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兖州:想当主角的都有谁

7、兖州:想当主角的都有谁

00:00
15:46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家好,我是段文强。今天,我们接着讲三国。

在前两讲中,我们分别讲了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的出身、立场和志向。袁绍是士族,而且是拥有天下声望的顶级士族,他的立场是自身的立场,或士族的立场,即建立或拥有一个,由士族掌控的政权。所以,他虽然是关东联军的盟主,却从来没想过和董卓正面对抗。而是先计划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之后更是干脆有自己当皇帝的想法。简而言之,袁绍更符合“乱世奸雄”的评价。

相反,曹操是寒族出身,没有什么现成的政治资源和影响,所以他一开始是想做“治世之能臣”的,而且志向不大,当个征西将军就可以了。后来,董卓乱政,天下大乱,曹操不得已转化成秩序恢复者的角色。所以,他才会拼死进攻董卓,才会拒绝了袁绍立刘虞为帝的建议。只有看清这个逻辑和立场,我们才能看懂,袁、曹二人之后的轨迹。

正因为如此,曹操和袁绍这一对发小,战友,最终才会分道扬镳,甚至到仇人相见的地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回到当下的场景,曹操和袁绍各自因董卓逃出雒阳后,袁绍一帆风顺,不仅当了联军的盟主,还兵不血刃取得了冀州这一块好地盘。曹操则比较惨,散尽家财招募军队之后,没打过一次胜仗,好几次差点没命,十分狼狈。对于此时的曹操来说,什么出身、立场、志向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个立锥之地。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表面上很简单。

公元191年,在今天山东、河南、河北交界的地方,突然冒出来一股,大约有十几万人的黑山军,进攻当时的兖州。当时曹操的几千军队就在附近,就和黑山军展开对抗,先在东郡取得了胜利,击退了黑山军,成为了东郡太守。不久之后,又来了一股实力更强的黄巾军,大约有三十万人。当时的兖州牧刘岱,在与黄巾军作战的过程中战死了。为了对抗这一伙黄巾余党,击败黑山军的曹操,被推举为新的兖州牧。

曹操上任之后,和黄巾余党打了几个回合,把他们打服,投降了。经过这一番折腾后,曹操才算在兖州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地盘。

这是关于曹操取得兖州,通行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英武、果敢、坚毅、大度的曹操。

这么说当然也没有错,但历史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要复杂得多。

我们都知道,三国是一个乱世,军阀纷争,群雄逐鹿。乱世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乱。这个乱就体现在,在同一个舞台上,不只有一个主角,或者说,不只有一个人想当主角。每个人都会设计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剧本,然后照着演下去。当舞台上出现,两个甚至更多的主角时,博弈就发生了。谁能博弈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主角。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就叫:“你有你的计划,但世界另有计划”。

我们来看看,把自己当主角的都有谁。

第一个把自己当主角的,不是别人,正是袁绍。在关东联军成立之后,袁绍就一直把自己当主角。先是连哄骗带忽悠,兵不血刃夺取了冀州。然后还私刻了一个玉玺,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当个开国功臣。所以,这个时候的袁绍,要实力有实力,要声望有声望,要权力有权力。当然,袁绍也知道两个道理,第一即便是主角,也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关隘。第二,要打通这些关隘,光靠自己一个人不行,必须有人协助。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说关隘。前面说过,袁绍的战略规划是,先占据河北地区——不是今天的河北省,是当时整个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当时,这一地区有两大军阀,一个就是南部的袁绍,另一个是北部的公孙瓒。公孙瓒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戏份不多,很早就退场了,但论实力,他是个数一数二的狠人。公孙瓒控制的地区叫幽州,差不多是今天河北省北部,再往北就是草原。公孙瓒和董卓一样,也是纯军阀出生,也是靠军功一点点上位的(虽然公孙瓒也是士族,但他出身卑微,没有多少政治资源)。公孙瓒作战非常英勇,曾经带人冲出十倍敌人的包围。

当时,中国北方活跃着一些游牧部落,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叫乌桓,和幽州相邻,公孙瓒的军功,大部分是在同乌桓的战争中立的。当时,公孙瓒还组建了一支精锐骑兵,清一色骑白马,称为“白马义从”。这支军队,乌桓都很忌惮,甚至几乎到了看见白马军队,就避让、撤退的地步。而袁绍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对手。

所以,这一时间,袁绍的战略重心都在河北地区,对于河南地区的控制是有心无力。我们看下地图就知道,袁绍所在的地区是冀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往北就是公孙瓒的幽州,往南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兖州。也就是说,在地理上,袁绍被夹在幽州和兖州之间,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所以,袁绍和公孙瓒都十分在兖州的态度,纷纷向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示好,甚至讨好。袁绍和公孙瓒都和刘岱和亲,袁绍甚至派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前去当人质,才换来刘岱保持比较中立的态度。

但,对袁绍来说,刘岱的态度不稳定,随时可能倒向公孙瓒,最好扶植一个自己人上位。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合适的人选是曹操。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曹操获取兖州的过程中,袁绍是非常积极的,东郡太守、兖州牧等职位,都是袁绍以冀州牧兼车骑将军的身份推荐的。也就是说,尽管曹操和袁绍,日后会拼个你死我活,但他们合作的时间比敌对的时间长得多。虽然没有证据,但可以推测,曹操前往东郡对抗黑山军,很有可能是袁绍授意的,袁绍甚至还有可能提供了协助。曹操之所以能取得兖州这个地盘,在很大程度上,是袁绍自己无暇控制兖州,找他当代理人。

从这个角度出发,袁绍是主角,曹操是配角。或者说,袁绍把自己当主角,把曹操当配角。

不过,虽然这时候,袁绍声望、地位都很高,势力也很大。但毕竟这个时候是乱世,谁都是草头王,声望大不一定好使。比如,对于刘岱,袁绍只能讨好和拉拢,不能威逼和命令。毕竟,兖州不是袁绍的地盘,让曹操当兖州牧,这事儿他一个人说了不算。所以,曹操要顺利当上兖州牧,还需要另一伙人的支持才行。这伙人有个统一的名字,豪强。

豪强这两个字,我之前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比如,在第一讲中,我们就说到,东汉政府在面对黄巾起义时,下达了一个诏令,让各地方官员、豪强,自行募兵抵抗。当然,豪强是后世的形容,东汉政府是不会用这个词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豪强呢?有些书中,直接把豪强等同于地方士族,但其实豪强的组成要复杂得多。他可能是地方士族,也可能不是。

简单来说,所谓豪强,就是在当地有很强势力的人,至于这个势力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则无关紧要,可以是士族,也可以不是。比如,曹氏和夏侯氏,虽然不是士族,但却基本可以归为地方豪强。当然,豪强也分大小,有县豪强,有郡豪强,有州豪强。比如,曹氏和夏侯氏就应该属于县豪强。

豪强和士族,是两个不同的社会产物,士族是通过政治资源、利益联结起来的阶层,他和寒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而豪强是集团,是地方性的集团,他们更注重自己在地方上的利益,和外来的势力是敌对的。

注意,尽管过去很少提到,但豪强是影响三国历史的一条主线,后来的很多事件,都跟豪强纷争有关。这一讲,我们只说兖州的情况。

兖州地区有很多豪强,跟这件事有关的,是三个人,鲍信、陈宫、张邈。对于陈宫和张邈,史书上只是说他们天下闻名,而且仗义疏财,可见很有势力,但势力有多大并不知道。对于鲍信,史书上对他的家族势力是有比较明确的说明的。关东联军成立后,鲍信是诸侯之一,他总共有两万多军队,其中步兵两万,骑兵七百,还有五千辎重,这些都是鲍信用自己的家产招募的,而且还没伤筋动骨。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当初曹操也回家招募军队,可他散尽家产之后,还受了别人的资助,才堪堪组建起了一支5000人的军队。可见,曹氏和鲍氏之间的实力差距。陈宫和张邈的势力基本跟鲍信差不多,在关东联军中,张邈和鲍信一样,也是诸侯之一。

我们一开始就说过,三国是一个军权下放,军阀崛起之后,形成的乱世。乱世拼首先的是什么,不是才能、战略、谋略、眼光,而是财力。想当军阀,不可能指望政府出钱给你招募军队,所有的费用,包括军饷、粮草、装备都得花自己的钱,或者有人资助你。比如,刘备起兵的时候,就收到了两个马商的资助,不然,一个织席贩履之人,哪来那么多钱。

这样一来,豪族和地方官的关系就变了。从前,地方官不管是县令、郡守还是州牧,所有的行政、军事支出,都是朝廷支付。但是现在,连雒阳都被烧成了废墟,政府不可能在支持地方官的一切开支。那么,所有的一切开支,包括招募、供养军队,行政管理,任命官员,有谁来支付呢?当然是豪强。所以,我们看到,当时很多地方官都是由本地豪强出任。比如,鲍信是济北相,张邈是陈留太守等等。不是当地豪族的地方官,就需要跟豪族谈判,能获得无条件支持,比如袁绍,那是最好。如果不能获得无条件支持,那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接受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豪族的指使;二是用军事强行压制豪强,逼他们就范。后来,孙策、孙权就是走的强行压制这条路,详细情况,我们后面再说。

这个时候的曹操,手里只有几千军队,又没有钱。所以,只能走第一条路,和豪强妥协。这个条件是什么?就是击溃那三十万进攻兖州的黄巾余孽,说白了就是当马前卒。

前面说过,兖州刺史本来是刘岱,可他刚和黄巾军交锋没多久就战死了。这时候,在东郡见识过曹操军事能力的陈宫,就向鲍信等人推荐,这个人不错,可以让他来抵抗黄巾军。说白了,就是豪强出钱,让曹操去打仗。打赢了皆大欢喜,打输了再换一个人。

你看,对于曹操来说,兖州不是什么好地方,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他同时要接受袁绍和当地豪族的指派和控制,说不好听点,此时此刻,他就是傀儡。无论在袁绍的剧本中,还是在兖州豪强的剧本中,他都不是主角,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

但是,有剧本的,不止是袁绍和豪强,曹操自己也有剧本,他也是想当主角的人。在这种两头受气的局面下,曹操首先要做的,是摆脱豪强的制约和控制,要反过来压制他们。下一讲,我们就来看看,曹操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真正控制兖州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