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画丨徐渭《杂花图卷》:中国第一位表现主义画家

第42画丨徐渭《杂花图卷》:中国第一位表现主义画家

00:00
13:01

画卷欣赏 


明   徐渭   杂花图卷(局部)  纸本水墨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本集文稿 

中国画自元代之后,基本上是一个文人画的历史。文人不管在朝、在野,他们的才情、眼界、胸襟和情绪,都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今天我要为你介绍一位明代文人画家,这位文人与你常规印象中温良谦恭让的儒雅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他豪放不羁,个性张扬、自由,他蔑视成规,因此充满了破坏、反抗与创新的精神。他是一位文学家,明代著名文人袁宏道称他为明代第一诗人;他是一位戏曲家,汤显祖誉之为“词坛飞将”;他又是一位中国艺术史上标新立异的书画家,清代画家郑板桥、近代的齐白石都曾自称为“青藤门下走狗”。这位在众多领域都独树一帜的文人画家就是徐渭。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又号天池山人。他有一幅《杂花图卷》,可算是中国水墨大写意花卉的巅峰之作。


此图为纸本水墨,纵向37厘米,横向1049厘米,是一幅长手卷,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


在这幅近11米长的画卷中,画家自右向左画了13种不同类型的花卉植物,它们依次是牡丹、石榴、荷花,然后有两棵梧桐树,接着是菊花、南瓜和扁豆,再向左画了紫薇、葡萄和大片的芭蕉,结尾处点缀了折枝的梅花、兰花和竹子。


全卷花卉品类多,但在安排上有主有次。徐渭是位戏剧家,戏剧家自然通晓场景的安排,他似乎将画卷当作了舞台,将花卉比作演员,导演了一场没有剧情,没有台词,只有节奏和情绪起伏的精彩演出。


这场演出没有缤纷的色彩,纯以水墨五色的焦、浓、重、淡、清来演绎,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墨片”了。


前面我已在元代陈琳的《溪凫图》一课中介绍过,自元代开始带有文人情调的水墨花竹、禽鸟题材开始盛行了,这样的审美格调与画风在明代日趋流行,甚至发展到了鼎盛。徐渭正是这一画风的继承者,并将水墨大写意发挥到了极致。


画面从折枝牡丹开场。


牡丹原本是富贵之花,与徐渭坎坷而悲凉的命运产生了鲜明而戏剧性的反差。徐渭似乎是在表达“人言牡丹真富贵,有谁来看未开时”的无奈。


接着画面出现一株石榴花和荷花,画面平静而不失力量,墨色飞动淋漓。紧接着一大片梧桐树,墨气饱满,打开了画面的气局。梧桐树占据了前半部分较大的篇幅,让画面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接着又有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这些植物简约而紧凑地铺开,各自吟唱,又自成一组。


画卷的下半部分渐渐进入笔墨浓重,情绪激奋的状态。葡萄与芭蕉是构成此段画面的精彩主体。葡萄的枝藤近于草书的线条,肆意地扫出,从飞白的痕迹中,能辨别出画家速度之快,如疾风骤雨。墨块的叶子,点状的葡萄浓淡相接,点与面相叠,已经画到了几乎难以分辨的形态。


徐渭曾有一首诗题墨葡萄,是这样写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买,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以画喻人的人生写照,前两句是他不屈于人生境遇,仍有一股高傲倔强的气概,后两句,徐渭则将笔下的水墨葡萄比喻成明珠,更深一层暗喻了自己超凡的才能。然而明珠在这样的世道中已无用武之地了,那就任其抛弃吧。这是怀才不遇的颓废,也是一种骨子里的傲气!


再来看徐渭画的芭蕉,阔笔湿墨,一片酣畅淋漓。这段是画卷中徐渭作画情绪最为激烈,状态最为兴奋的一处,将气氛推至全卷的最高潮。


最末,以梅兰竹收尾,三者代表了君子之风,更是暗寓了文人的清高与拒俗。


徐渭是一位有才情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极敏感的艺术家。他凭借着自己的感悟,窥透了人生舞台背后的真实,将自己戏剧般的人生化为水墨淋漓的笔墨,表现在了纸绢之上。徐渭作画,正如他写戏一样,画出了人生一幕幕悲欢和荒诞的剧情,从而也显现出他的真性情。


从画中的技法看,笔法上的勾、擦、涂、抹、点,墨法上的泼墨和破墨,都表现出了气势与变化。尤其是在生宣纸上,墨中加入了胶的成分,让纸本上的墨色浓淡过渡,有明显的流动和氤氲的感觉。如牡丹花的花蕊,就是在淡花瓣尚未干时点上浓墨的,有浓破淡的墨法效果。


单从技法本身来看,似乎并没有太多所谓的技术创举,但这幅水墨画在艺术史上如此重要,我觉得关键是艺术家的绘画状态。


艺术的表现力有时不在于技法、材料、题材如何的特别,或有某种吸引力,而在于绘画的状态,这种状态尤其是在大写意水墨画中,是决定其成败最可贵,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关于大写意画的状态,我前面的课程曾介绍过,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也是这种状态,这种状态我认为是一种极致与真实,是绘画中情绪技术达到泥沙俱下、淋漓尽致的执着与迷狂。


中国艺术往往有“诗文醉后之成、书画兴到急就”的说法。就是说感人肺腑的伟大艺术,往往都是在非常态中成就的。《杂花图卷》就是徐渭在非常态中的一种癫狂般的极致表达。


其次就是真实。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至于美丑优劣,都是其次的。能够没有任何掩饰、挂碍地真实表达是最为可贵的。孩童的绘画虽稚拙,但能打动你的就是她的天真与单纯。徐渭的大写意以极致的状态,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在笔墨中,将物象高度强化与概括,以凸显其本真的美,并借此宣泄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曾宣称的那样:美只有一种,即真实的美。


在中国画中能如此极端化表达感情,燃烧生命的画家,我觉得只有徐渭一人了。这样的表达方式类似于20世纪初西方艺术表现主义的倾向。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西方后印象派梵高和他的《向日葵》,可算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了。


表现主义的画家特点即在于强烈的激情,抽象的概括,直觉荒诞、梦幻的非理性思想。这些特点似乎在徐渭的《杂花图卷》中都有淋漓尽致的显现。虽然徐渭与梵高,他们的年代、画种、材料各有差别,但在艺术内在的气质和情绪上完全是相似的。他们一个用水墨写意,一个用柠檬黄的油彩,直面真实,燃烧生命。


万历21年,徐渭孤独了半生,终于得到了解脱,留下了那幅流传千古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两句再简单不过的自嘲,却是徐渭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


才华横溢的徐渭,功名利禄永远不属于他,但他生命所留过的痕迹,却是在以后的400年里不曾褪色。或许对我们来说,徐渭经历的寂寞、孤独是难以接受的,但这却成为了徐渭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陪伴他、折磨他、帮助他,也成就了他。


课后作业 

在徐渭其他的画卷中,你是不是也能够找出类似于这样情绪表达的作品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谢谢!


艺术日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喷喷白

    请问老师,是笔底明珠无处卖,还是买?

  • 邵仄炯

    是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