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中国人的智慧:再说几句(订阅后限时免费)

017中国人的智慧:再说几句(订阅后限时免费)

00:00
09:41

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出品的《易中天品中国》,作者易中天,演播[景行]。


第十七集,再说几句。


关于中庸的话题基本就讲完了。最后再说几句,算是做个总结。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中庸,为什么是道德境界呢?因为中首先是正,中则正,正则中,叫“中正”。这个正,包括正直、正派、正义、正当、正道,当然关乎道德。其次,中庸也是一种修养,不卑不亢,不即不离。不偏不倚,不疾不徐,这些都是修养,也都要靠修养。修养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境界,叫平和。或者说,中庸就是“中正平和”。中,就是不偏不倚;正,就是不左不右;平,就是不高不低;和,就是不异不同。“中正平和”在儒家那里被认为只有修养很高的人才能做到。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样说当然会有问题了,因为中庸如果是最高境界,只有修养很高的人才能做到。孔子又怎么会接着感叹,民鲜久矣呢?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大多数人做不到,很正常嘛。


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啊,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句话其实是反问句,它的后面应该打个问号。这一来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理解,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难道是至高无上,高不可攀的吗?当然不是,它是很平常很普通的嘛。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跟它久违了呢?


如此解释当然也通,不过我认为前一种解释也没什么问题,因为在孔子那里,最高境界都是像中庸这样的,既普通又很难的。比方说,“仁”是不是最高境界,是。


那么,它在天上,在山顶吗?不。孔子说:“我想要它,它就来了。”“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可真是仁远乎哉。”孔子还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就更容易了,但是要成为一个“仁人”又很难。他自己不是啊,孔子的说法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学生中就更是一个没有。别人问他:“子路、冉有、公西华算不算仁啊?”他的回答是:“是不知其仁也。”仁,是不是又很难呢?是不是也只有修养很高的人才能做到呢?这就是儒家道德标准的特点。


一方面,它一定是最普通的,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常人之道。否则这个标准提出来啊,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就成了唱高调。这个道理前面讲过了。但是另方面呢,它又一定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轻而易举就能做到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塑造就没有了必要。这就很像后来禅宗讲的“顿悟成佛”。一方面极其容易,另方面呢,真正成佛的又没有几个。这个话题,我们以后再说。


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


中庸的思想方法就是不认“死理儿”,不走极端。不走极端,前面说过了。这里补充讲,讲不认“死理儿”。


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段话提出了孔子反对的四种思想方法:意、必、固、我。


意,就是意思的意,就是凭空猜测;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冥顽不化;我,就是自以为是。说得再白一点儿,意,就是想当然;必,就是一根筋;固,就是死心眼儿,我,就是半吊子。这些就是“认死理儿”。


“认死理儿”也有两种。一种是认自个儿的“死理儿”,总认为自己想的说的,知道的都是对的;还有一种是认别人的“死理儿”。听到一种说法,就一口咬定逮住不放,然后一条道走到黑钻牛角尖儿。


中庸之道,相反主张认“活理”。据《论语·先进》,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嘛,怎么能闻风而动?”


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去做。”


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公西华说:“先前子路问先生听到了就去做吗?先生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现在阿求,也就是冉有也问先生,闻斯行诸。先生却说,既然听到了,当然就该去做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还截然相反。阿赤我实在想不通了,因此斗胆向先生请教。”


那孔子怎么说呢?孔子说:“阿求这个人,胆小怕事,老往后缩,所以要推他一把。求也退,故进之。阿由的胆子一个顶俩爱往前冲,所以要拽他一把。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中庸之道了。


冉有退缩是不及,得推一推,这是唱反调。子路兼人是过,得拽一拽,这是做减法。这边推一推,那边拽一拽,这是开汽车。孔子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是个优秀的驾驶员。


所以,中庸一定是认“活理”,不认“死理”。但是,中庸的“活”,绝不是乡愿的“活”。乡愿的“活”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耍滑头,是不诚实,是见风使舵,吹牛拍马。中庸的“活”相反,是见鬼说人话,见人说鬼话,反着来的。目的是要以他平他。是要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终极目的还是正道。


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


前面说过,中庸之道,是要用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处世。


孔子是很会处世的,他所在的那个世,是乱世。乱世怎么处呢?向宁武子学习。宁武子是魏国的一个大夫。孔子说:“宁武子这人了不得呀。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又聪明又能干,这叫“邦有道则智”。国家政治黑暗,他就傻乎乎的,这叫“邦无道则愚”。”孔子接着说:“他的那个聪明能干,我们是学得到的。他的傻乎乎,我们就学不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宁武子的傻是装傻,当然愚不可及。”


在这里,孔子表达了他的一种处世态度。同时也是政治态度,那就是当一个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我就为这个政府服务。如果这个国家政治黑暗,国君是个暴君,我就不为他服务,但是我也不反抗。反抗那是要掉脑袋的。


怎么办呢?宁武子的办法是装糊涂。孔夫子的办法是一走了之,换个地方待。让我为这个黑暗政府服务做他们的狗腿子,我不干。和他们针锋相对,作斗争,做革命烈士我也不干。既不做烈士,也不做奸臣,这就是中庸。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这个不好,还是应该做斗争。面对黑暗政治和混蛋政府你也不反抗,我也不斗争,那怎么行呢?嗐,对不起,这个我就不管了。我在这里只是原封不动地传达古人的原意,并不代表本人立场赞不赞成是诸位的事儿。


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


关于做人艺术,不妨举曹操的第二任正妻卞夫人为例。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卞夫人升为正室以后,曹操每次外出打仗,带回一些战利品啊,什么首饰之类的总是让她先挑。卞夫人呢,每次都挑中等的。大家知道,女人是最喜欢首饰的。所以,几次以后,曹操就觉得奇怪,就问她为什么呀?卞夫人说,挑最好的是贪婪,挑最差的是虚伪,所以我挑中等的。


这就是会做人了。看来卞夫人也是个懂中庸的。中庸,是不是又不算很难呢?


现在中庸的原则这一讲就讲完了,要说的是,中庸是中国人的智慧,但不是唯一的智慧。


先秦诸子当中,也有不主张中庸的。法家和道家就都不主张。法家的智慧是斗争的哲学,老子的智慧是转化的哲学。所以讲完中庸,我们还要讲老子。


不过,老子之前呢?我们要先讲讲孙子。因为老子哲学和孙子兵法恐怕是有关系的。讲完,孙子就可以讲老子了。


中庸呢?我们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51818752

    哈哈,作者好幽默,阅读者也很不错👍👍👍

  • 奔奔2

  • _早起一杯温开水_

    中就是正,中正

  • 無空世界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凭空想象的想当然,绝对肯定的一根筋,冥顽不灵的死心眼,自以为是的半吊子。

  • 温橙_

    主播讲的不错,很生动传神

  • 静之涓

  • 百年孤独h

    什么话都让孔子说完了,让人无言以对,这种人在现在这个社会让人很讨厌

  • 粗腿胖

    装糊涂

  • 法语微言

    易老师也在装糊涂

  • 墙办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