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修心的盲点

049.修心的盲点

00:00
18:18


学生问王阳明“格物”是在起心动念间用功吗?王阳明借孟子的话“必有事焉”,说明心上是动静皆有事,只因心的原貌是一股能量,跟随外境而相互感应,是一个动态,这就导正我们修心的盲点——容易走入顽空和断灭。王阳明继续解释“格物、致知”是《大学》八条目的最难处,八条目最终都归于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学生又问“定、静、安、虑、得”为何意?王阳明会如何回答呢?请听张讲师为我们一一解读!


1、《大学》八条目,说到底,都归结到哪件事情上?

2、“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八十七)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八十八)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八十九)

“自'格物''致知''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九十)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九十一)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九十二)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

先生曰:"大略亦是。"

各位好!欢迎一起来学习《传习录》,我们来看本文。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学生问,格物是不是要在这个动处用功?所谓的“动处”就是起心动念间,或是与人应对进退间,不是一个人静静坐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在动处用功才是正确的呢?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王阳明就回答说,格物它不分动静的,“无间”就是不分,动静都是格物的功夫。“静亦物也”,因为(学生)问的是:是不是在动处用功,他说动静是无分,所以静里面也应该要用功,所以“静亦物也”。


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孟子说“必有事焉”,在《公孙丑上章》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现在我们常常说“勿忘勿助”,指的就是这个章节。说我们修心这个事情,“必有事焉”,就是说一定会有变化,一定会有起起伏伏,一定会有应对进退,一定会有的。这个意思就是说,即使你是在静坐,静坐到一念不起,各位,你的心海里一样会有小小的波浪。一个很和平的太平洋有没有波浪啊?还是一样有波浪啊,它只是不是狂涛巨浪而已,就是说它最静谧的状况也是有波浪。各位,我们不要一直以为我们的心湖、我们的心海里面,当你很宁静的时候,它是跟果冻一样的。不是这样的!它里面的气是跟着六根随时要跟外在感应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动态,“必有事焉”。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一直想象要把我们内心的气息调得非常非常的宁静,调到一念不起一个念头都不发,都不对。必有念头的,为什么?“必有事焉”!你要了解这四个字的时候,你就会走向一个自然的道路。静,我们就看静;动,我们就看动。没有念头也合乎天理,有念头也合乎天理,这个才是真正的学问,叫做“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动的时候当然有事,因为我们要应对进退,还有我们里面的气血昂扬的时候当然有事。静的时候心头气机依然是个动态,绝对不会没事,永远都会有事,所以“必有事焉”。这个导正我们一些修心的盲点,因为修心的盲点就是很容易走入顽空,走入断灭,走入去检查他的脑波一念不起,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方向,这个先圣先贤给我们导正,我们一定要记得这个。佛家也有所谓的断灭相,(以为)断灭相就是修练那个一念不起一波不起,这是不对的。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功夫最难就是难在“格物”跟“致知”上面,这些都是诚意的功夫。所以说格物致知是作为诚意的基础。那诚意是什么呢?诚这个字我们讲过好多遍,诚就是成就事情的心,成就一个人的心,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心,凡事都希望他圆满、希望他成功。即使是一个你不喜欢的人,我们还是希望他变好,而不是希望落井下石把他害惨为止,并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叫做诚意。


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各位,心跟意怎么分?大体而言叫做心,偶尔发一个念头出来那个叫做意。一个好人偶尔会发不好的心念,但是我们不会因为他偶尔发一个不好的心念,我们就说这个人是个坏人,我们不会这么说。我们会说:“嗯,大体上是个好人,不过刚刚他那个念头是错误的。”就是整体而言的存心我们叫做心,偶尔对单一的事情发出来的念头有好有坏就叫做意。诚意就是发出来的念头都是成人之美的,都是希望世界更好、让事情更圆满的,让别人更成功的,这个就叫做诚意。先从一个一个意念去诚意,就获至了大段的心,大体的心已经被格正了。心正了之后,“身亦自修”,身体做出来的行为,就算我们不是很明事理,但是做出来总是为人好的,人家总不会说你是一个坏蛋,不会这样说的。这里说,最难处不是诚意正心,最难处就是格物致知,因为格物致知就是诚意正心的功夫。


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正心,心是在里面的。修身就是已经到肢体语言应对进退了。也是各有用功地方的。


‘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那么,如果身跟心来比的话,心是在里面,如果我还没有做出行为,藏在里面,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把它归类在未发边。但是,如果我们单独只看心,那这个心是有已发跟未发的。不过,心如果跟身比的话呢,算未发。身体呢,我们做出来跟人家有应对进退,我们把它归类在心念已发而且执行了,归类在已发边。


心正则中,身修则和。这是把内外合起来说。说我们如果“心正则中”,就是中和的中,中就是喜怒哀乐未发。“身修则和”,这个身体的语言举止都适切了,就叫做和。和就是不过与不及,泰和,令人觉得很舒缓、很轻松。这个是把心跟身来做一个比对才这么说。单独讲心的话,心就可以分成已发跟未发,所以不是说把行为发散出来才叫做已发。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是什么呢?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个叫做《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属于心内事,然后到修身,以修身为界线,身就含着内外,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加起来总共有八条。那这八条要做好呢,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明明德而已!就是“格物”也是明明德,“致知”也是明明德,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明明德而已。


虽‘亲民’亦‘明德’事也。“亲民就是“亲亲而仁民”,也是明明德的事情而已,这八条都是明明德。那明明德是明什么呢?格物致知,匡正内心,去人欲存天理。要教别人要教自己,也都是这一件事情而已。把最简单的事情能够做到最大的功效,就是这个《大学》的八条目。


‘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那“明德”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心里面的德。各位,德是什么呢?能够长养谓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是《易经》里面的话。“天地之大德曰生”,我们之所以认为天地这么的有德,是为什么呢?因为祂总是使万物生生不息,祂希望万物生生不息,长那么多东西给我们吃,对不对?希望我们能够生生不息啊!既然是如此的话,能够生,就叫做德。能够生,在植物来说就是果仁。那个仁,你看,种在土里,一点点果仁它就生机不息,对不对?在人,就把这个仁啊,拿来用在心的德,所以“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孔子不是讲一个仁吗?孔子讲了一辈子就是讲一个仁。这个仁其实就是讲我们的内心,上天赋予给我们的心的德。仁说穿了就是诚,就是成就万物的心、为人好的心。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那仁者他的存心就是天地万物都是爱惜的,天地万物都是一样,愿意它们能够成就、能够更好。使有一物失所,就是我的仁有未尽处。“使有一物失所”是什么意思?天下万物这么多东西,那不可能每一样东西都被你照顾到,我们讲的不是末端的事情,讲的是你内在的存心。只要是被你碰到了,在你周遭的,只要是你力有所及的,你都希望它们更好,叫做“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天地万物永远都不是一体啊,这一棵树跟那一朵花是两回事情啊,怎么一体呢?你是你、我是我,也合不了一体啊!各位,我们讲的不是这个现实社会真的一体,而是说在我们的内心里它没有差别。如果有一物失所,我的心我的仁就有未尽处,当然这个说的是我们的内心。但是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实际上是有次第的,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古圣先贤虽然是爱万物,但是他实施上的时候,当务之急有轻重缓急的。先亲亲再仁民,仁民之后,有余力才能够爱物,依大小先后去施行,心里就没有遗憾,就是所谓的已经尽了我吾心的仁了。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这个“明明德”,其实就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说了“明明德”而不说亲民,就是没有说自身,然后再讲到齐家,齐家,然后再治国,再平天下,就是没有讲到亲民。亲民就是讲说施由近始,从我自己的家族慢慢慢扩展到邻里到国家,百姓这么多,总要有一个治理之道,那怎么样去把这个国家天下给治理得太平,要有个条理,这个叫做亲民。没有谈亲民便似老、佛。老、佛就是老子跟佛陀,就是道家跟佛家。道家佛家就讲明心见性的学问,这个尤其是道家,躲到深山里面去修行,到现在终南山还有好多好多的修行者与世隔绝。与世隔绝的修行把自身管好就可以,他就不必去谈到治理天下的一些道理。各位,治理天下要不要道理啊?治理国家怎么不需要道理?当然需要道理!我自身能够修好,希望天下都能够修好,那就必须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没有谈这个道理,没有谈入世法治世法的,就是道家跟佛家。所以严格地说,儒家所谈的范围,就是比道家佛家多了一个治世法。其实“明明德”的部分、“明心见性”的部分,这三教呢,其实是一致的。但是在道家也好、佛家也好,修得非常有成的人、慈悲的人很多,他们也会入世、渡世,这个也是跟亲民差不多,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少了个治世法而已。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至善”就是我们的本性。“至善”这个字,既然是善,为什么要叫至善?“至善”就是为了要跟善恶的善来区别的。有对待的善恶,善是跟恶来对的。“至善”指的是无善无恶的那种本真,那这个更好,所以叫做“至善”。什么叫无善无恶的本真呢?就是观照我们内在,原来是一个感觉,这个感觉的主体原来是一股气,仔细看看那个气原来只是一个能量。能量真的原来没有善恶,就像天上的云,怎么飘都是没有善恶的,看到那个没有善恶的真相的时候,就解脱一切善恶价值的对待观的束缚,叫做“至善”。这个“至善”是一股能量的畅流,性也,它自自然然有生生不息的特质在里面。各位,你看那个性怎么写?一个心一个生。所以,内心解脱对待的时候叫做竖的心,这个竖的心一出来,生生不息的特质叫做仁,就跑出来了,叫做性,仁就是性。“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各位,性无一毫之恶,那当然你也可以说无一毫之善,因为没有对待,可以这么说。但是,从我们人的角度来看,它永远帮助我们生生不息,它是一种仁、一种种性、一种生生不息的生机,那种生生不息赐给我们,我们就会说,“哎呀,真是天地之大恩呐!”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那就叫它做“至善”。所以,“至善”不是善,“至善”是超脱善恶以上的,超脱善恶对待的那种真正的善,但是不适合用善来说,所以取名叫“至善”。而这个“至善”在哪里呢?在心中一股天然纯粹的能量的流动上,里面赋有生生不息的本质存在。“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说“止于至善”,这个止就是人欲止掉,天然就恢复,所以止是止人欲。止在哪里?凡事都要有一个所止,止在一个最好发力的地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那你至善从哪里找呢?从内心!内心在哪里呢?在心地!心地在哪里呢?扪心自问就扪得到,感觉一下也感觉得到,复我内心的本然呐。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学生问,知道至善就是我的性,至善的时候生生不息的生机就起来叫做我的性。“吾性具吾心”,那这个性在哪里呢?是内心无善无恶之后性才跑出来。“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所以,可见得吾心就是至善所应该止的地方。只在内心好好地观照,把人欲从内心观照到真的去除了,天理发现了,这就是所谓止于至善。


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向时”就是过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过去那些纷然外求的心意所影响,“而志定矣”,那我们的志向就定下来了,定在哪里?定在内求。


定则不扰扰而静,“扰扰”就是纷乱不安的样子,那有个定向之后就不会纷乱不安,然后我们的心就渐渐静下来了。


静而不妄动则安,静久了,就安心地在这儿,一心逆来顺受,心外无所求。


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安的话,一心一意就放在我们的内心的地方。


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现在在解释定静安虑得。现在讲到虑,“虑”这个字,是不是就是我们千思万想一定要求到这个“至善”。


是能虑而得矣,最后我们就不断地千思万想,最后就能得了。


如此说是否?学生问说,我这样来解释定静安虑得,对不对呢?


先生曰:“大略亦是。”说,大概说来还算是对。各位,那这个就有言外之意了哦!言外之意就是对不对呀?细看是根本不对,粗略看因为要回答你这一题未免也太大了一点,说大略还算可以,细说还不是这么一回事。


各位,这个学生问王阳明,他说的其实也不是不对,只是把这个规模给说小了。对于这个我们内心而言,“”当然是锁定在内心一窍来作为观照的主轴,说得更确切一点,锁定内心一窍里面的一团气。观照它的实相为主轴就是所谓的“定”。“至善”,我们不能说锁在内心就是止于至善。内心有善有恶又怎么能够叫做“至善”呢?观照到内心善恶分别全拿下来了,人欲之私全拿下来了,我们就可以说是“至善”。“静”,就是排除了所有的外缘,专注地观照内心气机的各种变化叫做“静”。“安”,是安心的意思,放心的意思,就是不再抵抗的意思,就是对内在的内心的一窍里面的气机,不论它如何动荡起伏,对它不攀附不助长、不打压不消灭,任其自在,安安心心,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就放任你去吧,叫做“安”。“虑”,就是思虑能够不被气血所控制,内心不论如何动荡,思虑归于思虑,完全解脱开来,叫做“能虑”。我们现在的人不能虑,不能虑的原因就是内心只要气血一动荡,他的头脑就被内心绑架。当然,平常的时候都知道说,我们应该要爱人、我们不应该生气,但是你真正生气的时候,你头脑里想象的每一句话都是报复的。各位,对不对呀?这就是不能虑。要能虑就是思维跟内心的气血脱开,叫做“能虑”。这个要怎么样做呢?观照内在的气血、气机的起伏,只是一股能量,没有什么可以不可以的,就放开安安心心地放开它,就能虑。“得”,是内心的动静之中无不定时,都毫无一毫人欲,而定在天理之间,定在它的天理流行。这个是定静安虑得本来的意思。至于王阳明的学生他那样的解释对不对呢?就是从初学来说也无不可,但是没有直接定在内心的那一股气血上,也没有指出内心的位置,就是有这一点点的遗憾。要不的话王阳明就不会说“大略亦是”,他说大概可以吧。


好,我们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小斤

    看过曾国藩家书,曾对诚意的理解与张老师不同……

    156779858 回复 @三小斤: 说法不同,内核是一样的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03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418

  • 桃之夭夭_5tu

    本心即明,率性而为,五德俱足,心安理得,善之所存;本心即明,造化之妙,自可昭明,依道而行,生生不息。 私欲所阻,道心昏昏,为欲所困,善之不存。

  • 许生玉

    道家没讲治国法则?呵呵,老子两个核心思想,“道”是出世法则,那“无为”就是入世修行的智慧。庄子《应帝王》,列子《黄帝篇》是不是治国法则?

  • 牧阳人_n3

    语速太快,吐字不清,听不懂

  • 听友55965525

    聽完覺得好感恩啊!原來最寶貴的東西一直在我們身上

  • 江湖俗子

    诚意应该是真心真意的意思

  • 宝宝_jmg

    老师常提到的shixiang,应该怎么写?实像?

    豆豉豆豉 回复 @宝宝_jmg: 实相

  • 三小斤

    这个传习录里面有学生问,也有阳明师作答的

  • 听友44650849

    张讲师!在生活中观心的时候,状态特别好!整个人像有了生命之源一样,有一股造化之气在身体流动。我想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可是显然能力不足很快被私欲遮盖了,怎样能使生生不息的状态更长久些呢

    听友98044784 回复 @听友44650849: 這是一個練習題,不是腦袋理解了就會操作了,初學者不必求快,先從一分一秒開始練起,只是那個私慾動時,內心要提起覺察的功夫,短時間的不熟練是很正常的, 張講師常說:這跟投籃一樣,你只要一直練一直練,總會被你練成神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