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种下的是善良,收获的必将是幸福

少儿|种下的是善良,收获的必将是幸福

00:00
28:56

《一片小树林》好书解读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书香江苏精品听书。



撰文:邹抒阳    朗读:陈尚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江苏省南京市乡村小学校长杨瑞清30年坚守基层教育的感人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毕业的杨瑞清来到五里村小学担任村小教师,当时学校无校舍、无教师、无资金,孩子们无助、自卑、放任、孤独,但最终,他们都被大男孩式的校长杨瑞清感动、改变了。杨校长的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信任,1985年,他所在的学校被更名为行知小学。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取得成效,1990年获得了全国学陶成果一等奖。他小学教育为中心环节,向周边拓展,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1994年,杨瑞清在行知小学创立了行知实践基地,成为孩子们了解农村、生活实践的窗口,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如今,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正在成为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


       作家王一梅对行知实践基地进行多次实地采访,历经三年酝酿,创作了这部纪实小说《一片小树林》。


       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乡村教育故事。


       《一片小树林》,从朱自清著名的散文《背影》、南京郊外浦口老火车站父亲的背影、到20多年前还是小学生的记忆中的五里村小学校长的背影起笔,讲述了一位19岁的年轻的师范毕业生杨瑞清,满怀教育梦想,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教育的生动而又感人的故事。


       “五里村,有着阡陌纵横的田野,更有诸多传奇故事。”“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楚霸王项羽、太平天国都在这儿留下过远去的痕迹。可是,在这个中国乡村教育的美丽童话开始的时候,五里村是一个贫穷偏僻的小乡村。“大树在半山腰,半山有一块平地,五间平房排成一排,树上一口大钟,敲起来当当响,全村都能听见。这便是五里村小学。”无教师、无资金、无校舍,学生不要上学,学校不像学校。


       就在这个时候,杨瑞清来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脸上满是阳光,心里装着爱”,杨瑞清就是这样一位“不喜张扬,默默做事”的乡村教师、乡村校长。


       杨瑞清挨家挨户家访,让五里村该上学的孩子都来上学,给被称为“秧侉子”的、只有妈妈的孤独女孩曲小琴垫交学费。他看到住在烧砖寒窑里的孩子杜斌斌家里“没有一张可以让孩子读书的桌子,更没有钱来供孩子上学”,下决心带领老师和同学在学校旁边栽种了100颗小杉树,要让这片小树林解决学生的课桌问题。他看到有的老师把留级生当做“田里的杂草”,就用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杂草是人们尚未发现优点的植物”的观点来说服同事,在全校取消了留级制度。他看到“乡下孩子原本都是用衣袖来檫鼻涕的”,“给每个孩子发了手帕”,并且让班长帮助老师每天检查。他看到学生朱大洲不服老师管教被罚站,用粉笔在地上恶作剧乱画,递过去画本和三支彩笔,让学生画稻田里的秧苗、五里河的河水、学校里的故事。县里来文件,调杨瑞清去县教育局当局团委副书记,离开五里村四个月后,他又回到五里村小学,当他“一辈子”的乡村小学校长,并且娶了一个五里村的姑娘青梅当妻子······


       后来,在村党支部陈支书和全村老百姓的支持下,在全校老师和员工的努力下,五里村小学变大了,变美了!有了小小的四合院,有了爬满爬山虎的绿色院墙,有了8棵柿子树,有了鸡,有了鸭,有了铺满趴根草的操场,有了升旗仪式,有了显微镜,变成了一个“小而美”的乡村乐园。


       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派员来到了五里村小学。他们认为,当时的五里村小学四合院是20世纪80年代最美的乡村小学:没有高楼,没有高级的教学设备,却有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真心真情,有着亲近自然的广阔天地,有着社会即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不久,台湾的同学也到五里村小学来游学。几年后,五里村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


       “种下的是善良,收获的必将是幸福。”《一片小树林》描述的故事,是平实的,是完整的,是善良的。在当今应试教育风行天下的大背景下,《一片小树林》毫无疑问是中国乡村教育一个令人深思的美丽童话。

 

       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乡村小学校长


       《一片小树林》,其实是一部人物传记,是一部童话般的人物传记。《一片小树林》精心地用童话手法,把现实世界和童话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刻画了杨瑞清从一个年轻的师范毕业生到乡村小学教师、乡村小学校长、知行小学校长的成长历程。


       同样是师范生,同样是怀着对少年儿童的深爱,使王一梅的《一片小树林》,没有用俗化文字去表述一位纯净的把一生奉献给乡村小学教育的校长。《一片小树林》,简单,明快,童真,童趣,用一个又一个的童话般的故事、一段又一段的童话般的语言,勾画出了一个可爱的童话般的乡村小学校长。


       杨瑞清“像个大男孩”,30年如一日带着学生看云。是一颗树,是一朵蘑菇,是一只兔,是会跑的马,是一头狼,是一条船,是兔子上了船······“孩子们在看云,他们仰着头,跳着蹦着,争论着,有的甚至在尖叫。”“看云,这是多么自由自在的姿态”,“学会让孩子仰望天空,世界会变得很大,很大······”。


       学生拿着5元钱来学校报名,过水稻田腿肚子上盯着蚂蟥,流着血,手上拿的钱都带着鱼腥味。杨瑞清来了,他拿着一些竹叶,烧了,竹叶成了竹叶灰,抹在同学的腿肚子上。他说“这个土办法对付蚂蟥的伤口,管用,我也是向农民学来的,止血又消毒的。”


       五里村小学有7个调皮捣蛋和总是留级的学生,号称“江南七怪”。有的老师不待理他们。杨瑞清却把他们比成“晚开的荷花”,他说:“我们希望每一朵花都开放,但我们不必要求所有的花都一齐开放,总会有一些花早开放,也要允许另外一些花开得晚”,“要耐心等待,要包容孩子暂时的缺点,有的可能不是缺点,是特点。”


       杨瑞清学以致用,他把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付诸实践。他带领老师和学生一起种菜;鼓励校工养鸡养鸭;去上海参加培训班看到城市学校满墙翠绿,并引种了爬山虎,绿化了五里村小学;他用自己积攒的钱买杉树苗营造学校小树林······


       刘平同学因为学习优秀,被保送到县里去上学,杨瑞清骑自行车送刘平去县城。“他们的自行车追上了一个又一个人,超过了一颗又一颗树”。“赶上一个,再赶上一个。”杨校长说,“只要肯努力,学习也能这样一个一个赶上去。”


       30多年过去,一排平房的五里村小学变成了有20个班级、5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占地300多亩地的行知小学。但杨校长办公室的窗下,依然开满栀子花,窗口,依然放着“大菠菜”样的大叶子绿植。他请来当年喜欢画画的学生朱大洲来设计学校的徽章和吉祥物。“一朵红色的小花和一枚行知行印章组成了徽章”,吉祥物“陶娃”也诞生了,一个叫“乐乐”,一个叫“淘淘”,快乐又淘气。两只张开的小手掌,掌心是两张笑脸,代表“手脑并用”。


       所有这一切都在默默地告诉人们,杨校长是一位忠诚乡村教育的“魔术师”。


       王一梅不愧为一位优秀的童话作家,她懂得,怎样的故事才称得上是真正美丽的童话。她显然也十分明白卡尔维诺的童话理念:最美的幻想也只像一些美味的果酱,如果不把它涂在真实的故事的面包上,那永远只是一些果酱而已,而真正美丽的童话,都是把幻想的果酱涂在了真实故事的面包上。《一片小树林》就像是一首献给中国乡村教育的童话诗。而用三十年的时光谱写了这首动人的童话诗、实现了一位新时代的师范生的教育梦想的人,是杨瑞清和他的孩子们、同事们、乡亲们。


       五里村,曾经是一个偏僻的小乡村。五里河绕着村边缓缓流淌,世世代代的人在这里洗衣织布,割草耕作,生息轮回,安安静静。当然,还有一代一代的“说书人”,在大树下说着他们心目中的“传奇故事”。随着时光的推移,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垒起了五间并排的小平房,说书人和听书的孩子们熟悉的那棵大树上,挂起了一口大钟,敲起来当当响,全村都能听见。五里村小学小学就这样在当当的钟声里诞生了。


       “一望无际的水田,云倒影在水田里,水田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光,水牛的尾巴不停地甩着,耳朵尖尖上也泛着光。很多孩子扛着长板凳,在田埂上排成长长的一排,从远处的半山腰一直排到水稻田中间的五间瓦房,排成了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线。”王一梅这样描写着这所乡村小学校的“小而美”。


       20世纪80年代初,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几乎和那些扛着板凳的孩子同步,踩着稻田的田埂来到了五里村小学担任村小教师。他没有想到的是,开学第一天,支书就向大家宣布:从今天开始,五里村小学的新校长,由杨瑞清担任。他几乎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接过了此前的那位老校长传递来的一支教育“接力棒”。


       而当时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孩子们不喜欢上学;小学校里既无校舍和教师,也没有一分办学资金。“无助、自卑、放任、孤独是当时五里村小学生面临的状况”。站在杨瑞清面前这些“背景”各有不同的小学生,也都是《一片小树林》里的“主角”,他们当中有贫困无助的留级男孩杜斌斌;同样是留级生的自卑男孩颜海军;有父亲早逝的孤独的“秧侉子”女孩曲小琴;还有顽皮、放任、总喜欢跟老师“对着干”的朱大洲……可以说,杨瑞清的教育之路的起点是非常低、非常暗淡的。但是,早在晓庄师范读书时,他的心里就装进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现在,怎么办好这所乡村小学,怎样让这些孩子喜欢上读书,就成了这位大男孩心目中的人生大事。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的岁月里,杨瑞清和村里的乡亲、学校的同事、校工一起,果然就像种植一棵棵小杉树一样,用心地、努力地去培土、浇水、剪枝,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坚守,终于把这所小小的乡村学校营造成了一所属于农民孩子的“乐园”。他曾经这样想象着:五里村小学有128个孩子,来自128个家庭,他们将从五里村走出去,走向四面八方,去找到128个不同的未来——不,不是128个,而是无数个你也许根本无法预计和想象的未来。


       想到这些,杨瑞清的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他的心里升起了一种美好而强大的信念。他又想到了自己毕生服膺的陶行知先生。“当年,陶行知先生看见了乡村教育的重要,他重新估计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丢弃了归国学者、大学教授的身份,来到乡村过普通农民简朴的生活。”事实已经证明,杨瑞清不仅成为了陶行知之后的一位全身心献身于乡村教育的后继者,而且还创造性地把陶行知倡导的办学模式付诸实践,把五里村小学变成了一所“小而美”的乡村乐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派员来到五里村小学,认为五里村小学四合院式的校园是“最美的乡村小学”,虽然没有高楼,没有高级的教学设备,却有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真心真情,有着亲近自然的广阔天地,有着“社会即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

 

       王一梅在作品里用密集和鲜活的小细节与小故事,呈现了杨瑞清和他的同事们抒写这部美丽的“乡村教育童话诗”的全过程。例如杨瑞清提出取消留级制的前前后后;秋天里他和农民、孩子们一起去收获稻子的情景;金黄的稻垛在午后的阳光下散发着清香,沉甸甸的稻穗也让我们想到了杨瑞清在教育园地里辛勤的耕耘和收获。书中也处处闪耀着迷人的教育思想的光芒,例如杨瑞清一再和同事们谈到的美国思想家艾默生的那个观点:“杂草是人们尚未发现优点的植物”,五里村小学128个孩子,在老师眼里,每一个都是一朵花,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土壤中,周围的湿度和环境不一样,所以开花的时间也会不一样,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杨瑞清坚信,每一朵小花,都有盛开的权利和机会,他说:“我们希望每一朵花都开放,但我们不必要求所有的花都一起开放,总会有一些花早开放,也要允许另外一些花开得晚,不要去催他们开,更不要去掰开花苞,强迫他们早开花。”“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放弃每一棵苗,给他们阳光,改变他们的生态,再给他们时间,等待他们的生机,让每一个孩子都含苞待放,生机盎然,这样才是健康的校园啊。”


       除了主人公杨瑞清,作品里写到的每一位五里村人物,都很感人。如最早的那位把接力棒传递给杨瑞清的老校长;那位种下了一片杉树林和八棵柿子树的老教师;从南京城里来到五里村小学料理学生生活,当门卫、也负责敲上下课铃的刘奶奶;在五里村小学读书是杨瑞清班里的班长,如今是行知小学的副校长的刘平,以及刘平的帮学校做了一辈子课桌椅的爸爸刘木匠。还有那位不讲什么大道理、一心想让村里的孩子学会识字、写名字,说话很有威信的陈支书。这些人物中,有不少人是“从这里出发,又回到了这里”的,如已经成为画家的朱大洲。


       “纪实文学”这种体裁,向来存在着只顾罗列事实而缺失文学之美的弊病。王一梅却是一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采撷最美、最闪光的细节,并且能够采铜铸鼎、撒豆成兵的高手。这部作品裁剪精准而适度,故事叙述婉转且绕有风致,语言也十分清丽、优美,可当小说看,亦可作童话观,可以说,把纪实文学的“文学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全书自始至终也荡漾着一种光明和美好的诗意。


       从五里村走出的每一个孩子和成年人都坚信,有了杨校长,五里村小学“还能更精彩”。他们都记得那首《小树林之歌》的朗诵诗:“风中的颜色,/透明的叶脉,/你是我可以依靠的树,/让我们透过你绿色的窗,/听一听鸟儿的故事!/闭上眼睛,感受大地!”杨瑞清和五里村小学的老师们,把这个小小的校园变成了孩子们长大后可以寻找童年的地方,一个有快乐、有牵挂、有回忆的校园。如今,五里村小学更名为“行知实验小学”。杨瑞清把陶行知“小而美”的教育理念变成了自己的梦想,并且用自己的大半生去实现了这个梦想。读完这本书,谁能忘记他讲过的那个“千瓣莲”的故事呢——


       千瓣莲是莲花中最晚开花的,别人认为它开不了花,或者不开花了,都对它失望了,甚至遗忘了它。突然有一天,其他的莲花都开完了,千瓣莲却开花了,有上千个花瓣,比任何一朵花都美丽。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的就是一朵千瓣莲。作为教育者,我们最要学会的就是耐心“等待”。

       杨瑞清如是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