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肾虚的预警:足跟疼

第8讲 肾虚的预警:足跟疼

00:00
10:55

这节课我们讲讲怎么从你身体的姿态变化来提前知道你是不是开始早衰了。


早衰、肾虚都是身体状态的改变,既然有改变就一定有症状。今天我们就讲讲怎么从体态或者姿势上的变化,知道你自己是不是已经开始肾虚了。


姿势、样貌是可以推断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相面中的一项。其实相面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些是通过大数据推算得出的这种经验总结,而其中有些确实符合进化学以及医学的原理。


曾国藩在相面上就很有经验,他很会看人,他的书里曾经提到过这么一种情况,“足不屡地者,早夭”,意思是这个人走路的时候,如果脚跟不着地,往往体质虚弱,容易早早就夭折了。这个看似玄乎的论断,我后来真的亲历过两次,也就不得不信了。


一个慢性肝炎的病人,一直到他最后去世,他的肝脏都没有疼过,但是体力逐渐下降,脸色不好,直到最后衰竭而死。在这个过程中,他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异常,他的肝炎也是母婴传播方式传染的,所以等于是他从出生开始就受到乙肝病毒的伤害。加上他的工作是一种野外性质的工作,所以特别累,到50岁前后的时候就已经肝功能衰竭了,直到不治,我发现他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走路总是踮着脚,脚跟不沾地。


还有一个也是男性,是我过去的一个同事,虽然也是没有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体质很弱,献血总是不合格,也因此经常请病假。他也是典型的脚跟不着地,而且走路很慢,不像年轻人那样说走起路来呼呼生风的,而是好像拖着身体在往前挪,而且脚跟不着地,因为身体弱,这个人到四十多岁都没结婚,估计还有一些不愿意对外人说的难言之隐。


可能足不沾地这种人我们见的不多,或者平时我们也没有注意观察,也就忽略过去了。但是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说他这个人走路蹬蹬的,就是走路的时候,踩地的时候非常扎实,而且有声音,是因为这种人走路的时候,他的脚跟着地的时候又稳又重,和足不离地、足不沾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这一点从医学角度是可以解释清楚的,这与足跟骨的骨质和足跟骨的重量有关系,足跟骨的质地、重量会影响人走路时候的重心,而足跟骨是人类独有的结构,因为动物四肢着地的时候,不需要足跟骨来平衡它们的身体,而直立之后就必须有足跟骨,靠着它,才完成了人类站立行走后的平衡。


既然是人类才有的,那么足跟骨这个结构也是很高级的,因此也就遵循了进化学里面,越高级的越早退化的铁律,人老的时候,这个部位最先退化,相比周身骨骼的疏松和退化,跟骨是最先的,只不过跟骨的退化,不像其他部位容易因为骨质疏松而骨折,跟骨退化表现出来的就是身体的平衡不好以及足跟疼,而且这种足跟疼拍片子检查可能发现没有骨刺,就算有的人有骨刺,也不是这么个疼法,因为骨刺疼和这种足跟因为肾虚导致的疼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们看老年人或者身体弱的人,走路的时候会踉踉跄跄的,既包括不稳,还包括体态向前冲着,很少有后仰着走路的。这些从重力学上就和足跟骨的退化导致的失衡有关系。


我前面说的那两个人虽然都没有到老迈年高的程度,但他们的体质让他们早就早衰了,足跟骨肯定退化了,因此才有了曾国藩说的足不履地的姿态。这种姿态一旦出现,就是身体整体机能返祖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祖先是从爬行进化为直立,爬行是最原始的姿态,足不履地、弯腰驼背的姿态和站立相比,显然更接近于爬行,所以从姿态上是个返祖。我们有个成语叫趾高气昂,这个姿态一定是情绪和身体都是昂扬的、充满正能量的,这个时候,足跟一定会深深的触地。


身体任何部位的返祖都不是吉兆,因为生命就是一个轮回,是一个圆,人老了很多地方像小孩一样,小孩出生的时候大小便是不会控制的,到了老年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出生的时候神经发育不完全,孩子说哭就哭,老了神经功能退化,也是同样很难控制情绪。


出生是中医说的肾先天之本还不强壮,老了是中医说的肾先天之本耗损的差不多了,所以人生的两头都是肾虚的。


衰老其实就是向出生时候,向原始状态回归,足不履地就是原始体态的回归。虽然可能很多人没有严重到这种足不履地的程度,但上了年龄身体不好,走路的时候头重脚轻,步伐不再那么稳健,同样也是肾虚的标志。


中医古典医籍中记载过很多足跟痛的病例,特别奇怪的是足跟这个平时并不关键的部位,却经常是重病的落脚地。其中有个病例就记录了一个男性“素不慎起居,内热引饮作渴,体倦两足发热,后足跟作痛”。这个形容就很像一个糖尿病人,因为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节导致的这种消渴,然后越来越重,越来越体力弱、疲倦,同时两个足跟又疼又热。这个时候一般的医生都会用清热解毒的药,但是用了就更加发肿。原文就说“又服败毒之药, 赤痛甚”。就是说,吃了败毒的药之后,红肿疼痛越来越重了。总之,这个病人是把各种清热解毒的药用了一个遍,足跟红肿痛反倒加重了。


按理说皮肤疮疡这种红肿,清热解毒是正道,为什么唯独对足跟不管用呢?那么这个病到后来又是什么治好的呢?原文接着说,“朝用十全大补汤,夕用加减八味丸,外敷当归膏,两月余而愈。”意思是说,吃的是十全大补和加减八味丸,八味丸就是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一个补肾药。他吃的,包括外服的是单归膏,它吃的和外用的都是补肾的药,才把脚跟的问题治好。


从中医角度讲,因为足跟是肾经循行过的部位,足跟的问题一定和肾虚有关。所以如果你年纪轻轻就足跟疼,千万别把它理解为骨刺那么简单。特别是踩地的时候,总觉得鞋底薄的时候,往往是肾虚的预警。


影响体态的,还有一个姿势就是驼背,人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挺拔了。其实驼背和这种足跟不履地是一样的,都是使你的姿态更接近于爬行,所以这也是一个提示肾虚提示早衰的返祖姿态。


为什么会驼背?因为我们站立的时候靠的是脊柱支撑,每个脊柱之间是椎间盘,就是大家经常会说椎间盘突出的椎间盘。椎间盘含水量很高,它是一个很软的垫,为的是让脊柱有弹性,防止大脑在运动的时候受到震荡,随着增龄,椎间盘中的水分就会丢失,厚度就降低,弹性减弱,同时支撑力也下降,脊柱因此就开始往前弯了,所以人老了之后身高都会降低,一个人老了之后,身高降低四、五厘米是非常寻常的事情。那么身高变矮,同时不再挺拔,是比足不履地更常见的早衰的姿态。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当你觉得自己走路的时候不再蹬蹬的,脚步不再稳健,甚至觉得脚底发飘,身体也不再挺拔了,这意味着肾虚已经发生。就算你没有其他什么怕冷、多尿的这种早衰表现,补肾也该提到议事日程了。因为随着体态姿势的改变,肾虚或者说早衰将渐渐地把你的骨质掏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jFoo

    脚后跟有时会疼 特别是早上 该吃什么补肾?

    东音新视听 回复 @ljFoo: 足跟儿疼这种情况,可以试试六味地黄,因为它和肾虚的可能性还是大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

  • 游衍欣

    男42岁,偏胖,脚后跟疼,盗汗,每天晚上吃一次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吃了有一个月,还脚后跟疼盗汗,是服用的时间短吗,长期吃对身体有害吗,佟老师?

    追寻中看自我 回复 @游衍欣: 大哥,咱们一起回忆一下,会不会因为痰湿,气郁的原因,导致补药补不上去呢

  • 张娜希望

    我生完孩子就足跟没劲儿,脚底软。

  • 1394557qzgi

    请问男人能吃六味地黄丸吗,有的医生说只能女人吃,男人要补阳。

  • 怐話_2b

    有的时候腿脚酸软,走路发酸发沉,是因为体内湿气太重了,所以腿迈不开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