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下)

37、【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下)

00:00
33:17

一、课程原文

    

《红楼梦》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贾宝玉和姐妹们已经都搬进了大观园,贾政在他搬进大观园之前,吓唬了贾宝玉一阵。贾宝玉进到大观园之后,好好读书了吗?没有。他好像连学都不上了,似乎贾宝玉上学就是为了闹学堂,闹完学堂就不要再上学了。他在大观园过起了真正的富贵闲人的生活,每天和姐姐妹妹读书、写字、下棋、作画,估计他这会儿读的书也不是四书五经了,因为姐姐妹妹们不可能读四书五经,姐姐妹妹们很可能是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使得贾宝玉心满意足,写了一组四时即事诗。

 

贾宝玉写四时即事诗

 

所谓即事诗,就写自己眼前事情,四时就是春夏秋冬我身边都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一言以蔽之,都是一个富贵公子哥怎么样很悠闲的在大观园里玩了。比如《春夜即事》最后两句话是“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什么意思?小丫鬟在大观园都娇懒惯了,早早就钻到被窝里想睡懒觉。但是他们的公子哥还高高兴兴地在那里聊,聊个没完没了。贾宝玉就把这种公子哥儿的生活,这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生活,写得活灵活现。特别是《冬夜即事》,我认为看贾宝玉的《冬夜即事》,如果再能够对比脂砚斋所提供的,他在败家之后的遭遇,那就特别有意思了。

 

《冬夜即事》是这样写的,“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冬夜即事》,冬天都有什么事呢?就是住在怡红院,冬天梅花开了,竹子还在那里摇曳,到了三更,虽然是躺在华丽的床上,盖着织着花纹的毛毯,羽绒做成的被子,还是睡不着。在怡红院的院子里面,在松树的影子下面,还能看到仙鹤,而因为下了雪了,梨花满地,下雪下的好像满地都是梨花了,当然也就听不到春莺的啼叫声了。这位公子哥儿穿着貂皮,还觉得不太暖和,就叫丫鬟再沏个热茶,丫鬟很会烹茶,把刚刚下的雪扫下来化了,给贾宝玉烹茶。这是一个非常优雅的生活,试茗,就是讲究喝茶的人,在烹茶的时候,要恰到好处。是不是像咱们现在说的,75度或者是80度的水来烹茶,我们就不知道了。这只是说明怡红院的丫鬟都知道,不同的茶叶得用不同的火候来烹,她们把刚刚下的雪,当然那个时候的雪是没有经过污染的,那是天上飘下来的,那比地下打出来的水当然要好喝的多。这个贵族少爷真是活得自在,活得富贵,活得优雅,也活得有文化。

    

根据脂砚斋的评语,我们知道在贾府败落之后,贾宝玉的生活非常的艰难。他在寒冬的时候,没有衣服可以穿,只能围着破毡,没有东西可以吃,只能吃那些冰冷的酸菜。这就和他在大观园写的四时即事、冬夜即事里面,写的那种优雅的富足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诗就给传到外面了,当时有一些势利的人们,看到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做的,就抄出来到处称颂,也有人就来找贾宝玉,能不能把您的诗写到我的扇子上,贾宝玉现在居然在荣国府外面都有了粉丝了。

 

贾宝玉的诗是春夏秋冬都写了,那就说明他在大观园过了一年了,但是根据曹雪芹这个作家对时间的概念,这并不一定。当他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的时候,他已经在大观园住了一年。这个《四时即事》,是他后来的即事放到现在来一块集中表现。也就是说在两个人共读西厢的时候,薛宝钗过了十五岁的生日,贾宝玉就应该是十四岁,那就是周岁十三,而林黛玉应该是周岁十二。这个时候的贾宝玉,男孩成熟的比较早。

 

宝玉读《西厢》

 

小说里面写,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闷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青春期的躁动心理。贾宝玉的小厮茗烟,想给二爷解闷,什么都是二爷玩过的了,只有那些闲书他没看过,就买了一些古今小说,飞燕、合德,杨贵妃外传,传奇角本给贾宝玉。茗烟给贾宝玉买的这些书,当时是闲书,也是淫书,甚至是禁书。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禁书,最主要的是要禁诲淫诲盗的书,比如说《水浒传》和《金瓶梅》是经常被查禁的。明代的皇帝,永乐皇帝曾经规定,凡是查到禁演的戏剧的,把他的鼻子和上唇都割了。有一些书,统治者不禁,家长也不让学生看,像贾府,你在唱戏的时候可以唱《西厢记》,唱《牡丹亭》,但是绝对不允许子弟看这些角本,因为这就叫做艳情剧。

    

讲到这里,我就想起,即使我们到了现代,还是有很多的禁忌。我记得在1980年,我带着五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明清文学的时候,留学生有曾经问过我,马老师你们的中文系的学生,可以随便看《金瓶梅》吗?当时我给他们回答,中文系的本科学生,如果想看《金瓶梅》得任课老师给他写条子,他才能到图书馆去借。其实当时任课老师写了条子,学生是可以把古本《金瓶梅》借出来,但是当时在1980年,像我这个年轻的讲师,我都不能够到图书馆把全本《金瓶梅》借出来。而是到了我自己的职称升到了正高,才能够到出版社买有编号的全本《金瓶梅》。禁书是什么时代都有的。

    

茗烟买了这些禁书来,贾宝玉就如获至宝,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拣了几套放到自己的床顶上,没有人的时候,就拿出来偷偷地看。但是他太喜欢《西厢记》了,他不光是在自己的卧室里偷偷的看,忍不住带进大观园,坐在桃花树底下看起来了。大家看看这个场景,桃花开放了,而且风一吹,桃花的花瓣落下来了,而贾宝玉坐在这里看《西厢记》。

    

曹雪芹虽然在回目当中把他叫“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但是他在行文当中,他把《西厢记》写成叫《会真记》,这是《西厢记》的别称。因为《西厢记》是根据唐代作家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创作的。《莺莺传》里面有会真诗三十韵,所以《莺莺传》又叫《会真记》。会真的意思就是和神仙相会,而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像神仙一样的美女。

   

黛玉葬花的形象

 

贾宝玉就把这个《会真记》带到桃花树底下,从头细玩,就是又仔仔细细的看。看到“落红成阵”这句词,恰好一阵风过,把头上的桃花吹下来一大片,落得满身都是,他就抖下来,又怕自己踩了这些桃花,就只好兜了这些花瓣,到池子边,把它抖在水里。贾宝玉很像个女孩,看着那些花瓣飘飘荡荡,流出去了。这时候背后有人说,“你在这里做什么?”林黛玉来了。林黛玉来干嘛呢?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林黛玉来葬花了。这个地方的林黛玉,是很多的画家喜欢描绘的对象,那就是黛玉葬花了。这是很多画家大展才能的一个题材,也是一些戏剧家大展才能的题材。

    

我记得我看《鲁迅全集》,鲁迅先生就曾经看过梅兰芳的《黛玉葬花》,在鲁迅先生看来,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演员,包括他那个时代最有名的,最漂亮的演员都不能演林黛玉。所以鲁迅先生调侃性的说了一句,怎么说的呢?我真不知道林黛玉原来是个金鱼眼,因为那是梅兰芳的形象。贾宝玉一看到林黛玉来了,就说:好,把这些花扫起来撂到水里面。林黛玉对花的爱护比贾宝玉更甚,她说:撂到水里不好,这里的水干净,流出去有人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然把花糟蹋了。那边我有一个花冢,就是我有一个花的坟墓,我们把它扫了,装在我的绢袋里面,拿土埋上,日后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葬花,这是曹雪芹的发明创造吗?不是曹雪芹的发明创造。早在六朝的时候就有人葬花,而且写过一个《瘗花铭》,实际上就是“葬花铭”。明代的著名的诗人唐寅也是写了葬花诗,他还亲自做过把牡丹花放到锦囊里面,把它埋在芍药栏的旁边,也是叫它随土化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有过“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所以这不是曹雪芹的发明创造。但是曹雪芹创造出来这个美丽的黛玉葬花,那是千古一绝。

 

这个黛玉葬花的图,使得扛着花锄要去葬花的这个形象,就引起了《石头记》的点评者,根据我们很多红学家的考证,我也认为,那就是曹雪芹的父亲,畸笏叟,就发了一顿议论。他就议论,说他看到一个浙江新担任的官员,这个官员他画的白描美人非常好,但是他因为要去就任了,没有空闲,不能久留,没有多久就到浙江赴任去了,所以曹頫很遗憾,没有见到他,当然也就不能求他去画一个黛玉葬花了。他说的这个浙江的新发,或者是浙江新任的官员是谁呢?听众朋友们你们可能想象不到,而这个会画美人的官员叫余集。余集是什么人呢?他当什么官,我们且不管他,我们知道余集是《聊斋志异》最早的刻本“青柯亭刻本”写序的人。所以我经常发现聊斋和红楼,你想不叫他联系,他都会联系在一块。

    

黛玉读《西厢》

 

宝玉一听,黛玉要这样葬花,就很高兴,说我放下书来帮你,黛玉说你看什么书?贾宝玉慌了,因为他看的是禁书,他就撒了个谎,“不过是《大学》、《中庸》”。黛玉说,“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给我瞧瞧,好多着呢。”黛玉很聪明,你爹拿板子打着你叫你念《中庸》、《大学》,你都不好好念,你拿到大观园桃花树底下来念?你骗谁。贾宝玉说,“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把《会真记》就递给林黛玉了。林黛玉就把她的葬花的花具都放下,接过书来,就坐到桃花树底下,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把十六出都看完了。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看完了书,只管出神,心里还在那里默默的记诵。

    

听众朋友们,你们看看,林黛玉这个时候的感觉是词藻警人,就是王实甫的词藻太好了,她喜欢他的文采。但是贾宝玉却有不同的心思,贾宝玉发现,妹妹你喜欢《西厢记》,那我就借《西厢记》来表达表达我对你的感情吧。贾宝玉就问:“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说:“果然有趣。”贾宝玉顺着竿就爬上去了:“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西厢记》里面,当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之后,他回到书房,掉了魂了,他的唱词就是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但是这两个人最后不是在红娘的帮助下,两个人偷尝了禁果,后来干脆崔莺莺就到张生的书房去住了。说这样的话,就等于说,你是崔莺莺,我是张生,咱们俩是一对。

 

林黛玉不是希望贾宝玉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吗,贾宝玉这个旁敲侧击的爱情表白,她不是应该很高兴吗?但是不。她是“(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眼圈儿还红了,转身就走。

    

我那些学生,也有些留学生,读到这一段就说,很不理解,说她怎么装腔作势吗?她不是希望贾宝玉喜欢自己吗?贾宝玉这不是表白了,为什么要发怒呢?我说你要看看她的表情,她是真真正正的生气了,她气得脸都通红了,为什么?因为林黛玉归根到底她从小受的是千金小姐的教导。那就是妇言、妇容、妇功,德容言工,不可以听这些淫词艳曲,更不可以在婚姻问题上自己做主。所以她认为跟自己讲这些淫词艳曲是欺负了自己了,就得告诉舅舅舅妈去。贾宝玉就着急了,贾宝玉就向前拦住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站起来要去告状去,拦住她,表白了一番。怎么表白的呢?“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贾宝玉是一个天才的童书作家,他可以当场编出一些非常好玩,云遮雾绕,根本就不是现实的一些混话,来哄林黛玉。

    

听众朋友们想一想,我欺负你,我明天就掉到这个池子里,掉到池子里不是被一个癞头鼋吞了去吗,癞头鼋是什么,癞头鼋是龙之九种的一种,难道大观园还有龙吗?就算有癞头鼋,癞头鼋应该把你吞了,应该变成粪便,但是把你吞了,你还变成了一个大王八,你变了王八还得等着林黛玉出嫁,享了高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了,那个时候你再去给她驮碑去,听众朋友们听听有没有半句实话?半句都没有。但是林黛玉就喜欢这个,林黛玉听得高兴了,就笑了。林黛玉是多么的天真,她就相信这个。揉着眼就笑,说你就唬成这个样,‘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这句话哪儿来的?也是《西厢记》里来的。所以贾宝玉一听,就说“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你不是说我说的是淫词艳曲吗,来自《西厢记》,你也是从《西厢记》里引的话来说。

 

林黛玉多么聪明,林黛玉的回答说,“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她不回答你讲的是淫词艳曲,我讲的也是淫词艳曲,她说你过目成诵,我就一目十行。这个姑娘确确实实是太聪明了。林黛玉是很受到《西厢记》里面关于爱情描写的曲文的影响,曲文的感染。但是她所受的那个教养,就使得她不得不戴上一个假面具,来教训贾宝玉,但是骨子里面,她还是相信这些曲文的,当她教训了贾宝玉,贾宝玉来讨好她的时候,她一笑,她竟然把《西厢记》的原话给引出来了,她的假面具就脱落了,这些地方写得太生动,太好玩了。

    

两个人收书,贾宝玉就说,赶快把这花埋了吧。这个时候袭人就来叫贾宝玉,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大家都要过去请安,宝玉听了就赶快跟着袭人回去了。

    

林黛玉听戏曲《牡丹亭》

 

宝玉走了,林黛玉是什么表现?林黛玉这个时候,因为读了《西厢记》,因为贾宝玉那种借西厢说事的似乎是爱情表白,使得她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虽然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她要正襟(危坐),要三从四德,要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她心里要求贾宝玉必须心里只有我一个,但是绝对不可以把你爱我的话说出来,即便是借戏曲说出来也不行,说出来就是欺负我。但是贾宝玉的话,以及她和贾宝玉一块看过的西厢,已经进一步的引起了林黛玉的感情的波澜。她的这个感情的波澜,曹雪芹怎么写呢?曹雪芹不写林黛玉自己是怎么样又在这想念贾宝玉了,又怎么着了。他用了一种所谓的背面敷粉,他不直接写林黛玉思念贾宝玉,他也不写林黛玉在这里感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不写林黛玉是怎么样向往爱情。他写贾宝玉走了之后,林黛玉听《牡丹亭》。

    

贾宝玉走了之后,曹雪芹写林黛玉的心理,林黛玉看了《西厢记》,听了贾宝玉的借张生莺莺说事的爱情表白,她心里面掀起了波澜,但是曹雪芹没有直接写林黛玉是怎么样青春萌动的,怎么样向往爱情的。他借她听曲来写,在宝钗过生日的时候,林黛玉是不大喜欢戏文的,但是她刚才发现,《西厢记》词藻惊人,当宝玉走了之后,她又听到了梨香苑在演习《牡丹亭》。林黛玉不喜欢戏文,她不主动的听戏文,但是为贾元春准备的戏班子在梨香院演习戏文,就使得在大观园慢慢走动的林黛玉,耳朵里面就飘进了《牡丹亭》的几个唱段。

 

这是梨香院的12个女孩子在那里演习戏文,林黛玉听到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因为昆曲最主要是吹笛子来配合的,她还没怎么留心,她继续往前走,两句唱词吹到她的耳朵里面了,唱的是什么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还有这么好听的曲子,很感慨。这两个曲子是什么意思,让林黛玉感到感慨呢?这个曲子是说,美丽的鲜花都开在破破烂烂的墙头那里,引申的意思是杜丽娘的青春很美,但是没有欣赏她爱她的人。这不是正好符合林黛玉现在的心理吗?林黛玉的青春很美,林黛玉很有才华,但是贾宝玉和她能够公开相爱吗?不能。她感慨之后,就站住了,侧耳细听。

 

她现在不是信步走的,偶尔听到的,她站住了,侧耳细听,听到他们又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这个时候是什么感觉呢?点头自叹,想到“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世人不能够领略,林黛玉领略了吗?我想林黛玉是领略了,因为按照林黛玉的心理,她只有和贾宝玉在一起,她才是良辰美景,才是赏心乐事,但是她能不能和贾宝玉共享这四件事呢?又不是她能决定的,所以她只能点头自叹。

 

她又侧耳再听,听到的唱段是“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是谁唱的呢?这是(柳梦梅)唱杜丽娘的美丽的青春渐渐的流逝。而林黛玉和杜丽娘一样,是眼看着自己的如花美眷,美丽的青春在似水流年当中,无可奈何的渐渐的消逝。她就更感伤了,就心动神摇了,这就比刚才点头自叹更深一步了,更感动了,心动神摇了。她又听到第四阶段,是柳梦梅唱的,“你在幽闺自怜。”这个时候,林黛玉越发的如醉如痴。她为什么如醉如痴呢?因为这是柳梦梅感叹杜丽娘,但是又好像是贾宝玉在感叹林黛玉。

    

林黛玉听《牡丹亭》的这四段唱词,也是《牡丹亭》最有名的唱词,最脍炙人口的唱词。她从止步听,到感叹,到自叹,到心动神摇,最后是如醉如痴,一步比一步深,掀起她的感情的波澜。这是写的很层次分明的,是一步一步的深入,从她最初听到的“姹紫嫣红开遍,到最后“你在幽闺自怜”,特别符合林黛玉现在的处境和心事。不仅如此,她从这里她又想起唐代的一首诗,《春夕》里面的两句,“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这也是感叹青春的消逝,词里面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南唐李煜的《浪淘沙》里面的两句,也是说的时光如春去花落再难寻觅,相见之难,好像人与天上的人相隔。她又想到刚才所看到的,《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这些都想起来了,这都是些什么句子呢?都是感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凑一块,仔细在这想,想的是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林黛玉她的爱情,通过读《西厢》,通过听《牡丹亭》觉醒了。

 

林黛玉是绛珠仙子到人世间来,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的,她每一次哭都应该和贾宝玉有关,但是这一次她是听到了《牡丹亭》,想到了古人诗句当中的“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想到了“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想到这些她哭了。这不是和贾宝玉不搭界吗?但是仔细想想,仍然和还泪,和贾宝玉有关。因为脂砚斋加了一个评语,他说是“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第一个情小姐是林黛玉,第二个情小姐是杜丽娘,就是这种钟情的小姐,她的情绪要用前辈的那些钟情的小姐的词句来警示她,帮她表达。也就是说《牡丹亭》唱的杜丽娘的那种心境,激发了林黛玉内心深处的幽怨,对宝黛爱情起到了催化,起到了升华的作用。这样一来,共读西厢之后的宝黛爱情,就达到了深深依恋、时时思念的程度。

    

听众朋友们注意一个词,曹雪芹喜欢用的“闷闷的”,那就是贾宝玉看不到林黛玉会闷闷的,林黛玉看不到贾宝玉也会闷闷的。什么事闷闷的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关于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知识点补充

 

1、《西厢记》:书名,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是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

 

《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2、《牡丹亭》:昆剧《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寻幽爱静的道家理念的影响,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异境。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拜天为啥不吃黄瓜

    读多遍红楼梦,人生不同时期感悟是不同的,学生时期喜欢林黛玉。刚毕业时踌躇满志,喜欢王熙凤。在社会摸爬滚打了几年,也经历过一些世事,喜欢薛宝钗。人到中年对很多世事都看淡了,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林黛玉那样任性和真性情,还是觉得很多事情不必太刻意,一切顺其自然,不要让自己活的太累,还是喜欢林黛玉。

    幸福平淡0957 回复 @李拜天为啥不吃黄瓜: 这就是优秀文学的魅力

  • umm听过风里有诗句

    由衷感谢马老师的讲解 ☀️☀️每日必听👍反复听都不腻

    Daphne_2i 回复 @umm听过风里有诗句:

  • 手机用户3424716424

    我一点不觉得林黛玉是真生气,脸红难道不是害羞的表现?即便是现在女孩子都有矜持的一面,何况那时?

    和南瓜老师学语文 回复 @手机用户3424716424: 我觉得应该是又羞又恼

  • 我的小宝贝honey

    谁喜欢马老师就点赞

  • 雨霖_333000

    我就执着的认为红楼梦比外国的《追忆似水流年》、《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等强得多,高中大学时代我不喜欢红楼梦(也看不懂),那时候外国名著我读了好几十部,后来若干年感觉实在没什么可读了就拿起来十多年前买的红楼梦,越看越喜欢,反复看了好几遍,又看脂评本之类的。我也执着的认为莎士比亚不如关汉卿和汤显祖,认为外国的话剧诗剧舞剧远不如中国的京剧、豫剧和黄梅戏、昆曲等。我也不觉得外国的肯德基能有中国的宫保鸡丁或者全聚德烤鸭好吃。不对比不知道。当然了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外国的不好,我只是说中国的更好。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智商低,欣赏不水平太次的原因吧。得罪得罪。

    冰小熊_pe 回复 @雨霖_333000: 文化土壤不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自然有差异。中华文化融入血脉浸润心灵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统文学中的文采飞扬人情世故爱恨纠缠就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而再伟大再普世的外国文学读来多少会有那么一点隔阂(翻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如同看中配版外国电影总是别扭。同理,外国读者对我们的文学瑰宝想要真正理解热爱也是不易,克服语言关只是第一步,要肯下功夫了解作为载体的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兼容并包的胸怀才有可能。

  • 听友186882262

    不是男孩成熟早,是宝玉成熟早了

    米小圈小号 回复 @听友186882262: 在那个时代,人的寿命短,女子一般十一二岁就出家了,现在的高中生在那个年代已经孩子满地跑了!

  • 丿张豆豆

    林黛玉就断断续续地读了一年的书,小学还没念完,文才出众,这太假了,包括其他女孩也是如此。不喜欢读红楼梦还包括它不能带给很多人精神盛宴和收获,尤其是受不了宝玉这鸟炮,没担当,败家的熊样。

    秋凉一梦 回复 @丿张豆豆: 你这样说只能说明你根本就没有读懂。

  • 安辉子

    马老师真的像上课一样跟听众读红楼梦,听的真过瘾,好听好听

  • 1391225xdii

    脂砚斋是什么?听马老师不断提起

    经蹦的LZY_1d 回复 @1391225xdii: 一个当时看完了红楼梦全书,然后给红楼梦写批注的人,是曹雪芹非常亲近的人,但具体是谁没有论断。

  • 听友148994947

    宝玉说的那一段誓言绝对不是胡弄黛玉,黛玉也不是信胡话,爱听宝玉的胡话胡弄,我觉得宝玉是真心,黛玉是感受到了宝玉的真心,才又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