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8.子帅以*******

00:00
20:19

《论语》58课|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共读课”。今天讲第58课,内容是两章,《论语》“颜渊”篇17章和“子路”篇6章,两章讲的是一个内容。


我们先讲“颜渊”篇第17章,我先念一遍: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执政之道。


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执政国卿,位高权重。季康子在历史上做过的一件大善事,是公元前484年,把68岁的孔子从卫国接回了鲁国,给予了很好的安排。孔子得以结束周游列国的飘泊,回到鲁国无忧无虑安度晚年。


《论语》之中,孔子对执政者批评最多的,就是鲁国的季氏家族。与孔子同时代的季氏三代执政者,从季平子到季桓子,从季桓子到季康子,孔子都表示过不满。孔子是他那个时代的“公知”,公共知识分子,关心并批评时政。


孔子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抨击季平子的“八佾舞于庭”,即在家中用了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编制的舞蹈。


父亲季平子被孔子抨击,但儿子季桓子却提拔重用孔子,让孔子先后当上了鲁国的司空、大司寇的高官。后来孔子对季桓子失望,辞职周游列国。


季桓子去世后,儿子季康子当政。孔子批评学生冉求,要弟子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是因为冉求帮助本章中的季康子推新政,增加了赋税收取,这等于是批评季康子。


从季平子到季桓子再到季康子,他们祖孙三代都因为在《论语》中被孔子批评而恶名流传至今。


其实,执政鲁国的季氏家族对孔子算是比较好。孔子批评季平子,季平子没有打压孔子。季桓子还重用孔子为官。孔子对季桓子不满而离职走人周游列国。公元前492年季桓子临终还留下遗言,要继位的季康子今后把孔子接回鲁国。公元前484年季康子就真派人带着重金,把孔子从卫国接回鲁国安度晚年。季家对孔子可以说是很好,孔子批评季氏,但季氏至始至终很珍惜、宽容孔子。


我这么一梳理,大家可能会想,季氏这样的执政者很了不起,很少见。如果中国几千年的执政者都这样,那中国的政治史和中华文明将会是多么温馨。


其实,季氏对孔子这样的行为,在中国春秋时代并不少见。尊重并宽容知识分子,这是当时执政者们的普遍行为。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当时敬天爱人、以德治国的传统礼乐政治文化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时没有君主中央集权,各国是独立国家,人才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国与国之间竞争需要人才,因此都争相表现出礼贤下士的风尚。如果国家内政黑暗残暴,会严重影响国家声誉和外交关系,国家利益会受损。


春秋时期,执政者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宽容是普遍现象,知识分子的言论和教育非常自由,这是老子、孔子、墨子这样的对时政有批评的思想家得以兴起的环境前提。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的发展,建立在政治宽容和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执政之道,孔子怎么回答的呢?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应答说:“政字的意思,就是指要走正道。您率领大家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呢?”


孔子对“政”字的意思进行定义,他说“政”指的就是“正”,要以“正”的标准来执政。其实,这是一个孔子自己的新定义。


甲骨文中的“政”字的字形,像是拿着武器去征讨不好好祭祀的不义之人的样子,这与《左传》中讲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接近,国家大事,就是祭祀与军事。


总之,“政”字原义,与征伐有关,大意是用武力实现正义的意思。现代汉语里面,正义也常与军事相关,例如正义之师。


孔子讲的“正”,是什么意思呢?本章并没有定义,这就成了一个大家要猜测的内容。仅仅译为正直、正派、端正、正义,其实是空泛的,因为大家对“正”的详细定义可以完全不同。例如,老子《道德经》中也说“以正治国”,但老子对“正”的理解,可能与孔子很不相同。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孔子的理想政治,就是“为政以德”,这是他认为的政治的灵魂,以德治国。“德”的内涵,我们反复讲过,就是养育好生命。怎么去实现这样的“德”的执政目标呢?孔子认为就是要坚守尊卑有别上有下有等的周公礼制传统。用“礼”的方法,去实现“德”的目标,历史上称为“德礼之治”,这就是孔子的“正”的标准。


孔子批评过季平子,是因为季平子僭越了礼制规格,身为卿大夫却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乐,这是不正。他不满季桓子,是因为季桓子没有按礼的传统来礼遇他,这是不正。他批评冉求和季康子,是因为季康子新政收取的赋税超出了周公礼制的传统标准,这是不正。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孔子坚守的德礼之道,就是周公之道,就是鲁国的传统治国准则。季康子当然很清楚,所以他们之间说话点到为止,大家心里都明白。按照孔子的“正名正礼”的标准,季氏家架空了鲁公把持朝政,在“正”字上是有问题的。


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政治上做的最大的事,就是“堕三都”,拆掉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僭越礼制规定修建的城墙,孔子认为这是端正礼制应有的行为。“堕三都”受到反对而失败,孔子才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的。


从给季康子的回答看,周游列国14年后的孔子,还是当年那个坚守礼制传统的孔子,孔子一点没有变。季氏对孔子的态度也没有变,还是礼贤下士,宽容而优待。


我们要注意,正义、正直、端正、正道这些概念,听起来都让人感到很好,但其实每个人心中的正义、正直、端正、正德的标准并不一定一样,我们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进入里面,去看具体的目标和操作手法。


对孔子来说,“正”的标准,就是“德”和“礼”,就是“以德治国”和“以礼治国”的结合,就是“德礼之治”。“德”是目标,“礼”是方法。


下面讲今天的第二部分,“子路”篇第6章。我先念一遍: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以这样翻译:领导人本身行为正当,不用命令别人也会去做。领导人本身行为不正,就算命令别人,别人也不服从。


在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我分析了孔子对“正”的具体定义,这样就容易理解第二部分了。从孔子这句话来看,当时的春秋中国,上上下下是有一些共同的善恶是非标准的,大家对公正不公正是非常敏感的,人们不会去听从那些不公正的命令。人们会拒绝服从领导人不公正的命令。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孔子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领导力的看法,孔子认为领导力的核心是公正,是以身作则去遵循正道的能力,是公正的能力。如果我们不看“正”的具体内容,孔子这句话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人类所有的领导力学,都会讲到这一条,领导力的核心准则之一,就是人格公正,做事公正。老子也说“以正治国”,要公正。一个不公正的人,率领不了团队。


有些人一想到领导力,就会联想到阴谋诡计,这是对领导力毫无体验的人才会这样想。就算是领导黑帮,在内部也必须公正。公正是领导力的基础。孔子强调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领导力学准则。


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表层的“公正”的概念,我们要深入分析,要看孔子对“正”的具体理解和定义。


领导力建立在公正基础上,有了这个前提,就要看领导人对公正本身的理解。例如,老子讲“以正治国”,讲的是司法公正,保护好民众的自主和自由。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是朝廷推行德政,尊礼守义,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我们把这两章放一块读一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这两句话,讲的都是领导力学的问题。孔子认为领导力学的核心,就是以身作则,行为公正。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领导力学。但什么是公正的准则呢?孔子的准则是“德礼之治”,老子的准则是“无为而治”,你的准则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想想。



怎么理解“正”的具体内涵,我抛一块砖头出来,供大家参考,刺激大家来思考你的关于“正”的准则。我的准则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借用的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表达方式。“一个中心”就是“人的创造”,两个基本点是“自由”和“法治”。用自由、法治去推进每个人的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


我的“正”的准则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创造为中心,以自由、法治为两个基本点。这是我的“正”的准则。你的呢?请大家自由思考,留言表达。


好,今天的课到这儿,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