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好的心念也需要“格”吗?

048.好的心念也需要“格”吗?

00:00
16:31

之前,我们也学习到《大学》讲的“格物”在于格心中之物,王阳明继续说心中有个孝亲的念头,孝亲便是物,然而孝亲是好的啊,为什么还要格呢?张讲师解释道只因这个孝亲的念头有可能夹杂着私意。日常中私心的发动实在非常多而且很隐微,参杂在所谓好的念头中,不易见,王阳明说“盖有窃发而不知者”,常常我们以为很正,其实内心尚未正,外在的言行修的再好,最多“义袭”而已。此心未明,大学之道流于外而不在内,殊为可惜,这也正是心学可贵之处,先从格物开始!


1、为什么说“格物”的“物”是心内的事?

2、“至善”之地,是什么地方?


(八十三)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八十四)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八十五)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八十六)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各位好,欢迎一起来学习《传习录》。我们看本文。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现在是在解释格物的“物”到底是在里面还是外面。那当然一般的人看到“物”这个字,就会想到都是外在的事物,山河大地也是物,桌子椅子都是物,这“物”为什么会在里面呢?那么王阳明主要的思想就是,格物指的是心内的事情,不是心外的事情。那各位何以见得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格物、致知,因为我们一般都把致知的“知”解释成知识的知,对不对?事实上不是这样。各位,你看格物,再来是致知,再来是什么?诚意,再来是正心。诚意是正心,包含在正心里面的事情,致知是包含在诚意里面的事情,格物是包含在致知里面的事情,所以这个格物、致知、诚意都在讲正心的基本功夫,所以可见得格物、致知都是心内的事,不是心外的事,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明白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才开始变在身体上,身体包含里面跟外面,齐家在外面,治国平天下是在外面,这个道理很明白。所以,从心内、从心里面的意,意里面的知,从知里面的物,格正之后然后慢慢散到外面来。所以,这个道理就是格物的物,指的是心内的物不是心外的物。


那心内的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心内怎么会有物呢?我们常常说:“你呀,心中必有一物”,有没有?是不是一个物啊?说“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就像我的心要发一个念头要去孝亲,我想要好好报答一下我的父母,明天母亲节,我想要好好的让我母亲开心一下。各位,就那个念头,我想要让我母亲开心一下,“即孝亲便是物”,那个心念就是“物”。那你说,孝亲很好啊,干吗要格?各位,对呀,孝亲很好。但是孝亲里面可不可能还夹杂有私欲呀?有没有可能啊?比如说这次母亲节我要让我母亲开心一下,她如果开心一下之后就会买什么什么给我,有没有可能啊?这就有可能。她如果开心一下,分遗产的时候我就可以分大块一点,有没有可能啊?这个就是夹杂着不净的心思。


所以任何心念的发动,不论你认为的善念恶念,里面可能都有夹杂一些我们的私欲在里面。所以,这边是说我们发任何念头,不止是孝亲,就是发任何念头,你想干嘛你想干嘛,想去做什么,心念正不正?自己要稍微格物一下,先看一下,到底里面有没有夹杂杂思。你说那有没有夹杂杂思我怎么知道呢?这个叫良知。良知就是不学而知,你一定知道,你愿不愿意承认而已。


各位,譬如说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就一直打压一个人,一直跟他反对,你可以正义凛然说很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可实际上你自己知道,其实你心里就是要跟他作梗而已。谁知道?就你知道。你说我怎么会知道?天底下只有你会知道,这个叫做良知。这边所谓的格物,就是格心念是否正确,心念是否公正,是否是没有私欲,这就是格物的物的意思。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他说:“今日我所谓那些在学习格物的那些人,还有很多很多都没有把格物放在心里,他只是流于口耳。”口耳什么意思?就是听人家讲、嘴巴诵念。好比现在很多人都在读经对不对?读经很好,但是你读经如果不能把文字跟里面的心印、来印心的话,那就是流于口耳,徒尚口说了。


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那何况是那些只是整天在那边诵念,他根本不知道这些经文里讲的是我们心地内的事情,那他能反于此乎吗?那个此就是内心。他的一心一意都是在文字上,他还有能力再回到他的内心吗?他没有能力回到他的内心,这也太难了。


各位,当然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在字里行间很多都谈到我们的内心如何,我们的内心应该如何。实际上这个内心指的是感受的领域,在我们身上是有一个地方的,叫做心地。心是有一块地方的,不然怎么叫做心地呢?心是在皮肤里面的,一种感受,一种情感,不然就不会叫做内心,对不对?


这一段是在告诉我们说,说口口声声说他在格物的,说他在诚意正心的,其实大部分都还流落在口耳,在跟着诵念。那么听人家讲,两个人讲习在辩论一些道理,在辩论口才等等,何况是那些只是专注在字里行间,只是在口耳的功夫的,哪里有能力还回到内心呢?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你的内心现在一念之发,到底是天理还是人欲,它是非常精微的。你一定要时时刻刻地常常反观自省,常常去克制自己,才有办法一天一天有一点点的进步。


“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就在一说话之间,跟人家一谈话之间讲了一句话,虽然我们讲话好像自认为都是天理,可是一剎那之间不知道里面包藏着多少的私欲啊!


各位,譬如说讲得简单一点,我们见面说:“哎呀!你今天穿这衣服真好看呐!”各位,这个褒奖人是个美德,不过你讲这句话里面,里面有多少醋桶正在发生,这个只有你知道对不对呀?一剎那之间有多少私欲呀!


各位,有一个人说,我们明天去做一点什么帮助谁帮助谁的事情好不好?你一口说好啊,很爽快答应了,但是那个心里,因为你跟那个人交情不是很好,你虽然答应了不好意思拒绝,可是里面有很多挣扎,这一剎那之间里面有多少东西在对不对?这个就是为什么说它很精微,你要常常去留心自己,不然你很容易就糊弄过去了,你想说人生就是这样过嘛,你就永远不把它当一回事情。


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说这种暗中所发生的心念多得不得了,“窃发”暗中而发的,“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就是你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还不一定能够真的明白。不过,各位,有一天你会发现真的很明白,但是我们太容易来欺骗自己了,“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就是说每天省察的人都还不一定能够真的非常清楚,那整天嘴巴在那边念的人,他会知道吗?他不会知道的。


各位想想看,朱熹一辈子读多少书?那真是读得无数了。各位,朱熹他只是徒尚口说吗?其实不尽然。他整天都在讲怎么样去人欲存天理,朱熹也是啊,朱熹整天都在讲怎么样正我们的心,怎么样做一个有品格有气节的人,怎么样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而实际上他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光明磊落的人,但是,讲到内心里面的真知,内心里面的实相,实际上他到晚年病榻的时候,仍然是一无所获的。所以各位,这个是非常不简单的,差只差在哪里呢?差在心地。内心是个感受的领域,致知的知是知觉的知,不是知识的知,就差在这一线之隔,那么这个学问就天差地远了。


“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说现在的人每天都在讲天理,可是却放着不循。实际上他是不会按着天理的,天理是人人都会讲。各位,我们举个例子,所有当官的人都说为官要清廉,对不对?哪一个不知道?去考试的时候去普考、高考,如果有一个题目问他说“为官要不要清廉?可不可以贪污?”各位他们怎么答?他说:“当然不可以贪污,一定要为官清廉。”各位,真正当官有几个清廉的?那也太少了吧,对不对?所以说,你直接“只管天理来顿放着不循”,顿就是却,却放着不循,不去跟随。讲人欲说不应该顿放着不去,可是你却放着,就让它私欲整天在那边翻搅,一点都不把它去除。“岂格物致知之学?”这哪里是有关内心的格物致知呢?格物是要把我们的心物、我们的心念格正,把我们的天理良知重现,去人欲存天理。


“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后世的人做到最极至,就像朱熹,也只是做到义袭而取。各位,连朱熹都义袭而取,那我们是何等角色啊?那几乎所有的人,只要你找不到内心里面的真知,几乎都是义袭而取。怎么样叫义袭而取?就是外面做着很对的事情,言行举止都是最合乎礼节的,最合乎公义的,但是内心却不这么一回事情。


各位,譬如说我们在很多公共团体,我们也常常碰到这样的人。比如说他去那边做志工,做志工当然就是做有益的事情,去帮助人的事情对不对?可是做着做着内心却唠唠叨叨,去到志工团体跟人家搞人事的纠纷,这个也对不起他那个也对不起他,碎碎念,有没有?然后下次又来,他还是在做志工,可是内心越做越抵抗越不甘愿,就是你外面虽然在做,你里面其实是不甘愿的,这个叫做义袭。


袭是什么?就是穿着美丽的外袍,义袭就是穿着一件义的美丽的外袍,而里面却不是义所以叫做义袭。义袭而取的功夫,这像什么呢?就是说,我们说内在有个天理。各位,天理就是天赋我者,自自然然的,对不对?那我们就把天理说在外在的事物上,外在的事物当然是有一个当然之理,有一个恰当的待人处事的方式。但是里面跟外面却不相称,里面外面不相称的时候呢,气就会馁,正气养不起来气就会馁,这个是人性的本然,这种情况就叫做义袭。


所以这段是要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不懂得真正去观照内心的话,充其量让你说二十万字、三十万字的国学倒背如流,充其量就是做下一个朱熹,就是在做一个义袭而取的功夫而已,所以这个直指你的内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


至于义袭这两个字我们讲过好多遍了,它是在《孟子》的公孙丑上章,“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说这个气要怎么样茁壮呢?是配义跟道这两个字。“无是,馁也”,如果没有义跟道,它就会衰败。各位,道你不用担心,道是上天给我的,现在对人而言只差义,对不对?“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说这个气,养正气是集义生的,就是内在的义,内心里时时存着公平正义,一点没有私心,他的气就渐渐会茁壮。“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外面做了很多让人家看起来帮助人的事,比如说我捐了很多钱,那其实我心里只是想说,我捐了很多钱之后大家知道我是好人,现在有很多很多的基金会不都会捐钱给慈善团体吗?其实他捐钱之后还要跟人家拍一张照,然后要求授证的慈善团体颁一张奖状给他,然后好多人拍一张照,他这为的其实只是减税而已,这个叫做义袭。“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说行为外面有义,里面夹杂着私心,叫做“行有不慊于心”。慊就是契合,不契合,两个不一致。“则馁矣”,那个气就衰败了。


 问格物。学生问阳明先生格物的道理。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格物的格就是正。那当然很多人解释这个格物的格,解释成至,到达的意思。至当然有这个意思,但是最主要是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把内心不正的心念把它给归于正。


那我们教禅学最常讲的就是,内心的气血一动的时候,常常所攀附的不是好恶分别就是贪嗔痴爱,对不对?这内心只要一动,譬如说,最明白就是生气的时候,内心就一动,这一动里面很多的怒气。你说“我满腔的怒气”,不是吗?那个气是个能量,气一动却满腔的怒,那这个等于是很纯净的一股气上面攀附着一个怒,对不对?就是把这个人攀附上去的东西拿掉,就剩下一股自然纯粹的气,其实它还蛮养生的。就是把这个不正的心念、攀附的心念、分别的心念,把它归于正,归于内心纯粹的一股能量,心就是一股气。


各位,我讲心中是一股气,很多人不能明白,只是举愤怒的时候稍微比较容易明白,但是感受的时候、感动的时候,是不是心中也是一股气呀?当然也是呀,必然有一股温暖的暖流流过你的心窝,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说很窝心呢?就是在心窝这个地方很温暖的时候,我们就会说:“哎呀,很窝心呐。”


好!最起码我们可以知道说,心是一种感觉。各位,内心是不是一个感觉?内心是一个感觉。那个感觉的主体就是气,所以我们常常说,心就是一股气,心就是一个能量,恢复这个能量的自在、天然,就是把它的不正给格正,格物的格就是格正的意思。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学生问说,知止什么意思啊?他说知止是不是“知至善只在吾心”,说知道这个“止于至善”的至善两个字,其实指的是我的心,就在我的心里面。“元不在外”,根本不在外面,而后呢,因为我知道是在里面,而后呢,志定,所有的一切志向都定在里面,观察里面,在导正格正我的里面,对不对?是不是这个意思啊?曰:“然”。王阳明说:“是的,就是这样。”


各位,至善,天下这么多事啊,每一件事都可以有一个至善,但是天下事都已经至善了,只有内心没至善,又搞出一个义袭来,各位对不对呀?所以,这个至善,说到底就是指内心先至善了,说至善之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才有定,定而后才有定静安虑得。那可见定是它的根本,对不对?那如果我们知道说这个格物致知,最重要的学问是在我们的内心,那这个定也必定要定在内心呀,所以可见得这个止于至善,说我们停下来吧,我们先放到一个最根本的地方、最对的地方,从这里再迈开我们的步伐吧,那个原点就叫做至善。


所以说“知至善只在吾心”,这句话可以说,说得非常好,就是在我的内心里面。不过,很可惜就是没把黄庭一窍说出来,还没有直接把它点出来,还差在这里。


然后王阳明说:“然。”说,对的!先知道说一切功夫都在讲你的内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讲你的内心,从你的内心里面去观照,那个天赋我本然的那个真知真觉,从这里开始,才是迈开学问的第一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陈洪777

    我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要格物:就算是好的愿望和想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或许也会患得患失,夹杂着些许不净心思~还是要从內心里下功夫,谢谢这位老师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418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

  • 马文妹

    外面在做,心里面是不甘愿的,叫义袭

    我是老肖 回复 @马文妹: 心裏沒在做,外面在做叫,應該叫,不是很懂古代的詞

  • 桃之夭夭_5tu

    本心所发自是气机自然,自是善,自是理。但当心中有了私欲攀附,就着了私意,气机就有了人为的造作,就有了恶,就不是天理,此时就要格掉心中的物,就是拿掉攀附的私欲,方法就是观自在,感知内心的气机造作,不对他用力,感知他的来龙去脉,当你真实、全面、客观认知后,气机逐渐归于自然,原理亦是知行合一,因为当你真知了什么是善恶自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事,因为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这个过程就是观自在,就是格物致知,知至意诚,即是正心。

  • pb1j1

    我们说窝心,是指窝囊的委屈的心情

  • 1306113qntc

    感恩张讲师.一切功夫都在讲你的内心.从观照内心开始.

  • 18028877rbx

    感恩播主,更感恩老师!

  • 笨笨的素素

    “虽然我们讲话好像自认为都是天理,可是一刹那之间不知道里面包藏着多少私欲啊!”

  • 听友55965525

    當你徹底體會至善只在吾心,志向就會堅定不移了!

    江湖俗子 回复 @听友55965525: 老肖是来检验你们心学学的怎么样的

  • 江湖俗子

    表里不一,内我和外外我不断战斗,不能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就象一场战争没有决心的一方注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