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内分泌】子宫疾病多发,养护子宫有方法

【樊登读书·内分泌】子宫疾病多发,养护子宫有方法

00:00
14:04

子宫疾病多发,养护子宫有方法

樊登读书的书友,你好,我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单莹,欢迎来到《女性健康课》。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宝宝的场所。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出现周期性增厚、脱落、出血,形成了月经周期。怀孕后,子宫变大、血流量增加,成为了宝宝生长发育的摇篮。子宫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疾病的多发部位。子宫疾病可能会让女性出现月经异常、下腹部疼痛等,这节课我来讲3种最常见的子宫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息肉

首先是很多女性都可能遇到的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的。20岁以下女性的发病率比较低,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由于多数子宫肌瘤没有明显症状的,所以发病率难以统计,能估计到的是育龄女性的发病率能达到25%,根据尸检解剖统计的发病率能达到50%以上。

子宫肌瘤虽然发病率很高,但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推测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和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如果你是年龄>40岁、月经初潮年龄小、没有生育或者生、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子宫肌瘤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格外注意,因为这些都是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

由于子宫肌瘤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所以想要尽早发现子宫肌瘤,需要关注以下这几个表现。

第一是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

这也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肌瘤会使宫腔增大,影响子宫的收缩,还会挤压周围的静脉,使静脉丛充血扩张,这些都会引起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长期以往,能会出现乏力、心悸、贫血等症状。所以如果月经明显改变的时候,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第二个是下腹部包块

当肌瘤逐渐长大,使子宫超过怀孕3个月大时,可以摸到下腹正中间的包块,包块可以滑动,一般没有疼的感觉,尤其是在清晨膀胱充盈的时候更加明显。

第三个是白带增多

肌瘤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且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如果宫腔内发生感染,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脓性白带。

第四个是压迫症状

如果肌瘤向前生长就会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向后生长就会压迫直肠,引起便秘、下腹部坠胀等不适症状;如果向侧方生长可能会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引发肾盂积水。

另外,肌瘤还能引起痛经、下腹部的疼痛,甚至是不孕或流产。

子宫肌瘤的检查。

如果有这些表现,医生一般会通过B超来进行诊断,超声检查时肌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的实性结节,单发或多发,大多界限清楚。如果通过B超难以判断,还可能通用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肌瘤的大小、数目和位置。

子宫肌瘤的治疗。

不是所有的子宫肌瘤都需要治疗,一般没有症状的肌瘤是不需要治疗的,特别是快绝经的女性,绝经后肌瘤大多会自行萎缩,3~6个月复查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子宫肌瘤引起的症状非常明显,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比较轻、临近绝经年龄或者不适合做手术的患者。用到的药物一般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和米非司酮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以抑制卵巢分泌,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抑制肌瘤生长,缓解症状,但是停药后子宫肌瘤往往会“反弹”,所以维持疗效需要持续用药。米非司酮可以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使肌瘤出现缺氧、变性坏死以致肌瘤体积缩小。但米非司酮不宜长期使用,会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

接下来说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的适应症有以下四点:

第一是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

第二是子宫肌瘤合并不孕;

第三是子宫肌瘤患者准备怀孕的时候,肌瘤直径大于4厘米

第四是绝经后没有补充激素但肌瘤仍生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一般是肌瘤切除术或者子宫切除术。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殖能力的患者,但术后复发机会较高。子宫切除术适用于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或者怀疑有恶变的患者。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疾病: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地方,比如肾脏、膀胱、肺部、乳腺等部位,但最常见的还是出现在卵巢、宫骶韧带、阴道直肠膈等盆腔脏器和壁层腹膜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主导理论是经血逆流学说,指的是经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随着血液逆流,经过输卵管进入盆腔,在卵巢和临近的盆腔腹膜种植、生长、蔓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女性中高发,患病率大约10~15%。它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经常出现在月经期,大多发生在下腹、腰部和盆腔中部,有时还会放射到阴部、肛门和大腿处。疼痛的严重程度跟病灶的大小并不成正比,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能并不感觉疼痛,反而是小的散在病灶可能疼得难以忍受。在同房的时候也会疼,尤其是月经来潮前最为明显。

除了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还有很高的不孕率,大概在40~50%。造成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子宫内膜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被破坏等等。

月经也可能出现异常,比如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经前期点滴出血等。

另外,在盆腔外的异位内膜种植生长时,也会出现周期性的疼痛、出血肿块和相应症状,比如种植在肠道中,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种植在膀胱内会出现尿频、尿痛,甚至尿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

如果你也有上述症状,可以到医院来看看是否患上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上,如果是育龄女性有继发性痛经而且进行性加重、不孕或者慢性盆腔痛,触摸盆腔时能摸到跟子宫相连的包块或者有触痛结节等,就可以初步诊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接下来可能需要用超声检查、血清CA125测定、腹腔镜检查来确诊。其中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这个方法要在腹壁上开2个小孔,再加上肚脐,一共3个点,把带有摄像机的细长软管放入腹腔内代替医生的眼睛观察盆腔情况。超声是卵巢异位囊肿和膀胱、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可以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血清CA125是一种肿瘤标记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CA125可能会升高,重症患者更为明显。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如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期待治疗。对于程度比较轻微、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定期随访就可以了,如果病变引起了轻微的痛经,可以服用药物缓解,比如吲哚美辛、普奈生、布洛芬等。

第二种药物治疗。对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疼痛明显、有生育要求、没有卵巢囊肿的患者来说比较合适。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孕三烯酮、达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等。

第三种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后病情没有缓解、病情加重或者生育功能没有恢复,有比较大的卵巢异位囊肿的时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比较好的选择,手术方式分为保留生育能力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保留生育能力手术是切除病灶,保留子宫、并且至少保留部分卵巢,但术后复发率在40%左右,所以术后应该尽早怀孕或者使用药物减少复发。保留卵巢功能手术需要切除病灶和子宫,保留一部分卵巢,术后复发率低。根治性手术是将子宫、附件和盆腔内所有的病灶都切除,术后基本不会复发。

最后一个疾病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腺体和周围组织过度增长,形成的良性结节,突出子宫内膜表面,可能只长一个,也可能长好几个。35岁以下女性发病率较低,大约是3%,35岁以上大约为23%,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增高,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最高,大约31%,但到了70岁后就很少发生了。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多因素有关。如果息肉比较小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如果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月经过多、同房后出血、两次月经间出血、绝经后出血,甚至是不容易受孕。

所以如果出现不规则出血或者难以怀孕,可以通过阴道超声的方式来看看是否患上子宫内膜息肉。检查时间最好在月经干净的1周内,这时子宫内膜比较薄,宫腔内情况看得比较清楚。典型的超声表现是内膜线中断,有较强回声。

如果超声检查显示有子宫内膜息肉,也不用太担心,绝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恶变的机会仅为4.8%,但绝经后应警惕并除外恶性病变。

对于直径1厘米以下,只长了1个,没有症状的息肉,可以先观察,每半年来复查一次,25%左右的超声怀疑的息肉是会随月经脱落的,不需要处理。如果息肉直径大于1.5厘米,长了好几个,而且有明显异常出血等症状,可以进行手术切除。需要注意的是绝经后出血合并子宫内膜超声异常,都建议手术除外恶性病变。

手术切除的方式一般会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尤其能切除位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息肉根部,明显降低复发率,再次手术可能性小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子宫是孕育宝宝的摇篮,我们要好好爱护它,可以半年或1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尽早治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