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56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大家好,我是杨鹏,今天讲第56课,内容是《论语》“颜渊”篇11章。
我先念一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近现代以来,《论语》中被批判最多的,莫过于此章。人们认为这就是汉代以来的“三纲”伦理的源头。
“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臣以君为准绳,子以父为准绳,妻以夫为准绳,这是君权、父权和夫权的专权思想,奴役了中国人,破坏了中国人的平等、自由和创造精神。
但这样的理解,还真是冤枉了孔子。本章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非后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的意思。今天这课,我们得帮孔子老师澄清一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齐景公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齐景公是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齐景公在位的57年,齐国大体算是国泰民安。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左右,到齐国见到了齐景公。
孔子虽然年轻,但他热爱周礼,学业有成,有知礼的名声。齐景公是姜太公后代,姜太公与周武王和周公等人共创周王朝,周礼是周王朝的治国之道,对齐景公来说也就是先祖之道。孔子懂周礼,景公就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话钱穆先生采取的是宋朝朱熹的译法,他这样翻译:“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译得很典雅。
对比起来,杨伯峻先生翻译比较口语化。杨伯峻先生译为:君要像个君,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我认为,钱穆先生译为君道、父道和子道,杨伯峻先生译为像个君、像个父亲、像个儿子,都不错,但还不够理想,主要是没有能利用到1993年考古发现的战国前期的《郭店楚简》。
《郭店楚简》的“六德”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组概念进行完整解释的文献。不少学者认为“六德”篇可能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六德”篇,专门讲了六种德性,君臣父子夫妇所应有的德性。君德、臣德、父德、子德、夫德、妇德。
“六德”篇认为,君主的德性应当是“义”,兴礼乐、制刑法,使父子相亲,使大臣团结,保卫国家,君德为“义”;臣子的德性应当是“忠”,勤于工作,为国家献身,臣德为“忠”;父亲之德性应当是“圣”,生养和教育好孩子,父德为“圣”;儿子的德性应当是“仁”,指孝敬父母,子德为“仁”;丈夫的德性应当为“智”,智慧地处理家庭关系;妻子的德性应当是“信”,让家人相互信任。
这“六德”可以概括为“义忠圣仁智信”,君义臣忠父圣子仁夫智妇信。但在后来历史的演化中,流行的说法变成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按《郭店楚简》“六德”篇的内容,我们重新翻译一下本章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可这样翻译:君主要有君德,臣子要有臣德,父亲要有父德,儿子要有子德。
君主应有君主的德性,例如用人做事要讲“仁义”。臣子要有臣子的德性,例如要讲“忠诚”。父亲要有父亲的德性,例如要讲“慈爱”。儿子的要有儿子应有的德行,例如要讲孝敬。这就是本章中孔子所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
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各有轨道,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有一个对等的关系,并不是汉朝以后解释的那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一边倒向君权、父权和夫权的关系。
这种对等的关系,相互要求的关系,在《论语》中就有表现。《论语》“八佾”篇中,谈到了君臣关系。鲁定公问孔子说:“君主支使臣子,臣子事奉君主。怎么样?”鲁定公的问话中,强调了君主对臣子的支配地位和臣子的服从事奉的地位。但孔子并不同意鲁定公的说法,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按礼来管理臣子,臣子就以忠诚对待君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有一个前提,就是君主要依礼待人。孔子在鲁国为司寇,鲁君和季氏对他无礼,孔子就辞职离开了。说到底,臣子不是忠于君主,是忠于礼制。
孔子所说的“君使臣以礼”,就应当是本章所说的“君君”的内容之一。君有君德,这就是要遵循礼制,使臣以礼。臣子忠于君主,这是臣子之德,但臣子行臣子之德,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君主使臣以礼。
君臣之间,是相互要求的,这与后来“三纲”中的“君为臣纲”意思不同。如果君主不能做到使臣以礼,要求大臣做不仁不义之事,臣子还能继续忠于这样的无道昏君吗?孔子的回答是否定的。
《论语》“先进”篇,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按照天道的准则去事奉君主。如果做不到,就停止事奉这样的君主。君主有权解除大臣职务,大臣也有权辞去职务。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请大家注意,本句中孔子并没有讲什么是君德,什么是臣德,什么是父德,什么是子德。但好像齐景公知道这句话。
齐景公不用孔子解释具体内容,自己就开始解释了。估计这些话在当时已是成语,大家都知道的,孔子只是引用了这个成语。
《国语·晋语》中提到:事奉君主没有贰心,这就就是臣德。不改变自己的好恶,这就是君德。臣子之德是忠心无贰,君主之德是好恶价值观的稳定。而且说:“君君臣臣,是为明训。”君有君德,臣有臣德,这是很清楚的规矩。
《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君君臣臣,是谓明训。明训能终,民之主也。”
这位齐景公不需要孔子解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具体意思,一听孔子这样说,马上就说好,然后就自己解释了。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可这样翻译:很好。假如君无君德,臣无臣德,父无父德,子无子德,就算有粮食,我还能吃得到吗?“粟”,有壳的时候叫谷子,去壳以后叫小米,这是孔子时代北方农业的主要粮食。“粟”,在这指代粮食。
这位齐景公很质朴,他理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概就是忠孝。臣子忠于君王,儿子孝敬父亲,这样身为君主的就有吃的了。如果臣不忠,子不孝,天下大乱,君主就没饭吃了。
齐景公在治国上善用人才,听得进批评意见,国家治理得不错,同时这位齐景公是个吃货,酒肉声色、寻欢作乐。孔子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之道,齐景公马上就想到保障自己的吃饭问题。
齐景公理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主要是臣子对君主的义务。齐景公这么一解释,就把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涵义给定格了。
对齐景公这样的理解,孔子没有再解释。这样人们就容易认为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就是给君主弄吃的,就是保障君主权力的。
可能有人会想,《论语》编撰者用齐景公吃粮食这句话收尾,把孔子的思想拉低了。但从传播学来看,这句话非常容易传播,市场导向明显,相信历代君主都看到了,他们都认为孔子学问对保障他们吃粮食很重要。朝廷就成了儒家思想的主要市场。齐景公喜欢孔子,想把齐国一个叫尼卻的地方赐封给孔子,但后来被齐国大夫晏婴劝阻了。
其实,我们从《论语》中,分析孔子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能看到他强调的某种君臣的对等关系,相互承担义务的对等关系。在君臣观上,儒家这种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追求,在后来的孟子那儿有更明确的表现。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为自己的手脚,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为狗马,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
孟子这段话很有名,我们应当念一遍原文。
《孟子·离娄》中这样写:“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国人,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回过来分析一下本章的思想。我们需要为孔子正名一下,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并不是汉代以来解释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是指“君主应有君德,臣子应有臣德,父亲应有父德,孩子应有子德”。
最早表达出“三纲思想”的,不是孔子而是法家的韩非。韩非说:“臣子事奉君主,儿子事奉父亲,妻子事奉丈夫,这三者顺则天下治,这三者逆则天下乱,这是天下的常道。”明确表达了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的主从关系。
《韩非子·忠孝》篇原文:“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是汉代时候的儒生们引法家思想进入儒家的产物。
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前近百年时间,中国存在乱批判孔子的现象,但最近也有乱表扬孔子的现象。以本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例,过去批判为只是纯粹服务于统治阶层的,没有正视其中对统治阶层也有一定约束性。
现在又有一些学者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很好,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不同位置的人就应该有不同的德性定位,这样才有秩序。这种观点也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我说是不妥呢?因为这还是孔子时代等级制下的身份制的伦理,等级制的伦理,不是平等理念下的平等伦理。现代世界,人与人的平等是根本原则。任何人都必须面对权利与责任的对应约束。
政府官员有粮食吃,不是因为民众忠于政府领导,而是民众依法上税供养公务员来服务自己。如果公务员不依法执政服务社会,这是对民众的背叛。主次关系改变了,要求公务员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利益,而不是要求人民忠于自己的公仆。
我们在企业中工作,要有创造精神与合作精神,遵守企业规章,遵守与企业的契约。在社会中,我们讲自由、平等、博爱、诚信、法治。我们不再按社会等级来划分德性,而是普遍地要求人们要有德性。人与人社会地位不同,但都必须讲德性,遵循人类的普世的价值准则。
总结一下本章:
1、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社会各阶层的身份伦理,各个阶层都要有责任意识,都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德性要求。这是在等级制时代的理想的身份德性的状态。
2、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在法律面前平等,我们不再讲身份伦理,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与尊严,都应该拥有友爱的、创造的、服务的、合作的德性。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一块再读一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