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鲁迅》- 原来鲁迅是这样炼成的(上)

《人间鲁迅》- 原来鲁迅是这样炼成的(上)

00:00
24:08

你好,这里是粤语听书,我是李沛聪。

 

今期为你解读这本书是《人间鲁迅》,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鲁迅传记。它的作者林贤治,是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 

 

人们平日里了解的鲁迅,一般都是借助他的作品、还有对他的评论来理解他的。他能把复杂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批判起社会来,更是犀利尖锐,火药味十足。这样的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和战士,伟大深刻,但少了点亲和力,离普通人有些远。

 

那么,这样的鲁迅,是怎么炼成的呢?其实,成就他这一形象的,恰恰是他独特的生活轨迹。《人间鲁迅》这本书,就是把鲁迅放回到生活里,让你换个角度,从生活中理解他,追寻他的一生。

 

要讲鲁迅的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三部分。首先是成长期,讲一讲哪些人和事对鲁迅的青少年时代产生过影响,这对鲁迅性格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是蛰伏期,讲新文化运动开始前,鲁迅都在干什么。最后是爆发期,从新文化运动一直到鲁迅逝世,讲述鲁迅的文学创作历程,以及他对社会的批判。

 

先来说说鲁迅的成长期。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两个:原生家庭和教育经历。鲁迅也不例外。

 

先讲原生家庭。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他的家庭条件是不错的。这要归功于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周福清3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进过翰林院,做过知县。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如果中了进士,能享受很多特权和利益,足以让整个家族衣食无忧。所以,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有保障的。周福清也希望孙儿能过好日子。鲁迅降生的时候,他给起了个名字:周樟寿,樟树的樟、长寿的寿,寓意健康长寿,一生平安。我们熟悉的周树人那个名字,是后来才有的。

 

然而世事难料。13岁那年,鲁迅遭遇了家庭的变故。问题,就出在祖父身上。

 

原来,周福清一直嫌官做得太小,可自己年纪大了,很难再往上爬。他转而把希望寄托到儿子,也就是鲁迅的父亲周凤仪身上。无奈周凤仪不争气,考来考去,也只是个秀才。周福清急了,有一年科举考试,他想去贿赂考官。结果事情败露,自己也被捕。案子上报到光绪那儿,皇帝震怒,判周福清斩监侯,相当于今天的死缓。

 

为营救周福清,周凤仪四处奔走,花光了积蓄,变卖了田产。周福清总算被救出来了,但周凤仪也病倒了。作为长孙长子,鲁迅不得不站出来,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周凤仪一病就是两年。熬到1896年,离开了人世。16岁的鲁迅,为父亲操办了丧事。这段经历,让他看待世界的目光变得有些阴冷。其中有两件事,可谓刻骨铭心。

 

第一件,是为父亲治病,周家请来绍兴城最好的中医。这个老中医,故弄玄虚,居然要用打破了的鼓皮,制成药丸,给病人吃。还要鲁迅去弄一对原配的蟋蟀,来做药引子。这些稀奇古怪的要求,鲁迅都满足了,可父亲还是死了。这让鲁迅对中医产生怀疑。后来他学了西医,对中医更加不屑。他一辈子批判中医,自己生了病,也绝对不看中医。

 

第二件,是父亲去世后,周家的分房事件。亲戚们欺负鲁迅家没了主心骨,给他们的房子又少又差。鲁迅拒绝签字,遭到了长辈的严厉斥责。这强烈地刺激了他的心灵,让他看到了人世的虚伪。后来他回忆这段经历时,亲口说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分房事件后,鲁迅觉得在绍兴待不住了。他决定去南京读书。由此,开启了求学的生涯。


接下去,我就来讲鲁迅的教育经历。这段经历,让鲁迅贴近革命,开始鄙视甚至反对传统。

 

首先要注意的是,鲁迅去南京读的,是洋学堂。所谓“洋学堂”,是清政府按照现代标准建立的西式学校。洋学堂有什么特色呢?相比只教四书五经、作为科举预备学校的传统私塾,洋学堂开设算术、物理、外语等课程,培养的是现代化人才。

 

这样看来,鲁迅不是很有眼光吗?并不是。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是王道,只有没有出路的人,才会上洋学堂。所以当鲁迅做出决定后,有长辈说,周家是书香门第,你要上洋学堂,是给咱丢脸。不行,周樟寿这名字你不能再用了。他给鲁迅另外起了个名字:周树人,取的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为了顺利求学,鲁迅也只好同意。

 

从18岁到22岁,鲁迅在南京待了四年。这是他教育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期间,鲁迅读了两所学校:南京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也是在南京,鲁迅的思想世界第一次打开,开启他思想的钥匙,就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鲁迅所处的时代,清政府软弱无能,列强瓜分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严复就是其中的一位。从1896年起,严复开始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说是翻译,其实加入了很多严复自己的观点。他借赫胥黎之口告诉国人,当今世界,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国人只有奋发图强,学习西方,才能避免亡国灭种。

 

鲁迅来南京求学时,正是这本书最火的时候。他花500文钱买来这本书,这在当时,可是价格不菲,要知道,那时候一斤猪肉,也才几十文钱而已,鲁迅翻开《天演论》,一下子就入迷了。《天演论》为鲁迅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知道了只有不断进步,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中国的问题,就在于保守、愚昧、不思进取。这极大地震撼了鲁迅。从此,鲁迅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

 

既然接受了进化观念,鲁迅就产生了追逐先进文明,出国留学的念头。他的教育经历,至此迈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留学日本。留学日本,让他确立了自己的志业,那就是用文学的手段,开化中国。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考取清政府的公费名额,赴日留学。鲁迅在日本待了7年多,这对于他的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这里,讲三件重要的事。

 

第一,是以日本为媒介,学习西方文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翻译西方著作,哲学、文学、科学,无所不包。鲁迅留学的时候,西方重要思想家、科学家的代表作,基本都有了日文版。

 

过了语言关之后,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西方经典。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书里,尼采提出了“超人哲学”。什么是超人呢?简单地说,超人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反对偶像崇拜,质疑传统道德,立志颠覆一切旧的价值。在鲁迅看来,中国正需要这样的“超人”,去打破死气沉沉的传统文化,让国人振作起来。

 

第二件事,鲁迅结识了此生最要好的朋友,许寿裳。

 

刚到日本,鲁迅进入了东京弘文学院。这是一所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学校,学制两年,教授日语和科学知识。在弘文学院,鲁迅认识了许寿裳。

 

许寿裳比鲁迅小两岁,也是绍兴人。他乡遇故知,加上两个人的性格、爱好相似,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两人的友谊,保持了一辈子。可以说,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许寿裳有着重要作用。

 

在东京的时候,只要有空,鲁迅就去找许寿裳,讨论理想的人性应该是什么样的,中国人的民族性格里欠缺什么,这些讨论成了鲁迅反思和批评国民性的开始。

 

在许寿裳的介绍下,鲁迅加入了光复会。光复会的主要成员,蔡元培、秋瑾,都是浙江人。他们鼓吹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鲁迅被称为革命家,追根溯源的话,源头其实在这里。

 

1906年,参与筹建光复会的章太炎流亡日本,鲁迅和许寿裳拜他为师,成为“章门弟子”。章太炎是文化大师,更难能可贵的,他还是一个革命家。章太炎经常指点江山,还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社会进化理论,让鲁迅十分佩服。在他的指导下,鲁迅奠定了厚实的国学功底,也获得了不少论辩的技巧。鲁迅一生骂人无数,对所谓国学家,更是没什么好感。唯独对章太炎,他一直保持着尊敬。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当时鲁迅只剩下十天的生命,但他还是不顾病重,写文章追忆章太炎的革命精神。

 

不过,鲁迅对革命的理解,跟光复会中的其他人不大一样。光复会鼓吹暴力革命,热衷于暗杀。他们希望,暗杀几个重要官员,再配合起义,推翻清政府。鲁迅则认为,如果不能改造守旧愚昧的国民性,暴力革命也好,暗杀也罢,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

 

那么,如何改造国民性呢?这就要说到第三件事:弃医从文。

 

1904年6月,鲁迅从弘文学院结业,选择学医。因为他了解到,很多科学技术和观念,是通过现代医学传入日本,进而改变日本人的观念的。所以改造国民性,从医学入手,是很好的途径。9月,鲁迅抵达日本北方城市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

 

在这所学校,鲁迅遇到了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藤野严九郎。藤野严九郎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然而最后,鲁迅还是放弃了学医。这中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仙台的课堂上,他不得不和日本同学一起,观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幻灯片里面麻木、呆滞的中国人深深地刺激了他

 

鲁迅后来回忆当时的想法,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用医学改造国民性,此路不通。那怎么办呢?鲁迅想到了文艺。

 

有了这个想法,1906年7月,鲁迅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回到东京。不久,他把弟弟周作人带来日本。兄弟二人,和许寿裳一起,开始尝试用文艺唤醒国民。

 

当时,想这样干的人,其实很多。梁启超就提出,通过引进优秀的西方小说,传播西方文明,改变中国人的观念,推动改革。这个思路,鲁迅是赞成的,但他的做法有点不同。当时翻译进来的,主要是英美法的文学,可鲁迅呢,特别重视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这些东欧民族的文学。他觉得,这些都是受压迫的民族,跟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命运。所以他们的文学作品,更能激起中国人共鸣。

 

此外,鲁迅也看重俄国文学。因为俄国跟当时的中国一样,都实行专制统治,而俄国文学反抗专制、反抗奴役的精神,是中国缺乏的,值得学习。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作,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翻译作品,《域外小说集》。这本书,收录了16篇外国小说,其中,俄国7篇、波兰3篇,占了三分之二。但是,《域外小说集》在当时根本卖不动,在东京只卖出4本。鲁迅还想过办杂志,又因为资金缺乏,也没办起来。总之,他的第一步尝试,并不成功。

 

1909年8月,鲁迅返回中国,他的成长期至此结束。之后的九年时间,是鲁迅人生的蛰伏期。

 

在蛰伏期里边,鲁迅基本停止了文学翻译,那他干什么去了呢?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回到老家浙江,在那里当了一名教员。当时,比他先回国的许寿裳,已经是杭州一所师范学堂的教务长了。经许寿裳推荐,鲁迅也进入这座学校,教生理卫生课和植物课。一年后,鲁迅回到老家,担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绍兴办理报纸,评论时政,最后不得不离开绍兴,北上北京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两千年帝制终结。此刻,鲁迅的心情是阳光的,想做点什么。

 

当时绍兴革命政府的都督王金发,是光复会成员,和鲁迅早就认识。他当上都督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鲁迅顿时觉得,死气沉沉的绍兴城气象一新,充满了活力。不久,他跟周作人办了份报纸。鲁迅经常在报纸上揭露各种不良现象,向军政府提意见。他的本意是,革命政权刚刚诞生,必定面临着许多问题;而报纸,能传达民意、监督政府,帮助新政权站稳脚跟。可事与愿违。面对批评,王金发很恼火,放出话来,要逮捕鲁迅。

 

而鲁迅自己也观察到,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国民性。像王金发这样的老革命党,一旦掌握权力,照样安插亲信、贪污腐败,而且容不得半点批评。一切,又回到了老样子。鲁迅非常失望。他关掉报纸,也不想待在绍兴了。去哪儿呢?这时候,他又接到了许寿裳的邀请。

 

民国成立后,许寿裳进入北京教育部任职。随后,他向教育总长蔡元培推荐了鲁迅。就这样,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出任教育部佥事,算是助理级别的职务。

 

当时的教育部,其实是官场的一部分,人人都想往上爬,真心搞教育的没几个。大环境如此,鲁迅也打不起精神。他和许寿裳经常一起吃饭、喝酒、逛琉璃厂。一个人的时候,鲁迅则转而研读古籍,甚至学起了佛经。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1917年,鲁迅36岁了,他已经滞留北京五年,未来似乎能一眼望到头:在教育部慢慢熬资历,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谁都没想到,事情忽然起了变化。

 

这还要从一本杂志讲起,那就是《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原先在上海出版,1917年初,陈独秀受邀北上,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搬到了北京。

 

《新青年》的宗旨,是介绍西方文明,批判传统文化,唤醒国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为此,陈独秀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第二篇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宣布彻底推翻腐朽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

 

一时之间,白话文学运动声势浩大,集合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这批北京大学的教授,不过尴尬的是,文学革命的理论和口号是有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来说话。

 

1917年8月的一天,钱玄同拜访了鲁迅。两人都是留日学生,彼此很熟,钱玄同知道鲁迅有文学天分,想请他写点文章。但此时的鲁迅有些消沉,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有意义吗?他打了个“铁屋子”的比方。

 

鲁迅说,中国好比一个铁屋子,屋子里的人都睡熟了,不知道自己快要闷死。你把其中一些人叫醒,又没办法打破铁屋子,结果,无非是让那些醒来的人,承受临死前的挣扎和痛苦。何必呢?还不如在睡梦中死去的好!钱玄同回答:既然有人醒了,就有打破铁屋子的希望啊。

 

正是“希望”这个词,激活了鲁迅的热情。他接受了钱玄同的邀请,加盟《新青年》杂志,担任编委。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以“鲁迅”的名字,发表文章。鲁,取自母亲的姓氏;迅,寓意飞奔疾驰。

 

《狂人日记》有着双重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是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对鲁迅个人来说,他由此迈入了人生的爆发期。

 

这个爆发期,可以按鲁迅的居住地,划分成三个时期,即北京时期,厦门广州时期,以及上海时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andymik

    了解名人,人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