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画丨金农《梅花图册》:中国画中的金石气

第49画丨金农《梅花图册》:中国画中的金石气

00:00
14:24

本季文稿 

在传统中国书画的形式中有一个金石书画的门类。什么叫金石?为什么把金石与书画并列在一起?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呢?


金石的“金”指的是青铜器,可延展为高古的金属器物,如礼器、兵器等等。“石”主要是指石质的文物,如古代石碑、摩崖石刻、石刻造像等。现在我们把研究铸刻在青铜器或石碑上的古文字的学问称之为“金石学”,再由此生发出来的一门与文字有关的艺术就是篆刻。因此,古时候的篆刻家不是简单的刻字,而是金石文字的研究者。


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大家就可以明白,所谓的金石书画与一般书画的区别,在于这是以研究金石学、篆刻为主的文人从事的书画创作,可以说也是一种跨界的艺术实践。这样的实践影响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味与气质。我们常把中国绘画书法中这样特殊的气息称之为金石味,或是金石气。


金石书画家应该说都不是专业专职的画家,而是文人画的一种。这类文人的兴趣在于好古文奇字,精于金石篆刻,多有收藏碑帖、奇石、古玩的雅好,他们的绘画能力是有限的,甚至略为拙劣。你如果要以院体画家的标准来看待他们的绘画难免会大失所望。只有识别得出金石文字中的意象,才能感受到画中的趣味。


可以说中国画在历史的进程中,审美趣味受到文字的影响很大:第一是书法移植于绘画,这就是以书画同源为代表的;第二是清代金石篆刻影响了绘画的审美趋向,后者虽没有前者影响这么巨大,但也成为中国画又一审美新领域。

 

今天我为你介绍一组极具金石趣味的中国画作品,就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梅花图册》。


艺术的发展和创变有时十分偶然,它并不是你可以用逻辑推断或判别的。中国画也是如此,绘画本身或是画家本身往往会被技艺所困,精湛娴熟,最后就变成了重复与疲劳,艺术的新门径,往往是在艺术边缘领域寻求新的资源与创意,术业之外的滋养会给艺术新的启迪。


苏东坡是这样做的,赵孟頫也进行了书画并行的实践,董其昌以禅理喻画理同样尝试着各种可能性。今天我要介绍的金农,他的审美实验同样如此。他没有具体学画的师承与经历,据他自己题画记中所说:“冬心先生年逾六十始学画竹”,可知他60岁才开始学习画画,从专业角度来说,是位十分业余的画者。


但你不能忽视的是,他的绘画主要是从金石奇趣之中慢慢浸染而来的,艺术新境界的诞生恰恰在没有太多所谓专业套路的沾染,而能另辟蹊径。中国大多艺术就讲求一个“通变”,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作者。


金农,生于康熙26年,他是钱塘人,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人,家中有田有房,年少时过着闲适读书的生活。20来岁,他的诗名就受到前辈的夸赞,后在老师何焯家中受到金石碑版的熏陶。30多岁常出游交往各类朋友,并探古迹,访金石名胜等。


49岁是金农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是乾隆元年,经推举金农参加了“博学鸿词”的科考,这是清政府第二次不限资格考拔录用有才之士的考试,可惜还是没有结果,这让金农彻底对仕途死了心,最后决议以“布衣雄世”,走上了以金石书画为业的林壑之路。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明清的中国画,大半部分都是由仕途不达的文人画家所创造的,前面提到的文徵明、徐文长、陈洪绶、恽南田,无一不是这样的经历。 


此后金农往返于杭州、扬州之间。乾隆15年,也就是64岁起,金农正式定居扬州,直到77岁去世,期间创作了不少生拙古趣,有金石味的绘画作品。这种别开生面的画风新调,也正是金农在一生精擅金石、碑版、治印、刻砚,以及书法中浸染熔铸出来的。

 

此套图册共为12开,纸本设色,每开纵向26.1厘米,横向30.6厘米,是金农在乾隆25年8月所画,那年他74岁。册页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此套《梅花图册》画了不同姿态的梅花12幅,其中有设色的腊梅,有严寒中的雪梅,也有粉色点染的白梅,有古干粗壮的老梅,以及细枝繁花的暗香怒放。  

梅花是文人画中最为常见的题材。自元代始,文人画家笔下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已经成为了拒俗、高洁的象征。

空香如洒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题有“空香如洒”的一开。整幅画面被开放的梅花与枝条布满,只有在画面左下角落款处有一空隙,这样繁密的梅花构图是金农特别钟爱的,也曾在其他梅花作品中经常出现。如此册页另一题为“冬心先生画繁枝密萼”的那开,同样铺天盖地的花朵从画幅左上端涌入画面,让你体味怒放的感觉。

冬心先生画繁枝密萼


但细看此两幅画面,虽群花簇拥,但一丝不乱,也没有纷繁吵闹的气氛,依然满纸暗香中透露出冷峻的寒气。画面繁密,而款中为何题“空香”两字呢?金农晚年心依佛门,他以世俗间的繁花,隐喻眼前的存在并非真正的实有,世间再为纷繁热闹,在佛家的眼中一切仍如梦如幻,所以这香是空也是幻,要放下执着才能超越执念,所以画虽繁,但其境是空的,是冷的。

 

在这册梅花图中,金农有几处题款值得再做一些介绍。

寿门金吉金画记


其一为“寿门金吉金画记”。寿门是金农的字,吉金是金农的号,这个号又与金石气有关了。在上古时期,青铜器的钟鼎礼器就称之为吉金,金农以此为号,自然表达了他对金石的浓厚兴趣与嗜好。

无忧林中


其二,在一开题为“无忧林中”的册页中,落款为“苏伐罗吉苏伐罗画于佛家”的题识。金农定居扬州后住在天宁寺,他一心向佛,去世时据弟子罗聘记述,也是在扬州佛舍仙世的。“苏伐罗”是佛家经典的词汇,翻译成汉文就是“金”的意思,所以“苏伐罗吉”就是金吉的意思了。从此别号的款识中,让你再一次体会到金农嗜奇好古的用心,此外又充分表达了他对佛家的虔诚与信仰。  


在画法上,金农的梅花勾勒,用笔爽洁干净,花朵造型也是姿态万千。枝条用线坚实,拙朴劲挺中又有变化,曲折中而无俗态、媚姿。这些用笔的法度主要来源于他的金石书法气息。


金农的书法没有丝毫帖学痕迹,全以碑学一脉为主。他经常临习汉魏碑刻的法书,所以以隶书常见。后来他自创一体叫做漆书,漆就是油漆的漆,据说他将毛笔截去笔毫成为刷子的形状来写字,于是出现的点画都是平头方笔,以显示金石刻刀的痕迹和趣味。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也十分巨大,如果金农不画,他的书法也足可以传世不朽了。


因此作为一个好金石的文人画家,自然在画中会以自己的长题书法作为画面的重要补充。他的文字高妙,书法奇古,为画面大为增色。此套册页中的题字,无论书写章法、文字内容,都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金石趣味的重要看点。

 

金农金石书法的趣味与风尚对后世影响重大。在清末民初海派画坛中,吴昌硕的艺术之路就是以金石书画独占风骚,之后齐白石也是以书画印三绝享誉大江南北。


之所以在清末之际,金石书画能突破正统画派而独振画坛,也许是当时极端保守与封闭的艺术思想所导致的。四王一脉的末流一味陈陈因袭,笔墨了无生机,已露出了一片衰败的气象。艺术此时正需要接纳新鲜的空气,前面我也曾提到四高僧的笔墨异军突起、风格鲜明,除此,金石书画的崛起无疑是为中国画又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得中国绘画中的古法与士气有了时代的新诠释。

 

课后作业 

在明清之际,你还能找出哪些具有金石气息的中国画作品与我一起分享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谢谢!


艺术日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禾风nini

    这节课太让人喜欢了!粉梅、雪梅,繁花空香,迷醉双眼!金石气息的绘画灵动多姿而有趣味,不由人不喜爱!“艺术的新门径,往往是在艺术边缘领域寻求新的资源与创意,术业之外的滋养会给艺术新的启迪”。

  • 知白_yj

    赵之谦大师

  • 健康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