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051.|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00:00
20:08

《论语》51课|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大家好,今天讲第51课,《论语》“先进”篇第24章。


我先念一遍: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我先讲一下字词,然后翻译句子,再分析思想。
 
“季子然问”。季子然问孔子。这位季子然,《论语》中仅出现这一次。季子然问的问题,是孔子对学生仲由和冉求的评价,这涉及到季氏对子路和冉求任用的问题,我觉得类似今天的人事尽职调查。这位季子然应当是季氏家有一定地位的人,有可能是人事组织部门的负责人。
 
季子然来问孔子对仲由和冉求的看法,这与仲由和冉求在季氏家里当家臣有关。不仅季子然来问孔子对学生的看法,《论语》“雍也”篇中,季康子本人也问过孔子对三位学生从政的看法,这三位学生是仲由、冉求和子贡。


《论语》“雍也”篇第8章: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冉求这两位,可称得上是大臣吗?
 
查儒家、道家、墨家经典和《尚书》《史记》这些史籍,“大臣”的意思就是辅助君主的高官重臣。孔子时代,诸侯国的重臣,主要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寇。
 
司徒主要负责户籍和各种劳役和军役的组织,所以说司徒治民,管理民众。司马主要掌管军队。司空主要负责土地管理,土地规划和使用。司寇,司法判决。春秋时期,这些官职一般都由世袭贵族担任。孔子平民出生,但在季氏的支持下,曾担任过鲁国司空和司寇,成为鲁国大臣、重臣,这并不多见。
 
有学者把本章的“大臣”解释为品德上的高大,指有极高品德的人,这在文献史上缺少证据,大家不要这样理解。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季子然这样问,意思是问仲由和冉求是否具备大臣的水平,是不是大臣之才?
 
从后面孔子的回答看,孔子并不认为仲由和冉求具备大臣应有的才德。我们先看下一句。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季子然来拜访孔子,孔子没想到他是来问自己对仲由和冉求的评价,所以孔子这样说:我以为你是来问别的事,原来你是来问我对仲由和冉求的看法。“异之问”,指问的问题与我预想的不一样。
 
看下一句。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孔子说,所谓大臣,就应当是“以道事君”的。指以符合天道的准则去事奉君主,也就是说事奉君主的目的,是奉行天道,是使国家走上符合天道的道路。
 
也就是说,大臣去事奉君主,不是事奉君主本人,而是借事奉君主,来实现天道准则。“不可则止”,指如果实现不了天道准则,不能按天道的价值去做事,那就停止,不要去当这个大臣。
 
孔子这句话蛮重要,说明了孔子的君臣观。孔子的君臣观,核心是忠于天道而非忠于君主本人。如果君主的行为符合天道准则,那么就应该忠于君主、事奉君主。如果君主的行为违反天道,做事不仁不义,不尊礼不重信,你无法说服改变君主,那就得主动辞职,不能服务于无道之君。孔子讲下对上要“忠”,但并不是愚忠,是忠于天道法则,不能违背道的价值。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句话我们要分析一下。人有组织性,得组织起来才能完成许多公共事务。有组织,就会有权力等级,有决策、命令、服从、执行、监督和惩罚这些组织问题。没有基本的命令和服从程序,组织就无法运行。
 
孔子是很认同这种组织层级的必要性的,但他对君臣之间,对上级和下级之间,有自己的道德定位。
 
他认为在上天之道面前,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是一个分工。大家的共同任务,是推行天道,实现仁政,爱护民众,而不能违背天道法则,不能不仁不义。
 
读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句话,我就想到近年来的毒奶粉、问题疫苗事件,想到严重的药品、食品安全问题,想到众多贪腐事件。发生这些药品、食品安全和公务腐败的问题,都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都是有组织的行动,是有许多人卷入其中的。对许多从犯来说,如果他们心中还残存一点“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价值传统,任何一件坏事恶事都不可能成规模的发生。
 
孔子的态度是,我制止不了君主做坏事的时候,我就离开,我决不配合做坏事。孔子这种独善其身的态度,能减少许多坏事的发生。
 
世界上的事,有比较才有鉴别。《圣经》中记载许多先知,面对君主的邪恶,他们不是退守一边独善其身,而是公开指责和抗议,为此不惜牺牲殉道。
 
《圣经》记载,犹太历史上有名的大卫王(约公元前1000—960年在位),在位时间比中国周公的时间晚四五十年。大卫王爱上了一位女子叫拔示巴,使计谋害死了拔示巴的丈夫,娶了拔示巴为妻。
 
先知拿单,就去见大卫王,对大卫王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富人有许多牛群羊群。穷人除了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有一客人来到这富户家里。富户舍不得用自己的羊,就抢了那穷人的羊羔,给他客人吃。
 
大卫王就很恼怒,对拿单说,我指着永生的上帝起誓,行这事的那个富人该死。他必须偿还四倍的羊羔。他行这事,没有怜恤心。
 
大卫王说完。拿单就对大卫王说:你就是那个抢人羊羔的富人。上帝必在你家中兴起灾难攻击你,惩罚你。大卫王说:“我犯罪了。”大卫王是杀人如麻,但先知拿单并不畏惧,当面指责大卫王邪恶、是罪人。拿单不是“以道事君”,而是“以道制君”,以道来制约君主,比孔子又上了一层。
 
中国人如果像孔子这样,拒绝配合做坏事,就很值得表扬,社会中的坏事就少多了。能做到孔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像拿单这样,公开指责做坏事,就值得敬仰,社会中的坏事就更少了。缺少一种殉道的传统,为正义而献身的传统,这是中国读书人身上的缺陷。
 
看下一句:“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孔子不认为仲由和冉求具有大臣的品质,但认为他们具备具臣的品质。
 
“具臣”是什么意思?有些争议。杨伯峻和李零都解释成做事能干的臣子,这是对的。钱穆先生按照朱熹的说法,解释成“备位充数之臣”,这是不对的。
 
因为《论语》“雍也篇”季康子问孔子对仲由和冉求从政的看法时,孔子是欣赏和肯定他们的,认为他们能从政。
 
《前汉纪》这本书中,专门对“具臣”进行了定义,说“具臣”指奉法守职之臣。遵奉法律,坚守职责。杨伯峻先生和李零先生都解释成做事能干的臣子,这是正确的。
 
孔子认为,身为大臣,要能坚守上天之道、仁义礼制的传统。如果君主做的不对,要去匡正君主。如果君主一意孤行要做违反道义礼制的事,就得辞职离开,不能为了名利去配合。孔子并不认为他这两位学生子路和冉求具备这种大臣的品质。
 
《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对仲由和冉求的从政特质已经有过评价。一位叫孟武伯的人问孔子,子路和冉求仁不仁,是否算有仁爱之心能行仁政。孔子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实际上是否定了子路和冉求有仁爱之心会追求仁政。但认为子路可以去征收军赋,为军队提供粮草牛马及服兵役这些事。认为冉求可以当大管家。看来当管家和收军赋这些事,都属于执行层的臣子做的事,不是决策层的大臣要做的事。

《论语》“公冶长”篇8章: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例如,大约在公元前484年以后,冉求后来担任“季氏宰”,即季氏的管家,他配合季氏推行田赋改革,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认为,收取田赋的数量,周公礼制传统有规定,要以少收为原则。
 
但后来季康子和冉求推行的新田赋制度,增加了征收军赋的数量。对孔子来说,这就违背了礼制,违背了仁政的原则。孔子表示不再承认冉求是他学生,让自己学生们对冉求要鸣鼓而攻之。看下一句。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季子然听明白了,有了人事尽职调查的结果:仲由和冉求,不适合做决策层的工作,但适合做执行层的工作。所以季子然就说:“这样他们就能服从上级吗?”执行层的素质要求,首先是忠诚和服从。季子然很像搞人事组织工作的。事实上是问,他们的本事属于执行层,那么他们是不是就应该有服从上司的心态了?


孔子是这么回答的: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如果要让他们去杀掉君主和父亲,他们不会服从。他们做不到“以道事君”,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是有价值原则的,他们不会做不忠不孝之事。弑君为大不忠,弑父为大不孝,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是子路和冉求不会去做的。


我们再复习一下本章: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总结一下本章的核心,


第一、要忠道不忠人,要忠于天道的法则,而不是愚忠于具体的领导人。人生在世,总会处于组织之中。或者当领导人,或者是被领导,大部分人既是领导人又被人领导,这是一个命令与执行的合作网络。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要以上天之道的价值标准,来对待君臣关系,来对待上下左右的关系,忠道不忠君。自己坚决不去行恶,坚决不配合任何人做坏事。


第二、要坚信天道公正,行恶终将惩罚,理解这常识,才是人生智慧的开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