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家安藤忠雄》- “没文化的鬼才建筑家”

《建筑家安藤忠雄》- “没文化的鬼才建筑家”

00:00
21:29

你好,我是李沛聪。


今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建筑家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是日本的世界级建筑家,虽然他连大学都没有上过,但刚一出道就获得了日本建筑界的最高奖,后来他还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个奖,咱们的华裔建筑家贝聿铭也得过。很多人都调侃他是“没文化的鬼才”,那么这个鬼才为什么能够享誉世界呢?

读完这本书


首先,我们就可以知道,安藤忠雄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建筑大咖是怎样自学成才的;

其次,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这位世界级大咖的建筑。


我们先来看看大牛建筑家安藤忠雄的成长经历。


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有三个人对他影响最大。


第一个就是他的外婆,是她抚养安藤长大,教会他要独立自主。

 

安藤出生在日本大阪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们家本来是很富有的。两岁的时候,母亲把他过继给了外公外婆抚养,以后好继承娘家的产业。可是日本战败之后,安藤外公已经家财散尽了,他们只能搬到大阪廉价的老街里。不久他的外公去世了,就只剩下外婆抚养他。虽然家里很穷,但外婆对小安藤的要求却很严格,为了培养他一切靠自己的品质,连安藤做扁桃腺手术,都让他自己走路去。严格的家教培养了他独立自主的精神。17岁,他就拿到了职业拳击手的执照,小小年纪就能在拳击馆里靠打比赛赚钱了。本来,他可能会一辈子当一个职业拳击手,但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安藤第六次比赛的时候。这次比赛,他遇到了日本拳击明星原田正彦。安藤见识到了自己跟真正的拳击明星之间的巨大差距,他发现穷尽一生都达不到那种境界。所以,他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了拳击。


高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到了一个室内设计的工作,这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新世界,就是建筑。不过,他上不起大学,只能靠自学。通过自学成为一代建筑大师,这在全世界,恐怕也很难找到第二个人了。其实,在安藤忠雄之前,日本已经有两位前辈获得过那个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了,他们就是丹下健三和槙木彦,但他们可都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容易被建筑家的圈子接受,而像安藤忠雄这种没资源,没后台的“野路子”能获得国际上的认可,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原来,自从跟建筑结缘后,他就边打工,边偷偷潜进大学的建筑系去旁听,还买了很多建筑系的教科书,虽然这些书他大部分都看不懂,但他常去上夜校,后来陆续也能接一些跟建筑相关的零活儿了。直到二十岁那一年,他发现了一本作品集,里面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这本书使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个勒·柯布西耶就是对安藤忠雄影响最大的第二个人,他是安藤忠雄在建筑上的精神导师。


这个人在二十世纪初的建筑界非常有名,他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作为一座机器,住宅只要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功能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建筑要去除掉那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装饰,直接呈现支撑结构,比如说把柱子什么的,直接暴露出来作为建筑的外观。所以柯布西耶的建筑非常有形式感,这一点深深吸引了安藤忠雄。安藤忠雄非常认可这种理念,拿到这本书之后,他一遍一遍地临摹柯布西耶的设计图,这还不够,他还跑去看柯布西耶的作品,安藤忠雄后来的建筑风格都是受到他的影响。


为了实地考察建筑,他先是周游全日本,后来又两次去了欧洲,还去过非洲、印度、东南亚等地。当时的日本,旅游业还不发达,周游世界可是非常惊人的,为此他不但辞了职,还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第三个人,他就是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有一个特别标志性的头像,头戴五角星贝雷帽,满脸胡须,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这个头像特别流行,经常被印在T恤上。他是六十年代古巴革命的领导人,他领导了游击队抗击欧美帝国主义的统治,让古巴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反抗的可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和主流的文化,不仅如此,他还成功了,所以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特别崇拜他,像朋克、嬉皮士都拿他当做精神偶像。安藤忠雄也不例外,在游历世界的时候,安藤忠雄在巴黎,亲身见证了一场抵制主流文化的革命。他跟法国年轻人一起参加游行示威,拿着石头块到处乱扔。这段经历对安藤忠雄产生了非常深的影响,让他一直对都市的主流文化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第二次游历欧洲之后,安藤忠雄就开启了他的战斗生涯。安藤忠雄经常管自己和团队叫做“游击队”,就是受到了切·格瓦拉游击队的影响。从1969年开始到今天,安藤忠雄和他的游击队已经作战四十多年了。他们创造了很多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影响力逐渐从日本大阪一个犄角旮旯的小地方扩散到全世界,直到现在还在战斗着。

 

总结一下安藤忠雄的人生经历,有三个人对他影响最大,外婆给了安藤忠雄独立自主的品质,勒·柯布西耶是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的精神导师,而切格瓦拉则给了他勇于反抗的战斗精神。

 

那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到底好在哪里呢?是什么让他的设计取得经久不衰的国际影响力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就是开头提到的,使他获得日本建筑界最高奖的作品,“住吉长屋”。这可以说是安藤忠雄正式出道的作品。那么这座建筑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地方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安藤接到这个委托时的社会背景,当时,日本正爆发经济危机,人口过度密集、居住空间越来越狭小,很多人的经济条件变得很差。为了节省成本,当时日本建筑的做法,就是不考虑居住在里面的人的个性需要,把所有的住宅都做成千篇一律的水泥盒子,让人和自然完全地隔离开。而“住吉长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既节省了成本,又做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安藤把房子的空间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前、后分别是一个两层的房子。中间是不盖屋顶,直接露天的庭院。在中间的二层修了一条过道来连接前、后两个部分。乍一看,会觉得这房子挺通风的呀。但是,因为屋子中间不盖屋顶,意味着只要一刮风下雨,庭院就会滴水,这样会让生活变得很不方便。


难道安藤忠雄不知道这样会让人住得很不舒服吗?他清楚得很,他就是故意这样做的。他把房子中间露天的做法叫做“留白”,留出这样一个露天的小庭院,可以把大自然引入到建筑内部空间。生活在这所房子里的人,可以感受到阳光也会感受到雨水,可以感受到四季变换,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温柔,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严峻。放弃安逸的居住环境,换来与自然的亲和,以及在恶劣的都市环境中倔强生存的坚韧。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这座建筑呢?

 

第一,是外观使用非常简约的几何形设计。这种设计风格跟柯布西耶非常相近,用长方形来搭建,减少装饰。“住吉长屋”的外观就像一个密封的盒子,除了门口以外,房子的正面就是平整的墙壁。


第二,是直接呈现清水混凝土的质感。这座建筑的清水混凝土墙,不贴瓷片也不刷油漆,保留了墙面天然的质感,所以有一种洗尽铅华、回归纯朴的美感,是相当高级的表达方式。很多有名建筑师都使用过这种手法,例如丹下健三的广岛和平中心和约恩·乌松的悉尼歌剧院。


第三,是精心营造建筑内部空间。几何形的构造和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其实是一种非常克制的手法,构思不到位很容易让建筑变得单调、无聊。而对空间的精心规划可以让居住的体验变得丰富和有趣。这座房子中间的留白,让内部空间变得富有层次,这种让大自然进入到房子内部的做法,为居住者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只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没有设计理念,是无法真正成为大师的。那么安藤忠雄有哪些主要的设计理念呢?


首先,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有一个最核心的设计理念,那就是在建筑中体现出与都市主流文化对抗的战斗精神。

 

安藤忠雄把自己的团队称为游击队。他们的敌人是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生活真正意义的都市建筑,更进一步,他的敌人还是这些都市建筑背后僵化的体制和观念。

 

什么观念呢?就是只强调效率和利润,一味地模仿美国的都市建筑,这些建筑把咱们前面说的柯布西耶的功能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因为功能主义的建筑特别简洁,所以特别节省成本。在他们看来,建筑嘛,实用就好,住得舒服就行,最重要是怎样赚到更多的钱。结果就是让都市变得千篇一律,建筑都方方正正,大同小异。安藤忠雄虽然也赞成建筑要节约成本,减少装饰,但他并没有丢失掉对人的关怀。


那安藤忠雄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商业作品“TIME’S”。

 

“TIME’S”是英文中“时间”的那个单词。“TIME’S”这个作品的建造过程可以说,是安藤忠雄跟都市体制的一次较量。


“TIME’S”是安藤忠雄在日本京都设计的第一栋商场。京都拥有一条日本江户时期开发的运河,叫高濑川。安藤发现,在京都的现代建筑都是背河修建,把高濑川跟建筑隔绝开。


安藤忠雄认为,当时的日本只是在学习西方的都市规划,并没有考虑到日本人自身的需要,反而变得不伦不类。比如城市的广场设计,安藤认为公共大广场在西欧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渊源,可日本不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像日剧《深夜食堂》里那样的小巷子深处才是聚会的最佳场所。所以,他为这座商场设计了许多窄小的通道和精致的平台,将每一层楼的公共空间营造成街头小巷的感觉,去回应日本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感性。


可是建筑师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实现自己的规划的,商场业主和政府的行政部门对安藤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批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


第一个是管理问题,把河水引到商场里提高了业主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难度,有的一楼商家甚至担心下大雨的时候河水会不会漫上来;

第二个问题是,假如要把高濑川引到商场里的话,那就需要把沿河的一部分堤坝打掉,政府认为这种做法既没有先例,又不符合建筑的法规;

第三个是安全问题,政府发现在安藤的设计里,商场的水岸是不设置护栏的,他们担心可能会存在小孩溺水的安全隐患。


其实这些问题在安藤忠雄的设计中已经考虑到了。


他精心地计算了商场里水岸的高度,确保河水在下雨的时候不会“水漫金山”。


至于政府提出的批评,安藤认为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自己的建筑用地范围里,改变堤坝的形状引入河水的做法,并没有损害到公众的利益。小孩溺水的安全隐患更不成问题,因为建筑里的河水高度才十几厘米而已。


面对这些批评,安藤忠雄采取的是不断游说,始终坚持自己的态度,终于让建筑方案通过了。


这次项目的设计经历让安藤忠雄思考了现代都市那种僵化、求稳、怕麻烦的观念,安藤忠雄就是要用建筑去挑战和更新这种观念。


除了与都市斗争的战斗精神,安藤忠雄的另一个设计理念是要把传统的东西运用到现代生活中。这个理念,我们可以来看看他另一个代表作,本福寺水御堂。

 

这是寺院里供奉佛祖的殿堂。它建造在本福寺后面的一个小山坡上,走进去,需要绕开两堵混凝土墙。顺着铺满白色碎石的路,是一个鸡蛋形的水池,上面种满了各种颜色的莲花。莲花池的中间有一条通往地下的楼梯,拾级而下,才会到达水御堂。


在我们的印象里,佛堂一般都是平地盖起的,用木头搭建高大的屋子搭建一个大屋子,房顶上铺满琉璃瓦。但是本福寺水御堂却建在地下,还是一个水池底下。这个构思实在是太大胆了,马上遭到了寺院住持和信徒们的强烈反对。眼看项目要进行不下去了,委托人找到了日本著名的高僧,立花大龟。是他最后拍板认可了这个构思,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那么,是什么打动了这位高僧呢?其实打动高僧的,是这个建筑真正还原了佛教最初的观念。


在构思这个项目的时候,安藤忠雄想起了第一次出国旅游的时候,曾经在印度看到过,满池塘漂浮着野生莲花的场景,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象征着悟道成佛的释迦牟尼。那么,能不能回到最初佛教的想法,通过莲花来表达众生平等呢?


安藤忠雄认为,传统寺庙建筑的大屋顶其实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让人产生敬畏感,而他想打破这种模式,所以他建造了一个跟地面齐平的池塘,象征着众生平等,也象征着重生和圆满。为了让朝拜的路途增加一些丰富的感受,他利用两堵清水混凝土墙,隔开了通往莲花池的路。


可以想象一下,下楼梯的时候,你就像是一步一步走向水底一样,随着你往下走,莲花池仿佛在你的头顶一点一点升高。闪烁着阳光的池水逐渐消失在你的眼前,你眼睛所见的,只有楼梯两侧朴素的混凝土墙面和眼前的楼梯。安藤忠雄有意设置这种体验过程,让清水混凝土的质感和人的感官体验充分地结合起来,让人好像经历了一场精神沐浴一样。


在水御堂里面,他用屏风和柱子把房间隔开成内、外两个部分,佛祖安放在靠里面的空间,让佛祖和信徒之间稍微隔开一些,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距离产生美”。为了营造西方极乐世界的意象,安藤忠雄让佛祖坐西向东,身后开一个涂了朱红色的窗户,当光线透过窗户照进来,整个佛堂的空间就会笼罩一层淡淡的朱红色。当信徒跪拜的时候,抬头看见若隐若现的佛祖仿佛在散发出柔和的光线,这是一种十分强烈的精神体验。


从建筑的形式看,本福寺水御堂是反传统的,它跟以往高大的寺庙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但是从建筑的精神来看,本福寺水御堂又是传统的,它回到了佛教最初的精神内核。


安藤忠雄对传统的态度是,不被过去的惯例所束缚,而是回到传统的原点,去追问一个问题,在传统的东西成为一种惯例之前,它是怎么样的?然后再从内在的方面汲取传统精神,加以活用。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读完《建筑家安藤忠雄》这本书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第一,我们知道了三个对安藤忠雄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外婆给了安藤忠雄独立自主的品质,勒·柯布西耶是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的精神导师,而切格瓦拉则给了安藤忠雄勇于反抗的战斗精神。

 

第二,通过两个作品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安藤忠雄的三大设计风格:几何化造型、清水混凝土的质感和巧妙的建筑空间营造。

 

我们还能了解到他的两个核心设计理念:第一,是与都市主流文化斗争、要改变社会观念的战斗精神。第二,是要把传统精神活用到现代生活里面来。

 

好了,今期我们认识了一位建筑界的世界级大牛安藤忠雄,当你再去日本旅游,就可以对照书中的观点,好好地欣赏他的他的建筑之美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嘉林_w7

    这世上比我爱你更贴心的三个字,原来是“你有我”——匪我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