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为什么诞生在中国(上)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宋英杰,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经常有人问:国外有节气吗?
有。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传承中国节气文化的一些邻国。另一种呢,是有一些事实上的节气。比如直到今天,欧美国家还将昼夜平分日,相当于春分秋分,一刀切地作为春季和秋季的开始。也有相当于夏至冬至的仲夏节、仲冬节。当然,这些都只是天文属性的节气。
这一讲,咱们来聊一聊节气为什么会诞生在中国。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为什么要有节气?
人们不是已经划分季节了吗?但季节的时段太长,季节终归还是过于粗放。大家希望能有更详尽的时间“细则”来界定天时。四时、八节、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人们以更加细化的方式表述天时,使国中的赏罚、田中的耕耘、家中的存养都能够纳入更精细的时间框架之中。
而我们的气候也恰好具有特别鲜明的节奏感,具有特别细腻的段落感,有春夏秋冬的起承转合,依赖气候的农耕就需要顺应这样的节奏,契合这样的段落。
我们经常下意识地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但世界各地的气候太多元化了,有的,只有大一统的夏季或者大一统的冬季。还有的四季如春,还有的是长夏无冬、春秋相连或者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总之,缺少季节的多样性,也缺少季节演进和更迭所形成的节奏和段落。当然,很多国家为了使自己能够拥有名义上的四季,便设立适合本国气候的四季标准。比如我们是平均气温低于10℃是冬天,高于22℃是夏天,10-22℃之间是春秋。有些寒冷的地方,高于0℃就算春天,高于10℃就算夏天;有些炎热的地方,平均气温低于20℃就算冬季来临。大家心目中有着不同的春夏秋冬。
在我们看来,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春夏秋冬,季节齐全,四季的时长也相对均衡。
如果换一种特别寒冷的气候呢,我们以冰岛为例。我在文本当中贴了一张图,是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气候。
这里一年当中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十个月是冬季,七八月是大约在冬季。
如果换一种特别干旱的气候呢,比如智利北部的小镇阿里卡,尽管靠近太平洋,尽管那里祈求降雨的古老仪式一直延续至今,但平均年降水量只有0.6毫米,常常是10年都不下一场雨。
您看,一个是缺乏冷暖之间的切换,一个是缺乏晴雨之间的切换。就像网友们说的,不是循环播放,而是单曲播放,单调而重复。在季节的基础上再细化时间,没有必要。因为过于这种寒冷或者过于干燥的气候养不活作物,所以操心也没用。
那么如果再换一种特别炎热湿润的气候呢,我们以泰国为例。我在文本当中贴了一张图,是泰国首都曼谷的气候。
您看,曼谷一年当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都高高在上,都远高于夏季气温的及格线。也就是说,如果以气温来衡量,曼谷只有一个季节,夏季。所以,所谓温饱,温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如果以雨水来衡量,也只有两个季节,恰好半年是雨季,半年是旱季。农作物所需要的光、热、水,只要旱季解决水的问题,就不需要再操心了,因为作物就没有“天敌”,没有天气方面的敌人。所以东南亚,与农耕有关的节日,往往是迎候雨季,或者送别雨季。什么冰冻三尺,什么冷若冰霜,什么饱经风霜…这些说辞,不可能诞生在恒夏的热带地区。
中华民族起源的黄河流域,相对有限的无霜期,就意味着留给作物生长的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气候,可以农耕,但却是起止时间需要高度精细化的农耕、需要特别操劳和勤勉的农耕。你误它一晌,它误你一季;你误它一天,它误你一年。
气候上的光、热、水,阳光雨露加热量,您都得操心。种早了,晚霜冻还没完,北方从前是“四月八,黑霜杀”,过了五一偶尔还有霜冻。种早了,既有可能冻死,也有可能渴死。种晚了,“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初霜冻一来,农作物就只能毕业或者肄业了。就像足球解说员经常说的那句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一到深秋,留给农作物的时间就不多了。种晚了,既有可能冻坏了,也有可能泡烂了。古人称之为“天收”,本来是你的收成,结果天给收回去了。
而且我们的季风气候,每年又大不一样,有着非常显著甚至非常夸张的年际变化,无论是冷暖还是干湿,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农业生产的预期是一年丰、一年平、一年灾的三年周期。而实际情况有可能远远低于预期。
像《凤阳花鼓》里唱的那样: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
您看,十年当中,旱灾涝灾蝗灾各三年,只有一年还算正常。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人最高的气候理想,就是风调雨顺。我不贪多,我不敢奢望,您只要正常就行,遵循规律我就知足了。
而特别鲜明的季节交替,又为人们梳理气候规律,提供了初始的线索。
拿北京和伦敦做一番对比,伦敦每个月的降水量都差不多,雨水最多的10月,降水量和雨水最少的2月相比,也只是1.4倍,就没有雨季旱季之分。而北京的最多与最少,可以相差一百倍!北京的冬半年比伦敦冷得多,但夏半年又比伦敦热得多。伦敦最热的7月比最冷的1月高17℃,而北京的7月比1月高出30℃。
所以英国人说,“我们没有气候,只有天气”。无论晴雨还是冷暖,季变化很慢,但日变化很快,所以研究季节更迭,不如研究天气变化。
而我们恰恰相反,不仅季节之间的差异大,就是把每个季节再划分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还能各有特点。所以设置更细腻的时间段落,才能够刻画更清晰的气候脉络。
预知天气的变化固然重要,但把握气候的律动才是真正的重点。冰雪消融,在哪个时段;草木萌芽,在哪个时段;雷电初现,在哪个时段;大雨时行,在哪个时段;凉风初至,在哪个时段;草木黄落,在哪个时段;冰封雪飘,在哪个时段…古人的农耕,需要这些比季节更细腻的时间细则,这是民意基础。而每个时间段落又确实具备有别于其他时间段落的某种天气或者物候的特征,这是气候基础。于是,24节气成为中国古人解构气候的时间细则。
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获得温饱的前提,就是需要处理好与天和地的关系。要“顺天之时,相地之宜”。
地的问题,有些需要顺应,“旱榆湿柳水白杨”、“涝不死的韭菜,旱不死的葱”,按照作物的习性去顺应。有的需要“对冲”,旱了收低田,涝了收高田。有的需要改善,“锄上三寸泽”,勤奋耕耘;“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用肥使土地更肥沃;“休耕轮作”,让土地有休养的时间。可以说,人们在发挥“地利”方面有诸多选项,可以施展各种组合式智慧。总体而言,人在地的面前,是“可为”的。
但人在天的面前,往往却是“无为”的。唯一能做的,就两个字:顺应。
人们需要“相时而动”,做到“毋失其时”。所以,人们对于天的顺应,最重要的就是把握这一年的天时,其次才是把握某一天的天气。那么24节气,作为天时的时间细则,在中国创立和传承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主要从气候的视角来解读为什么24节气会诞生在中国。很多国家的气候类型决定了它不大需要或者是不大可能设置如此复杂的时间细则。
但是这个话题还没有完。因为还有一些文明古国,起初也和中国一样,曾经揣摩日月星辰的规律,揣摩花鸟草虫的规律,抬头向天求助,低头向地求助,试图通过天象或者物候,更细致地描述时间,更细腻地把握气候,这是殊途同归的节气思维,甚至也曾形成节气的萌芽。但为什么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最终没有建立完备的节气体系呢?下一讲,我们重点从气候视角梳理这个话题。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季风气候大国的气候差异。
好,这一讲结束,我是宋英杰,欢迎您继续收听。
太长知识了。每年都要重复听。
书也买了。喜马拉雅里的内容更丰富,赞👍
13.20之后 沒有語音啦 建議剪掉哈
诗词里的花朵,和二十四节气的智慧一样,离不开我们肥美膏腴的土地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啦,哈哈哈哈。
宋老师讲的真好
感谢宋老师,听着就是享受!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韩国人有没有说二十四节气也是他们发明的?
宋老师讲的太好了
宋老师讲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