可以理解为换位思考,比如,你和家人去饭店吃饭,总会看见一些食客把自己当成大爷,对服务员吆五喝六的,言语中没有一点尊重。很明显,这种行为就违背了孔子“礼”的精神。

但光有精神是不够的,内在的精神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而另一方面,外在的行为也会培养内在的精神。如果,我们按照孔子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去做,时间久了,我们也会体会到孔子内心的态度。比如,201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期间,由于现场DJ放错了音乐,训练馆里响起了我们的国歌,正在训练的女排姑娘们,当听到国歌时,放下了手里的活,面向国旗站立、肃穆。所有人都被女排姑娘们一次轻而易举的行为感动。这就是“礼”的内在情感,发挥了作用,培养了女排姑娘形成了自然而然的外在行为,也正是这种外在仪式的行为,体现了“礼”的精神。

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礼”的外在行为固然重要,但我们“学礼”绝对不能只是机械照搬那些外在行为,否则很容易变成形式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表现在外。有很多人比着装样子、搞仪式,内心也没有那么真诚,这时候,礼反而成了对人的束缚,这就背离了“礼”的本质。

孔子学礼,从来不是泥古不化地完全照搬前人的做法,他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斟酌损益。我们来看一下孔子具体是怎么做的?

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这里的冕是指帽子。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用麻这种料子来做帽子,是符合礼的;但现在,大家都用便宜的丝来做帽子,更俭朴,我也主张和大家一样的俭朴;我见君主的时候,在堂下拜一次、堂上再拜一次,是符合礼的,现在大家都省去了堂下的一拜,只在堂上拜,这样做太傲慢、不够恭敬,我还是坚持在堂下拜。”整个读下来你就会看到,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坚持从前的礼,他认为衣冠即使简朴点也没关系,但要符合身份、场合,着装要得体。

你可能会疑惑,怎么理解孔子所说的呢?其实这也好理解,孔子对麻冕之礼的态度,是与其坚持用贵重的材料,不妨从俭。就比如,我去给学生上课,我不用考虑穿的是不是名牌,只要我穿着得体就可以了,这既是尊重课堂,也是对自己的尊重。面对君主的时候,该怎么做呢?孔子在拜见国君这件事上,坚持古代的礼仪,在堂下就拜。这不是谄媚,是因为这个行为当中有内心的诚敬之意。

当然啦,我们现在没有君臣关系,但是可以把它理解为面对长辈。比如,你和家人一起吃饭,爷爷奶奶还没有动筷子,孙子辈是不应该先吃的。你可能会说,这都什么时代了,如果这样理解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有句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规矩,让孩子心里有一点敬意。

讲到这里,我问你一个问题,礼的根本是什么?我想很多人是回答不上来的。因为,很多人学习礼,只是注重表面行为上的一些细枝末节,却不知道礼的内在精神,这就会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林放的人,他曾问过孔子“礼之本”。因为,礼的根本一旦明白了,那些表面仪式就都容易理解了。所以,孔子非常高兴地回答说:“大哉问!”真是重大的问题!“大哉”这个感慨很不寻常,孔子只在称赞尧的时候用过这个词,这里的尧就是尧舜禹的尧。可见,孔子对林放提出的问题是非常认可的。

那么,孔子是怎么回答林放的问题呢?孔子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就是说,礼,与其追求那个奢侈浮夸的形式,不如节俭、朴素一点,办丧事,与其搞得一大堆繁琐的仪式,不如内心的哀伤。也就是说,“礼”讲究适度,过分奢侈和过分朴素都不好;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那宁可朴素,至少朴素更接近根本。换句话说,就是过分重视礼的形式,还不如多重视内心的敬意,淡化礼的形式。因为要先有敬,才有礼。所以,说到底,礼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了内在的真诚,那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礼坏乐崩”。

你可能会说,王老师你讲错了,不应该是“礼崩乐坏”吗?这里我要解释一下,《论语》中的原文,是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所以,我讲“礼坏乐崩”并不是口误,而是对原文的尊重。当然啦,现在我们用“礼崩乐坏”或者是“礼坏乐崩”也都是正确的。

其实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也要问出来了,对孔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礼的外在形式,还是礼的内在的精神呢?答案简直是再直白不过,一定是内在的精神。确切地说,“礼”一定要有“仁”,仁义礼智,仁是第一位的。孔子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的内心没有仁德,即使有了礼,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钱穆先生直接说:仁就是礼之本。刚才林放问“礼之本”,钱穆先生的答案就是“仁”。

所以,下一讲,我们来谈谈“仁”。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再见。我是王云翔,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sa_04c

    和儿子一起听王老师的《论语》是种享受,也很受益。

  • 1892690zqdu

    👍👍👍

  • 1892690zqdu

    👍👍👍

  • 小狐狸000盼雪

    好看!👍👍

  • yuening123

    "

  • yuening123

    v

  • 花瓣儿_yq

    甚好 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