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家好,我是段文强。今天,我们继续讲三国。
上一讲中说到,徐州内部并不太平,以陶谦为首的扬州派和以陈登为首的徐州派,长期对立。此前,因为丹阳兵的存在,徐州派被长期压制。陶谦死后,糜竺、陈登趁机扶植刘备,借助他的力量,压制原本强势的扬州派。两派的斗争没有到此结束,在刘备出兵对抗袁术期间,扬州派的许耽、曹豹又勾结吕布占据了徐州,把刘备赶到小沛去了。
这期间,刘备的原配夫人意外去世,糜竺不仅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还提供2000名童仆和许多财物。陈登虽然名义上归顺了吕布,暗地里却离间吕布和袁术,甚至还跟曹操暗通款曲。这些事情都证明,徐州派在伺机反扑。
在这些暗流的推动下,历史表面才展现了陶谦、刘备、吕布互相争夺的过程。
不过,就像上一章结尾时讲的那样,这场争斗,从头到尾都缺了一个人,就是曹操。从情感上来说,曹操和陶谦、吕布有恩怨,陶谦和曹嵩被害有关,吕布则偷袭了兖州。同时,曹操和刘备也有过节,在进攻兖州的过程中,双方打了很多次。从利益上来说,曹操北边是袁绍,南边是刘表、袁术,实力都比较强,只有东边的徐州稍弱,是兼并的首选。
·但是,在徐州内部最激烈的时候,连袁术都动了心思,曹操居然一点动静也没有。直到三年之后,曹操才再度对徐州用兵。
那么,这段时期,曹操究竟在干什么?休养生息吗?
在说曹操之前,先来看看其他军阀。
袁绍一直在和公孙瓒死磕,双方打了几仗,互有胜负,没有精力管其他地方。袁术先是打荆州主意,失败之后,又打兖州的主意,结果又被曹操大败了。陶谦死后,袁术一直想侵占徐州,一直在尝试让刘备和吕布反目,好坐收渔翁之利。孙策在父亲死后,脱离了袁术,和周瑜一起,攻略江东。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虽然没有正式开战,却在互相使绊子,比如骚扰、离间之类的。
和他们都不同的是,这一时期曹操的精力不在军事方面,而在政治方面。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件事往轻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往重说是恢复中央权威。
前面说过,东汉社会之所以会崩溃到一地鸡毛,遍地军阀的程度,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军阀崛起导致的地方独立、分裂;二是外戚、宦官火并和董卓废立导致的中央权威崩溃。注意,权威和权力并不是一个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权力的本质是实力。比如,梁冀、何进、董卓因为有实力,所以有权力。但有权力不等于有权威,权威的基础不是实力,而是共识。
例如,在王位和皇位继承问题上,中国古代历来讲究“立嫡长不立贤”。也就是,不管嫡长子能力如何,他都有优先继承权。不是古人不知道立贤的好处,而是他们深知立贤的坏处。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身份上,嫡长子具有唯一性,是最大共识。如果以立贤为标准,共识就会发生分裂,一些人觉得皇子甲贤,另一些人觉得皇子乙贤。双方为争夺皇位,会发生争夺,甚至火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的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和李世民,一个太子,一个秦王。在身份上,李建成略优于李世民;在能力上,李世民略优于李建成。于是,共识发生分裂,最终引发玄武门事件。
汉朝也一样。
作为嫡长子,刘辩原本是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但灵帝偏爱刘协的举措,引发了共识分裂,引发何进和宦官的一再火并,最终两败俱伤。董卓掌控雒阳后,旧事重提,强行换刘辩,立刘协。后来,干脆毒杀了刘辩。结果,东汉社会关于皇位的共识彻底崩塌,军阀纷纷独立。所以,皇帝并不是有点实力,有一颗玉玺就能当的,汉末的袁术和民国的袁世凯都是在这个认知上吃了大亏才迅速失败的。
称帝,并不是自我地位的宣示,而是社会共识的追认。这就是为什么,刘秀和朱元璋要“广积粮,缓称王”的原因。
现在,摆在曹操面前的问题是,人力、物力、财力、土地都可以通过实力获取,虽然困难,但总有办法。可权威和共识,却无法树立和凝聚。没有这些,就会不断引发,斗争和分裂。兖州事件的本质,其实就是曹操和陈宫、张邈在共识上出现了分歧。如果,连一个地区的共识都不能达成,何谈恢复秩序,恢复天下?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扶植汉献帝。尽管汉献帝是董卓立的,但他毕竟是汉灵帝的子嗣,还算有些正统性,可以凝聚一些共识。
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曹操就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会再说。先来看看,随董卓西迁后,汉献帝都有哪些遭遇。
关东联军起兵之后,董卓知道敌不过,于是放弃雒阳,迁往长安,献帝也跟着到了长安。到达长安之后,董卓作威作福了一段时间,随后就被王允和吕布推翻了,朝政大权落到了王允手中。不过,董卓虽然死了,他的势力还在,比如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这些人又组织起军队,反攻长安,杀死王允,赶跑吕布。就这样,刚摆脱董卓控制的献帝,又落到李傕、郭汜手中了。不久之后李傕等人又开始内斗,樊稠被杀,张济被赶出长安,李傕、郭汜互相攻伐。这样一来,关中地区不仅毫无秩序,且越来越残破。献帝在这待不下去了,由一群大臣护着,跌跌撞撞往东走,想再要回雒阳。
注意,这个时候,汉献帝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护送献帝东归的,只有董承、杨奉等几个小军阀,而追击献帝的,是李傕、郭汜、张济这些老军阀,实力相差很悬殊。所以,献帝东归,可不是前有青罗伞盖遮阳,后有御林军护驾,一路战战兢兢,连滚带爬。史书上说,为了摆脱追击,献帝连辎重、车马都抛弃了,和百官、皇后徒步前进。其次,一路上没有稳定的给养,只能吃野枣和野菜。献帝和官员只能在荒院里议事,士兵们趴在墙头看,偶尔还指指点点和嘲笑一下。这就是献帝在路上的大致遭遇。到了雒阳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这时候的雒阳,一片荒芜,没有几座建筑是完整的。献帝还好点,住到了老太监赵忠的宅子里。很多官员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倚在墙角睡觉,有的甚至冻饿而死。
这里,史书上写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州郡各拥兵自为,莫有至者。也就是说,献帝是死是活,已经没人在意了。就连刘表这个汉室宗亲,都不想替汉室续命了。
其实,当时有两个军阀,动过扶植献帝的心思。一个是袁绍,一个是曹操。
先说袁绍。
献帝东归的时候,就有人劝过袁绍:现在天下分崩离析,群雄割据,军阀各个都想称王称霸,没人考虑,天下应该怎样?百姓应该怎样?这个时候,应该把天子接到邺城,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了。注意,“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最早是袁绍这边说的,不是曹操!这番话,袁绍觉得有道理,准备实施。结果旁边有人站出来反对,理由主要是两个:第一,汉室的衰落已经持续很久了,想恢复它很难。言外之意是,汉献帝已经没啥用了;第二,把皇帝接到身边来,该怎么对他?不恭敬,别人说你抗命,太恭敬,又本末倒置。总之,对于袁绍,汉献帝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是,袁绍就放弃了迎接献帝的想法。
再看曹操这边。
劝曹操迎献帝的人有很多,其中理由最充分的,是荀彧。荀彧也是士族出身,祖父荀淑是当世大儒,很多高官、名士都是荀淑的学生,父亲荀绲担任过济南相,叔父荀爽担任过司空。荀彧最开始是跟随袁绍的,但他通过观察发现,袁绍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荀彧眼中,什么是大事?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大事”就是在乱世中征南伐北,成就霸业。
袁绍是不是一个能成霸业的人?其实,不好判断。
前面说过,袁绍是一个有志向、有心计、有手段、有背景的人,也一度成为实力最强的军阀。而当时的曹操,只是小小的东郡太守,立霸业还早得呢。所以,荀彧眼中的大事,应该不是成就霸业。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作为一个员工,通常关心的是,这个月的工资能拿多少,下个月的工资能不能到账。至于公司,能发展多大?其实无关紧要。所以,赤壁之战前夕,东吴大臣普遍希望孙权投降。只有一种员工,关心公司的发展,关心公司能不能做成。即他希望通过公司,实现理想,或者公司本身就是他的理想。
荀彧也是如此,袁绍能不能成霸业,跟他没多大关系。荀彧离开袁绍,主要是袁绍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因为袁绍是奸雄,他想要的,是在乱世中实现自己。这一点,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过了。而荀彧的理想,是恢复汉室,恢复秩序。苏轼评价荀彧时说:“荀彧,是儒家圣人的弟子。辅佐曹操,是认为曹操可以恢复汉室,所以跟教曹操的,都是王者的作为,而不是教他谋反。”
也就是说,荀彧认为曹操的理想和他一样也是恢复汉室秩序,才弃袁绍,归曹操的。用荀彧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曹操)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这里的医天下,即使曹操的志向,也是荀彧的志向。
荀彧劝曹操迎献帝的理由,主要有三个:第一,得民心,也就是稳定社会;第二,服雄杰,也就是获得政治优势;第三,致英俊,也就是吸引人才。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迎献帝就是服人心。为什么迎献帝可以服人心呢?
因为,这个时候,汉室虽然名存实亡,但献帝依然是最大的社会共识。
在了解这些之后,再来看袁绍和曹操在献帝问题上的差别,就更清晰了。迎献帝最大的作用是服人心,但袁绍本身就是名满天下的士族,不缺人心。所以,袁绍手下讨论问题的核心是“令诸侯”和“讨不庭”。你看,令和讨都是对外。因为,袁绍内部没啥问题,至少不会出现类似陈宫、张邈那样的反叛事件。而荀彧所说的,得人心、服雄杰、致英俊都是内部问题。得人心和致英俊,一个稳定社会,一个吸引人才,都很好理解。为什么说,服雄杰也是内部问题?
这里的“雄杰”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指军阀,即袁绍、公孙瓒、刘表这些人,和令诸侯是一个意思;第二是指曹操治下的名士和豪强,即类似于边让、陈宫、张邈之类的人。
那么,“雄杰”在曹操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应该是第二种意思,或主要是第二种意思。
因为,曹操这边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这句话是毛玠说的,他的话大意是:现在天下纷乱,社会极不稳定,袁绍、刘表虽然实力强,却没有根基。所以,我们应该,第一奉天子,第二修农耕,第三畜军资。你看,毛玠提出的问题是,社会不稳定,没有根基。而后面三条建议,都是解决办法。联系上下语境,不难看出,毛玠所说的“不臣”是对内,而不是对外。
同样,荀彧说的得人心、服雄杰、致英俊也都是内部问题。所以,“雄杰”和“不臣”都是指,曹操治下的名士和豪强,而非外部的军阀。
所以,在袁绍眼中,献帝应该是号令天下的屠龙刀,而在曹操眼中,献帝是稳定社会,整合人心的旗帜。这才是曹操和袁绍,在献帝问题上最大的分歧。
果然,曹操迎接献帝后,赢得了一大批人心,比如荀攸、郭嘉、钟繇、陈群,甚至很多反对派,也不得不表面上服从,比如孔融。就这样,曹操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次,不仅是实力的壮大,也是格局的扩大。也就是从这开始,他和袁绍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两个发小、朋友、合作者最终走向了敌对,最终爆发了官渡之战。
不过,官渡之战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还有几件大事要交代一下。
曹操迎献帝都许后不久,就爆发了著名的衣带诏事件。即献帝下诏,国舅董承密谋除掉曹操。奇怪,曹操的策略不是“奉天子”,为什么献帝还要除掉他?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讲再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