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被蜘蛛咬了以后都能变成蜘蛛侠吗?

你以为被蜘蛛咬了以后都能变成蜘蛛侠吗?

00:00
17:37

| 作品:

《舞曲——那波利塔兰泰拉》

 La Danza

| 作曲家:

罗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


音符40--.jpg

塔兰泰拉舞曲 


现在的电影院线中隔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一部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即根据美国漫画“超级英雄”系列改编的电影。实际上这一轮超级英雄电影热潮是从新千年之后(也即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当时引发这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的第一部就是2002年的《蜘蛛侠》电影。看过这部电影或对蜘蛛侠故事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蜘蛛侠是怎么变成蜘蛛侠的——他是在实验室被一只基因变异的蜘蛛咬了以后,自己也发生了变异,于是就拥有了超能力。这个剧情设计令很多人非常向往,特别是小朋友,甚至有的成年人都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被一只变异的蜘蛛给咬到,自己也变成超级英雄。但实际上千万不要认为只要被蜘蛛咬了你就能变成超级英雄,你被咬之后没有任何变化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有的人被咬之后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

被蜘蛛咬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被一种毒蜘蛛咬到之后,人会疯狂地跳舞,最后一直跳到累死为止。这种蜘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意大利地图像一个靴子,西西里岛就像是靴子前面的一个球,所以有玩笑说为什么意大利足球好呢?因为国土形状就特别像一只踢皮球的靴子。


意大利地图,其中红色部分为西西里岛位置


在这个岛上传说有一种塔兰泰拉蜘蛛,人被它咬了之后就会发疯、跳舞,直至累死。这个故事激发了19世纪的很多作曲家的灵感,首先因为它非常热情,发疯可以说是一种极度的热情、极度的狂热,这与19世纪那种情感的宣泄、表达主观情感等追求很相符;此外就是它还涉及到了死亡。有一句话说“爱和死是艺术家最喜欢的两个主题。”“爱”就不必多说了,“死”也深深地受到特别是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喜爱,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与“死”有关的题材,触及“死亡”这个命题,例如李斯特的《死之舞》、拉赫玛尼诺夫《死之岛》等等,非常非常多,都跟“死”有关,可见“死亡”这种既恐怖又神秘的色彩带给艺术家很多幻想,甚至令他们有一种深深的向往。所以“塔兰泰拉”占据了激情与死亡这两大特点,因此它深受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喜爱,在浪漫主义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音乐家都写过以“塔兰泰拉”为题材的音乐。

刚才我们说过,“塔兰泰拉”是一种蜘蛛,那它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其实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根据这个传说而形成的一种舞蹈的音乐,这种舞蹈非常狂热,当然不会最后跳舞至死。“塔兰泰拉”的舞蹈音乐(也叫“塔兰泰拉舞曲”)已经成为了意大利的一种非常有标志性的音乐,在很多地方想要凸显意大利风情的时候都会出现“塔兰泰拉舞曲”,那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一定是一种非常非常快速热烈的音乐。“塔兰泰拉”也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很多类似“哈巴涅拉”、“圆舞曲”等一样,都是体裁的名称,而不是特指的一首作品的标题,所以有很多很多首“塔兰泰拉”,李斯特、肖邦、鲁宾斯坦等等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都写过“塔兰泰拉”,这个体裁深受他们的喜爱,也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特别适合他们发挥那种浪漫主义的幻想。

接触过塔兰泰拉舞曲的朋友可以想一想,这些塔兰泰拉舞曲尽管旋律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其实一种舞蹈音乐有别于其他舞蹈音乐的首先就是它的节奏型,它一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节奏型,比方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波罗乃兹舞曲、圆舞曲、哈巴涅拉等都有自己的节奏型,塔兰泰拉也不例外,它的节奏型就是六拍子的节奏型,通常是6/8,但也有6/4,是快速的六拍,而不是两个大的两拍,一定是六拍,才能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无法停止的狂热感。

音符40--.jpg

《舞曲——那波利塔兰泰拉》 La Danza



作曲家罗西尼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塔兰泰拉”,是我们之前在《威廉·退尔序曲》时提到过的一位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1792~1868)的一首《塔兰泰拉》。罗西尼的音乐风格非常轻快轻松,也非常优美,这首《塔兰泰拉》是他写的一首歌曲,也秉承了他一贯的艺术风格,而且就像他在歌剧里面的那些唱段一样,这首曲子对歌唱家的“嘴皮子功夫”、歌词的咬字功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歌唱家对语言要非常的熟练,因为它速度非常非常快,很多地方就像唱rap一样,听起来非常非常过瘾。当然这首歌并没有唱有关被蜘蛛咬了的事情,只是用了“塔兰泰拉”这么一个体裁,但并没有唱这个故事,也与“塔兰泰拉”本身的来源和传说没有任何关系。其歌词大致表现的是夏天夜晚的时候在海边,月亮星星都升了起来,青年男女们在海边狂欢跳舞,通宵达旦,表达了一种非常high的狂欢的气氛。

·前奏:这首歌曲的前奏一进来,就仿佛把我们带入了狂欢的场面,其前奏很长,也是不大多见的这么长前奏的一首歌曲,所以对钢琴伴奏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因为这段前奏不容易弹,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也是钢琴伴奏展示自己水平的一个机会。

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间奏与前奏一模一样,大家可以在听的时候体会这个6/8拍的节奏型,想象舞者在疯狂旋转。

·第一段:年轻男女们在海边,要开始跳舞啦。“姑娘们快来吧,来挑个舞伴吧,小伙子们都在等着你们呐!”对姑娘发出邀请,音乐也越来越热烈。“尽情跳舞尽情歌唱,现在正是好时光。”之后不再有歌词了,全部以“啦啦啦啦”代替,特别特别开心。

这首作品的最开始是小调,到了“啦啦啦”的一段,变为了同主音大调。在同主音的大小调之间,小调会比大调显得暗淡,因此一开始是小调,之后才变为大调,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小调与大调之间色彩的变化。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小调都是来描写忧伤的作品,也不是所有的大调就都用来表现欢快的作品,大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第二段:对第一段的原样重复。

音符40--.jpg

李斯特改编版


罗西尼的这首曲子写的非常非常棒,所以他也触发了浪漫主义的钢琴王子李斯特的灵感,李斯特把这首歌改成了钢琴独奏,难度很大,但这也正是李斯特想要向世人证明的钢琴的无所不能。之前我们说过,这首歌的前奏已经很长了,但李斯特觉得还不够长还不够过瘾,所以他在改成独奏版的时候又加了一个前奏,在这个大前奏之后才是歌曲的前奏,可见李斯特用自己的钢琴才华又把这首罗西尼的歌曲进行了一番前奏上的扩充,这也是一首改编得很成功的钢琴改编曲,大家可以对比着欣赏。

音符40--.jpg

《舞曲——那波利塔兰泰拉》推荐版本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

1935~2007,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c之王”。主要代表作有《安魂曲》、《军中女郎》、《阿依达》、《宠姬》等。

凯末尔·基奇

Kemal Gekić

1962~ ,美籍克罗地亚裔钢琴家、录音艺术家。1978年进入诺维萨多音乐学院,1982年毕业,取得了极好的成绩。1985年参加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迎来其事业上的转折点,开始接受邀请去国外进行演出。1999年,Kemal移民到美国,现居佛罗里达州,任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武藏野音乐学院音乐系的教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