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应不应该睡在一张床上
本篇,小梁想跟大家聊聊“合法夫妻应不应该睡在一张床上”这个话题。肯定有许多朋友会疑惑,这个话题有讨论的必要吗?也许有。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年纪稍长一点儿的夫妻应不应该睡在一张床上?
我在给朋友们介绍一些关于睡眠的常识时,经常会问他们:“你们会建议自己的父母在六七十岁时分床睡吗?”他们说:“你为什么要问这个?”我说:“临床发现,老人家容易感冒的原因往往和被子分配不均有关。”
如果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得比较开,中间就会有缝隙。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对于温度变化比较敏感,被子盖不好就很容易着凉。
还有一些夫妻,一方力气比较大,晚上睡着以后“原形毕露”,会把整个被子都裹在自己身上,剩下的一方只能用被子的一个角盖住半边身体,肩膀露在外面,这样也很容易着凉。很多得肩周炎的患者,都是着凉导致的。所以如果不能分床的话,我也常常建议朋友们:分被。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一床被子能够裹着自己两边的肩膀。
第二种情况:年轻夫妻应不应该睡在一张床上?
当年轻夫妻睡在一张床上时,他们对彼此的态度会慢慢改变。我的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以前我老公在被子里放屁,我觉得还能接受。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完全不能忍受这个老男人在被子里放屁,这太暴力、太迫害人性了。”
小梁认为,问题在于为什么他年轻时放屁你不介意,现在反倒介意了。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因为不爱了,还是因为彼此之间太熟悉了?也许都不是。可能仅仅是你自己的抗体变低了——年轻时身体的含氧量比较高(这当然是个玩笑)。
我们可以借由这些细节,观察亲密关系的变化。还有一些很常见的场景,比如夫妻一方好不容易睡着了,另一方过来“啪”,一屁股坐在弹簧床上,把已经睡着的人从睡梦中弹醒。于是,已经睡着的一方内心开始窝火,但又不能发脾气,因为已经是深夜了,吵架显得很没有涵养。但这种隐隐的抱怨,会裹挟在你日复一日的睡梦中。终有一天,会以某种方式在另一个生活场景中(比如儿女教育、身体不好的状况……)不期而遇,爆发出来。
不改变对方,是两个人走下去的唯一可能
有一天,我碰见很久以前认识的一位香港同事,他是香港著名作家,也是位教授。
他跟我说:“你知道吗?我最近好开心。”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工作的大学终于给了我一套更大的房子,以至于我和我老婆可以一人一个房间。女儿去读书了,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各自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打坐,把袜子扔在地上也不用担心对方异样的眼光……如果要见面,先打电话预约一下。否则如果我正跟一位熟悉的异性朋友打电话,有个人突然冲进房间,神情多少都会有点儿不自然。”
婚姻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彼此强烈地吸引,恨不得常常黏在一起。这种类似于发烧的精神上的非正常状况,大概会持续九个月,有些人持续的时间会长一点儿。
接着互相就会产生一种厌倦感,太多数人身处幸福的婚姻一段时间后,就会变得讨厌对方。这种讨厌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其实本质上是两种生活模式,两个人身体里祖祖辈辈的两群人的不兼容。然后,有些人就开始争吵、离婚,或抢夺话语权、裁判权。许多人没有走到这一段尽头,就离婚了。
现在北京的离婚率已经达到39%~40%,这个数据还没有统计那些事实上已经结婚,只是没有领证的人分开的概率。如果其中一些人运气好的话,他们知道这是两性关系的第二阶段。
两个听过《睡睡平安》的人也许有机会进入婚姻的第三个阶段——升华。彼此都知道自己和对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人,都理性地从成熟的角度发现,应该给予对方空间,让他成为他本来那样一个人。
不试图改变对方,是两个人能够继续往下走的唯一可能。某些比较成功的婚姻,就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两个人终于发现,哪怕在婚姻当中保持对彼此的尊重,相敬如宾,给予对方充分的自由,不以改变对方,甚至连改变对方的想法都没有为基础,重新开始一段第二次的“婚内创业”。
我见过一些走到第三个阶段的朋友,他们在婚姻里保持了一种不统不独,既统又独的状态。在婚姻里,如果可以做到既能保持名义上的合法同居状态,又能保持事实上的精神,乃至肉体上的相对独立状态,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按道理说,每个人的肉体和精神最终都还是自己的,你要对自己的肉体和精神负责。两个明明已经想在精神上回归各自独立状态的人,却由于没有受到充分的相关训练和教育,被某种私以为的状态所裹挟,非要像新婚或婚前的那种状态拧巴在一起,多少显得有点儿不成熟。
自己和自己玩,才是这辈子的梦想
说回之前讲的那位香港的大学教授朋友,他说自己和老婆在把女儿送去读书以后,再加上种种因缘,终于让他有了一种可以和老婆分房而睡的生活。晚餐的时候,他们会互相发短信,相约在客厅见面。如果有一方不愿意出来,另一方也会关照一下:“要不要帮你叫外卖?”。
其实他有一半时间是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吃饭。因为他觉得,自己吃饭其实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如果被迫要在公共场合吃饭,就会显得尴尬。两个人吃饭的口味也不一定要一样,两个人吃饭的时间也不一定要一样,而且这会为他们偶尔在一起吃饭,创造一种约会的甜蜜感。
嗯,老男人,到了一个阶段,终于发现原来自己和自己玩,才是这辈子持续了那么多年的梦想。你可以心无挂碍,没有道德批判,没有情绪上的慌张,开始一段与自己独处的悠然时光。
后来他告诉我,原来他老婆也有这种期望,只不过以前不好意思说,怕引起误会。你说,人生大梦三万天,如果在误会当中蹉跎了,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我还有一位朋友,经常出差,有些时候会觉得很愧疚。后来他发现,其实他老婆挺希望他出差的,因为只有当他出差的时候,他老婆才不需要接受他的种种要求,也不用照顾他,可以省出很多时间去阅读,看自己想看的电影,与其他女性朋友打电话打到凌晨一两点……
现代社会真是一个奇怪的社会,各种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络把我们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网络上的节点,我们好像和世界变得很亲密,但其实每个人都愈发追求不受任何关系束缚的独立状态。
或许是时候,两口子讨论一下,把一些长久以来内心压抑的渴望与对方分享了。这样,你会发现自己一直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想独立的愿望,原来对方也有。
千万不要以为女性是依附在男性身边的附着物,这年头,其实大部分男人比女人更没有独立能力。洗双袜子,做顿饭……其实你未必做得比你老婆好,而且在精神上,她可能更渴望独处。
小梁建议,有能力的家庭,实行“一家两房”或“一房两床”——“偶尔打主场,偶尔打客场”。这件事听起来,总是让人目眩神迷地向往。李宗盛有一首歌唱到“总是平白无故的难过起来,然而大伙都在,笑话正是精彩”。
你想过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群当中不自觉地发现那个孤独的自己,接受它,就像每天不管你是不是抱着一个人入睡,最终都是独自进入黑暗的梦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世界,最终也会独自地走。
每天的睡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这场人生大戏的预演。如果你在马上要睡着的时候,还能觉察到“我快睡着了”,每天享受自己进入睡眠的那个瞬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有一位研究催眠的朋友告诉我:“如果你能很清楚地记得自己马上就要睡着的那个状态,就把它牢牢地记住。训练好这种入睡状态,之后你每次想要入睡时,只要唤起那种马上要入睡的感觉,就会很快睡着。”
后来,我发现在知乎上有一条类似的回答,有一位朋友提到了这种状态。这种将睡未睡,马上要睡,但还有一点儿觉察的状态,据说叫冥冥。
本篇我们从“和谁睡”的问题里,讨论出不管你和谁睡,其实最终都是和自己睡。
——互动话题——
在你和另一半的相处中,
会给彼此一些自由空间吗?
更喜欢这篇的篇头😝。原本觉得《梁注庄子》讲下来就已经很不易了,现在忽然发觉《睡睡平安》讲起来的难度更大,梁冬老师讲得越来越好听👏👏👏!感恩梁冬老师分享🙏!
四叶草_scj 回复 @water226: 我还是这种感觉
我们分房睡,很习惯了,不能接受对方呼噜声,吃饭能吃到一起一起吃,因为我练瑜伽,有的时候时间不合适,就各自吃,都合适的时间一起散步,逛街,基本上是各自和自己的朋友玩 ,
今天的片头和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语速也是很舒服,真好
渐入佳境
天山狼_ly 回复 @利红_4k: 实事求是gz
这期的内容好有生活智慧
易学爱好着 回复 @晓菲Felicia: 想问你多大了
老师是在讲人生的终极真相么~人生大梦一场,独自来,独自去……
翟墨颜值皮肤抗衰中心 回复 @拈花的萌萌: 真相
这个教授太有独立性!可以稍微亲密一点吧!不然,会越来越冷的了!分被睡真的是应该的!身体不舒服时,也要分开睡!可是,分开吃,那还是一家人吗?
活得是自己,才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人,才能惬意去看周遭,看世界。想一个人安静的睡,不被闹钟惊醒。一个人如果睡一间房,安静的睡去,舒适的醒来。看书读诗,惬意生活。多亏梁同学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社会上说:必须夫妻睡一张床,不然感情会淡。睡一张床的老夫妻,感情不和谐很多,女方怨念重。可能就是女人没有活出自己本真的样子,一辈子乞求男人,孩子的关注和反馈。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我的本真
这个教授就是马家辉。
听着听着,自己对自己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