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25 | 李工真:纳粹在德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国史25 | 李工真:纳粹在德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00:00
18:28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李工真。我们上一堂课讲了纳粹德国的暴力现代化问题。今天我们要对纳粹运动的实质与后果做一个根本性的总结。那么怎么来认识纳粹主义呢?认识纳粹主义,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讲。


首先一方面从意识形态上,然后我们从它和传统的关系上讲,然后我们把它和现代化的关系上这么三层东西,我们来展开对纳粹主义运动的分析。


从意识形态上讲,纳粹运动是一场反现代主义的运动。为什么呢?因为在纳粹主义者看来,启蒙主义者、民主自由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不共戴天之敌。所以,他们鼓吹的是:用共同体来克服阶级对立,用本能来反对理智,用有组织的划一来对抗反差,用种族来反对个人主义和国际主义,用农村来反对大城市等等。总而言之,他们把现代艺术、现代音乐、现代文学、现代教育,还有妇女解放以及犹太人等等,都作为现代化的体现物来加以坚决反对。这从意识形态上来讲,它反启蒙运动以来的所有人类的社会和政治上进步的成果。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它的第二个特点,这种反现代主义与传统权力精英对现代化的保守主义的批评来比的话,它是更加激进的。它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是个体必须对超级权力绝对屈从。这就和威廉时代的那个状态不一样了。威廉时代,一个人你如果不对国家的权力提出要求的话,这个皇帝统治下是允许有一种相对自由的空间给你的,并不要求你全面地服从这个皇帝,他也管不了那么多。


而现在这个纳粹主义这个东西来了以后,它强调的是个体是必须要对超级权力绝对屈从的,同时也是以歼灭任何意义上的自由意识为目标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它追求的绝不是一种对传统专制权威统治的威廉帝国简单的复辟,而是一种激进的反传统主义。所以纳粹主义的又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反传统主义。而容克贵族的政治家们他们是要坚持传统的,而希特勒是要反传统的。

剑和小麦代表“血与土”(德语:Blut und Boden)

 

他反传统的内容是什么呢?它不是向社会的进步来反传统,它是要往社会的倒退。它涉及到的是一场向史前远古时代的彻底倒退,它涉及到的是对“具有能通神的个人魅力的元首”的狂热崇拜,还有种族化的暴力和战争,还有斩草除根式的灭绝,生存空间的夺取,“血与土”、农夫与武士的乌托邦理想,民族主义的生物化理论,还有反基督教传统。总而言之,它意味着一场激进的毁灭与灾难。而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法西斯极权独裁的恐怖专政的建立,通过暴力扩张走向毁灭的道路来证实的。这是他反传统主义的一面。

 

但光这样来认识纳粹主义还是不够的。因为纳粹运动从它的动力源、从它的风格、从它所选择的手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果上来讲,本身也体现为一场似非而是(好像不是,但其实是)的“超现代化运动”。在这个纳粹帝国里面,你能够看到什么呢?生机勃勃的年轻人、雷厉风行的行动主义、运动群众的群众运动,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现代化风格的。还有对技术、生产率、行动效率永无止境的追求,垄断资本的高效应用,直到最高的“闪电式”战争的手段,从效果上讲,所有这些都在使这个社会不断地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与纳粹主义者梦寐以求的那种思想意识当中的反现代主义的远古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而偏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却在这个时代里边奇特地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下面可以用一些例子来说明纳粹主义他们追求的那个意识形态的远古目标。但是他们在实际的运作的过程当中,却出现了和他们的目标不一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尽管希特勒总是谈要“用乡村来反对大城市”,大谈要造就一个“农夫与武士”的“理想社会”,大谈妇女们“不仅要为帝国而死,而且要为帝国而生”,而且这种典型的向远古倒退的反现代主义的口号,本身就是当年城镇居民们受到了纳粹主义吸引的原因。


但恰恰相反的是,在过去的德意志历史上,还不曾有哪一个时代像纳粹时代那样,经济增长速度之快、社会结构变化之大,超得过纳粹统治的30年代。如果人们要用“经济奇迹”这样的字眼,来称呼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的“复兴阶段”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实际上在纳粹统治下也曾出现过一场经济的奇迹,只不过这一场“经济奇迹”是与一场“暴力现代化”的进程的毁灭性联系在一起的。

1941-1944年,装甲车(左)和战斗机(右)的生产数量,足见纳粹德国军火工业之繁荣

 

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实现最终夺取世界霸权的远程目标,希特勒是把整个国民经济都纳入到了战争轨道的。那么这种战争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它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战场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从战场上去掠夺别国的财富,才是这种战争经济不断增长和发展的真正推动力。因而在这一场“军事工业化”的浪潮当中,军火工业的繁荣,很快地就使得纳粹德国实现了充分就业,并感觉到劳动力的奇缺。这就不仅导致了对大量战俘和外籍劳工的残酷使用,而且也导致了德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因此,在这个时代里边并没有使德意志更加的乡村化,而是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变成了城市居民,更多的农田变成了工厂,更多的乡村变成了城市。总而言之,纳粹运动、纳粹的帝国恰恰带来了更加的大都会化和高工业化。这是我们要看到的一点。

1944年,修建瓦伦丁的U艇基地,被强制劳动的囚犯


另外我们看到纳粹党也是一个中产阶级的政党,但是纳粹政权并没有真实地照顾到中产阶级的利益,相反,这个社会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垄断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独立经营者这个集团,它在纳粹统治时期的数量是越来越少的,原因何在呢?因为独立经营经营者他们弱小的资本,不可能承担起军火工业生产的重担,所以他们必须让道。


但是,由于这种战争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独立经营者的地位当中沉沦下去的人,还是从乡村流到城市的人,都因为这场从外国掠夺来的“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一时间使得他们个人本来因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必须付出的牺牲反而变小了,于是这些人也就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工业化了。恰恰中产阶级是在纳粹统治的时代里边理解工业化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也是可以看得非常的明显,也是目标和手段之间的一个矛盾。纳粹政权为了人口政策上的目标,在意识形态上坚决反对妇女解放,所以提出了所谓3K政策。就是什么呢?就是宗教、孩子、厨房。在德语当中每一个开头的那个字母都是K,所以叫3K政策。但是,劳动力的奇缺使得仅仅从1933到1939年,德国妇女就业的人数就猛然增加,增加了几百万人。那就更不要说在这个世界大战打到最后的关头的时候,当所有的壮年男性都被趋向战场的时候,这个政权就只能将更多的妇女赶到男性所留下的工作岗位上。所以,也正是在纳粹时代,更多的德意志妇女成为了有熟练技能、能够操作最现代化生产工具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希特勒侵略战争在经济上的需求,恰恰就带来了与它意识形态目标完全相反的效应。

德国妇女和3K政策

 

那么我们还可以看到,纳粹主义的这种远古精英的意识和观念,也首先是对传统和现实中的精英。针对他们的一体化的运动当中,德意志传统的机构,如邦国的机构、地方的势力、司法系统、文官系统当中,大学与教会都遭到了纳粹的破坏、瓦解和削弱。所有的旧式传统精英的人物和当权人物,例如贵族军官团、垄断资本家、技术专家、大学教授、神职人员,这些人都受到了政权的遏制。这些人他们都只能作为纳粹政权有用的工具,而不能像共和国时代那样作为完全具有自身独立性的力量而继续存在了。所以,他们的那种想通过与希特勒联盟来保全自身原有地位的希望,证明是虚幻的。这是因为希特勒如果要是不扫除这些传统和现实中的障碍,他就无法贯彻他个人实行全面独裁的法西斯极权统治,也就无法使这个民族达到真正的整体性战争动员去夺取生存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是需要一种社会动员的,而这个时代的社会动员很有意思,我们看看下一个特点,就是希特勒之流从来都不想要什么现代公民的平等权利,但是,他所设立的那些机构当中所取的那些名字却非常具有平等性。你看群众司法中,法庭叫“人民法庭”,老百姓的汽车叫“大众汽车”,社会崛起者在党和军队当中叫做“新地位”,“人民之声广播电台”,你看用了人民,“大众旅游”,“普遍的国家青年运动”……我们看到这些名词是非常有意思的。所有这些无论在意识当中还是在实践当中对“人民”、对“民族伙伴”角色概念的拔高,都在使这个社会的能动性和流动性猛然增大。这个社会在进行的一场什么呢?进行的一场“民族同种性”意义上的社会结构的平整化。


必须承认,在德国的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哪一场运动会像纳粹运动那样对传统的等级秩序和结构发动如此猛烈的直接冲击和残酷无情的公开破坏。过去都要维持什么呢?维持等级制的。现在希特勒拿出来的这套东西,人民、青年、大众……全部都是这样的一些扫除过去传统等级的那种概念的方向,我们是要看到的。

20世纪三十年代,大众汽车(VW)的标志,周围是纳粹十字标志式的翅膀

 

所以不可否认,这个时代里边出现了一场向远古倒退的反民主、同时也是反传统的“褐色”的激进反革命。也就是说,尽管这场反革命本身是反对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社会所有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成果的,但是它并不反对采用现代化的暴力方式,来达到这种激进的反现代主义目标。

1934年纳粹主义展览场,既有现代主义设计元素,又有纳粹党的十字记号为一体的建筑

 

在这里,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种手段上的现代化与激进的反现代主义目标之间的特别联系,而且也正是这种联系,才给德意志社会带来了一种极为扭曲的现代化的效果。这是因为纳粹主义者要想从传统的抑制下挣脱出来,要想征服工业化时代的民众以及国内外的一切对手,并在20世纪里向那个远古的时代倒退,它是必须要采用最现实主义的、最现代化的20世纪手段的。

所以我们说这个社会离传统更加遥远,在组织上与技术方面也更为现代化,但是,这个社会也恰恰因此而变得更反动。这场纳粹运动的生命力,本身得依赖于这个反现代主义的“民族共同体”在空间上不停顿地向外作暴力式的扩张,而这又恰恰地反映出这个社会内部已经无力平衡地发展现代化的绝望,因而在时间上,只能导致这个民族在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对抗当中命中注定的失败。因此,它也就只能给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终带来一种致命性的异化效果,一种痛苦不堪的毁灭性的效果。


我们看到三个因素:反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激进化、还有这种似非而是的现代性。这三者从根本上讲,是有助于我们理解或者说解释纳粹主义给这个社会所带来的毁灭性的总体效应的。纳粹主义是什么呢?纳粹主义就是对那种陷于传统与现代化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回答。纳粹政权正是用这一场“暴力现代化”来作为它克服工业化所引发的全面危机的手段的。当然,这不仅不可能解决德国的危机,反而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转变成一场威胁全人类的战争灾难,并最终给德意志民族也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1945年,德累斯顿的废墟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纳粹暴政所带来的全面毁灭的效应,反而使得战后德意志社会的现代化改造变得更为容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德意志人,的确得到了一个远比自俾斯麦时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好的走向现代性的新选择机会。这个新的选择机会首先是由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提供的。


毫无疑问,希特勒的权力生涯丝毫都没有提高,恰恰相反而是极大地降低了人类文明的条件。由于希特勒破坏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他没有给战后的德意志人留下任何可以加以修补和弥补建筑的东西。而未来的德意志人将从“零”开始。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哪个民族的政治家们能够像战后的德意志政治家们那样,能够在几乎没有什么传统政治制度残留物的情况下去建设一个新的政治制度的。


但是,当他们在一个冷酷的、灰色的黎明时分,带着沉重的历史教训和失败的重负,再度踏上现代化征途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完全失去指导的,因为希特勒帝国的毁灭,不仅给德意志人留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而且也留给了帮助他们进行这种选择的恐怖性的回忆。而这一种恐怖性的回忆以及这种选择的机会,正是德意志过去74年的民族统一史留给整个德意志民族最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课的内容。那么从下一堂课开始,我们就要讲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联邦德国的发展史了。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杨铠铭_h5

    听着越来越眼熟?!

  • 李树叶子_0w

    理性分析,激情讲授,授课的最高境界!

  • panda_ll

    德国的部分听了三遍,好亲切哦

  • 嗜睡的猫老师

    元首之下大家都是跪着的,可不就平等了嘛

  • wo61juhhv0tca51zf2dt

    为啥这集让我想起了6几年

  • 渭水钓客

    他们也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1819231ivmu

    刘成教授讲的英国史是逻辑清晰的英国简史,吕一民教授讲的法国史是花絮纷呈的漫谈节目,李工真教授讲的德国史是分析深入的专题讲座。

  • 山海之盟

    人民啊,青年啊,大众啊

  • 皇家润滑姚军强

    德国历史简直诡异的让人唏嘘

    奶牛猫十二 回复 @皇家润滑姚军强: 咱中国的是伟大的让人羡慕

  • wangsai_0001

    历史的必然,殊途同归,只有毁灭才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