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周林刚。这一讲是《存在与时间》导读的最后一讲,我会介绍《存在与时间》第二篇的最后两章。
这一讲的主题奠立在上一讲我们讲过的人的“时间性”基础之上。我们将进一步谈谈人的历史性,以及海德格尔称之为“流俗时间概念”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从上一讲谈的时间性开始。
一
海德格尔用“时间性”来说明人的存在——也就是此在——最深层的特征。(就好像化学元素“碳”的不同结构分别形式了炭和钻石一样),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统一体模式构成我们各自不同的基本“出厂设置”。我们说,是不同的时间统一体“抓住”了我们,而不是我们自由选择了某种时间统一体。我们不会因为“知道”有不同的时间统一体,就可以在其中为自己任意地选一种,更不可能今天选一种,明天选一种。相反,我们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抛进某种模式之中的。就好像你不能选择出生在某个时代,也无法摆脱这个时代带给你的对时间的感受。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被抛”的意思。古代、中世纪、现代,分别拥有自身特殊的时间模式,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们,至今都在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你可能觉得这种或那种解释更能说服你。但无论哪种解释,它自己也是在一种既定的时间模式里面进行解释的。比如有人可能会说,技术的发展能够解释历史。但技术本身就带有特定的时间模式,就像我们上一讲说的,技术有一种向未来无限革新自己的倾向。就此而言,技术是进步主义时间观的原型。
海德格尔也在解释历史,解释他们西方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作为哲学家,他解释的是西方人“时间性”模式的变化。他的形而上学史工作,以及后来称为存在史解释的工作,把人的存在的历史解说为对存在的遗忘的历史。我们上一讲说了,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时间性的,可见,在海德格尔那里,首先有一个“本真”的时间性,然后才会有对这种时间性的遗忘。因为现代人的生存当然也有它的时间性,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时间性的形式,已经遮蔽了本真的形式。时间性的本真形式,这是上一讲没有谈到的。现在我们就从本真的时间性入手。
哪种时间性的模式是本真的呢?由于时间性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本真的时间性当然应该是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时间模式。而本真的存在方式,我们在前面的第九、第十讲已经介绍过。海德格尔用“先行的决心”对此作了概括。我们对这个说法的通俗解释是:只有这样一种生存方式才算得上是本真的,那就是,要这样生活,哪怕无数次重复,我也仍然想要这样的生活。
我们看到,本真的生存具有“重复”这个核心的特征。它对应的就是海德格尔认为的本真时间性。这种时间模式意味着,要把过去在现在重演,并在将来重演。这样,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统一成一个时间统一体的:着眼于将来死亡的最终可能性,决心成为过去曾经所是的那样的人。如果用我们日常使用的时间概念来说,那么,这种本真的时间性意味着在时间的流逝中抵御住时间的侵蚀,历万变而不变。
但是,这里马上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本真的时间性意味着把过去的遗产传承下去,那么我所传承的生活意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我能创造——比如说,按照现代人的某种想法,我的生活意义就是来自我自己的“独特创造”,那么,对我来说,就可能不需要继承什么,而是需要我明天去开创什么。
这个问题就涉及,我的存在是从哪里“开始”的。这一讲的第一个主题,历史性,针对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
海德格尔说,人的生存是在生死之间,也就是在开端和终结之间。关于死亡和终结,他已经通过“向死存在”的解释做过说明了。在那里,我们曾说过,按照海德格尔的哲学,有一个区别于生理死亡的生存论死亡概念,但没有相应的生存论出生的概念。同时我们也提到,海德格尔确实在这个第二篇的第五章谈到了生存论的出生概念。但它并不对应于我们每个人生理上从母体诞生出来的那个出生。他是完全不同的层面上谈论人的生存论出生的。这个层面就是历史;更具体地说,是一个人所属的民族的历史。人的出生和开端在他的民族的历史之中。这个历史是生存意义的产生之地。意义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个人的孤立行动,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同时意义的产生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延续成历史幅度的现象。
正是历史解释了在本真的时间性形式中,重复或者重演的问题。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就是我所传承的生活的意义从哪里来?海德格尔的回答是:从共同体、从民族的共同历史中取得。只是,他还补充说,这种从过去的遗产中取得生存可能性的方式,不是把过去的事情带回来再予以重复,不是把过去的人和事视为教条性的权威,而是要和过去展开“对答”。他的意思,颇有些类似钱穆先生在写作历史的时候说的,要对过往心存“温情与敬意”。后人要重复的不是古人的形式,而是要从他们那里汲取其中的原理性的东西。而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面对古人仍然是自由和独立的。
这件事抽象地说起来很容易,但也最为空洞。海德格尔自己提到过一些更通俗的“例子”。他说,本真的生活要求我们选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他在大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反复强调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而应该同时身体力行作为学生的榜样。他要求所有人都学习成为自由的“追随者”。他自己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把他的一位古代老乡当作榜样,那是一位中世纪的传道僧侣。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小结一下,关于存在的历史性,可以总结为两个要点:第一,海德格尔的“历史性”这个词,区别于我们一般所说的历史。历史性对应的是人本真的时间性。它表示的正是一个共同体把自己的历史遗产传承下去的共同决心。只有如此,才有所谓的“共同体”。否则,共同体的共同就失去内容而只留下空洞的形式了。
第二,时间性是历史性的根据。但历史性是人的共同存在的时间形式,而时间性则可以用来描述单个个体存在的时间形式。于是,又一个问题产生了:你是否还记得,在这个系列课程的第五讲中,我们说海德格尔在谈论“共在”的时候,基本上给人一种“负面”的印象。在那里,共在导致常人,而向死存在这种本真生存,正是要从常人那里挣脱出来。而在历史性这里,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种“正面”的东西。历史性这个部分,甚至应该说就是《存在与时间》的最后目标,虽然它只是全书的倒数第二章。因为最后一章说的,其实就是历史性在流俗时间意识中的丧失。
三
现在我们转向这一讲的第二个主题:流俗时间概念。
所谓流俗时间概念,就是我们平常不假思索地用到的时间概念,它出现在钟表的读数当中,出现在文学作品的吟咏中,比如“昨日之日不可留”,“逝者如斯夫”等等。这个时间好像是一股连续的流,由无数相同的“这一刻”组成,可以无限划分,所以也出现在哲学家的命题中。我们可以把著名的芝诺悖论中的距离替换成时间。在流俗的时间概念中,时间也像空间距离一样,好像是物理测量的对象。这样的时间概念仍然很神秘,但确实是“空洞”的。不像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概念,本身就是人的有意义生存的维度。
但是,这种流俗的时间概念其实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我们只要想一想,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时间”都是统一的,航班列车时刻表能够精确到分钟甚至秒数,我们就会为此赞叹不已。全球化的生活离不开这种“统一的时间”。这些都依靠某种时间技术才成为可能。全球化如此,一个国家内部同样如此。比如,北京的清晨,你已经看到太阳了,但新疆的同胞们那里天亮还得再过几个小时。但是我们都使用北京时间。地球上不同时区的人们,如果根据自然现象的时间进程来看,那都是各自处在不同时间中的,但通过时间技术的协调,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种时间之中:北京时间的几点几分精确地对应于纽约时间或伦敦时间的几点几分。这样,我们地球人实际上就生活在同一个时间里了。
但是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种时间概念是非本真的。很明显,在我们用技术方式得到的共同时间里,不存在生存意义这样的问题。时间只是用来计算和计划用的“工具”,好像是我们身外的某种现成物体一样。从这种时间概念出发,历史就只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跟海德格尔说的历史性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海德格尔指出,流俗的时间概念是个后来的现象。它产生于本真的时间性。因为人是时间性的存在,所以人的生存活动关心时间、操心时间。为此,他的基本活动之一就是不知不觉地从他的生存出发“计算时间”。而计算时间就要用到时间技术,比如太阳的位置或影子的长短。另一方面,因为人共同生存,所以他们也要协调各自的时间,于是计算时间就向寻求一种公共的时间这个方向发展。这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导向了流俗的时间概念,但与此同时,这个被发明出来的时间概念遮蔽了它的源头,也就是人对自己生存意义的理解。时间性最初就是这种生存意义的展开方式。而这种把发明出来的时间工具当作时间本身的做法,等于是让产物掩盖了起源,使人越来越疏离于自己生存的源头。后来的海德格尔经常说这是使人的生存“去根化”,让人无家可归。其中最宏大的一个方面是,人的生存都溶解在普世主义的漂浮无根之中,而遗忘了历史性和家园。
这些内容最后都通往海德格尔后期对现代性的持续批判。但在《存在与时间》里,我们还找不到关于现代人该怎么办的明确回答。也许可以说,那时的海德格尔同样也没有很好的解答。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结果是他在随后几年中,急匆匆地投入了政治的怀抱,加入了纳粹党的政治。不到一年时间,他在政治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从中意识到了这一政治选择的错误。此后,他始终都作为一个哲学家和思考者,与现实保持着疏离,也给后人留下了始终未能解开的难题:远离了生存源头的人该怎么办?
好了,关于《存在与时间》,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记得在第一讲的时候我曾经许诺说,我们要用这十二讲为你呈送《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精华”和“神韵”。说起来,我也确实在努力追求这个目标,有时我甚至有意偏离了准确性。我尽量地避免直接使用海德格尔自己的专门术语。但要严肃地讲,对于海德格尔这样的作者,我们是不可能通过概括、打比方、通俗化这样的方式,传达出他的思考的精微之处的。他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生造了许多新词,即使是常用的词汇,他也在非常特殊的意义上加以使用。他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根本无法表述他的新思想。有时候他会采用文字游戏,比如德语词汇中,思考和感恩是同一个词,于是他就由此出发去谈论思考的虔诚,谈论思考与思念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语言游戏,但它们确确实实传达出了悠远和深邃的东西。海德格尔的文字在这个意义上,就像我们传统经典中的文字,比如《道德经》中的文字。海德格尔的文字是精雕细琢的。以此为标准,我们的导读就会显出很大的局限。但我想,我们的目标只是启发性质的。任何一种简明的导读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代价,但所有的代价都是为了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引起你对海德格尔和哲学的兴趣。哲学的兴趣就是思考的兴趣。海德格尔哲学始终都是为了向我们展示,我们所谓的“思考”,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叫做“思考”。他所说的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此在,归根结底就是要学会思考。
最后,感谢你的耐心和陪伴。谢谢收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