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注意力表现是什么?

09-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注意力表现是什么?

00:00
12:59

大家好,我是邹丽娜。


我做教育研究这么多年,经常收到家长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一类问题,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是什么问题呢?


有家长会问,邹老师,我家的孩子写作业永远拖拖拉拉,2小时起步,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上厕所,就是在椅子上坐不到10分钟;


还有家长问,我家孩子一看书就头疼,玩起游戏、看起动画片来,那叫一个投入,叫都叫不动!


相信这些问题多多少少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通常我们都会把它归结为“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没那么明显。到了小学阶段,具体表现在学习上,就让家长很头疼了。因为孩子上课的时候,特别容易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学习呢,粗心大意,经常出错,做作业的时候,又拖拖拉拉。


法国的一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就曾说过: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这句话说出了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是学习的第一步。如果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心理学研究也证实,孩子在7岁时的注意力状况,能够预测他在16岁时,也就是上高中时的学习表现。


既然注意力如此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注意力这个话题。

 

 “注意力”到底是什么力?


下面先请你一起做个小互动。想象一下,你即将参观三套房子,并且从中挑选一套买下来。


第一套房子,有一个很大的客厅。但是,客厅只有一扇窗户,而且很小,要走到窗边凑近之后,才能看到窗外的风景。


第二套房子呢,客厅也不小,特别的地方是,窗户上有一扇醒目的彩绘玻璃,非常抢眼。起初觉得很有吸引力,但时间长了,总觉得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它那繁杂的颜色让人无法看清外面的世界。


来到第三套房子之后,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无与伦比的景色,同时室内的光线也非常充足。


听完描述之后,你会选哪一套呢?答案并没有对错之分。通过这个小互动,我主要想说的是,注意力就像不同房间里不同类型的窗户。


当注意力像第一扇窗一样狭窄时,那么你就很难收到外部的信息,也就很难看清事物。假如,注意力像第二扇窗户一样被分散时,你就很难集中精力。如果注意力像第三扇窗户那样宽广稳定时,你就能更加专注地感知周围世界的所有细节,并且可以头脑清醒地学习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


好,这是用类比的方式简单说明了什么是注意力。在心理学中,“注意力”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很多概念和分类,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专注”那么简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Michael Posner 把人的注意力分成三种:警觉、注意力的转移以及冲突的排解。

″警觉″就是指能够随时侦测到周边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比如,你常常会叮嘱孩子,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看,其实就是提醒他要警觉,如果听到喇叭声、看到附近有车过来的时候,要立即闪开,否则就有可能受伤。


″注意力的转移″,就是注意力要能够被转移,从一个需要注意的事物,转移到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事物上。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请翻到下一页,可孩子还是盯着前一页,没跟上节奏。等翻过来,重点内容老师都已经讲完了。


″冲突的排解″是指做事情时排除周围事物的干扰。因为环境中有很多信息在争夺你的注意,要选择注意什么,就要抑制其他信息的干扰。我们最常抱怨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就是说孩子无法专注,容易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一心想着等下要去哪玩、要吃什么零食,或者总想起来去抱抱家里的猫咪,就会分心,影响写作业的效率。


所以,你看,注意力不仅包括专注力,还包括警觉能力和注意力的转移能力。以偏概全的话,容易让你和孩子陷入误区。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越专注越好。

额,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了,我们小时候听过那么多鼓励做事专心的正面案例,比如牛顿因为做研究太投入,误把摆在桌上的手表当成鸡蛋放在锅里煮了。为什么孩子越专注,却不一定好呢。


原因是过犹不及,过度专注会带来风险。当一个人过度集中注意力,就无法对外界环境保持警觉。比如,开车的时候,看到广告牌上有俊男美女,忍不住多看几眼,过于投入,一不小心跟前面的车追尾,那麻烦可就大了。

 

注意力的四大维度


好,前面我们大致了解了什么是注意力,以及对注意力的理解误区。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注意力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良好的注意力表现具体有哪些。


目前有关注意力的研究比较多,不同的学者对注意力的维度有不同的分类,我挑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大维度,给大家来讲一讲,分别是注意力的广度、转移性、持久性、分配性。


首先,注意力的广度指的是注意力的范围,也就是人在一瞬间,能清楚地觉察出多少个信息量。单位时间内,能够注意到的信息量越多,说明一个人的注意力广度越高。研究表明,以一秒钟为限,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个相互关联的字母,或者是5~7个彼此并没有什么关联的数字。


不过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注意力的广度要小得多,同样的时间里,成年人能记住好几个数字,孩子也许只能记住一两个,甚至还会一个都记不住。当然孩子注意力的广度,只要加以练习,就会有所增加。


第二个维度是注意力的转移性。这个部分前面已经讲过,指的是能否主动地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注意力能够快速转移,并能快速稳定下来,是良好注意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某些情况下,一个人如果能够主动且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也能反映出他思维的灵活性。


试想,如果孩子原本正在看喜欢的故事书,突然有同学打电话向他询问一道数学题,假如孩子能够快速地思考问题,并详细给予解答,而且放下电话后还能继续将注意力放回故事书中去,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具备的良好的注意力的转移性,当然,这种良好的转移性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对孩子进行积极培养。


第三个维度是注意力的持久性,也就是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的长短。比如,写作业能够不走神一口气坚持15分钟。


通常,很多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注意力的持久性是不同的。上课的时候,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很轻易的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开;但如果是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和图书时,他能不受周边环境的干扰,坚持很长时间。这说明,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会更加持久。


第四个维度是注意力的分配性。它指的是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合理分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心多用”。


对孩子来说,最明显的一个"一心多用"的例子,就是在学校听课的表现。课堂上,孩子需要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记录随堂笔记,还要有自己的思考,而这就需要孩子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合理的分配。


但通常的情况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要做到关注所有的事情,且都能做好,非常困难。而且,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叫作纹状体的区域,跟注意力密切相关。它会根据刺激的强度和获得满足感的速度,来判断哪个活动更好,从而影响你的注意力分配。举个例子,跟做作业相比,玩电子游戏能够获得及时奖励和快感,大脑中的纹状体就会影响你的注意力分配,让你更愿意玩游戏而不是做作业。


综上可以总结出,良好的注意力,既要有广度和持久性,同时又要适时转移、合理分配。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兼顾这四大方面,不能一味的强调持久性。

 

注意力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最后,我特别想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注意力是一个缓慢发展的智力技能。


通常我们要做到注意力集中,要有很强的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能力都和大脑的前额叶息息相关。但人的前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好,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说明前额叶不仅仅在儿童期发育不成熟,甚至在青少年时期孩子逐步发展。只要前额叶发育不全,或者前额叶的功能运作有所缺陷,都会影响到你的注意力。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孩子又开小差、拖拉磨蹭时,大可不必太焦虑。

 

小结


好了,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当下很多家长关心的普遍问题。我们常说要提高孩子注意力,那我们谈论的注意力到底是什么,了解这个概念很重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注意力不等于专注力,它包括警觉、注意力的转移以及冲突的排解三个方面。


那注意力有没有衡量指标呢,良好的注意力表现是什么?顺着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注意力的四大维度。良好的注意力,既要有广度和持久性,同时又要适时转移、合理分配。


最后,我们还知道了注意力的发展和大脑的前额叶息息相关,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了解了注意力以及背后的大脑发展规律,你一定希望了解用什么方法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尽可能让孩子表现的更好一些,例如学习的时候注意力更集中。具体方法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分享。做更好的父母,从理解孩子的大脑开始,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