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055.自古*********

00:00
17:56

《论语》55课|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大家好,我是杨鹏,今天讲第55课,内容是《论语》“颜渊“篇第7章。我先念一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我最初读本章的时候,觉得一点不复杂,很好理解,很喜欢本章的内容。但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得研究前辈们一些代表性的注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在关键问题上居然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而且其中一种解释令我觉得不可思议,一会儿我会介绍。

 

“子贡问政。”大意就是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执政,如何治理国家。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为赐,端木赐,字是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很有成就的一位,成就主要表现在经商和外交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子贡的记载字数最多,说子贡善于外交和经商,常在鲁国和卫国担任国相,而且经商有成,家累千金,成了大富翁。原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

 

孔子去世以后,学生们相聚在一起完成《论语》的编撰,这是需要时间和资金支持的。我猜想资助人只可能是子贡。孔子学生多是穷书生,只有子贡经商有钱。

 

子贡的名和字在《论语》中出现次数很多,有57次,只少于子路,但远高于有名的颜回的32次和曾子的19次。可能,资助和参与组织《论语》的编撰,是子贡最重要的历史贡献。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通常翻译就是,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得到民众的信任。”

 

子贡问治国之道,孔子认为重要有三点:有粮,有兵,取信于民。

 

请注意,“兵”,原义指兵器,以后泛指军事力量。所以仅译为军队是不够的,用军备更妥。军备,包括了军人、兵器及军事设施。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又问:“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在有粮、有兵、取信于民这三者之中,先去掉什么?”

 

子贡希望在粮、兵和取信于民这三者之中,排出一个轻重缓急的顺序来。

 

孔子的回答很简洁:“去掉军备。”孔子认为军事力量对保护朝廷很重要,但迫不得已的时候,孔子认为可先去掉军备。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三选一中,孔子去掉了军备。子贡又问剩下的两个:有粮食和取信于民,如果要去掉一个,应该去掉什么。

 

在子贡问孔子这句话之前,学界对本章还没有任何不同看法,但到孔子下一句的回答,学界的分歧就出来的,这些分歧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往下看。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回答:“去掉粮食。自古都有死亡,不能取信于民,国家就无法立住。”

 

翻译到这儿,似乎表面上是清楚的,但追问一句:孔子讲的是去掉谁的粮食?是去掉民众家里的粮食还是去掉朝廷的粮食储备?是让百姓饿死还是让朝廷粮库空虚?

 

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出现了完全对立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宁肯饿死老百姓,也不能让老百姓不信政府。这种解释下的孔子,可是非常残酷的。不怕让老百姓死,就怕老百姓不信朝廷,这态度可怕吧?这是谁解释的呢?大家可能想不到,这是钱穆先生解释的。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语》中解释说中:“惟遇不得已,则教民轻食重信。”如果不得已,要教育民众看轻粮食、重视对政府的信任。教民轻食重信,别重视粮食,要重视政府。这不是教育老百姓饿死不要紧,但不能不信政府吗?大家听下来,是不是有点浑身冒冷汗?

 

钱穆先生这种解释,不是孤例,而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


东汉经学家郑康成(公元127年-200年)就是这样解释的,要民众宁可饿死也不可以失信于朝廷。钱穆这观点是前有古人,前有东汉经学家郑康成。

 

钱穆先生这观点,还是后有来者。今天的李零先生竟然也持这种观点。李零先生在《丧家狗》中还这样发挥:“但历代统治者都认为,如果能取得民众的信任,这个信任不动摇,即使死上点人、甚至死很多人,天也塌不下来。”


按钱穆、李零先生这样的解释,孔子讲仁,讲爱人,全是虚伪。要用手法让百姓无论如何信任政府,“即使死上点人、甚至死很多人,天也塌不下来“。

 

是孔子如此阴暗残暴呢?还是这些注家的问题呢?如果钱穆、李零先生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那《论语》已经可以归入《商君书》一类了,而且比《商君书》更为虚伪和残暴了。一部《商君书》如此残暴,但都没有到说宁肯要让民众饿死。李零老师说中“历代统治者都认为”把百姓弄死很多人都没关系,天塌不下来,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些统治者。

 

难道孔子不仅强调必要时可以饿死民众,而且更残忍的是,还要教育好挨饿的民众,即便饿死也不能放弃对朝廷的信赖,估计商鞅也不敢这么想、这么说。

 

还算好,有另外一个正常的解释。西汉的孔安国认为,死是正常的,人人都要死,但“治邦不可失信”,治理国家,不可失信。意思是宁死而不可失信于民。

 

孔安国认为,“去食”,是针对朝廷自己来的。这是很正常的理解。本章子贡问的是为政之道,里面孔子回答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三个条件,都是指向朝廷自己。


兵,军备,是指向朝廷的。取信于民,也是指向朝廷的。怎么一到“粮食”,就指向民众而不是指向朝廷了呢?就把孔子说的“去食”,忽然转成指向民众,要去掉民众的粮食呢?这很荒唐!

 

认为要去掉民众的粮食,让民众饿死,但还要使民众能够信任政府。如果执政者都这样读《论语》,会出什么样的政策呢?历史上的许多恶行,不仅仅是朝廷决策人的罪恶,也有学者的帮凶在内吧。

 

清代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把本章中的“食”,解释为“食政”,指政府财政,这是常识。今人徐复观先生也论证过,“去食”,指的就是朝廷去掉自己的粮食储备。不要去掉民众的粮食。

 

我举个例子,说明“食”就是指收取粮食税收。

 

《道德经》七十五章上说:“人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众饥饿,是因为上面朝廷食税太多,所以饥饿。这足以说明“去食”,指去除向百姓征收粮食,宁愿承受朝廷无粮可用的情况,宁死不负百姓。取信于民,比征收众多粮食更重要。

 

是去掉老百姓的粮食还是去掉朝廷的粮食储备,在这两极之间,还有一些中间态度例如朱熹,认为朝廷要取信于民,民众也要取信于朝廷,双方都要宁死不失信于对方。这个中间观点,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总留一个尾巴,就是一定要强调民众的义务,强调民众宁死而不可负朝廷的义务。

 

分析到这儿,我们重新来看一下本章,全文翻译一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足够的粮食储备,足够的军备,取信于民。”子贡说:“必不得已而去掉一个,这三者中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问:“必不得已再去掉一个,粮食储备与取信于民两者中,去掉什么?”孔子说:“去掉粮食储备。自古都有死亡,失去民众信任,就立不住。”

 

总结一下:本章讨论的是为政之道,主体是朝廷执政者。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都是针对朝廷而言。孔子的回答,强调的是,对朝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取信于民。为了取信于民,宁可去掉军备,去掉粮食储备。虽然去掉军备和粮食储备,朝廷会变得脆弱危险,但必须这么做,宁死也要保住民众对朝廷的信任。有了民众的信任,总有机会。如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即便有兵有食,也是立不住的。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再一起读一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