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墨子的学说为什么被圣贤批判?

050.墨子的学说为什么被圣贤批判?

00:00
17:14

墨子提倡兼爱,主张爱人不分彼此,对父母与路人爱无等差。这听来感人又高杆的论调,为什么被圣贤视为不仁?仔细观察内心,仁是由一个发端处渐渐生发出来的温暖感觉,有本故能生,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孝悌为仁之本,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墨子的论调将自己的父子兄弟和一般的路人等同看待,没了发端处,便不是生生不息,违背人性而不知,落实起来更是诸多弊端。然而,今时今日,此类邪说依旧盛行于世,惑人心性,实乃不读圣贤书的悲哀!


1、如何评价一件事情是不是合理的?

2、儒者和出家人不同的修行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九十三)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九十四)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似未当理。”

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步初释禅

    人的智慧是有分别的!能够能够透悟《心学》真的可以诚意正心,那做官才是好官,如果做的事都是自心而发,那才是正人真人,通过思维再去做的就是假人,也就是虚伪的人。

    Mark刘一磊 回复 @步初释禅: 多学

  • 马文妹

    无私心即是当理的!

  • 听友55965525

    反省:自己和家人相處真的有仁嗎?千萬別落入墨氏的陷阱呀!

    156779858 回复 @听友55965525: 也不能说墨子的是陷阱,佛陀不也说平等心爱万物吗,只能说众生太平庸了,做不到而已。

  • 笨笨的素素

    对比自检一下,如果对亲人还不能柔软温暖,那对别人表现的再好,恐怕也是有假,义袭而已啊! 警醒!

  • 斑马人_

    这个理解不了,每人内在感受都不同,家人中互相伤害比外人还要严重……

    意识之光2 回复 @斑马人_: 是的呢

  • 李登州

    不赞同最后一句讲解

    横槊赋诗_u8 回复 @李登州: 最后一句解释的确实很牵强,应该是当和尚和做官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一个是想超脱红尘,一个想体验红尘。

  • 綗綗有神

    往内观察,确实不一样!心要在腔子里体道!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

  • 吴丽娟JennyWu

    陆澄录七十二 三翻两翻就找到了

  • 素伊蝶然

    佛家躲山里和儒家当官“也都是要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 桃之夭夭_5tu

    率性之为道,圣人不是无情,而是至情、至性,自然而然。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无处不在,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是由近及远,扩而充之,就像树之生根、发芽、抽干、开枝、散叶,循循渐近,由本及末。孝悌乃仁之本,是仁之发端处,若不顾人之本性,妄谈兼爱,就是逆性,逆性岂能率性而为。若逆性而求道,这道不能让我心安理得,我求它作甚。

    桃之夭夭_5tu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者同有一颗自然之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