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再说王阳明

160| 再说王阳明

00:00
15:11

本集知识卡片 

本集文稿 

我们今天再接着讲一次王阳明。上次说到王阳明的心学,从心上致良知,不要求学者纠缠于书本,所以引发了当时各行各业的人的兴趣,也让后来的政治人物特别推崇。这并不是说王阳明不提倡读书,而是他要求把书本与实际更直接更紧密的结合。


日本有位已故的王阳明研究的绝对权威,叫冈田武彦。大陆翻译过他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王阳明大传》等,他专门指出过,就把读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而言,王阳明比朱熹更接近于孔子,而朱熹更重视学问,这一点确实是王阳明的显着特点。


下面我们再举两个跟《论语》有关的例子来看一看。《论语》里孔子曾对子路说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对鬼神的基本态度就是敬而远之。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是2000多年来一直在争论的问题。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为了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还组织了非常有名的专家,专门编过一本《不怕鬼的故事》,都是选的古人古书中人不怕鬼、人战胜鬼的故事,加以注释,加以阐说。


王阳明也有个学生问老师,有人夜间怕鬼,奈何?也就是怎么办?王阳明说,那主要是因为人平时不能下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心虚所以才怕。如果平时行为无愧于神灵,又何怕之有?那就根本不需要害怕。另一个学生说,正直的鬼不用害怕,但那种邪恶的鬼是不管人是善还是恶的,所以还是不免害怕。


王阳明说,"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哪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派的人的?"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只要有这种害怕的念头,其实就是心中已经有了邪意,所以才会被迷惑了的。那不是鬼迷惑了你,是你自己的心迷惑了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王阳明解释说,"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意思是比如有的人好色,他就是被色这个鬼给迷惑了。又比如有的人贪财,他就是被裁这个鬼迷惑了。有的人在不该发怒的时候怒了,他就是被怒这个鬼迷惑了。有的人在无需惧怕的时候怕了,他就是被怕这个鬼迷惑了。所以说人心中有贪欲,有杂念,因为患得患失,才会疑神疑鬼,心中去除了贪欲杂念,也就不会再怕任何妖魔鬼怪。这个要破的心中鬼,跟他要破的心中贼,意思是相通的。


那么人怎么样来破心中贼心中鬼呢?王阳明也提供了具体的办法,他的做法也是强调自我省察,但却比《论语》里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更为明确。他提倡让人通过静坐内省来去除心中的杂念,从而使人心中只存有良知。他说人一开始做这样的功夫的时候,总是心猿意马的,所思所想总是不外乎私欲的,所以要教他静坐,平息思虑,教他"省察克治"。所谓"省察"就是自我反省,所谓"克治"就是自我克制,这样的功夫一刻也不放松,一刻也不间断。


王阳明连续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他的主张。第一个比喻是"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要像追捕盗贼一样,要有把他们彻底消灭干净的决心。在没事的时候把好色贪财求名等等私欲,逐一找出来除去这些病根,永不让他们旧病复发,死灰复燃。


第二个比喻是"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要像猫抓老鼠那样,眼睛盯着,耳朵听着,心底刚有私欲抬头,就立刻将他们克制下去,不放他们生路,这才是真实的用功夫,才能把私欲清扫干净。


王阳明把好色和贪财列为心中的鬼、心中的贼。跟好色与贪财相提并论的。还有一项是好名,这个好名指的是名实不相符,不实实在在地做事,只图虚名,摆花架子,甚至沽名钓誉。因为他看到的不肯下功夫做实事,却动歪脑筋来沽名钓誉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他明确说,"为学大病在好名。"他的一位学生曾自我反省说,我从前年起就自以为没有好名的毛病了,但近来仔细的反省,才知道全不是那么回事。并不是非要追求外在的名声才是好名的表现。"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一个人只要听人好话就高兴,听人批评就郁闷,这就已经染上了好名的毛病。


王阳明肯定这位学生的话"最是"。"最是"就是极对的意思。然后王阳明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民之心。"名跟实是互相对立的。你务实的心思多一分,你求名的心思就会少一分。你心中要想着务实,你就根本考虑不到还要去求虚名了。


"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你要像饿到极点了的人那样急切的求食,渴到了极点了的人那样急切的求水,那样去务实,你哪还会有闲工夫去求虚名?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是那些天天在做表面文章、天天在做秀图虚名的人,都是实在功夫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的人。说完了这些,王阳明还不过瘾,他还要找理论依据。


找什么理论依据呢?就是《论语》里孔子的话,《论语》卫灵公篇里有一句孔子的名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孔子这话的意思是,君子以终身没有留下被人称道的好名声而遗憾。古人大都是这么理解的。司马迁在史记的孔子传里写道,孔子说,"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意思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不为当时的各国统治者所用,自己没有让后世称道、让后人记住的贡献,所以才说了这句话,所以也才去写了《春秋》这部书。而三国时候的一位思想家叫徐干,写了一部名著叫《中论》,也是诸子著作中重要的一部,


里面有一篇叫《考伪》,说到有人说孔子不喜欢虚名,但他又"疾没世而名不称",是不是矛盾?徐干说"是安足怪也",这有什么奇怪呢?"名者所以名实也。"名是用来表示实际的,"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石从之也。"有了实际的东西,才有了相应的名。


比如长,比如短,你长了才叫长,你短的就较短,而不是相反。所以"仲尼之所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这自然也是一种解释。但王阳明不同,他直接把以前的解释改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孔子的"疾没世而名不称",他说"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去声读"的意思就是读去声,也就是不读第一声称赞的称,而是读第四声相称的称。《孟子》离娄下篇里有两句话:"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名超过了实,君子引以为耻。王阳明说孔子的话也就是这个意思,就怕名和实不相称。


王阳明还联系到了《论语》里的另外一句话的解读。《子罕篇》里记载,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古代常见的解释时,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好的声望,就不值得敬畏了。比如儒家的要籍《大戴礼记》里面有一篇《曾子立事》,说到"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三四十岁还没有一技之长就很难有了。五十岁没有好的声望也不会有了。但王阳明却说,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闻道,并不是一个人到四五十岁还没有声望。


从《论语》的文本解释来说,王阳明的解释都不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他借《论语》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用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波_8j

    宋、明以来,韩国和日本因为仰慕中华文化,把朱熹和王阳明奉为圣人。两国的书院基本仿照"白鹿洞书院"建造,连朱老夫子的《白鹿洞书院学规》都照抄不误。更有甚者,著名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随身带有一个印章,显示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只可叹真正的白鹿洞书院确只能沦为一个景点!不知李氏先贤及朱老夫子如果地下有知当作何感想?

  • 深海的缪纱

    想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王阳明先生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之“闻”解释为闻道,我很赞同,而“斯亦不足畏也已”自古以来却解释成不值得敬畏了,实在不能苟同。试想,孔子可是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更是有教无类的师之典范啊,怎么可能认为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未闻道就不足挂齿了呢?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人即使到了四五十岁还没能听闻和领悟真正的道,也不必就认为得道是不可能的了,生畏惧心而放弃求道。个人的一点看法,请指正

    13581928uzn 回复 @深海的缪纱: 我认同您的看法。

  • 樱樱桦

    真是喜欢阳明先生。以前听说静坐内省也就只是听听,一直到后来自己试了试最近流行的正念禅修(不是广告),其实本质就是静坐内省,结果8周后真的改变了自己,甚至可以说完全的改变了自己,回头再看阳明先生的倡导,不由得再叹一回,我们的先贤,我们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的确有好多的精华流传,只是今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远先贤久矣。真是损失太大了,方法,原因,理论先贤们都给出了啊……

  • 兼明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 13581928uzn

    请问傅老师,很喜欢王阳明心学。如果想进一步学习王阳明心学,怎样逐步进阶?可否指点迷津?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和_vvv

    破除心中鬼,破除心中贼。

  • 原爱2017

    特别喜欢听傅老师讲课,开车听,失眠听,抑郁听

  • 自愚自乐_fp

    傅老师博学而笃志,循循然善诱,喜欢傅老师讲《论语》!

  • 淡月梅花0123

    什么毛病?是听课还是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