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周林刚,我们继续来讲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今天这一讲我们介绍第一篇的第三章。在前面的章节,海德格尔提出了人的存在——也就是“此在”——的整体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从第三章开始,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整体进行描述。第三章的角度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个整体结构里面的“世界”这一面。
我们在前一讲介绍“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个整体结构的时候,自然已经谈到了“世界”的概念。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中,世界不是指外在于我们的物理空间,而是指一个意义空间。海德格尔称之为“意蕴的整体”。接下来,我们就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个作为“意蕴整体”的“世界”。
我们首先举两个常见的例子。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就体现在这样的例子当中。
第一个例子:一把锤子。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眼前的是一把锤子?为什么它不只是一块铁和一根木棒?为什么它不被当作单纯的一个物体?我们使用锤子钉钉子的时候,根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一把锤子。我们的“知道”,就直接体现在我们拿起锤子钉钉子的活动当中。在我们的这种“知道”当中,锤子作为锤子的特征,就是在它同钉子和捶打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才显现出来的。锤子作为锤子存在,就是在这种相互联系当中存在。有人说,这种联系其实就是锤子的功能。我们定义一把锤子,就是用它完成的功能或它的“作用”,来说明它的本质。但是,假如我们用一只坚硬的鞋子——比如女士们有时候穿的高跟鞋的鞋跟——也能实现钉钉子的“功能”,那么鞋子是否也应该被当作锤子来对待呢?我想我们是不会把鞋子和锤子当作是相同的用具的。
显然,当我们说锤子的“存在”就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网络之中有一个“位置”的时候,这个联系网络其实是非常复杂而广泛的,绝不仅仅局限于例子里举出的捶打、钉子、锤子这么几样事物。相反,这种相互联系延申到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的译本把海德格尔专门用来描述这种相互联系的词翻译成了“因缘”,一个非常有佛家意味的词。“世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对这个因缘网络整体的领会或理解,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这种领会自然是无声的,走在我们的“意识”之前。我们因为这种领会而拥有一种“熟悉”感。
第二个例子:想象一位教师走进教室大门,正要走上讲台,结果一把椅子“挡住”了他的路。他不假思索,将椅子随手拉开,放在了一边,然后踏上了讲台。哲学家海德格尔呢,则会在“挡住”的那一刹停下来思考,这个“挡住”是怎么回事。“挡住”说的是这把椅子“不应该”出现在教师行走的方向上。就是说,这把椅子有它恰当的位置,这个恰当的位置与教师行走的方向本来是不冲突的,是“和谐”的。椅子的“恰当”位置,就是由这种方向与方向之间的“和谐”关系确定的,虽然人们在生活中从来不会像一个专业研究者一样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专门的问题加以研究。但人人对此都“了如指掌”。这些方向仿佛“长进”了我们的身体一样。这也是我们对身处其中的世界的“熟悉”感。从这种熟悉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海德格尔所说的那个作为意蕴整体的“世界”也是有“方向”的。生活在其中,就意味着在其中要不断地“定向”。
现在,我们分别总结一下能够这两个例子得出的认识,同时也是重复和强调一下其中的要点。
在第一个例子中,锤子或椅子,都不能从孤立的角度去认识它。这些用具都只有在一个复杂的背景之中,才显现为锤子或椅子的。按照海德格尔的界定,存在就是一个事物按照它本来的样子显现。所以,锤子的“存在”就是它作为锤子,而不是作为铁块、木块,更不是作为一堆“物质”显现出来,它就是作为锤子显现出来。椅子同样如此。必须在人类生活的背景当中,它才作为椅子“存在”。这个复杂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因缘网络。我们对它整体的领会、理解,就是他所说的“世界现象”。海德格尔说的“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世界”,就是指我们的这个领会。这里再重复一下:世界不是物体的总和,而是我们对它们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解”。我们人的这个领会或理解是我们人特有的“存在”方式,物体——作为锤子、作为椅子或者作为废物、作为纯粹物质等等,它们的这些“存在”方式,在我们的“世界”之中展现出来,也就是在我们的领会或理解之中得到揭示。这就是海德格尔在一开始就谈到的,存在者的存在只向人展开,只被人所揭示。
有人曾经把海德格尔的这个“世界”比喻成一张桌子,有了这张桌子,人们就可以围着桌子坐下,在一起。这个比喻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同样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阿伦特打的比方。这个比喻可能引起误解,但它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优点:就像桌子可以把不同的人拉到一起一样,“世界”是连接人与事物、连接人与人的“媒介”。无言的理解和有声的语言,都是这个“媒介”。可以这么说:“世界”是人和事物、人和他人之间的那个“之间”。只不过海德格尔在第三章只讨论人与物打交道的问题,所以这里的世界他称为“周围世界”。至于人与他人的“共同世界”,是留给第四章讨论的。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比喻,来自西方哲学的创立者之一柏拉图。海德格尔的“世界”,相当于柏拉图用来比喻最高理念的“太阳”。世界不是万物,而是让万物显现出来的光。光在西方思想当中的独特地位,在圣经故事里就有体现了。上帝最早创造的,就是光。而在海德格尔这里,人的存在也被比喻为“照亮”。所以,不妨说,世界就是这道光亮。
以上关于“世界”的解释意味着,我们“在世界之中的存在”,不可能是一个可以孤立出来的原子式的存在。我们存在着,就必定有一个“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而这个世界也在我们之中。
然后我们来总结第二个关于椅子的例子的启发。第二个例子告诉我们的是,“世界”是有方向的。这就是说,世界具有空间的性质。
你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稀奇的?可是如果你把上面讲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你就可能会意识到,这里的问题,或许是我们在平时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如果“世界”不是指三维空间,不是指物体的集合,而是指我们的特殊存在方式——领会——的展开,那么说“世界”具有空间性,自然也就不是指物理空间的意思。哲学家海德格尔不是在科学家的层面谈论空间问题的。
海德格尔真正他关心的问题是,只有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具有空间性,物理空间才可能被人所“认识”。
那么,所谓“人的存在具有空间性”,究竟又是什么意思?既然人的存在是个动词,那么说这种存在具有空间性,就意味着人的空间性是由“存在”这个动作带来的特性。海德格尔把这个动作,从空间问题的角度,命名为两个分解动作:一个叫“去远”,一个叫“定向”。“定向”可能比较好理解,就是确定方向、寻找出路、找到方位等等,但这些方向描述的,也不是东南西北这种意义上的方向,而是在生活的背景意义之中,确定自己的关心所向。而“去远”这个词是生造的,听起来不自然,但意思很明白,这个词在英文里是dis-tance,就是“去除距离”,就是“去接近”。
从这两个分解动作,我们就可以明白,人的存在的空间性,也是一种“动词”的状态。有所定向的去远,也就是沿着某一个方向去接近,这种存在方式,正是人“在世界之中存在”时,有所谓、有所在意的固有方式。我们就是通过“世界”同“世界”之中的事物与人,不断地接近、疏远,再度接近,再度疏远。
我个人非常重视海德格尔揭示的这种空间性。可是,从《存在与时间》的整体立意,从空间问题在整本书中所占的位置,从海德格尔论述空间性的篇幅等角度看,空间问题虽然是根本性的问题,却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他真正关心的是存在的时间性。
但世界现象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空间性问题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在本期节目的最后,我还想稍稍引申一下第三章内容的启发意义。
《存在与时间》局限在“周围世界”的层面,也就在是人和物的关系上讨论世界现象。而假如我们把论题延申到人与他人的共同世界,那么“世界”现象的讨论,就会具有更加深刻和广泛的意义。我们“有”一个世界,因而我们有可能被“剥夺”掉我们的世界,使我们丧失“世界性”。一个人如果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被拘禁起来,被剥夺从事某些事务的资格,那他就在相应的程度上丧失了他的世界。而如果一个人被剥夺了同他人交往的资格,那实际上就可能整个地失去他的“世界”。假如哪个统治者禁止人们“互相接近”,那他就是在破坏和毁灭人的“世界性”。失去“世界”的人,不再作为人而存在。失去了“去远”能力的人,也就是失去了他的空间性,不再作为人而存在。形而上学家头脑里那种孤立的、与世界对立的原子式的、点状的主体,是这种丧失世界性的极端形态之一;二十世纪的极权主义政治中被统治的个体,比如纳粹政权下的犹太人,则是丧失世界性的另一种极端形态。海德格尔反对近代西方个人主义的哲学思考方式。因为,只有“在世界之中存在”,才是作为人而存在。
正是出于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把这一讲的标题定为“存在与空间”,以与《存在与时间》这个书名相对照,希望能引起一定的反思。
好,这一讲关于“世界”这个要素我们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参与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