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战争:骑兵为什么打不过步兵

14、战争:骑兵为什么打不过步兵

00:00
18:37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家好,我是段文强。今天,我们接着聊三国。

上一讲中,我们说到,刘备本来只是一个没什么政治资本的小军阀,却因为,此时的曹操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对外,有袁绍的军事压力,对内,有献帝的政治压力。于是,曹操就需要刘备这个汉室宗亲的支持。所以,曹操才会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明显是在告诉刘备,咱俩是一路人,应该共同对付袁绍。

但曹操没想到的是,刘备也是一个有盘算的人,他不仅通过曹操,成了朝廷认证的汉室宗亲,还机缘巧合的成了衣带诏事件唯一的幸存者,在政治上背负着灭曹兴汉的使命。

这其中的变化,究竟有多大,通过一件事就能感受到。

在正式起兵,袁绍发布过一篇檄文,虽然《文选》题名为《为袁绍檄豫州文》,但《魏氏春秋》中的题名是《檄州郡文》。这篇檄文开篇的题头为“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左将军领豫州刺史就是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已经离开许昌,占据徐州。所以,这是一篇写给刘备的公开信。这封信不可能是袁绍擅自作主写的,一定是和刘备沟通后发布的。这就意味着,袁绍已经与刘备结盟了。

而曹操,就是在看到这篇檄文后,未免腹背受敌,才冒险进攻徐州,赶跑刘备的。

注意,袁绍檄文时已经公元199年,这时曹操已经非常很强大了。袁绍和他也不再是盟友,而是敌人了。

那么,问题来了:袁绍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早一点除掉曹操,非要等他崛起后,才想来?其实,这背后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在过去7、8年中,袁绍要面对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公孙瓒。

换句话说,袁绍不是不想对付曹操,而是没有精力对付曹操。这也可以说,是曹操的运气。

前面介绍过,公孙瓒虽然出身士族,却地位低下,他和董卓一样,是靠军功出身的军阀。他在同乌桓作战的过程中,逐渐强大实力,控制了幽州、青州和部分并州,实力为当时最强。因此,袁绍用了7、8年时间,才彻底消灭公孙瓒,和曹操消灭袁氏势力的时间差不多。

袁绍和公孙瓒,是被消灭的军阀中,历时最久的。其他军阀,比如吕布、张绣、刘璋最多支持两三年。不过,袁绍对付公孙瓒的时间虽然长,过程却比较单一。也就是,是在战争中,赢多输少,最终逼死公孙瓒。唯一称得上手段的,就是袁绍和联合幽州、青州豪强、士族,比如鲜于辅、齐周、阎柔,夹击公孙瓒。

这说明,在社会声望上,公孙瓒远远不如袁绍。

你看,公孙瓒失败的过程,几句话就说完了,这一讲是不是就可以结束了?当然……不是!公孙瓒和袁绍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大战,却有一场中型的战役,值得说一下。这场战役,就是界桥之战。

界桥今天河北邢台境内,距离北京800里。很多书都说,界桥之战非常关键,是公孙瓒衰落的开始。但实际上,从效果上说,界桥之战根本不重要,它191年,8年后公孙瓒才彻底失败。可见,界桥之战和公孙瓒失败没什么关系。

既然如此,这场战役还有什么值得说的?

因为,通过这场战役,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古代的战争。

我们先来看战争的过程。

当时,公孙瓒有四万军队,三万步兵,一万骑兵。袁绍的兵力略少,可能在三万左右,而且只有步兵,没有骑兵。也就是说,在兵力上,公孙瓒略优,但优势不是压倒性的。在准备阶段,公孙瓒以三万步兵为中坚,一万骑兵分布在两翼。袁绍则将数万步兵列成方阵,方阵的还有一个阵地,核心是800步兵,步兵前有几重拒马。所谓拒马,就是粗木制成的栅栏,外侧是锐利的木尖,或铁质的枪尖,高度刚好可以扎中马的脖子。同时,800步兵的两侧,还部署有数千弓弩手。

阵势摆好之后,战役就开始了。

公孙瓒先发制人,让一万骑兵直冲袁绍阵地。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次指挥失误,公孙瓒太轻敌了,不该贸然发起进攻。这种评价,听上去有道理,实际上是想当然。袁绍这边又是步兵方阵,又是拒马,又是弓箭手,很明显是防守阵势。而且,既然两侧有弓弩手,说明必然是高地,否则公孙瓒会首先冲击他们。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冲锋,公孙瓒没有其他的选择。既然没有选择,有何谈指挥失误呢?其实,在这场战役中,如何指挥并不重要,决胜的关键,在于士兵的素质。

为什么这么说?你接着往下听。

面对一万骑兵的冲锋,袁绍的800步兵居然蹲下了。你想,一万匹马向你急冲是什么场面,必然是震耳欲聋。我要面对这种场面,估计连跑都跑不动,直接吓瘫了,不尿裤,我就算好汉了。可是,那800步兵,就那么静静的看着骑兵越来越近,一动不动。你想,这是什么心理素质。这个时候,双方就开始了心理上的博弈。

一旦,公孙瓒的骑兵冲过拒马阵地,800步兵必死无疑。而且,他们身后的数万步兵也很可能会被冲垮,冲散。

但要是骑兵如果冲不来,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接下来的动作很关键,可以说,成败就在此一举。

很快,骑兵就离拒马阵地没多远了,马蹄声也越来越响。这个时候,袁绍的800步兵突然站了起来,同时大喝一声。同时,两旁弓弩手也发难,放出了密集的箭矢。就这简单的动作,让公孙瓒的骑兵一败涂地。这是什么原理呢?刚才说过,骑兵只要冲过拒马阵地,就赢定了。但要冲过阵地,必须有人送死。前排骑兵要义无反顾的撞向拒马和箭矢。

他们冲垮拒马,挡下箭矢之后,后面的骑兵,再从尸体上冲过去大杀四方。你看,义无反顾的送死,这是不是在考验心理素质。这下,你明白那800步兵为什么要先蹲下,再大喝了吧。这,是心理战!

你想,前排的人和马,神经已经很紧绷了。特别是马,往明晃晃的枪尖上撞,不掉头跑已经很难得了。在神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突然一声大喝传来,紧接是密集的箭矢,前排的人、马瞬间就失控了。前排的骑兵一失控,后面的马刹不住,必然会发生踩踏和冲撞,引起连锁反应。

随后,一万骑兵的队列,就彻底乱了,人和马都开始四散奔逃。当时,没有大范围通讯设备,军队整体失控后,恢复不过来。紧接着,后面的步兵也受到冲撞和影响,开始溃散。公孙瓒的军队溃散后,袁绍的步兵开始掩杀,追出了十多里远。

途中,公孙瓒曾试图重新组织军队,却都失败了,连大营都守不住都丢了。这下,你明白什么叫“兵败如山倒”了吧!所以说,这场战役的胜败,和指挥对错没多大关系,拼的是心理。

这就是界桥之战的全过程,和他的胜败关键。

从这场战役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关于战争的普遍特点。第一,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偶然性。第二,对于步兵骑兵其实没有大的优势。

先来说偶然性。

对于界桥之战,很多人都认为公孙瓒的指挥有失误,比如轻敌冒进等等。实际上,这种分析,陷入了两个误区。第一,它是在得知结论后,做出的是事后之明。第二,它是脱离实际场景后,抽象出来的结论。具体分析,刚才已经说过了。

当然,并不是说事后之明和抽象结论没有价值,但这种价值有多少是真正有效的,则需要进一步讨论。不仅,界桥之战时如此,后来的官渡和赤壁之战也如此。它们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偶然性造成的,具体情况,我们后面再说。

总之,在分析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记得,他们是在具体的场景中挣扎,我们只是在纸上谈兵。

再说一个偶然性的例子。

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胜算原本是很大的。在最终决战的时候,拿破仑和威灵顿的兵力,基本相当。双方,从早晨11点,打到下午4点,不分胜负。当时,战场之外,还有两股战力。一支是普鲁士布吕歇尔的军队,他被拿破仑击败后,一支处在撤退状态。另一支是法国元帅格鲁希的军队,布吕歇尔撤退后,他负责追击。

滑铁卢战役开始后,格鲁希和布吕歇尔都在附近。布吕歇尔听到枪炮声后,立即率军前往滑铁卢,增援威灵顿。而格鲁希在犹豫片刻之后,居然选择继续寻找布吕歇尔,没有支援拿破仑。结果,拿破仑被威灵顿和布吕歇尔的联军打败。格鲁希虽然也到达了战争,却是在战争结束之后。

你看,回到具体的场景,我们发现,决定滑铁卢战役胜负的,也是一瞬间的偶然。所以,奥地利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才感叹道:格鲁希想了一秒钟,这一秒钟决定了他的命运,也决定了拿破仑和世界的命运。

这是战争的偶然性,我们再来说骑兵和步兵。

在通常的印象中,我们普遍认为,在战场上,步兵完全不是骑兵的对手,只能任由宰割。但在界桥之战中,我们看待,事情没这么简单。表面上看,骑兵的优势很明显,机动性强,冲击力大,而且还是居高临下。这些虽然没错,但在实际情况中,骑兵也有很大的劣势。

我们都知道,骑兵在马背上的稳定性,是由缰绳、马鞍、马镫共同提供的。可是,这三样东西不是同时出现的。马镫出现的最晚,公元4世纪时才被发明。此前,为了保持稳定,骑兵必须一只手紧握缰绳,双腿夹住马肚子。这样一来,骑兵只能使用三种武器,短刀、弓箭、和长矛。短刀是单手武器,不用解释,弓箭和长矛则需要说明一下。弓箭虽然是双手武器,但需要双手的时间很短,放完箭之后,即可抓回缰绳。即便如此,马上使用弓箭的难度依然很大。所以,这一时期,史书上基本都用弓箭考量一个人的武力高低。

比如,董卓就是“双带两鞬,左右驰射”。意思是,在马上可以左右开弓。而吕布则是“便弓马,膂力过人”。至于长矛,则是既可双手,也可单手。单手的使用方法是,单手持矛,将矛的后端夹在腋下,固定住。然后,就用这个姿势发起冲锋。所以,在真实的战争中,骑兵的对垒往往就是一个回合的事,不可能对战几个小时,打上几百回合。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关羽杀颜良。

《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也就是说,斩颜良的过程可拆解为五个动作。第一,看清颜良的位置;第二,鞭打坐骑冲过去;第三,刺颜良下马;第四,斩首;第五,回来。

你看,“刺”这个动作就证明,关羽用的是长矛、长枪类的兵器,而不是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大刀类的重兵器,在战争中很不实用,尤其是在马镫出现之前,一刀砍下去,敌人没伤到,自己先掉下去了。所以,这一时期,骑兵的优势是,机动性强,可以远距离进攻。但缺点在于,稳定性差,如果短兵相接,很容易被打下马。而步兵的优势则在于,可以结成紧密的方阵,承受骑兵的冲击。当然,这种阵型只能用于防守,不能用于进攻。所以,前面才说,这一时期骑兵和步兵的对决,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素质。

当然,骑兵也可以结成方阵,卫青、霍去病就是用这种阵列击败匈奴的。匈奴虽然个人武艺高,整体却素质不行,很难维持阵型,因此在对冲中会普遍失败。骑兵对步兵,真正产生优势,是在4世纪马鞍被发明以后。你看,汉朝时期匈奴即使在巅峰时期,也只能在长城附近袭扰,最多占领河套地区。而五胡十六国时期,游牧部落就打到长江了。

在知道这些历史背景后,再来看界桥之战,这场战役并不是步兵打败骑兵的特例,袁绍也不是靠运气才获胜的。不过,必须承认,袁绍的步兵非常强悍。毕竟,面对万马冲锋,不仅能克制恐惧,还能随时反击,在心理上是很困难的。与之相比,公孙瓒的骑兵稍差一些了。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作战经验主要是跟游牧骑兵对决,如此强悍的步兵方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后来,公孙瓒肯定做了调整,否则袁绍也不会用7、8年时间才将他彻底消灭。

不过,在占据冀州后,袁绍的运气就不太好,好不容易消灭了公孙瓒,却立即要面对新崛起的曹操。如今的曹操,可不是当年无立锥之地的曹操了。他占据河南地区,通过屯田制积累起丰厚的经济,又拥有几只重兵,还通过献帝奉天子以令不臣。

当然,和曹操相比,袁绍的实力只强不弱,不仅控制了青、幽、冀、并四州,还有乌桓的支持。接下来的决战,就要在曹操和袁绍这一对昔日的发小、盟友间展开。那么,袁绍究竟会如何进攻?曹操又会如何应对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周瑜吃鱼

    步兵当然比骑兵好啊,这还用问嘛。

  • 听友41176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